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歌曲:龙的传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18px;">1937年9月黄渠桥“抗日救国”宣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张照片已经历整整83个春秋了。 这不是一张普通的反映抗日救亡的照片,而是一张去伪存真、还原历史的红色影记。通过对照片的剖析解读,可以揭开一桩鲜为人知的历史谜团,还原别有用心之人误导了的历史真相。这张照片诞生于1937年9月,是伯父王振纲在黄渠桥宣传“抗日救国”的真实写照,是这次大集会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宁夏解放以来党史界的一桩謎案。我见到这张照片是1991年黄渠桥中学50周年校庆,纪念册有这张“抗日救国”照片,但是没有记载抗日的故事,没有注释照片的背景,也没有说明照片的主人公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退休写家史,看了《黄渠桥史话》和伯父档案资料,心潮澎湃,起伏难眠。伯父虽然没有见过,但伯父延安抗大单人照和我大学毕业照极其相似(市党史特邀研究员耿万荣都看出了端倪),俗话说血脉相连。这张照片的主人公应该是我的伯父。父母亲和常风翔回忆,郭振伦、贺闻韶、雍民飞、余安民史料记载,1937年秋平罗城和黄渠桥镇曾经发生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少战团员徐学智指认“抗日救国”照片主人公就是王振纲。照片是谁拍摄的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故事展开讲述前,简单做个交待,2012年黄渠桥被确定为宁夏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政府拨款建馆写史,整理宣传材料。不知何故抽调杨作枢,而且还是编撰主笔,编书成员里没有梁振基,但是许多史料来自梁振基之手。是杨作枢从他那里买来的?还是梁振基花高价塞进去的?这是秘密,恕难奉告。写史本应无可厚非,而且写的又是家乡黄渠桥的故事。黄渠桥许多老百姓为什么忧心忡忡?这绝不是庸人自扰,杞人忧天!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 梁振基的父亲梁万寿被共产党枪毙,杨作枢的父亲杨天伟,是叛徒特务被政府镇压,改革开放并没有平反?他们俩能真心歌颂共产党?臭味相投的两个跳梁小丑,做了几十年的黄粱梦,终于原形毕露,撕破伪装跳出来,为他们反动老子献丑翻案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37年黄渠桥“抗日救亡”故事“四清运动”父母亲多次回忆,生产队黄茂林、黄金柱、常乐天等父老乡亲歌颂、少战团员常风翔(地下党员惠农县邮电局副局长)宣传讲述,在我幼小的心灵里铭刻下了深深的烙印。现《古今黄渠桥》《黄渠桥史话》两本史书,伯父、三叔、地下党员、仁人志士、北校进步教师、少战团员全无了踪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 伯父档案记载“卢沟桥事变”回到家乡做了两件事,一是抗日救亡、二是掩护地下党开展工作。《石嘴山文史资料汇编》里杨一木说:从延安来宁夏,在王振纲家住了二十多天。宁夏党史专家郭振伦教授《平罗县黄二完小抗日救亡活动》,市党史办任良梅副主任《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等史料文献,黄渠桥故事一句没有借鉴反映?人民网党史频道《黄二完小革命遗址》记载:卢沟桥事变王振纲从北京大学和河北工学院贺闻韶回到黄渠桥搞“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2月延安派宁夏工委书记杨一木,来到黄渠桥组织以王振平为团长的少战团“抗日救亡”宣传。梁振基文章两次提到少战团副团长是王振平。现在“抗日救亡”主人公怎么突然变成了梁振基?延安派来的工委书记杨一木带着梁振基在黄渠桥搞抗日救亡?梁万寿镇压“抗日救亡”运动,少战团岂容老反革命分子“国大代表”的公子哥(乳臭未干)当队长?梁振基为他臭名昭著的反动老子翻案,贼气烂翻尽瞎编,伪装什么“少战团宣传队长、抗日救亡的旗手”?共产党枪毙梁万寿岂不是冤案!错案吗?</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1936年伯父北京大学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梁振基的父亲梁万寿,是黄渠桥大恶霸梁兆麟的花花公子,四书五经读不进去,喂鸟养鸽,翻墙追兔,整天牵着一条大黄狗,领着一帮地痞流氓打架斗殴,无恶不作,活生生一个高衙内(水浒传),纨绔子弟。梁兆麟落第书生,花尽心思钱财,指望公子读书打入官场仕途,作威作福。没想到养了个孽种,有口难言。家丑不愿外扬,明着给国民党政府捐款,暗地向马鸿逵溜股子施银子。马鸿逵到南京开会,梁兆麟重金仰求马主席“带上您的干儿子出去开开眼”。梁万寿回到黄渠桥大肆吹嘘自己现在又是蒋介石的干儿子,胡炫冒聊耍牛逼。梁兆麟乘机作戏,说他儿子参加了国民党代表大会。银北雷启霖、李冲和是国民党员民主进步人士曾说:那时提倡三民主义,国民党员在乡下也给老百姓办点事,遇到婚丧嫁娶之类被请主事,写议程、写对联。梁万寿就是个混混蠢才,没人瞧得起。怎么成了国民党员还是“国大代表”?梁万寿勾结保安司令郭拴子,造了一份国民党员假选票名单,蒋文英、张步云、马成祥、马文水</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都是乡长、还有苗小四等都成了国民党员?2000多人的黄渠桥村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国民党员?发生在惠农县黄渠桥乡(包括燕子墩、西永固)“假国民党员案”轰动宁夏川。政府根据群众强烈</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要求,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对着报表逐一进行调查落实、甄别。梁万寿,贼头非计往上爬,尽干出这种丧尽天良,断子绝孙之事,天理不容。被政府镇压—枪毙,是死有余辜!黄渠桥百姓群众流传了几十年,是民间茶余饭后的话柄笑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37年秋伯父领导少战团“抗日救亡”,正巧江苏新安旅行团抗日救亡宣传,从北京、绥西百灵庙来到黄渠桥。伯父带领少战团和旅行团,高举“抗日救国”横幅和防毒面具,在黄渠桥头堡宣传。据黄渠桥老人们讲:梁万寿游手好闲,从外地买了台照相机摆弄炫耀,拍下老桥头这一幕,为马鸿逵镇压少战团埋下了祸根。伯父给学生讲解抗日形势,没有场地,教室太小,校旁有片空地,伯父带着少战团员平整做操场。梁万寿纠结一帮地痞流氓破坏捣乱,还往我们家扔砖头,砸窗户威胁老人。梁万寿使用惯用伎俩,提着重金暗藏胶卷亲自跑到银川,洗出照片面见马鸿逵邀功请赏,宁夏省报点名对黄二北校进行“批判”,停发学校经费和教师薪水。梁万寿为马鸿逵镇压少战团“抗日救亡”运动,冲锋陷阵充当帮凶,是十恶不赦的刽子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经对史料反复解读,将抗日照片和伯父北京大学照片进行对比,四处追寻打听黄渠桥少战团员?很遗憾,熟知的熊震武(上世纪50年代是黄二北校校长,三叔是文教科长曾有张八仙桌左右分坐合照)和李守业(农业局李光明局长的父亲)刚刚过世!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找到唯一还健在的少战团员徐学智,让他看看照片是否还有影响?没想到90高寿的老人,毫不犹豫的指着相片说: 这个穿白衣服的人,就是三段地工委书记王振纲(提供伯父与少战团许多故事)。我如茫茫大海,突然看到一只小船,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伯父儿女,表兄妹一致认定,照片主人公就是伯父王振纲。伯父在宁夏抗日救亡活动,梁万寿反革命本性难移,不容伯父出头追求进步,搜集所谓的“罪证”,妄图将“抗日救亡”活动扼杀在摇篮之中。伯父赴延安12年,革命成功。梁万寿的干爹马鸿逵逃往台湾,恶贯满盈必遭天报,梁万寿被政府镇压—枪毙了!</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1938年伯父延安抗大照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 梁振基对共产党镇压他反动老子心怀仇恨,龟缩隐藏黄渠桥乡下通润堡(老子作孽多端,被政府枪毙,臭名远扬,正经家庭闺女没人嫁他往火坑里跳,无奈娶个老表姐驼背锅锅残疾人做老婆)伺机翻案。用他反动老子留下的伯父所谓的“罪证”隐蔽伪装自己。将“抗日救国”照片送北京博物馆,不敢暴露身份,注释“此照片来自宁夏黄渠桥”。所以宁夏大大小小博物馆采用了几十年,光有照片没有主人公?梁振基杨作枢是制造这桩“冤案”的源头债主!按照文物捐献规定 : 填写登记捐献单位、姓名、拍摄时间、地点、目的。因我们曾给宁夏档案馆捐献(伯父延安笔记本、苏联学习中央配发二毛皮栽绒领卡衣)文物。捐献革命文物是功臣,梁振基为什么鬼鬼祟祟,背道而行?《黄渠桥史话》第27页记载 :“在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里,还保留着回汉群众参加抗日游行集会的珍贵照片”!这句潜台词世人是难以理解其中含义的。试问梁振基、杨作枢:你们怎么知道照片里故事发生在黄渠桥?1937年梁振基已记事 ,杨天伟和伯父是同学,一起搞抗日救亡运动,梁振基、杨作枢贼骨头日马精谁人遇到要小心!有意不注释主人公?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梁振基替他反革命老子翻案蓄谋已久,但又不敢公开真相。老谋深算,投机取巧,点点滴滴,进行篡改渗透。史书记载黄渠桥 “复兴德”,梁振基笔下是“复兴号”?因“复兴德”商铺曾经发生“国民党追杀杨一木”的记载。黄渠桥老人讲:“久盛恒”是梁屎肚子的商铺,梁振基笔下“复兴号” “久盛恒”商铺都是梁万镒的财产。为什么混淆颠倒呢?他这是玩“掩耳盗铃”移花接木的鬼把戏!杨作枢紧步后尘效仿 “雍民飞回忆录描写杨天伟叛变投敌经过 ”,所以地下党员狱中斗争这一重要片段被杨作枢删除了,雍民飞人物介绍解放后一个职务都没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杨作枢以绥宁师范做样本,将绥宁师范改写为“进步学校”,将国民党特务、中统站长王志毅改写为“进步人物”,因王志毅是他叛徒特务反动老子的直接领导,他这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特务站长是进步人物,杨天伟自然而然也是进步人士)。梁振基借此塞进“梁万寿为绥宁师范附小捐房子”,真可谓互相勾结狼狈为奸.《古今黄渠桥》《黄渠桥史话》《石嘴山回族百年实录》对中统站长王志毅污蔑共产党“共产共妻”,居然大张旗鼓进行歌颂宣传?这是明目张胆地为共产党枪毙的恶霸、叛徒特务、中统站长鸣冤叫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 读懂了历史,搞清楚真相,奋笔疾书挖掘还原。是堂堂七尺男儿顶天立地之本份,义不容辞。不然真的无颜面见王氏先人了!惊天泣地忆家史,黄渠桥畔写春秋。“抗日救国”照片,反映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八年,抗击日寇的真实写照,那是黄渠桥一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史诗。忆往昔峥嵘岁月,那是一段艰苦卓绝的征程,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那是一段永不褪色的记忆。那是一张弥足珍贵的历史画面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出北京军事博物馆、革命历史博物馆,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解开这桩谜案刻不容缓,抛头颅洒热血在所不辞。2018年初,照片和《王振纲与黄渠桥少战团》在《宁夏文史》第二期刊登发表了,注释照片主人公是王振纲。这是对投稿照片、文稿史料的认可肯定,这是我们王氏家族的荣耀,是宁夏人民的光荣,是史学界的骄傲。终于破解了一桩近百年党史的謎案。揭开了梁振基杨作枢制造的“抗日救国”照片“冤案”的神秘面纱,揭露了梁振基、杨作枢篡改历史的罪恶面目!歌颂了宁夏少战团创始人王振纲,告慰伯父在天英灵,可含笑九泉了!</span></p><p class="ql-block"> 2020年5月</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作者简介】王世才,男,汉族,笔名: 贺兰石,阳光军魂签约作者。宁夏石嘴山市延安精神研究会员。出生于五十年代中期。毕业于西安地质学院。工作于宁夏矿调所、石嘴山市矿管局、国土资源局。退休着手写家史,以激励后辈奋发向上。经组织介绍自费多次赴陕甘宁边区及三段地调研考察、搜集史料文献,历时两年完成《拳拳赤子心 悠悠报国情》在《石嘴山日报》《石嘴山市决策》发表,市组织部推荐《宁夏党史》2017第五期发表,引起官方和陕甘宁边区及宁北民众的关注。</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