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净月的山,经过夏雨的洗涤变得更加葱茏苍翠。行走在树荫下,土地松软的像润湿的海绵,散发着潮湿,各种鸟名回荡在山谷幽林,净月美的有点让人微醉。</p><p> 时间过得真快,这几天由于夫人身体欠佳,我俩没能去净月徒步,选择在附近的南溪散步;南溪湿地风头噼鹈有了进一步的喜讯:有幼雏陆续破壳了!东侧小岛的是三只幼雏,南边还有一处有五只,关注度最高的一窝还在孵蛋中,摄友们最常拍的镜头,就是一些大噼鹈兜兜转转抓鱼,匆匆忙忙喂小噼鹈的过程。“六·一”,一个欢快的节日,长春却赶上了一个多云有雨的天气。上午,陪夫人在医院里打吊瓶,从微信里看到摄友群的新消息,在最受关注的那巢风头噼鹈里,可以看到破壳出崽儿的了,之所以是最受关注,是因为这对噼鹈夫妇从求偶、成家,到争抢领地、搭建爱巢、踩蛋(交配),整个产卵、孵化的全过程,都是在我们这些摄友的镜头下进行的,因为再没有如此适合拍摄野生噼鹈的自然景点了,真是千呼万唤始出来,小家伙们竟然还混了个国际六一儿童节的生日,也算没有辜负我们这些摄影爱好者的一番关注,我也佩服这天仍坚守在“岗位”上的摄友们,也包括自己哦。 第二天凌晨四点我就到了哪里(很敬业的),在守候了近三个小时后,赶上了夫妇俩换岗孵卵的时间,只见窝上的那只站起来,露出羽下的两只蛋(有人说是三只,但我的视角里只看见两只),这场景用梦幻来形容也不为过:妈妈轻轻的抖动一下背羽,两只小雏宝宝滑落下来,“咔嚓咔嚓”的快门声中记录下了这个动人的过程,成鸟、幼雏和蛋的同框瞬间…。结果是异常兴奋、浮想联翩… ,电话的语音提示声打断了我的思绪,摄友小李、老邱、小韩在净月发来消息,净月发现的新巢已经有雏鸟露头争食了,一句话让我紧张了,净月-黑头䴓-普通䴓-啄木鸟-大山雀,还有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已经有一周没去了。我夫人也着急了:“你也应该去净月看看“咱家的那几只鸟了”,知我者夫人也,不!净月也是她心所系的地方。收拾行囊转场。</p><p> 开车到净月已快九点了,摄友发现的新地点离净月正门很近(步行约十分钟),而且就在马路边上,几个摄友们已经在此拍了很长时间了,是普通䴓,大鸟喂雏鸟的镜头很吸引人,尤其是对我们这些“摄影爱好者”,忙中有错的插曲也经常发生,匆忙中竟然忘了带三脚架,取吧!摄友帮忙借了一辆景区内的车,调头回去取三脚架,还好,没有耽误太长时间,准备就绪刚刚拍了几个试片,激动人心的事发生了,树洞里露出的毛绒绒的小脑袋,左右张望着,接着急促而有节奏的叫了起来;突然,小家伙一跃飞起,离巢了!第一只普通䴓初飞的瞬间,没有犹豫!恍惚中我还以为是自己看错了,疑是成鸟飞过,等反应过来时,它已经飞到马路对面的柳树上了(树枝密集,实际距离很近)。兴奋!第一次看到小鸟出巢初飞,所有人几乎同时喊出了声音,小鸟飞了!也就是几十秒钟的时间,树洞口又一只小脑袋露了出来,依然是上下左右的张望,这个时候成鸟也在树洞周围的树枝上上下窜眺,叽叽喳喳地鼓励着第二只小鸟,这时,我突然觉得,只有录像更能完整记载这段精彩难忘的过程,便迅速设置了录像状态,小家伙使劲地向洞口拱了几下,也许是太胖了,它必须使劲向上才能从狭窄的洞口钻出来,实际上是小鸟的动作还很不协调,随着身体的用力扭动,它终于出来了,继而是一跃而出;就这样,第二只,第三只......,第五只飞出巢了!我们都以为这是最后一只了,哈哈!洞口又露出了一个小脑袋,这是第六只了,小家伙始终在洞口张望不肯出来,成鸟飞过去喂食,也是鼓励吧,小鸟整个身子都出来了,煽动着翅膀从树洞口向上爬,然后又跳到最近的枝叉上,我们几个人看的愣愣的,不可思议,初飞过程是这样的,一窝小鸟竟有这般差距,我们几个在拍照的过程中分析着、讨论着,我们所有人都是第一次这样近距离的看到小鸟初飞离巢,小鸟们也是第一次看外面的世界,表情与动作各异,可以想象到,它们也是兴奋的叽叽喳喳欢叫个不停,大鸟在附近的几棵树上来回穿梭…,突然有人喊了一声洞里还有一个,只见又一个略显呆笨的小脑袋露了出来,喳喳叫着瞅向四周,一只成鸟飞过来喂食,然后就在树洞口的边上左右窜跳看着、叽叽喳喳的鸣叫着,直到小鸟全身都拱出来,然后用爪子和喙一下一下的向上爬,同时小翅膀张开不知是为了平衡还是振翅欲飞,惊叹!一巢竟然出来了七只小鸟!这里没有二胎开放政策,纯自然的繁衍生息,所有的小鸟出洞后基本上就不会再回树洞里了,它们会在附近的树上近距离的练习飞行,同时学习扑食、躲避各种天敌…。</p><p> 拍完这段“普通䴓初飞”的过程后,我们向黑头䴓和啄木鸟的巢洞出发,一路上所有人都兴奋的难以言表,边走边回味刚刚过去的场景。想想我还是挺幸运,小鸟出巢的十几分钟我竟然没有完全错过,这要万分感谢我们的朋友小锡的鼎力相助,有他专门陪同方便了许多。这里不用蓬拍,甚至都不用加任何伪装,我们与它们竟是这样的近,无需排练、彩排,幼鸟们的动作竟是那样的优美纯真,虽然有些笨拙,小家伙们的出巢,略显蹒跚但不做作,急促的叫声中略带稚嫩的沙哑,尤其是出洞时那种好奇的眼神,还有一点儿胆怯的张望,离巢前对那个小洞的不舍、那种坚定且深情的回眸…,萌翻了!从此刻起,它们将走向自己新的生活,不会再回来了,就像曾经刚走近学校的我们,不!应该像当年十八岁走向社会的我们一样,开始经风雨,见世面、生息繁衍…</p><p> 很快我们就来到了净月深处,那个我魂牵情系地方,虽然就间隔了六七天,不知它们还在不在了,所有的事情都是那样的公平,当我意外的收获了摄友发现的普通䴓洞巢,并拍到了小鸟离巢的精彩瞬间,同时却失去了拍摄黑头䴓和大山雀雏鸟离巢的精彩过程。大家都没拍到它们喂幼鸟的过程,我站在树洞附近还满怀期望的等待,十几分钟后心里就有点酸酸的,黑头䴓的洞巢是我最先发现的,后来在附近又发现了啄木鸟和大山雀。跟拍了整整一个月,从最开始的遥遥相望,到一点点的接近,直到距它只有七八米的距离,我们相互信任,它从容的从树洞里飞出,带走幼雏的粪便,欢快的从丛林里飞回,嘴上衔着各种小昆虫,不知疲倦,幸福快乐,从呆板的靓照到飞版的倩影,还有小夫妻的合影照,快门声中留下了不知多少它的美丽我的快乐……眼前它留下那个洞带着它的孩子们飞走了,不会再回来了,大山雀也带着它的孩子们离巢而去……。还好,啄木鸟还在,当我看到从树洞里探出的小脑袋时,我即兴奋又感激,净月——永远保留着你留恋着我我忘不了你的情怀。</p><p> 支脚架、上镜头,一定把失去的再补回来,吱-吱-大啄木鸟在附近鸣叫着,因为我们支的脚架和相机有点近了,他来回穿梭有点不太敢回巢,等我们向后撤了两米后,它才落到那颗树桩上,几下就窜到洞口,这时就看见一个小脑袋迫不及待的伸出来,张开大嘴嗷嗷的叫着,大鸟的嘴往前一递,将嘴上衔的各种小昆虫送进幼雏的嘴里,小鸟咬住大鸟的嘴不放,只见两张嘴相互扯了几下才松开。只有亲临其境才知道什么叫嗷嗷待哺,这个阶段就不再是会叫的鸟儿有食吃,要凭实力了,小洞口一次只能容下一只小鸟伸出头来。几天没来小鸟的个头已和成鸟相差无几了,再不来可能也要离巢了(第二天果然啄木鸟离巢了),拍过啄木鸟喂雏鸟的全过程,我们几个满怀喜悦收工回家。</p><p> 净月之情不仅仅是鸟,还有花香草绿,有森林幽谷,每每走在山中小路上在呼吸清新空气的同时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新发现,各种清脆的、沙哑的、悠长的鸟鸣娱耳不绝,松鼠、花鼠在林间枝头跃跃诱人,还有许多叫不出名的昆虫、蜂蝶更是千姿百态,风情万种。净月的山不高(甚至都算不上是山)魂魄依然,净月的水不阔亦不深,但灵气不减,山水相依,却滋养万物,生机盎然。</p><p> </p><p> </p> <p>第一次离巢初飞的小鸟,虽然只有几米,但生命从这一刻开始,将风雨相伴</p> <p>第六支雏鸟是半飞半爬离巢的</p> <p>鸟妈(也可能是鸟爸)在鼓励最后一只雏鸟,学你六哥(姐)爬也要爬出来</p> <p>归巢的啄木鸟(应该是星头啄木鸟)</p> <p>育雏</p> <p>黑头䴓夫妻同框</p> <p>双双归巢</p> <p>秀恩爱</p> <p>飞去</p> <p>大山雀,衔着小虫回巢喂宝宝</p> <p>大山雀有点不信任我,站在“家”门口和我对望</p> <p>这是一只普通䴓来窥探大山雀的洞巢</p> <p>这“姑娘”,长得真像她妈,一看就是亲娘俩</p> <p>站有站相、吃有吃相,我虽鼠辈但是有身份哦!</p> <p>是拭目以待?守株待兔?都不是,真实过程是飞虫过来时,小爬虫拉了一根长丝逃之夭夭了…</p> <p>小小蚂蚱观天下</p> <p>阳光下的小蜗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