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四大集中营纪行

小娃

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中央,人民英雄纪念碑。<div><br></div><div> 碑身正面(北面)镌刻毛泽东题词“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鎏金大字;</div><div><br></div><div>背面是毛泽东起草,周恩来题写的碑文:</div><div>“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div><div>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div><div>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br></div><div><br></div><div>在成千成万的先烈中,有一部分没有倒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却在黎明前的至暗时刻牺牲在国民党的集中营里。</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b><br></b></font></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b>息烽集中营</b></font></h1><div><font color="#ff8a00"><b><br></b></font></div> <p>息烽集中营位于贵州省贵阳市息烽县永靖镇猫洞村,是抗战期间国民党坚持"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反动政策而设立的关押共产党人和爱国进步人士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秘密监狱,与重庆白公馆、渣滓洞集中营、江西上饶集中营同为抗战期间国民党设立的四大集中营。</p><p><br></p><p>息烽集中营对内称"新监"或"大学",对外挂牌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息烽行辕",重庆白公馆、渣滓洞监狱和望龙门看守所则分别称为中学和小学。</p> <p>息烽集中营的历史可追溯到 1933 年。蒋介石为了维护他的法西斯独裁统治,在南京军人监狱里设了一所监内监,用来关押那些既不能杀,也不能放,更不能让社会上知道的特殊“政治犯”。“七七”事变前,这些“政治犯”被关押进新修的南京新监。</p><p><br></p><p>抗战爆发后,日军步步深入,首府南京告急,蒋介石急欲内迁,南京新监的“政治犯”也开始了长途转押,先到湖北汉口,后至湖南益阳,1938 年 11 月中旬落脚贵州息烽阳朗,直到 1946 年 7 月 息烽集中营撤销。</p> <p>息烽集中营崇山峻岭环抱,古树参天。山里有湖,有洞,地形隐蔽险要。</p><p><br></p><p>当时这里有三支不同的武装分三层警卫:最内一层是三十多名军官组成的便衣特务队,中间一层是八十多人的交警巡查中队,最外一层是一百四十多人的特务连;监狱外围还有驻军部队一万五千多人。</p><p><br></p><p>监狱门前的明心湖是特务们放松休息的地方,湖中标牌由戴笠亲题:“无霹雳手段,不显菩萨心肠”,一句话揭开了这座人间炼狱的面纱。</p> <h3><font color="#010101">息烽集中营本部控制面积约2平方千米,设监狱八栋四十三间。监房按"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八字命名。称为"忠斋"、"孝斋"、"仁斋"等等。"义斋"为女监狱。</font></h3> <p>玄天洞是自然天成,洞内面积3400平方米。因地势险要,人迹罕至,成为重犯的秘押地。</p><p><br></p><p>1938年10月至1946年7月,杨虎城将军与家人曾在此关押了八年。之前,他们关押在“和斋”,因靠近川黔公路狱方恐怕被劫。</p> <p>猫洞、水牢建于阴冷湿滑的山洞中,不走近根本不会察觉。</p><p><br></p><p>在猫洞里,无论受刑者怎样喊叫,外面都听不到,究竟有多少人惨死洞中,已无从考证。解放后,两次发掘,挖出尸骨几十具,有的手脚还残留着镣铐。</p> 院子里一大一小两个木笼名为“爱斋”,这是监狱首任主管何子桢的创举。<div><br></div><div>何子桢号称“屠夫”,他管理监狱的方式为全封闭式,犯人整天关在牢内,终日不见一丝阳光,病倒的“犯人”才有机会拉出来站在木笼里晒晒太阳。然而,久不见阳光的人被太阳一晒常常即刻昏死过去。</div><div><br></div><div>何子祯的残酷和野蛮连特务头子戴笠都觉得太过火了,后由他的江山老乡、毛人凤的侄女婿周养浩接任了集中营主任。</div> <h3><font color="#010101">周养浩上任后大搞所谓“监狱学校化、犯人劳动化”的“狱政革新”,一边把“犯人”们放出来参加他开办的 14 个生产单位的劳动,创造财富供其挥霍和弥补集中营的经费不足。一边设立“教诲所”,大搞其所谓“思想感化”,企图把犯人的思想统一在一个领袖 ( 蒋介石 )、一个政党 ( 国民党 )、一个主义 ( 三民主义 ) 之下。</font></h3>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1941 年罗世文、车耀先被关进息烽集中营后,这两位我党有丰富对敌斗争经验的同志 ( 当时罗世文身份已公开,车耀先党员身份一直没暴露 ) 经过认真观察了解,联络了许晓轩、韩子栋等中共党员秘密成立了“秘密支部”。支部团结了狱中大多数中共党员形成了一个对敌斗争的坚强集体。他们团结难友,采用各种巧妙的、合法的斗争方式坚持对敌斗争。</span></p> <p>在集中营这个特殊的战场中,革命者的人格、意志得到了充公展示。</p><p><br></p><p>罗世文烈士吟诵“英雄夸统一,后笑是何人”;特务头子周养浩为占有多才多艺的张露萍,以呈请上峰释放诱惑她,张露萍回应的却是一记响亮耳光。1945年7月14日,张露萍和6位战友高唱着《国际歌》走向刑场。</p> 息烽集中营先后关押了1200多人,其中半数以上被秘密处决和折磨致死,下落不明者 400 多人,转押去重庆 72 人 ( 大多在重庆被杀害 ),幸存者不足百人。<div><br></div><div>铜铸雕塑《抗争》,高约3米,通过五只被铁链紧锁、伸向天空的坚强巨手展现革命先烈不畏强暴、愤怒抗争,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斗争勇气和决心。<br></div> <p><br></p><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上饶集中营</b></h1><p><br></p> <p>上饶集中营,是国民党1941年1月初发动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之后,同年3月在江西上饶周田、茅家岭、李村、七峰岩等地设立的一座规模庞大的法西斯式人间地狱。</p><p><br></p><p>主要囚禁皖南事变中谈判被扣的新四军军长叶挺和弹尽粮绝被俘的新四军排以上干部,还有部分从东南各省地方以上抓来的共产党员和其它爱国进步人士共700余人。</p><p><br></p><p>上饶集中营对外名称分别为“第三战区长官司令部集训总队”和“特别训练班”,1942年4月合并为“中央青年训导团东南分团”,负责管理的是军统康泽系特务。</p> <p>上饶集中营的各囚禁地功能有所区别:</p><p>七峰岩是政治软化所;</p><p>周田村是集中营本部所在地,是一个苦工营;</p><p>茅家岭是重禁闭室,特务的杀人屠场;</p><p>李村、石塘是囚禁新四军高级干部的地方。</p><p><br></p><p>1942年6月,日军攻占上饶。国民党反动派对上饶集中营中的新四军战士大肆屠杀,剩下的转移到福建的徐市。</p> <h3><font color="#010101">茅家岭监狱旧址位于信州区茅家岭村,原为上饶集中营禁闭室,是狱中之狱,故称"黑地狱"。旧址原为合围封闭的庙宇建筑。</font></h3>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上饶集中营不同于其它监狱和集中营,它对外打着军政训练机关的幌子,没有自由的囚徒被称作"学员",一律着军服,佩戴有”更新“字样的符号和臂章,以"管训"为名,行迫害之实。</span></p> <p>上饶集中营的政训是从精神上折磨人,军训则是从肉体上折磨人。</p><p><br></p><p>刑讯室里面的刑具五花八门、刀砍、针刺、绳绞、火烙、活埋、放毒、坐老虎凳、灌辣椒水等。</p><p><br></p><p>在上饶集中营里被敌特杀害和折磨致死的革命志士达200余人。</p> 在集中营的斗争中,影响最大的是两次越狱暴动。<div><br></div><div>茅家岭暴动发生在 1942年5月25日,革命志士夺取守敌武器,砸开木门,二十四位同志成功越狱。</div><div><br></div><div>赤石暴动发生在1942年6月17日。当时日军逼近上饶,集中营各队在重兵押送下迁移到福建赤石,分批渡崇溪河。时近黄昏,最后渡河的第四中队在秘密党支部的周密组织下,发动了暴动,近百名同志冲出虎口。</div><div><br></div><div>前后两次暴动,时隔不过20日,均取得了胜利,这在国民党的集中营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div> 七峰岩禁闭室旧址在上饶县黄市乡七峰村,山林幽静,僻静隐蔽。新四军被俘军官均先在这里甄别身份,再转押各地。<div><br></div><div>叶挺囚室旧址位于上饶县皂头乡李村。原系国民党第三战区高干招待所。1941年 1月,皖南事变中,新四军军长叶挺为保存革命力量,奉命下山与敌谈判,旋即被扣押在安徽歙县,后押送七峰岩,几天后转囚李村。叶挺将军在此被关押 6个月,与敌人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他在墙上写下:“富贵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正气压邪气,不变应万变,坐牢三个月,胜读十年书”等诗句。<br></div> <p>上饶集中营里的“七君子”,指被“特别训练班”编为“文化组”的七个人。分别是文艺理论家、诗人、鲁迅挚友冯雪峰,经济学家吴大琨,抗日军独立33旅政委杨良瓒,浙西民族日报社社长王闻识,国新社记者计惜英,国民政府浙江省参议会参议员郭静唐,新四军干部叶苓,七人均有较高的文化知识水平。</p><p><br></p><p>冯雪峰在关押期间写了50余首诗,歌颂方志敏烈士。</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上饶集中营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茅家岭雷公山中腰,纪念碑后的山顶上,建有革命烈士墓。</span></p> <h3><font color="#010101">李胜(1917-1984),1938年9月参加新四军,同年12月入党。皖南事变被俘,为茅家岭暴动委员会军事指挥负责人,成功组织了夺枪暴动。解放后,历任福州军区保卫部副部长,军事法院院长,上饶军分区政委。病逝后,根据李胜生前遗愿,经国家民政部批准,他的骨灰安葬在茅家岭监狱旧址。</font></h3> <h1><div><br></div></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b>白公馆</b></font></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p>白公馆位于重庆沙坪坝,原是四川军阀白驹的别墅。1939年军统特务头子戴笠为审讯、关押的保密起见,将其选中为军统局本部直属看守所。</p><p><br></p><p>1943年,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成立,白公馆作为中美合作所第三招待所,关押人员移送附近的渣滓洞。抗战胜利后,白公馆恢复为特别看守所。1947年春,渣滓洞“人犯”又迁回关押。</p> <h3><font color="#010101"><p>白公馆和渣滓洞被人们称作“两口活棺材”,但二者又有所区别,白公馆里关押的是军统认为“案情严重”的政治犯。</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原一楼一底的十余间住房被改为牢房,最多时曾有二百多名“政治犯”被关押于此。其中有抗日爱国将领黄显声,同济大学校长周均时,爱国人士廖承志,共产党员宋绮云,徐林侠夫妇及幼子“小萝卜头”等。</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地下储藏室改为地牢,原防空洞成了刑讯洞。</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原白公馆大门终日关闭,从侧面一小门进出。内墙上写有“进思尽忠,退思补过”,“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等标语。高墙外是看守驻地和隐蔽的瞭望哨。</font></h3> 在电影《在烈火中永生》和歌剧《江姐》里绣红旗是最感人的片断。真实的绣红旗并不是发生在渣滓洞女牢,而是发生在白公馆的男牢平二室。<div><br></div><div>关押在平二室的有《红岩》小说的作者罗广斌和丁地平、陈然、刘国鋕等。当他们得知新中国成立之后,按捺不住激动和喜悦的心情,凭借想象亲手制作了一面五星红旗,准备等到重庆解放的时候高举着它冲出牢房。</div> <h3><font color="#010101">1949年11月27日,军统特务对关押在此的革命者进行大屠杀,仅20人脱险,其中平二室脱险的只有罗广斌一人。</font></h3> <div><br></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b>渣滓洞集中营</b></font></h1><div><br></div> 渣滓洞在重庆歌乐山麓,距白公馆2.5公里,原是重庆郊外的一个小煤窑,因渣多煤少而得名。渣滓洞三面是山,一面是沟,位置隐蔽。1939年,国民党军统特务逼死矿主,霸占煤窑,在此设立了监狱。<div><br></div><div>1943年白公馆被改为中美合作所第三招待所后,所关押政治犯迁移至此。1946年7月,息烽监狱、望龙门看守所撤销,全体在押人员撤并渣滓洞。<br><br>中美合作所撤销后,犯人于1947年4月回迁,渣滓洞与白公馆合并,称“重庆行辕二处第二看守所"。<br></div> <h3><font color="#010101">“长官看不到听不到想不到做不到的,我们要替长官看到想到听到做到”,据说,这是当年戴笠对部下的训示。</font></h3> <div>渣滓洞分内外两院,外院为特务办公室、刑讯室等,内院一楼一底16间房间为男牢,另有两间平房为女牢。<br></div><div><br></div><div>关押的人员主要是1947年“六一大逮捕”中抓捕的教育、新闻界人士,“小民革”地下武装案被捕人员,上下川东三次武装起义被俘、被捕人员,《挺进报》事件被捕人员,民革川东、川康分会成员等,最多时关押过三百多人。江竹筠、许建业、余祖胜等曾在此关押过。<br></div>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1948年4月是重庆地下党遭到严重破坏的开始。中共重庆地下市委书记刘国定、副书记冉益智及任达哉、李忠良和川东临委副书记兼下川东地工委书记涂孝文相继叛变,致使重庆地下党的各级负责人和一般党员以至群众相继被捕。</span></p> <h3><font color="#010101">特务为瓦解革命者的意志,在每一面墙上都写下了标语。</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先烈们为推翻腐败的政权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信仰的力量让今天的人们汗颜。</font></h3> <div>案情严重的政治犯被关押在与看守所长办公室为邻的地牢里。<br></div><div><br></div> 防空洞也成了刑讯室,各种刑具让人毛骨悚然。只要将防空洞的大铁门一关,外面就听不到里面人受刑时的痛苦喊叫。 在被叛徒出卖的一大串牺牲或脱险的革命者名单中,有不少女性。在无法忍受的重刑和条件极其困苦的牢房里,所有的女性竟然没有一人叛变。江姐是其中最优秀的代表。<br><br>原《新华日报》发行员,党的交通员蓝蒂裕被枪决的前夜,在废烟盒上写下的示儿诗被脱险难友傅伯雍保存了下来。蓝蒂裕生前受尽酷刑,他始终只有一句话:“我就是共产党员,除此之外你们别想得到半个字!” <h3><font color="#010101">居高临下的岗哨,电网包围的院子,阴暗湿冷的山坳,多少革命志士在这里渡过了自己的青春年华。他们当中很多人出身富贵,学业有成,却为理想抛弃了个人的一切。</font></h3> <div>1949年8月,蒋介石带毛人凤来到重庆亲自布置了屠杀计划。</div><div><br></div><div>11月27日,解放军已经解放了四川大部分地区,刽子手开始屠杀被关押人员。屠杀后,又纵火焚烧了牢房。囚禁于此的二百多位革命志士遇难。</div> <h3><font color="#010101">在刽子手纵火焚烧渣滓洞时,30名难友从血泊中挣扎逃出,冲到围墙缺口突围时,被刽子手发现,又有十几人被枪杀,最后仅有15人(包含两位小孩)脱险。</font></h3> 歌乐山松林坡戴公祠,1949年9月6日,刚从息烽集中营转押的杨虎城将军及幼子杨拯中被秘密杀害于戴公祠会客室,遗体密葬在会客室旁的花台;同日,小萝卜头与其父母宋绮云夫妇和杨虎城的幼女被特务用短刀杀害于白屋中,尸体就用三合土埋于室内。<div><br></div><div>戴公祠门厅正中墙上,写有国民党党员守则,然而和“礼义廉耻”紧密联系的却是“人间魔窟”!<br></div> <div>松林坡,矗立着一座座烈士雕像,这里是他们为共产主义献身的地方。</div><div><br></div><div>1946年8月18日原四川省委书记罗世文、川西特委军委委员车耀先殉难于戴公祠停车场;1949年11月27日、29日两天,32名关押在白公馆、渣滓洞的政治犯先后在松林坡及附近刑场殉难。</div> 红岩烈士遗书《狱中八条》<div><br></div><div>红岩烈士遗言:“请转告党,我做到了党教导我的一切,在生命的最后几分钟,仍将这样……希望组织上务必经常注意整党、整风,清除非无产阶级意识!”<br></div> <p>大型浮雕《不朽》坐落在原“中美合作所”阅兵场的东部。</p><p><br></p><p><br></p><p>“成千成万的先烈,为着人民的利益在我们的前头英勇的牺牲了。让我们高举起他的旗帜,踏着他们的血迹前进吧!”</p><p>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p><p><br></p><p><br></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