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作者:巴山秋雨<br> (为纪念三线学兵参加襄渝铁路建设五十周年而作)<br><br>50年前,我们听从毛主席的号召,<br>为了国防建设的需要,<br>上千名铁道兵和三线学兵,<div><span style="text-align: center;">在襄渝铁路上的月河隧道,</span><br>上导开挖,打眼放炮,<br>下导出渣,推斗车赛跑!<br>两年多的浴血奋战,奋力开凿。<br>这里有我们流过的泪水汗水和鲜血,<br>这里有我们的奉献牺牲和功劳,<br>这里,有我们打通月河隧道的自豪和骄傲!<br><br></div></h1> <h1></h1><h3> 1996年6月重返三线,作家常阳同5853学兵6连、女子18连三线学兵在月河隧道前合影留念。 摄影:白西虎</h3><div><br></div>月河隧道,<br>我们冒着严寒,<br>站在你的洞口前,举手宣誓,<br>不完成任务,绝不下火线!<br>我们顶着烈日,<br>肩扛风枪阔步走向幽深的隧道。<br>风枪的怒吼,地动山摇,<br>肆虐的粉尘,<br>钻进厚厚的防尘口罩。<br>多少个日日夜夜,<br>我们争分夺秒,<br>雷管炸药导火索早已备好,<br>又把这一排排的炮眼装满填饱。<br>在支撑你山体的木排架下,<br>焦急的等待着炸响的每一排炮;<br>在硝烟弥漫的乱石堆上,<br>勇敢而又谨慎的排除险情,<br>把一个个松动的危石翘掉,<br>确保施工安全,山体牢靠。<br>我们团结奋战,挥舞着银光闪闪的铁锹,<br>我们奋不顾身,搬起一块块石头举的高高,<br>装满一车一车的渣石,<br>争分夺秒清理出炮位,<br>风枪突突,继续打眼放炮。<br>汗流浃背顾不得擦,<br>再苦再累没有人叫,<br>每天,都把新的记录创造! 1996年6月5853学兵6连部分战友在月河隧道前留影。 摄影:白西虎<div><br></div><h1>月河隧道,<br>虽然我们和你,<br>只打了两年多的交道,<br>高喊了无数个战斗的口号,<br>一定要早日打通月河隧道,<br>让毛主席他老人家睡好觉,<br>是我们的终极目标。<br>可你一次又一次的塌方,<br>时常让我们困扰,<br>前进的步伐总是被你阻挠;<br>你释放出的瓦斯气味,<br>让我们安全掘进的警惕性更高;<br>你放出的一个又一个的拦路虎,<br>总是被我们三线学兵一个个打倒!</h1> 1996年6月女子18连三线学兵在月河隧道前合影留念。 摄影:白西虎 <h1>月河隧道,<br>虽然那时我们才十六七岁,<br>干起活来不够老道,<br>施工的进度忽低忽高;<br>虽然那时我们时常饥肠辘辘,<br>收工上山的压缩菜啊,<br>上工下山的汤面条。<br>但面对坚硬的岩石,<br>我们勒紧裤带挺直腰,<br>风枪照样打得突突响,<br>掘进的炮声在耳边绕。<br>听!那阵阵轰隆炮鸣,<br>又是一排炮,又是一排炮,<br>犹如战场上冲锋的号角!</h1> <h1>2792米的月河隧道啊,<br>我们用一根根钢筋,<br>铸就了你挺坚的脉络;<br>我们用一锹锹灰色的水泥,<br>把你坚实厚重的躯壳铸造;<br>我们用两根笔直的铁轨,<br>铺就了秦巴山区的康庄大道!<br>我们用青春热血,<br>终于打通了月河隧道,<br>山上山下,猎猎红旗迎风飘,<br>胜利凯歌传捷报!</h1> <h1>月河隧道,<br>虽然我们和你<br>只打了两年多的交道,<br>但你,磨练了我们的意志,<br>坚强不屈的品格在这里锻造;<br>不怕牺牲,乐于奉献的三线精神,<br>永远在我们的心中闪耀!<br>列车跨过汉水,驶入月河隧道,<br>汽笛响彻秦巴山坳。<br>月河隧道啊,<br>你承载着我们的青春岁月,<br>你见证了我们的不朽功劳,<br>你让我们三线学兵,<br>永远记住你的名字,<br>日日思念,魂牵梦绕。<br></h1> 5853部队学兵六连白西虎 (巴山秋雨)<br> 2020年6月6日写于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