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富学苦海传</p><p>------记黄崖沟文化启蒙者刘富海</p><p><br></p><p> “刘师父”,是黄崖沟人对刘富海的一贯称呼。</p><p> 时值一九六六年初秋,王家梁小队出纳员刘富海突然不知去向,小队资金结余175元款项也随之而去。好多天不见音讯,找?还是不找?这么忙,谁有空去找一个本就孤身一人,况且来路不明的人?可是,那些钱怎么办?还有,哪里去找?</p><p> 还好,他以前曾经无意间说过他老家在那儿,有人也记得大概。于是,数月后,期待刘出纳奇迹般出现的人们,彻底绝望,寻人(主要是追款)组还是出发了。</p><p><br></p><p> 天水清水刘家山下的一个村子里,破旧的磨坊边,有一间小库房,满屋的灰尘。已经病得不成人形的刘富海,蜷缩在一张破门板上。五十多岁,却似八十老翁。当年俊俏的脸庞,已无踪无影。呆滞的目光,像是在努力地寻找那四十多前的影子……</p><p>那年,他十二岁,还在懵懂无知的年龄。村里要处决闹“农会”的带头分子。国民党清水县长亲自出马,村上土豪劣绅等摇旗呐喊,随县长而行的两名团丁动地刑。刘富海作为地主子弟,也受指派参加了这次行动,具体任务是站岗放哨,以防共产党游击队劫法场。站在村口山梁上,戚风吹来,刘富海瑟瑟发抖,这一岗,虽然他完全不懂得其中的是非曲直,却站出了他孤苦的未来……</p><p>刘富海天资聪颖,家境也颇富足,五岁便入私塾,不几年,将那四书五经务宜得滚瓜烂熟。一手毛笔字,写得出神入化。尤其小楷,撇捺之间,更是如印刷般周正。待到二九年华,长得眉清目秀。娶邻村大户人家娇女为妻,正要过上人间天堂的日子,孰料,共产党重掌政权,血账须尝。要将当年镇压农会的一干人等悉数清算,刘富海的名字赫然在列。得知消息,未敢心存侥幸的他,连夜投奔了国民党西北军。</p><p>文弱书生,生性木讷,刘富海在部队上受尽欺压。从河西到新疆,一路的血泪、伴随他茫然的心绪。他很讨厌这支队伍,却又没胆量偷跑。有家不能回,有苦无处诉!就这样,在痛苦煎熬中度过了几年。一天,同班来了一个大汉,人很和善,与刘富海最合得来,从此,刘富海有了说知心话的人。渐渐地,两人相互了解了底细,此人是北山黄崖沟人,名叫江德珠,家里特别穷,为了家人活口,换了石几麦子,替别人充了兵。别看江德珠和善,却胆大心细,当兵不久,就谋划着逃跑,这个心思也只有刘富海知晓。终于,一个风高夜黑的晚上,两个人在相互鼓励下,一起逃跑了。万幸没有被抓回去,一路受尽饥寒交迫与惊吓,两个人从遥远的新疆,风餐露宿,沿途乞讨,历尽千辛万苦,数月后,回到黄崖沟,时间是一九四二年。</p><p>刘富海是断然不敢回他天水老家的。黄崖沟是个偏僻的小山沟,当时住户稀少,百姓并不清楚世事到底如何,也没见过官方人。官方也懒得管这些穷乡僻壤。人们心目中最大的官是保长,见次数最多的官是甲长。并无人去追问外来人员。再加上和江的关系,所以,刘富海决定:在黄崖沟暂时定居。通过江德珠,借了一口旧窑,安下了简陋的家。缺衣少食,就连一个像样的碗都没。热心善良的黄崖沟人,东家一碗醋、西家一勺油的,接济着、并接纳了这位素不相识的外乡人。刘富海也用真诚回报着这一群友善的乡亲。谁家有忙,无论脏活累活,都有刘富海的身影。刘富海也没啥要求,换得一顿饭即可。到了晚上,随着乡村一同归宁的,是那孤独的窑,孤独的刘富海。</p><p>过年了,黄崖沟人像往年一样,又得拿上裁好的红纸,去三十里外的陶家窑央人写春联。刘富海告诉庄上人:不必去了,我会写!众人喜出望外,有点不敢相信!虽然从平时地言谈举止也看出刘富海像个文化人,但心中不敢把文化与他破烂的衣裤画上等号。再说了,文化人都是做官当老爷的,这个流浪汉哪来的文化?既然有,为啥不去当老爷?在这里如乞丐般混饭?这些人哪里知道刘的苦衷,刘也不敢让他们知道啊!……一幅幅春联写成,虽然这些人不识字,但是,好赖还是看出来的。这俊秀的字体,让人们确实惊诧了一番!人们才回头认真端详这位后生,浓眉大眼,五官清秀,果然是一表人才!老人们不禁叹息:“我们把金子埋土里了!”</p><p>春节过后,刘富海虽然依旧给各家帮忙混饭,但是,在他背后,一帮人已经开始酝酿一件不算惊人的大事。深受无文化之苦的王兆文、陶臣、王有武、曾正身、王万玉、王万财、王万选,宋元春等人,商议决定立私塾,让后人们学文化。“说干就干”,选定吉日良辰,恭请“刘师父”来到土窑正堂。刘富海也很重视,换上乡亲们平日捐赠、存着过年的半新褂子,沐浴梳洗,正襟危坐。土窑内香烛焚燃,水酒斟酌。一排岁数虽然有参差,但还算适龄的少年跪俯在地,三拜九叩。礼毕,刘师父柳条削皮,暂替戒尺,破八仙桌敲得尘土震落,这一敲,不仅是敲落了些许尘土,关键是敲掉了黄崖沟没有文化的历史。当时并未有多少人明白这个历史意义。</p><p>宣读规矩后,为弟子一一赐字。窑院三石顶锅,羊肉泡糁饭,欢声笑语,老少皆喜。庄稼人手中缺乏银两,只有拿粮食作为刘师父的工钱,众老者各家收集小麦共计四斗,和刘师父商定,待秋后收完庄稼,再看情况适当补充,刘师父欣然应允。后有闻讯而来的沙岘子、大井子、天池岘等处的少年若干人,也入了黄崖沟土窑私塾,受了刘师父教诲。可见其影响之大,其意义之非凡,够填旌述表!</p><p>自此,土窑里每日书声琅琅。“人之初,性本善……”,“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弟子们手捧刘师父亲手熬夜手抄的书本,跟随着师父摇头晃脑。窑门外倍感新奇的人们,围在崖畔边,你瞅一回,我黯一趟。只要一闲,便纷纷聚到窑门口……</p><p>除了通背并讲解《三字经》、《百家姓》、《四言杂字》、《五言杂字》等,还讲述历史、人物、地理、故事。并教会众弟子敬人,遇事,交流,签合约等礼仪常识。弟子们见人先作揖,并以字自称。提倡年轻人脱下长褂,穿上制服。还授意几位弟子仿照古人,八拜金兰……所有这些,都在沟里人的眼里,新鲜得不得了。……</p><p><br></p><p>转眼,三年过去。课文须升级到《四书》、《五经》等,刘师父已无法亲手为每位弟子手抄,要到兰州城花钱买书,还有其他相配套的用物等,费用之高,令贫瘠之地的黄崖人望尘莫及。刘师父也提出,因为课文的深度增加而需更费脑力、精力,要想继续,可适当增薪。至此,众老者合计,少年们也算睁开眼睛了,最常用、基本的文化已经拥有,暂关私塾。于是,刘师父暂时“失业”。但已经成“师父”出名了,自然不会无人问津。天池沟李大爷闻讯,特意来请!虽然供奉远不及黄崖沟众人合力而出得那么多,但毕竟还算“师父”,教的弟子又少,相对轻松。所以,就去了李府。李家府上的少年们只受了刘师父一年地恩教,眼睛远没有黄崖沟少年们睁的开。但靠一家之力继续供养师父,李家还没有达到那么富裕的程度,刘师父再次被辞。后来,又受滕家梁顾泮江等人之邀,授教于滕家梁。刘师父的弟子更多,名气更大。</p><p>终于,时局地动荡,生活越来越贫穷的人们,周边诸村再也无力供养师父。刘师父只好一次次的“下岗”。终于在这一带失去了先生级别的待遇。不会务农的他,为了生活,辗转到了西岔铧尖的郭尕爷家,任然教书。</p><p>郭尕爷家底颇丰,人也仗义。很欣赏刘师富海,两人结为至交。半年后,郭尕爷准备给刘富海说媒安家,让他往后永住铧尖。联姻的人家都已看好,建新房的地址也已选定。可刘富海愣是没答应。郭尕爷很纳闷,觉得刘不可思议。追问其就,刘富海满含热泪的告诉郭尕爷:“我睡梦中都在黄崖沟,那里虽是穷乡僻壤,可让我魂牵梦绕,我主意已定,我永远是黄崖沟人!”。郭尕爷心想,黄崖沟啥条件?我家啥条件?这人怎么了?于是,一头雾水,如坠云中……</p><p>解放了,举国上下,土改运动如火如荼。郭尕爷家也被改了土,分了房。刘富海重修回到黄崖沟。似游子久别而归,乡亲们热情的接待了他。这里的人们,也早就打心眼里把他当成黄崖沟人,他出去的这两三年,谁也没动过他窑里的一针一线,就像早就心里知道,他终究会回来,并且一定回来。一进窑门,刘富海的泪水瞬间流满双颊……</p><p>刘富海分了两亩田,农具和别人合分了几件,自己又不会种,索性将两亩地也一同搡给合分农具的人家,自己只是帮忙干活,秋后分得几袋口粮就行。</p><p><br></p><p>刚刚成立的北山区委,到处吸收有文化的人来扶持各方面的工作,刘富海自然凭他在周边的名声而被招去。但他内心对新政府的的恐惧感一刻也没放松,所以,不敢接手重要的职务,主动要求干了个通讯员,骑着一匹马,各处送信。那时,革命刚刚成功,害怕有个别隐藏在群众中的反动派搞破坏,加之山区到处有狼出没,因此,通讯员是配枪的。刘富海也跨了一把盒子炮,从内心里暂且减少了些许得慌乱。一次,路过黄崖沟,刘富海一时激动,也是知道这背山沟没人注意。到曾家湾湾子口上,掏出盒子炮朝天一枪,惊的一湾人出门观望。刘师父最得意的两个弟子学三、润生就住在这湾脑拉牌里。闻声而出,见师父骑在枣红马背上,威风凛凛,马头上大红的缨子,映衬着师父手里黑黝黝的盒子炮,让人顿生敬畏。两位弟子恭请师父到拉牌家中就坐,好肉好菜招呼,酒足饭饱,还不忘交流文学及国家形势。而后,越上马背,扬长而去。这可能是他人生中最辉煌的一刻,因为在不久,刘富海发现政府时时都在警惕反革命,并随时翻账查证,心存愧怕的他,找借口辞去职务,悄然回到黄崖沟,继续他恓惶的农民生涯。</p><p>一九六零年,刘富海被划分到永和大队王家梁小队。跟随五八年下梁吃食堂后、再回王家梁的大队人马,到了充满传奇的堡子山下,借住王武义的一口面朝北的窑,安下简陋的家,和大家一起同耕同作。大集体的生活,才让这位文弱书生站住了脚跟。并且因为有文化,而被安排进入小队的领导班子,担任了出纳一职。虽然窘迫,但还算安稳。</p><p>每当劳作之余,或是晚饭后得闲暇,刘富海便会登上堡子山,久久地望着黄崖沟的方向。深邃的目光中,满是他十几年前的样子:俊俏的面容,干净的长褂,手中的戒尺,被崇拜的人群围绕……人生几何?情归何处?</p><p>黝黑的土窑里,一炕、一锅、一碗、一筷。陪伴着装满手抄本的木箱,简单而有充满书香。一个本应驰骋文坛得巨匠,命运使然,在这土窑里,蜷缩成一支变形的大头毛笔,悄然地画着一行行不为人视的正楷字体。可是,就这单调而枯燥的生活,并没有容许他持续到生命的最后。上世纪六十年代接踵而至的政治运动,席卷着每一个角落。敏感的刘富海,如同动物预感到地震来临,机械性地逃避。一个初秋的夜里,刘富海不辞而别,离开了王家梁。</p><p>一定,在临行之前,他又一次站在堡子山顶,久久地望了一回黄崖沟。一定,在走下王家梁、走出黄崖沟的路上,他痛哭流涕……</p><p><br></p><p>寻人组两位乡亲,看着门板上奄奄一息的刘富海、这曾经让黄崖沟人敬仰的“刘师父”,两人心中五味杂陈。简单的听了一会刘富海讲述回到老家的情形:大概是老家已无亲人,当年的老婆也不知嫁往何处?……</p><p><br></p><p>同情加怜悯,175元就算打了水漂!“刘师父,你缓这……”,寻人组王武俭、胡海发两人满含热泪,辞别这位故人,回到永和汇报了一切。</p><p><br></p><p>“刘师父”不知后来怎么样了?何时辞世?轰轰烈烈地运动中,贫困而忙碌的黄崖沟人,无暇、也未敢再去顾及这位曾经的故人。至此,再也无人提及他。随着老一辈人逐渐的离去,也鲜有人知晓他。</p><p><br></p><p>刘富海,一种时代的缩影。他的经历,简单的看,是他懵懂无知时的错路所致。其实,是时局与文化的偶然断层。我今天记录他,并未打算过深的研究他。我只是想让人们记住,黄崖沟曾有过这样一个人,他是黄崖沟文化的启蒙者!在他风华正茂时来,在他接近暮年时离开。是他与黄崖沟注定有一段不解之缘,让他把青春与才华奉献给了这片热土!他永远是黄崖沟人,我们欠他一个隆重的葬礼!</p><p><br></p><p>2017年秋,陶生兵记</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