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

风和日丽

<p>星期天去探望父母,一进门,看见父亲戴着老花镜在桌子边认认真真地写着东西,好似一边酝酿一边书写,见我进来,他摘下眼镜和我打招呼,但似乎心思还停留在他的笔记本上。“写什么呢?爸,这么认真?”我有些好奇地问,“没什么,我把刚看完的电视剧内容记下来。”“噢,不错啊!”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阻止了父母外出散步,闷在家里的他们积极锻炼身体,进行各种娱乐活动:唱歌拍抖音、吹笛子拉二胡、追剧消遣日子,每看完一部电视剧,父亲都会认真回忆并记录下来电视剧的相关内容。我很赞成父亲的做法,一方面增强记忆,一方面练习书法。看着父亲的认真劲,突然很想夸一夸我的父亲,除了认真,父亲的优秀品质还有很多,待我缕清头绪,娓娓道来。</p> <p>父亲教书育人数十年,桃李天下事业有成。父亲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如今退休在家,乐享生活。说其“光荣”,当之无愧。他取得的成绩、获得的荣誉、受到的夸赞不胜枚举。当老师时,他传授的教学知识滋养了一批批懵懂少年,成就了一代代青年才俊。有一年,父亲教的一个班有四名同学同时考入阳城一中,他用非凡的努力创造了奇迹,改写了乡村教育的历史。父亲不光数学知识渊博,而且教学水平极高,工作中他以严厉著称,上课不注意听讲的同学,一个粉笔头扔过去立刻警醒;自作聪明耍滑狡辩的同学,一个瞪眼即刻默不作声。学生们表面上都畏惧他,内心却很尊敬他。父亲从老师升任校长,德才兼备、众望所归。他所关心的已不再仅仅是班级同学的品格成绩,而是整个农村教育体系的素质提高。他走遍了乡间的山山水水,一个学校一个学校走访调研、测试巡查,为农村教育事业奉献了他的智慧与热情。而今他的学生们遍布天涯海角、从事各行各业,当大家谈起父亲,打心眼里是感激、是钦佩。我很自豪,为有这样敬业、崇高的父亲。</p> <p>父亲教育子女严上严,子女出息老父慰藉。从小父亲对我和妹妹严格要求、严厉有加。做人要正直善良,学习要勤奋努力,生活要独立自强,工作要积极上进。我至今仍清楚记得儿时参加赛考时父亲的激励与鼓舞,学习遇到困难时父亲的安慰与鼓励,考上阳城一中时父亲的喜悦与满足,参加工作后父亲的骄傲与欣然。妹妹通过司法考试取得律师证时,父亲的高兴劲难以言表,他平日里话语不多,那几天一反常态,整天念念叨叨自言自语,“一次就考上了,真不容易。”一边絮叨一边控制不住地微笑,要不就和母亲讨论个没完,好象就他闺女一个人通过了司考。不止于两个闺女,甚至对女婿、孙子外孙,父亲也是一样的关爱又严厉。孙子都上大学了,一见面仍然关心在家好好上网课了没有?学习上有没有更高的追求,不敢一直贪玩等等。对上高中的外孙,父亲甚至亲自戴上眼镜帮他解决难题。俩个女婿,一个会计师,一个工程师,工作上进,生活踏实,父亲颇为满意,引以为豪。</p> <p>父亲满身学问受尊重,知识家庭家风传承。记得小时候,常有很多村里的人来找父亲聊天,村干部或是乡里乡亲,我那时还小,不知道他们都谈些什么,只知道父亲在学校忙着给学生上课,在家也忙着谈事情,我曾简单地认为他的朋友多而已。现在想来,父亲是村里为数不多的颇有学问、为人正直、乐于助人的人,大家找他聊,有的是探讨如何解决村里的问题,有的是商量如何化解家庭的矛盾,七十年代贫穷依然是中国农村的主要问题,由贫穷引发的各种矛盾层出不穷。父亲擅长书法,毛笔字行云流水般洒脱。小时候,每逢过年,来我家写对联的人络绎不绝,父亲铺开红纸,挥毫泼墨,一幅对联饱含一层美好的寓意,父亲把他对乡村文化的无比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期盼融入到他的作品中,乡民们乘兴而来,满载而归。学会感恩,父亲时刻以自己的行动为我们树立榜样。有一次,他回老家办事,返回县城时手机落在公交车上,好心的司机完好无损地将手机归还他,父亲说不尽感激,连夜写了一封感谢信,第二天一大早便送到公交公司。</p> <p>生活中父亲不善言辞,但语之凿凿令人敬畏。父亲沉默寡言,却自我调侃:多喝茶身体好,少说话威信高。当然父亲绝不是为了树立威信不多说话,只是他性格使然。小时候到奶奶家,父亲总是坐在椅子上,话不多,奶奶问啥他回答啥,有时甚至什么也不说,就坐一会起身就走,现在想来,陪奶奶坐会也许就是他看望父母的方式,即使默默无言。母亲性子急、好言语,面对父亲的沉默,大为不解、常常埋怨:“回到家不多说一句话,不知道心里怎么想的?”偶尔因为我的话不多,捎带着说我:“和你爸一个样,什么事也不讲,丽放个屁也告诉我。”我通常哈哈大笑,母亲一辈子率性,不明白沉默背后的包容与隐忍。寡言的父亲却总是在关键时刻语之凿凿,令人敬畏,家里人不必说,即使是亲戚朋友家的人,只要有人犯错误,或者发生纠纷,父亲出面理论、教育一翻,大家心服口服。</p> <p>平日里父亲不苟言笑,但吹拉弹唱多才多艺。父亲很严肃,但绝不死板。以前每逢正月十五元宵节,村里排练街头文艺和小戏曲到镇上演出,父亲集编剧、导演于一身,腊月开始便忙乎开了,选剧本、挑演员、召集乐队、准备道具,村里的街头文艺是跑竹马,村里的年轻人能上的都上,跑得那叫一个热闹喧腾,精神抖擞。唱戏曲的人则要精挑细选,会唱戏的、扮相好的、能出彩的,小剧目也一样展现村里的文化风貌。八十年代的农村,虽然物质生活并不富裕,但人们的精神生活其实挺丰富的。现如今,父亲的生活越发多姿多彩,有空拉拉二胡、吹吹笛子,不仅丰富了生活,而且陶冶了情操。</p> <p>打小起父亲身子骨弱,但酷爱运动热衷体育。父亲中等身材,英俊潇洒,记忆中的他,肠胃不好,动辄吃药。据母亲讲述,年轻时父亲特爱打篮球,刚做的新鞋没多长时间就穿破了。我记不起打篮球的父亲,但我对每天在家看体育频道的父亲印象深刻,任何一项体育活动,他都关注,特别是拳击比赛,我一点都欣赏不了,他却看得津津有味。退休在家的父亲,由于热爱运动,坚持锻炼身体,胃病好了,精神好了,身体也越发强健。我打心眼里佩服父亲的坚持与执着。</p> <p>父亲是家里的全面手,说了这么多,其实父亲最拿手的是做饭,只要是全家人聚餐,一准是父亲掌大勺。父亲做饭很精细,很别致,最简单的西红柿炒鸡蛋在他的摆弄下也极具特色。我常常以父亲为榜样来教育爱人:“你的土豆丝和爸的水平相差太远了。”结果爱人一发狠,搬个椅子在厨房练习了一个晚上,累得满头大汗,也终于功到自然成。</p> <p>父亲一直不声不响、不卑不亢地生活着,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安定团结、温馨惬意、幸福美满、充满阳光的大家庭。我爱我的父亲,我爱我的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