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37, 35, 8);"> 常言道:“国有国史,家有家史”。国与家密不可分,水乳交融。国是由“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等一个个家族姓氏所组成,国不能离开家而单独存在;而家也要依附于国,有国才有家,家离开国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国与家同呼吸,共命运,相互依存,相互支撑。当然国史是由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负责修撰,而家史则是由各个家族中德高望重的文化翘楚来负责编写。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37, 35, 8);"> 我们陈氏家史也不例外,为了编写陈氏家谱,家族中的族长和文化精英们,呕心沥血,辛勤劳作,从朱元璋洪武六年山西洪洞迁徙几百年以来,陈氏家谱共修续八次,人数由原来的寥寥数人到现在的上万人。如果没有陈氏家谱,我们就失去了相互联系的纽带,正像家谱中所起辈分所言“衍孔训,印圣心;家道振,百世钦”“敬守祖宗业,恪遵昭穆亲”,我对这十二字辈和后续十字辈的理解是我们每个后世子孙都应该延传孔子的教导,然后把圣人的言论牢牢印在自己心中,只有这样才能家道振兴,后世百代才能受到人们的钦敬。 同时我们还要敬守祖宗的事业并发扬光大,然后恪守并遵从祖宗的教导,最后才能达到宗族子孙和睦亲近,其乐融融。所以说这家谱就是我们的家族历史,就是我们的根和源头,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家史和国史的价值是一样的,它是我们家族文化血脉的延续。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37, 35, 8);"> 中国的家族姓氏文化,可以说博大精深。古代的启蒙读物《百家姓》中只记录了568个姓氏,而在今天的《中国古今姓氏大辞典》里却收录了12000多个姓氏。我们陈氏就是这众多姓氏中的一支大姓望族。陈姓在《百家姓》里排名第十位,而在当今大陆姓氏人数排行榜上却名列第五,而在台湾省则名列第一位,人口七千一百三十八万四千多人,全世界陈姓人口约九千多万,接近一亿人。我们陈姓,以南方居多,是南方的第一大姓,主要分布在福建、台湾、广东、浙江等地,而我们山东的陈姓只占全省人口的百分之三左右,而且我们菏泽鄄城的陈姓大多是明代朱元璋洪武六年从山西洪洞县迁徙而来的。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37, 35, 8);"> 纵观古今,我们陈氏先祖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为我们留下了极其辉煌的一笔。人类历史4000年来全球陈氏政权从古至今出现过帝王、宰相、名将、进士、近现代有总理、总统、主席、元帅、将军、巨商、陈姓在政界、商界、军届、演艺届、都涌现出众多超级名人。当今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在评价总结陈姓这伟大姓氏时,其古老之姓、高贵之姓、士族之首、将相之伟、杰才之盛、影响之广被誉为“民族之名,舜裔之首,英才辈出,影响之巨“。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37, 35, 8);"> 陈姓出自姚姓和妫姓,舜帝姚重华的后裔。舜,也称虞舜,姚姓。据《通志氏族略》记载:周武王灭纣以后,建立周朝以后,找到舜的后人胡公满,封他在陈(今河南省淮阳县)这个地方,建立了“陈国”。子孙有以国为姓的,即成为陈姓的由来。而我们山东鄄城的陈氏先祖则是于明代朱元璋洪武六年(1373年)从山西省洪洞县迁徙而来的。据历史记载,明朝初年,山西洪洞大槐树一带,当时风调雨顺,物阜民丰,人口繁多,而山东黄河下游一带则人烟稀少,黄河连年决口,形成了千里无鸡鸣的大片黄泛区。所以朱元璋就在他洪武三年颁布了移民政策,决定从山西移民到山东,鄄城就是属于黄河下游地区。但在当时交通条件极不发达的情况下要想搬家是极其困难的,且不说当时人们的思想大多安土重迁,不愿意离开生活多年的故土;就是愿意搬家的,在当时那种人担肩挑,千里迢迢都是步行的条件下也不是一件易事,在这种情况下官府为了顺利移民就想了一个阴谋计策。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37, 35, 8);"> 官府于是就到处张贴公告:“凡是不愿迁移者,请速到洪洞大槐树下集合,须在三天内赶到。愿迁移者,可在家里等待。”于是人们在得知这个消息后就奔走相告,以致山西省各个地方的人都纷纷赶往洪洞县大槐树下。在不到三天的时间里,大槐树的四周就聚集了十几万人。他们纷纷拖家带口,熙熙攘攘,心中默默祈求祷告上苍保佑,但是随后,一队官兵就将这些手无寸铁的百姓团团围住,并立即当众向百姓宣读皇帝旨意:“大明皇帝敕命,凡到大槐树下者,一律迁走。”无助的人们发现自己上当受骗了,哭喊声、叫骂声响成一片,响彻云霄,令人撕心裂肺,但是这一切在官兵的刀枪下都却显得是那么的沧凉和无奈。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37, 35, 8);"> 官兵强迫人们登记并发给迁移凭证,为了防止百姓逃跑,官兵就让被迁者脱掉鞋袜,用刀子在脚的小趾甲上拉一刀作为标志。传说此后,移民后裔的脚小趾甲便成复形的了(俗称双指甲),至今在很多地区仍有脚小趾甲复形的人,他们自称山西洪洞人。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37, 35, 8);"> 在迁徙途中有些心酸的故事至今还在社会上流传着,但我听后却潸然泪下,情不能禁。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37, 35, 8);"> 在强制迁徙的途中,官兵为了防止人民逃走,就将他们用绳索反手捆绑,串联在一条绳子上。六百多年前的交通很不发达,迁徙时间长达数月,人们在大小便的时候,便请求官兵让大家停住,把自己的手解开,方便后,再重新捆绑上。后来只要人们要求:我要解手。官兵就明白了大家的意思。从此这个词就沿用了下来,不仅在移民地区使用,就是移民所经过的地方,也都辗转流传,成了“上厕所”的专有名词了。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37, 35, 8);"> 直到后来定居下来,这个说法也逐渐成为人们的习惯用语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又把“大便”演变为“解大手”,把“小便”演变为“解小手”。至今,“解手”仍是“上厕所”的常用词。 </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18px;"> 我们的先祖陈公德明就是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带着两个幼子智亮和智兴由山西洪洞县大槐树老鹳窝出发,奉旨迁往濮州。途中晓行夜宿,历经千辛万苦,于洪武六年(1373年)初才定居于鄄城北王召,后来二世祖又迁到现在的老家康丰店。从此就在这里定居下来,然后结婚生子,繁衍生息,这就是我们多灾多难的先祖为我们安的新家。三世祖缨公官居后军总督,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苏祐,原来是我家三世祖缨公的部将,后被选贤纳婿,娶了三世祖陈公纶的千斤,作为正室夫人,也就是我们的老姑奶奶,苏祐和他的陈氏夫人感情深厚,为她写了很多诗文,其中他写的《故妻诰封夫人伯陈墓志铭》,其文感情充沛,洋洋洒洒数千言,回忆了他和夫人在一起生活的点点滴滴,对夫人的高风亮节,贤惠美德,赞扬备至,读后令人潸然泪下,不能自已。还有很多悼念诗文,其情无不感人肺腑。诗文我都附于文章后面的图片中,望大家认真品读。四世祖廷相公,等采芹泮官,诰封户部员外郎。五世祖文昭公字眀甫,官至户部员外郎;其弟性甫公任赞皇训导;其侄原信公任洪洞县丞,后不幸殉职。葬于洪洞县城南六里陈庄东北隅。后苏祐为其亲笔序文,对其备极赞扬。当时,陈氏修业州学者24人,食廪禄者13人,故兵部尚书苏祐赠联赞曰:“世继簪缨挂印总戍称虎将,家传诗礼夺标发解羡龙头”,其显耀于当时,何其盛也!文昭公曾与海瑞同朝为官,且师从于门下,深为海瑞重用,如师臂膀。当时,严嵩与海瑞争衡,为了扳倒海瑞,先削其臂,遂捏造罪名,向皇帝进谗言,将文昭公罢官入狱。文昭公难以力争曲直,遂修家书叮嘱后代子孙“只许读书,不许求名”。自此陈氏后裔仕宦中断,待海瑞为国锄奸,为忠良洗冤昭雪,严嵩被革职身亡。皇上宣旨为陈氏我先祖平反昭雪,旌表文昭公忠良,并为其修坟祭祖,建祠堂。自文昭公后,数百年间,我先祖居住这苦寒交通不便之地,虽平反昭雪,然我陈氏家业荡尽,骨肉分离,无力再复。想我堂堂先祖,内心五味杂陈,悲苦之状溢于言表。幸好当今社会,朗朗乾坤,使我陈氏先祖又重振雄风,如今我陈氏后裔,乘改革开放之东风,大显身手,“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在各行各业都涌现出许多杰出的陈氏精英,有高官,有将军,有教师,有医生,还有许多巨商大贾数不胜数,想必可以告慰先祖的在天之灵了。 我作为陈氏后裔的一名普通晚辈,自度才疏学浅,但我自不量力,感觉有义务为先祖树碑立传,所以才斗胆写此拙文以缅怀陈氏先祖,希望有才有识的陈氏子孙们能出来写更多大作。但由于材料不足,不当之处在所难免,特别是缺少照片资料,还请行家里手批评指正,我将不胜感激! </span></p><p> 二十氏孙 陈心壮谨援笔志之</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18px;"> 2020年6月6日周6</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康丰店陈氏宗兆堂</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这是我们陈氏家谱中正在使用的十二字辈</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这是陈氏家谱中后续的十字辈</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这是我收藏的三续谱序文,举人黄文昭撰写,序文书法精美</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这是明代兵部尚书苏祐为我陈家原信公选贡写的序文</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这是苏祐为其岳母崔氏——我陈家老奶奶写的祭文</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这是我陈家老姑奶奶和老姑爷爷苏祐的绘像</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这是苏祐为我家老姑奶奶——他的正夫人写的墓志铭</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这是我翻译的苏祐为他陈氏夫人写的墓志铭</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这是我的祖父,黄埔军校十四期生,胡宗南四大炮兵营营长,炮兵营为辎重加强营,级别为正旅级,归当时的九十四师管辖。在保卫延安的战斗中参加了两个炮兵连,这件事在杜鹏程的小说《保卫延安》有过记载。</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这些对联是我们家谱上的陈氏子孙代表所题写的,表达了对先祖的高度评价和思念之情</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这是我和现在的两位家族长在家庙大门前的合影</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