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感受:作为一个即将要上小学小朋友的家长和教龄10年+的幼儿老师,看完了华爱华教授的分享感觉自己理解的幼小衔接方式更有底气了,认真地做了截屏和感想记录,也分享给老师和家长们,以及小学老师们。<div> 3-6岁是人一生中十分特殊的学习关键期,过早的小学化会让这段宝贵的时间被不属于这一阶段的知识填充,而知识的来源其实是具体形象的生活中的问题和经验,学什么?怎么学?入学准备期和小学适应期的双向衔接是小学老师和幼儿老师以及家长应该根据华爱华教授的讲座静下来思考的问题,我们可以做的还有更多!</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赛姬老师</div> 符号化 抽象化的零起点<br> <b>学习心得启发与思考</b>:3-6岁的学习方式是人类受益终身的方式,游戏中的学习是在实际运用中,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解决问题获得知识经验的,这种基于直接经验的学习是深刻而持久的,是充实的,具有潜在性、内隐性和累积性,到了四五年级这样的能力就会显现出来,而且是成熟的,有益于终身的思维养成,一旦错过过早的小学化教养,后期思维定式了很难再让孩子的思维再大幅度发展,尊重孩子的学习方式和发展规律,就是给孩子最好的幼小衔接。<br> 真实物品的符号 符号学习在孩子的装扮游戏中特别明显 以物代物就是符号学习 自编自导显现生活经验 和生活达到理解和平衡,只能在背景中玩,自己的主题无法呈现,让孩子自己来;叙事能力 写作也是有关系的<br><div>绘画语言的价值在于叙事,表达 重现加工<br></div> 一字一音,汉字是有笔划的 成人尊重理解给机会 对以后写作有好处<br> 感受与思考:你是要看到不会写字的孩子的符号思维<br> 感受:玩中学,先玩后学,那么要学习就是是水到渠成的事情<br> 老师:几个转弯接口 几个滚筒<br><div>五个转弯接口需要几个滚筒?为什么?</div><div>6个,9个要几个滚筒<br></div><div>感受与分析:这和小学种树是一样的学习经验,但是孩子可以在游戏中迅速反应,而不是架空地运算,在解决问题中孩子的能力必然提升,而且可以灵活地迁移和运用,这才是可持续的影响终身的能力获取方式。</div> 赢糖果的案例 发展按数取物的能力 在游戏中可以看到孩子的能力 水平 教师的介入时机 形式上的准备 和本质上的准备<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