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关上探三道重关,看长城倒挂险中登攀

<p><br></p><p> 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的山海关,依燕山,傍渤海,形势险要,是万里长城的入海处,有“天下第一关”之称。在山海关城东北八公里处,群山起伏,长城盘绕山间,山海关长城十座关隘之一的“三道关”就雄踞于此。2020年6月2日,我们一行五位户外爱好者,前往秦皇岛,探寻曾经的雄关古塞——三道关长城。</p><p><br></p> <p><br></p><p> 当春风化雨,夏天终于踏着滚滚热浪姗姗而来,无论是艳阳高照还是阴雨绵绵,都给我们登山增加了无形的阻力,这个时节走长城更是拼的对天气的侥幸,幸好前一天秦皇岛刚刚下过一场雨,那日的气温冷热适宜,不然夏天走长城就是一种作死的煎熬。</p><p><br></p> <p><br></p><p> 当然对于我们来说,任何一种煎熬与攀登相比都是微不足道的,那是来自灵魂深处的对自然的一种深深的眷爱。要想领略大山的美,长城的峻,只有身临其境。</p><p><br></p> <p><br></p><p> “不到长城非好汉”,这是一代伟人的呼唤,也在每个人的心田里沉淀,见证了刀光剑影、沙场喋血的长城如今承载的却是无数人的梦想!</p><p><br></p> <p><br></p><p> 它们不只是一块块没有生命的砖石,它们是中国历史的缩影,它们无声地向我们讲述着历代王朝的兴衰,映射着辛勤的中国劳动人民的身影、历史的沧桑和岁月的轮回,历经千百年的风霜洗礼,却依然屹立不倒,长城在为我们传承着一种不朽的精神。</p><p><br></p> <p><br></p><p> 再长的城墙再厚的砖,挡得住胡马却挡不住流年,不再是边关远塞、不再有烽火连天,看惯了朝代更替,看尽了沧海桑田,即使被世人遗忘,长城依然如一条巨龙,盘旋在万山之巅,依山锁险,显示着自己的伟岸与庄严!</p><p><br></p> <p><br></p><p> 万里长城中关城设置的位置至关重要,均是选择在有利防守的地形之处,以收到以极少的兵力抵御强大的入侵者的效果,古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生动地说明了关城的重要性,三道关就设在两山对峙的峭壁峡谷之间。第一道关设在涧口,依山傍崖,锁口若瓶;第二道关悬砌在绝壁之间,险峻异常;第三道关龙盘岭腰,巨石高筑,劈山截谷。三道关由低而高,层层向上,越上越险,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p><p><br></p> <p><br></p><p> 三道关是古战场抵御外兵入侵的三道关口,也是万里长城中的一道险关。那里山高谷深,峡谷两侧崖壁陡峭,长城在这里依山就势、据险而布,砌立在陡峭的崖壁上,时而跌宕起伏、时而倾斜坡度而行、时而又直插断崖,沿着绝岭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气势壮观。因为山谷成V字形,长城犹如锁链倒挂在山脊之上,十分壮观。</p><p><br></p> <p><br></p><p> 三道关长城为块石垒砌,是建筑者按照防御需要,根据山体走向、坡度、高低、豁口、崖壁及水沟情况的不同,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有的长城墙体是加高山脊,有的是填补豁口,有的是补立山坡,有的劈山为墙,还有的是人工墙体与天然峭壁相连接。除了部分劈山作为长城墙体外,其余长城墙体皆为石块垒砌。</p><p><br></p> <p><br></p><p> 几百年过去了,石灰砌的面仍然还在,没有错位,保存的非常好。由于是就地取材,长城的材质、颜色,与附近山体的石头相似,年长日久,更是自然地与山崖融为一体,墙体块石与山体浑为一色,如果不是山碧草翠或有阳光返照,很难看得出边墙垛口。曲曲剪影,宛若一条神秘的巨龙,蜿蜒在崇山峻岭之间,巍峨雄浑,古朴沧桑。</p><p><br></p> <p><br></p><p> 因为新冠肺炎疫情,村口设置的限行关卡改变了我们上山的轨迹,我们在通往长寿山景区的盘山公路上接近三道关长城的谷坡上寻到一处停车位,那里正好矗立着一块刻有“万里长城山海关”字样的石碑,顺着路边谷坡奔向一座孤山,沿山根儿斜切上去,便到了长城倒挂的涧口上,因年久失修、自然风化,峡谷两边倒挂的长城已坍塌断裂,我们根本无法通过长城跨越山涧,这时我们才知道三道关经过几百年的风侵雨蚀,如今只能远观而不能近攀。</p><p><br></p> <p><br></p><p> 经过观察周围的地形,我们选择了一处相对来说比较缓一些的陡坡,穿过丛林,又经过一片碎石海后下到谷底。谷底有一汪溪水静静流淌,不远处的崖壁上一缕飞瀑在潇洒地跳珠喷雾,从头顶的不知何方偶尔传来山鸡洪亮的鸣叫声,有清风迎面扑来,凉丝丝的,让人舒服又惬意。峡谷两旁倒挂的残败长城在双峰间对峙,似乎在无声地诉说着曾经的古战场上的金戈铁马。</p><p><br></p> <p><br></p><p> 穿过谷底,我们又自下而上沿着峡谷另一侧长城的基石开始向山顶攀登,上坡的路比下坡之路更陡更难行走,沿途植被茂盛,可以说是荆棘密布,特别是一到夏天那些植被疯狂生长,勾肩搭背,几乎构成了天罗地网,一不小心就被荆棘的利刺划破了皮肉,幸运的是这些植被在我们攀爬时可以借力,它们的根部是很好的着力点。我们披荆斩棘,一路有惊无险地从谷底登上了长城。</p><p><br></p><p><br></p> <p><br></p><p> 经历了几百年的风霜雪雨,长城如今已是荒草萋萋,千疮百孔,却依然孤独而静默地矗立于群山之巅,曾经的金戈铁马、边关的明月、塞上的秋声、将军的白发、征夫的血泪,都成为它越来越遥远的记忆,或许,多年以后,我们这些喜欢长城的驴友也会成为它记忆的一部分吧。虽然如今的万里长城已失去了军事防御的战略意义,但它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象征,永远都是历史画卷中一抹浓重的色彩。</p><p><br></p> <p><br></p><p> 作为驴友,我们对长城总有着莫名的向往,然而当我们真正地走近长城时,看到的却是更多的即将消失的古城、古堡、古关隘。三道关经受住了战争的洗礼与烽火的较量,却在与时光的博弈中一败涂地。</p><p><br></p><p> 下山的路依然难走,长城路上的风险真的是无处不在。</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