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夜思》赏析

赵成俊

<p>一次,在小区里溜湾,一位老哥领着孙子在背诵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说李白站在床前,明亮的月光照在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我知道老哥解释错了,这里的床是指井台或井的栏杆,李白是站在井台前看的是山月。</p><p><br></p><p>李白,做为唐诗的领军人物,诗坛一哥,他的这首《静夜思》很火,火到什么程度,可以说妇孺皆知。然而大家知道吗?我们现在背诵的这首《静夜思》,不是李白的原作,而是后人改编的。</p><p><br></p><p>那么原诗究竟是怎样的?我们可以从宋版《李太白文集》和《乐府诗集》中找到李白的《静夜思》,原诗是这样的:</p><p><br></p><p>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p><p>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p><p><br></p><p>那么问题来了,我们现在背诵的、家喻户晓的《静夜思》版本,它又是怎么来的呢?</p><p><br></p><p>让时间回到明朝,明朝有个叫黄习远的人,他在对宋人的《唐人万首绝句》进行整理修改时,不知何故,将李白《静夜思》的第三句“望山月”改成了“望明月”:</p><p><br></p><p>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p><p>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p><p><br></p><p>而到了清朝,沈德潜在编选《唐诗别裁》的时候,将第一句的“看月光”改成了“明月光”,而第三句不变:</p><p><br></p><p>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p><p>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p><p><br></p><p>也有人说,这是汉人为了“反清复明”,故意把“看”改成“明”的!</p><p><br></p><p>在后来,有个叫蘅塘退士的清朝学人,他在编纂整理《唐诗三百首》时,综合了黄习远和沈德潜的改动,于是就有了我们现在所熟知的现代版《静夜思》。因为《唐诗三百首》的普及程度,远远超过其他版本的诗集传播,所以李白的原版渐渐被后人遗忘了,现代版《静夜思》却传唱不衰,流传下来。</p><p><br></p><p>那么,李白的原诗和改编后的《静夜思》哪个更有意境?答案是原诗。</p><p><br></p><p>首先看看第一句:“床前看月光”,在这一句我们需要明白“看”是第一声,不存在平仄问题。有人就觉得“看月光”比较俗气,没有“明月光”有意境。其实不然,李白的粉丝杜甫就说“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苏轼也有诗曰“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还有晏几道的“忆伴飞琼看月眠”等等。</p><p><br></p><p>所以别看“看”字俗气,其实它和“月光”搭在一起有一种说不出的惆怅。</p><p><br></p><p>也许有人会说,月光本是无形的,若用“看”字就显得刻意,而且若是刻意看,那就不会“疑是地上霜”了。</p><p><br></p><p>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来看这首诗,诗的主题是“思乡”,如果李白可以看月光,却还是将其看成“地上霜”,那是否说明,诗人是因为太过于思念家乡亲人,才会出现这样的错觉呢?</p><p><br></p><p>一个“看”字,无形中加深了他的思乡之情。</p><p><br></p><p>再来看第三句:“举头望山月”,其实对于这一句,很多人都觉得“山月”比“明月”更有意境。除了意境,从诗人的思乡角度来说,也更贴合主题,为什么这么说呢?</p><p><br></p><p>李白在写完《静夜思》这首诗后,又写了一首《秋夕旅怀》,在这首诗中,李白对家乡的思念更为浓重:</p><p><br></p><p>凉风度秋海,吹我乡思飞。</p><p>连山去无际,流水何时归。</p><p>目极浮云色,心断明月晖。</p><p>芳草歇柔艳,白露催寒衣。</p><p>梦长银汉落,觉罢天星稀。</p><p>含悲想旧国,泣下谁能挥。</p><p><br></p><p>诗的第二句“连山去无际,流水何时归”。这是诗人在极目远眺家的方向,回家的路上重重高山遥远无际,而自己身如流水不知何时能归?这不禁让人想到了宋人李觏[gòu]的《乡思》“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p><p><br></p><p>李白这里的“望山月”也是如此,他是站在井台前抬头望去,只见远山和明月,却望不见家乡,所以才会“低头思故乡”。“山月”不仅比“明月”更有意境,而且更能凸显“思乡”这一主题。</p><p><br></p><p>读了李白的原作,了解了诗人创作时的意境,是不是觉得原版比现代版意境更美更高明,是不是觉得李白真的太有才了,不愧为“诗仙”。</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