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蜗居”到宜居:三十年我的住房变迁

庞连勇

<p>  自1987年至2017年,我的住房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生了巨大变化。曾几何时,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住房,是我追求家庭幸福的梦想。随着年龄的增长爬楼的烦恼随之增多,住上电梯楼又是我一个新的住房梦。如今这些都梦已成真。</p><p> 追梦旅程艰辛漫长,每次乔迁记忆犹新。当在新搬入的房屋安放好最后一件家具抖掉肩上灰尘的时候,我仿佛向妻子兑现了一个既遥远又现实的庄重承诺,因而如释重负;当一样样东西从手中舞动在新居被重新赋予新的生命的时候,我感觉到了生活是那样美好充满希望;当与家人、朋友洋溢着喜悦举起乔迁美酒的时候,我不但闻到了酒里留有从前往事的淡淡余香,还看到了酒杯上映出的过去岁月的丝丝瘢痕。</p><p> 三十年来,我的住房变迁不但诠释了一个普通家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从一个微观视角折射出一个时代的发展印记。</p><p><br></p><p> 1987年末,为解决两地生活我从图们调到长春。当时我和住单位集体宿舍的妻子,租了一对老夫妇家的一个8平米的房间居住。半年后的1988年6月,单位借给我一个简易房。该房位于长春西安桥北300米,在哈大铁路下行线距铁道不足15米的西侧,东西朝向,砖瓦结构。进门是个6平米的通长厨房,有上水无下水,厨房左侧门进去是个12平米的卧室。这个家虽然很“蜗居”,但被妻子收拾的井井有条,卧室布置的温馨可人。</p> <p>  第二个住房坐落在蔷薇路,是个日伪时期建的二层小楼,砖混结构,坡屋顶,水泥挂面,三角窗户,造型有点像别墅。这样的小楼在蔷薇路有4座,都是挡光房,日本人住的时候是一层两户,现在每层4户。1990年初单位分给我的是3栋2楼靠西北的一户,不到25平米。整个屋子都是铺的离地面20公分高的红油地板,日本人住时将榻榻米直接放在地板上睡觉。房子有上下水,但水压很低,管道煤气主管道堵了几乎不能用,土暖气是自己安的,房子墙体很厚保暖好。</p> <p>  1991年5月我搬到了新华路3号楼605室标准住房。该房北临西安大路,东靠建设街,地段优越交通便利。房屋建筑面积 54平米,两室一厅都是阳面,采光好,三气俱全,独立卫生间。这是我有生以来住的第一个标准住房,全家都很高兴,搬入后好长一段时间仍处于喜悦之中。第二年上小学三年级的儿子参加了吉林省小学生“长白山希望杯”作文竞赛,他以这次搬家为素材写的《搬新家》获得了一等奖,吉林教育出版社将其编入作文竞赛丛书中。</p> <p>  1998年住房改革形势发展很快,铁路集资建房比例增大,实质性房改正着手进行。这年6月单位给我调整了住房,新居与原住房在同一小区,是5号楼6单元712室,103平米,4室,这是分局最后一次无偿分配福利性住房。这个住房当时除了局长楼在长春铁路地区面积是最大的了。一年后实行房改,按政策核算后我的住房总价款是43000元。</p> <p>  2003年分局在昌平街动迁一块铁路用地,为副处级干部建了三栋处长楼。这是长春分局有史以来建的最好的住宅楼,户型设计合理,两室两厅,厨房与餐厅、客厅是通透式的,面积都在100米以上,而且处在城市黄金段位。2004年小区建成我分到了2号楼2单元503室,面积105平米。铁路规定副处级干部享受105平米之内的房价是每平米1600元,超过面积部分每平米 2960元,我的原住房103平米,核定作价后房款基本持平。</p> <p>  2015年铁路局为长春地区领导干部在铁北一路自费建房,每平米4100元,报名时交建房款的80%,进户时交清余款。这次要建的春城雅苑小区共有4栋高层住宅,有三种户型可选,我选了146平米3室2厅2卫的。当时我在长春铁路办事处工作,2016年10月我退休时房子未完工,转年5月拿到了房钥匙。这次建房户型都是南北通透布局合理,采光很好视野开阔,标准高、质量好、功能全,物业服务也属上乘。小区有疏密有致的绿地,姹紫嫣红的花丛,高低错落的乔灌,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有L造型的回廊,简洁清雅的八角亭,娱乐健身的休闲广场,集健身、球类、棋牌于一体的多功能活动室。夏秋季节漫步在小区的甬道上,宛如置身绿的海洋花的世界,惬意悠闲。最为难得的是很多住户过去就很熟悉,有些还是好朋友。这里邻里和睦,彼此友善,关系融洽,守望相助,若一天不见上一面,在一起聊聊天散散步就好像缺了点什么,大家都有一个共识,即好乡邻胜过亲。</p> <p>  我参加工作40年来无论在何单位从未休过年休假。2016年10月我退休后一个多月便和妻子去海南旅游度假。我的好朋友徐立家夫妇先去了海南清水湾,他们在他家附近给我租个房。一到清水湾我就被那里迷人的景色深深地吸引了。这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处在北纬18度,景色优美气候宜人,12公里海岸线是世界顶级海滨沙滩。这里热带植物种类繁多,千姿百态树影婆娑,景点赏心悦目,处处风景如画,令人流连忘返。作为东北人能在这里生活是一种难得的享受。我住的大坡村位于清水湾的中心区域,经过十余年的开发早已实现城镇化。我去了不到一个月,朋友家旁边一开发商为其河南老乡建在村民宅基地上的6层U字型电梯楼竣工,精装修,家具家电一应俱全拎包入住,卖给他们河南老乡是每平4900元,我和妻子动了心。开发商开始向我要价5100元一平,后来知道我妻子是个医生,以后能为小区业主提供医疗方面的帮助,就同意给了内部价,这样我就买了一户49平米的小产权房,今年我已连续在清水湾度过了四个冬季。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一曾经向往的生活境界,如今已成为历历在目的犹新记忆。</p> <p>  回首我的住房变迁,居住条件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改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当初10几平米的“蜗居”到现在140多平米的宜居。都说光阴的脚步从不停歇,人们在追梦的路上不会止步,但我的住房梦应该到此为止,因为我已足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