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辛探亲路(原创)

雪山(刘玉荣)

<p>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西藏边防军人探亲回家之路是多么不容易。特别是第一次探亲既喜又愁,高兴的是就要与分别多年的亲人见面了难免归心似箭,愁的是漫漫青藏、川藏路路途遥远,途中险象环生,而且没有正常的班车可乘,进岀藏只能凭运气搭乘部队或地方运输车辆,为了早日返乡战友们免不了各显神通,途中的艰辛更是感同身受。</p><p>如今西藏的面貌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便利的交通更加快了西藏的飞速发展,我们当年经历的情景已成为了历史。作为曾经的西藏老兵,我们甚感欣慰。</p><p><br></p><p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font-size: 20px;">——题记 </span></p><p><br></p> <p>说起当年在部队最高兴的事莫过于连队批准让自己第一次回家探亲,当时我恨不能长上翅膀马上飞回家乡。但那时西藏交通滞后,路况很差,很难找到可乘车辆,面对几千公里的青藏、川藏线使人望路兴叹,途中遭遇的许多经历更让我终身难忘。</p><p><br></p><p>记得那是1978年初,我在西藏日喀则军分区特务连服役三年义务期已满,去留问题使我心情十分复杂。突然一天晚饭后连部通信员来班里通知让我马上到连部去连长有亊找我。我怀着不安的心情去到连部喊了声报告后立正站在曹廷树连长面前,曹连长微笑着亲切地问我:小刘,想家了吧?我说当然想呢。接着连长关心地对我说,是啊,都离家三年了也该回家去看看了,叫你来就是通知你连里决定让你探亲的事,春节快到了,你准备一下尽快动身回家和亲人过一个团圆年,然后再回部队安心工作。连首长的关怀使我感动得热泪盈眶。回到班里我把这一消息告诉排长和战友们,然后作起出发前的准备工作。</p><p><br></p><p>正当我一个人为如何离开西藏而发愁显得一筹莫展的时候,在分区后勤部工作的我的同乡战友刘金祥来到我处告诉我他也被批准探亲了。我俩正好结伴同行,这让我喜出望外。</p><p><br></p><p>几经周折我们终于买票乘上了日喀则至拉萨的地方客运班车。</p><p><br></p><p>由日喀则经江孜到拉萨有三百多公里路程,全程全是沙石路,路面坑凹不平车辆颠簸得十分厉害,车轮卷起的灰尘象浓雾般追随着车辆,从车底缝隙钻进车内弥漫开来。车上除了我们两个军人其他都是藏族群众,车内拥挤不堪加上各种异味让人喘不过气来,这更加重了我们晕车的感觉心里难受极了。途中最险要的路段要数下曲水山,公路象在云雾中从山顶连续下坡十多公里,路窄弯急十分危险。这里车祸频繁,1976年我部休假返回人员在此发生翻车事故造成多人重伤,5人当场死亡,我们当时在日喀则烈士陵园挖坑埋葬死者的情景至今难忘,这次我们亲身路过这里难免心有余悸。经过近十个小时的行程,我们灰头土脸,满身疲惫终于安全到达拉萨,晚上住进了西藏军区第二招待所。</p><p><br></p><p>听说有部队班车往返于拉萨和西宁,第二天一早我们迫不及待地到乘车登记处登记排队并询问乘车安排情况,答复让人彻底失望,春节前人员安排已满,按我们登记顺序乘车是一个多月以后的事,这让我们不知如何是好。</p><p><br></p><p>离开连队后在外我们没有一个熟人和朋友,春节越来越近,我们住在招待所里万分焦急,整天坐立不安。无奈之下我和同伴只好到拉萨附近的地方货运汽车队碰碰运气。第一天去了拉萨汽车一队,几乎问遍停车场所有驾驶员都说没有空位,我们只有扫兴而归。第二天我们再去汽车二队,同样的答复是驾驶室都已满员,在一次次的失望中我们始终没有放弃。最后经人指点我们找到在一旁正在修车的驾驶员,我们反复说明难处,请求他带我们出藏。看到我们纠缠不休这位师傅终于发了善心答应下来,从言谈中似乎他也是一个退伍下地方的老兵。师傅让我们晚饭后找他乘车,连夜出发。就这样我们如愿以偿,踏上归乡的旅途。</p> <p>我们沿青藏公路日夜兼程,看到师傅一个人驾车跑长途十分辛苦,我在一旁不时点烟递水。地方车辆与部队的车辆行车大不相同,部队的驾车速度和每日行程都有严格的规定,十分注重安全,而且都是车队行动,但地方驾驶员却是单枪匹马,拼命赶路,日夜不停而且速度太快,不免使人提心吊胆。我坐在车里十分不安,多数时间不敢合眼,适时找话跟师傅聊上几句,以免他犯迷糊。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有时车会突然在路边停下来,驾驶员爬在方向盘上就睡着了。有时夜里车辆发生故障抛锚,寒风刺骨,又冷又饿,驾驶员修车辛苦,我们也受尽煎熬。</p><p><br></p><p>高原的冬夜车外气温零下几十度,三人都穿着皮大衣驾驶室内十分拥挤,体温和呼出的热汽在前挡风玻璃上冻住后视线模糊,为了保障行车安全我用打火机不停地在玻璃上烘烤着并用手帕反复擦拭才露出巴掌大的清晰洞口,这样的行车真是危险极了。两天后的一个深夜我们到达了海拔5300米的唐古拉山口,大雪铺天盖地地下着,凛冽的寒风使路面变得又硬又滑,车辆只有缓慢的行驶着。突然在一弯道处车轮陷进厚厚的冰雪中,发动机大声轰鸣着却无法前进,我知道最危险的时刻到来了,看看我的同伴他却因高山反应昏昏欲睡,对眼前遭遇的险情没有一点反应。如果车子一旦熄火发动机就会很快被冻住无法重新启动,我们就会被困在这风雪山口,没人救援只等被活活冻死。面对险情别无选择,只有想办法尽快冲出去。我和驾驶员商量后拿了一根撬胎棍下车跪在地上奋力挖开冰雪,他加大油门一点一点向前行驶,我忘记寒冷和缺氧、把体力发挥到了极致,经过二十多分钟的顽强拼搏,车子带着声嘶力竭的轰鸣声终于冲出了积雪路段,我虽然累得脸色苍白,大口喘着粗气,全身冻得发抖,但是我们终于战胜了灾难,顽强地活了下来,这真是天大的幸运。</p><p><br></p><p>再经一天多的行程我们安全到达了格尔木。在那里短暂休息后转道进入甘肃的酒泉地区,然后到达了柳园火车站。终于走出了青藏线我们的心情也由阴转晴开始高兴起来。一路上我们很少正常吃上饭,多为啃干粮充饥,为了感谢师傅这天上午我们三人在火车站旁的餐馆里好好吃了一顿。师傅也曾是当兵人,虽然脾气古怪点但沿途对我们很好,这么远的路程把我们带出来他却没要我们一分钱的车费,我拉着他的手千恩万谢,因师傅还要忙着去下货我们就此分别了。</p><p><br></p><p>晚上天刚黑下来,一列从乌鲁木齐开过来的特快列车缓缓驶进柳园火车站停了下来。我们剪票后站台上已是人山人海。人们纷纷湧向车门,我随人流缓缓挤到上车口,列车员在上面大声喊着停车时间已到,准备关车门不能再上人了。此时我看到同伴已上了列车,他焦急地大声喊着并把手伸给我,我抓住他的手纵身一跃被拖了上去,紧接着列车员就关上了车门。上车后我被挤在两节车箱之间动荡不得,也不知同伴在什么位置,深夜我站得实在难受就拼命挤向车箱中间,那里仍然没有一点空位,人群向插针一样密密麻麻站立着挤在一起,车箱内闷热得使人快要窒息,有时实在太困站着就睡着了,等倒在别人身上又才醒来。天快亮时双脚胀痛难忍,仔细一看才发现已经肿了起来。几经周折才在车箱另一头找到同伴,商量后决定在兰州下车另作打算。</p><p><br></p><p>当天下午我们改签换乘了兰洲至成都的快车。这次情况大有好转,我们终于有了坐位,靠在坐椅上我们感到是一种莫大的享受,望着车窗外的风景心情开始逐渐好起来。到达成都后我们再经几次转车于春节前平安回到家乡,我忘却了一路的艰辛沉浸在与亲人团聚后的温馨与喜悦之中。</p><p>,</p> <p>在家的日子总是温暖和幸福的,但这样的日子又感到过得飞快,转眼间一个多月的时间就过去了,我告别亲人又踏上了归队的旅途。三月中旬我们来到西宁市住进西藏军区办事处招待所,准备沿两千多公里的青藏线返回部队。</p><p><br></p><p>住招待所的人很多,大多是春节后返藏的人员和家属,由于乘不上车有的人在这里住了很久,大家都显得烦躁和无奈。我和同伴成天无所事事心里也不是兹味,为了早日归队只有四处奔走煞费心机。一天我们去到总后勤部驻西宁的一个汽车运输部队,看到司机们正在忙着保养车辆,一排排解放牌卡车擦拭得明亮如新,车牌都是辛9字头,看样子车队马上要岀发了。我们找了几个司机要求搭车都说不行,后来一个老兵为我指点迷津说,我们都作不了主,你得去找领导,我这才恍然大悟。沿老兵手指方向我看到一个干部正指导着车辆保养工作,我迎上去敬礼叫了声首长,他问我有何事,我说明来意并诉起苦来,请求他无论如何也要把我们带到拉萨去,他打量一番没有表态又到另一辆车指导工作去了,我们跟上去站在一旁不愿就此离去。何许是被我们的坚持所打动,他笑着对我们说,跟我们走吧,明天一早过来乘车岀发。我连说谢谢,人一下子兴奋起来。</p><p><br></p><p>第二天我们早早起床去到汽车部队,昨天遇见的首长为我和同伴每人安排了一个驾驶室,并把我们领到车前给司机作了交待。我们向他表示感谢。我乘这辆车司机没带助手,上路后司机沉默寡言神情专注地驾驶着车辆,从他娴熟的驾驶技术我知道他是汽车部队的一名老兵或技术骨干,我就以老兵相称他。一路上我不时找话与老兵攀谈,老兵也向我讲述着他们常年奔波在青藏线上的种种艰辛,我身临其境对他们更是深深的理解。</p><p><br></p><p>这次与汽车部队同行我亲眼目睹了高原汽车兵的艰苦生活和奉献精神。为了完成西藏部队的后勤保障任务他们常年奔跑在青藏线,经受着种种困难的挑战与考验。单说每天早上要把车发动起来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在冰天雪地里晚上发动机被冻得死死的,早上发车他们把摇手柄伸进发动机,一点一点慢慢摇动使发动机预热和机油逐步解冻,要经几百次摇动等火候到了他们才使用爆发力将车发动起来,手上没劲和没有耐力的人是无法完成的。每天早上整个停车场咣当,咣当的摇车声响成一片,有的驾驶员因高原缺氧和劳累过度当场昏倒在地,他们的敬业和吃苦耐劳精神让我肃然起敬。一路上我们得到带队首长和战友们方方面面的照顾和关怀,使我们感受到战友的情谊和温暖。几天后我们平安到达拉萨,下车时没有见到车队首长,未能当面表达我们的谢意很是遗憾。</p><p><br></p><p>今天,我们的回忆已经成为了过往的历史,我们的第二故乡西藏已是今非昔比,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抚今追昔怎不让人感慨万千。</p><p><br></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