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城南旧事》是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以其七岁到十三岁的生活为背景的一部自传体短篇小说集,初版1960年。全书透过英子童稚的双眼,观看大人世界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淡淡的哀愁与沉沉的相思,感染了一代又一代读者,可视作她的代表作。导演吴贻弓根据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也获得了巨大成功,还获得了“中国电影金鸡奖”等多项大奖,感动了一代人。</p> <p> 林海音(1918—2001), 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台湾女作家, 于1918年3月18日生于日本大阪,原籍台湾苗栗县头份镇。3岁随父母返台湾,5岁来到北京,度过了难忘的童年生活。</p> <p> 林海音被大家所共知的作品是描写旧北京社会风貌的小说《城南旧事》,它曾被搬上电影银幕而受到广大观众喜爱的电影,曾经风靡一时。小说通过小姑娘英子的眼睛,描写了当时北京形形色色和许许多多的人和事。通过看似狭小的描写,却反映了当时北京的整个历史面貌,有极强的社会意义。</p> <p> 林海音的小说内容大抵是童年回忆中的“城南旧事”,小说中或深或浅含有自传的痕迹。但是它的境地并不是窄狭的,如同一切有成就的作家那样,她的小说是以小见大,从《城南旧事》可以窥见时代风云。因此,她的作品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和社会意义,对台湾文坛也有一定的影响。</p> <p> 是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而我正处于幸福的童年中,我尤其喜欢课外阅读,每当我翻开一本新书,就犹如置身在一个新世界似的,感觉真美妙!读这本《城南旧事》也不例外,书中的每一个故事情节都深深地吸引着我、打动着我。 </p> <p> “《城南旧事》对我来说,一直是一本特别的书。在我的记忆中,它一直在我家的书柜里,很小的时候别人读给我听,长大一点儿我自己看。如今,它还静静地待在那儿,触手可及。时间已经蒙了尘,它却干干净净。我一直觉得,《城南旧事》是这世上最温暖的一本书,它用一个叫英子的小女孩儿的眼睛和心,探寻世间,回忆童年。而“童年”这两个字,是作家林海音一生放不下的两个字。所以,这本书也是她浓浓的自传。她用朴素的语言和叙述,让感情从字里行间里流出来。我几乎记得它的每一个细节,也记得曾经那种深深喜欢的感觉。打开书,扉页上是林海音的一张照片,眉梢眼角都笑盈盈的,正是我心中林海音的样子。我想,长大后的英子应该就是这样的吧。当年林海音写《城南旧事》,就像把童年重温了一遍,她一个字一个字地写,一个字一个字地忆。”</p> <p> “关于《城南旧事》,好像总也说不完,我关心着跟它相关的一切。以前看林海音的一个老友写的一篇文章,他说有一天深夜,翻出林海音的信件,看着看着,《城南旧事》的旋律就出来了,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然后,老去的林海音和小时候的英子就重叠成缤纷的幻影。林海音在信里说:“我实在喜欢写孩子们的事,以后还想多写一点儿。现在年纪大了,常常丢三落四,小时候的北平却是不肯丢掉和忘记的。”她把心上的北平变成笔下的北平。如今,书是老书了,林海音也已经是天上星光。她在我心里却是永远不老的,英子也是。”</p> <p> “记得《城南旧事》的后记,林海音写了一篇《冬阳·童年·骆驼队》说:“骆驼队来了,停在我家门前,人卸煤,骆驼吃草。我站在吃草的骆驼面前,看它们咀嚼的样子,那么沉得住气,就看得呆了,自己的牙齿也跟着动起来。后来夏天来了,就不见了骆驼的影子,再后来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也来了,那段时光却没有再来。可是,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留下来。”而我,写这篇对《城南旧事》的追忆,让实际的童年过去,但让童年和童心留下来。”</p> <p> 同时,大家被英子的举动感动着,她竟然把母亲心爱的金手镯送给秀贞当盘缠用,小小年纪的英子就懂的了关爱、友谊,怪不得英子的童年是精彩的,是因为她有一颗纯洁、善良、朴实的心。 </p> <p> “英子的世界是单纯的,充满疑问的,她从不在自己的世界里上锁,总是任由人们进进出出。所以她被人们认为是和疯子秀贞结下了友情,三天两头的往惠安馆里钻;她和“小偷”写下承诺,甚而认真地听着“小偷”的故事;她爱着自己的奶妈,望着她离去,英子伤心难过。透过英子童稚的双眼,我们看到了大人世界的悲欢离合。”</p> <p> “读完这本书,我的脑海里一直回荡着我曾经唱过的一首歌: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タ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解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其实,每个人身边都有离别,和家人、和同学、和小时候的自己,在这些离别中,我们已经悄悄的长大了。这些也是我们自己的“城南旧事”。”</p> <p> “相比之下,我的童年也算是无忧无虑,虽然没有像英子的童年这么戏剧化,但有一点,我们是相同的,那就是开心、快乐。所以,我们更要珍惜童年,让童年更加多姿多彩。”</p> <p> 同学们通过《城南旧事》整本书的阅读分享,每个学生都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孩子们在快乐中阅读,在经验中总结,在思考中汲取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