黄山,归去来兮!仍是魂牵梦萦,不改初心!

立雪

<p>  第一次登临黄山,说来还是1984年7月下旬,相约同学加战友的伙伴一同印证黄山之美。</p><p> 那时充其量算是摄影爱好初入门,带着国产海鸥牌135型黑白相机和胶卷(当时还没有彩色相机和胶卷),拎着手提旅行袋(当时也没有背负式双肩包),仗着年轻气盛,开始了黄山之旅。</p><p> 清晰的记得,当时黄山的门票是六元钱,没有缆车,上下山全是步行。中午在黄山脚下开始登山,到达玉屏楼已经是下午五点多钟,当时感到双腿灌了铅似的万分沉重,心跳剧烈的好象要从胸腔里蹦出来似的,手中的旅行袋格外沉,真想扔掉不要了,可没办法呀,里面装着铝制饭盒和行军水壶等生活必须品。</p><p> 在黄山游玩了三天,照了三卷黑白胶片,又游历了上海、普陀山、杭州、苏州、南京。收获满满回到家中进行暗房操作时,发现胶卷因为南方气候潮湿,全部粘连在一起,根本无法冲印了。所以说,这是初次黄山最令人沮丧和遗憾的事情。</p><p> 但是,黄山之绝美,从此就镌刻在我的灵魂深处。</p><p> 从2010年5月开始,我先后九次登临黄山,或陪家人、朋友,或独身前往,每一次登临,都充满着新鲜快乐。在黄山峰顶,我不仅欣赏着黄山绝美的景色,更有挑战极限造就顽强意志的极大满足和愉悦。</p><p> 黄山,每次向你而来,心中都充满着喜爱和崇敬。魂牵梦萦期待着第十一次、十二次……。</p> <p>黄山—奇松篇。</p><p>黄山奇松,奇在以石为母,以云为乳。有耸立挺拔,似擎天巨人;有翠枝舒展,如行云流水;千姿百态,造形之奇绝,无不令人惊叹称奇,知其名者,有迎客松、连理松、黑虎松、团结松、竖琴松,还有更多造形各异、林林总总令人浮想联翩不知称谓之奇松,</p><p>黄山松,造就了黄山生命的色彩。</p><p>望着一棵棵盘根于危岩峭壁之中,挺立于峰崖绝壑之上,破石而生,苍劲挺拔,这生命力的顽强,怎不令人心生敬畏。</p> <p>黄山—怪石篇</p><p> 走进黄山,仿若进入大自然奇石博物馆,怪石星罗棋布、千姿百态点缀在波澜壮观的黄山群峰之中,神形兼备、形态各异,拟神似神,拟物似物,拟鸟似鸟,拟兽似兽。怪石惟妙惟肖的形态,结合了优美的神话传说,更具备了画的蕴含,诗的韵味,给人以超然的艺术享受。</p><p>黄山怪石,是黄山绝美的身体骨骼。仔细欣赏这骨骼的形态脉络,我们分明可以看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惊叹神工造物下的巧夺天工,飞来神笔。</p> <p>黄山—云海篇</p><p>黄山云海,实是特定气候状态下,结合特有的地理特点,在不同季节、不同色温条件下产生的可遇不可求的变化万千的景象奇观。</p><p>黄山的奇峰、怪石只有依赖飘忽不定、色彩斑斓的云雾的烘托才显得怪石愈怪,奇峰更奇,此刻呈现在眼前的是一个漂渺虚幻而又扑朔迷离的人间仙境。</p><p>黄山之云海,是黄山绝美身体上惊艳天下、璀璨夺目的华丽外衣。云海之美,用天下最美丽的词藻来形容都不过份。</p> <p>黄山—冬雪篇</p><p>冬雪下的黄山,银装素裹、琼枝凝玉,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冰清玉洁、清柔典雅的冰雪世界。</p><p>2016年元月的这场冬雪,反复观察天气预报,做足了功课,终于预约成行了黄山的这场暴雪,为黄山之美,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页!</p><p>黄山之冬雪,造就了黄山冰雕玉琢、晶莹剔透的芙蓉粉黛,恰似花季少女那羞花闭月、冰肌玉骨的绝美娇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