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教学评”一体化教研活动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木欣欣以向荣</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泉涓涓而始流</p><p> 教学教研是学校的生命线。教师是学校的第一资本,是学校最丰富、最有潜力、最有生命力的教育资源。</p><p> 为推进学校教学改革,进一步提升教师的“备教学评”一体化教研技能,检测备课组集体研训的落实效果,以研带教,以教促研,促进教师队伍建设,在伊宁市第二十二中学杨安玲书记的统筹部署下,教研室组织安排语文、数学、外语、地理、物理五个学科组11位教师进行了为期两个星期的“备教学评”一体化教研活动公开课展示。</p><p> </p> 集体备课汇百川 <p> “备教学评”一体化教研活动在学校各备课组教师的集体备课设计交流中拉开序幕。教师们各抒己见,分别从备课设计,从教材分析、课标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准备、教学实施等方面与在座领导、教师进行交流,大家集思广益集备整理出教学设计的理念与想法,智慧的火花在集备中迸射。</p> 公开课上展智慧 <p> 有这么一群德才兼备、专心教研、甘于奉献的教师团队,他们宛若澄澈而奔涌的泉,恰似青翠而勃发的树。瞧,他们在教学教研的路上翩翩而来,让我们一睹他们的风采吧!</p> 语文组 <p> 南京援疆教师李梅老师讲授的《五柳先生传》,希沃软件运用自如:学生的作业书写、文章经典点评,随时发现,随时拍照,随时分享与展示;学生习惯培养得法:规范朗读,规范翻译,规范批注,让学生依照方法学会文言文的学习;任务指令清晰明确,准确简洁,让学生在指令的引导中跟着老师规范学习的同时,也让同学们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老师的言传身教中使学生感受语言、感受文学、感受大师的风采。</p> <p> 骨干教师张悦老师讲授的《卖炭翁》的复习课,以本诗为抓手,引导学生探索古诗文的复习方向,归纳复习方法。环节清晰流畅,语言干脆利落,学生的习惯培养非常规范。依照复习方向和方法,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从手法、修辞、炼字的角度,对重点句子进行了分析,对人物形象和主旨情感深入挖掘。与此同时,由课内迁移到课外,对杜甫的相关作品中的重点句子方法训练。这种复习课的方法模式有利于学生答题语言的规范,对于学生扎实学习古诗文具有指导性的意义,值得借鉴。</p> 外语组 <p> 南京援疆教师黄白生老师精心准备设计教案,以丰富充实的教学内容,新颖有创意的教学方法,展示出了自已的风采,从不同角度展示出了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目标导学,善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势必对我校新课改理念的深入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p> <p> 教坛新秀黄瑞老师把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机会还给学生,整个课堂师生互动性强,课堂评价生动有效,学生回答问题主动积极,教学效果较好,充分体现了教学改革中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要求。</p> 地理组 <p> 援疆周宏生老师执教七年级地理《两极地区》,授课新颖,知识渊博,以独特的视角给我们展示了两极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和两极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对教材的深度把握游刃有余。</p> <p> 冯梅老师讲授的八年级《区域专题复习--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准备充分,结合新疆实际,严格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给我们展示了一节“一二三四”教学模式示范课。</p> 数学组 <p> 援疆教师李丹老师的《第五章 平行线与相交线》复习课以两个问题引入,学生动手画图贯穿本章所有知识点,既能巩固基础,又能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用典型例题分别对平移的性质及特点和平行线的性质及判定进行了既有深度又有高度的引导,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和解题能力提升的培养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p> <p> 援疆教师周信波老师《第八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复习课,扎实、精细、有思想,导学案于“润物细无声”中体现数学之精髓,可谓对学情、重难点、数学思想的把握、渗透完美无瑕及课件的精心设计非常值得我们反思与学习。</p> <p> 数学组优秀青年教师林虎老师为我们展示的《第六章 实数》复习课,语言风趣幽默,课堂轻松愉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指导重难点、易错点及高频考点为辅,对教材的细节、高度、深度的把握游刃有余,体现了二十二中数学人严谨、敬业和钻研的精神。</p> 物理组 <p> 援疆教师周广华老师,声情并茂地为我们展现了一堂《机械效率》的精彩课堂。周老师从生活实际出发,课堂层次清楚、学生活动充分,在学科内容涉及大量概念的前提下,注重物理知识的准确性,深挖物理的本质,让学生充分活动起来,逐层建构知识。</p> <p> 徐进达老师与周老师同课异构《机械效率》,徐老师善于学习和倾听,上课时注重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而且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动手参与实验,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设计注意体现物理学的价值,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在教与学过程中促进学生科学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p> 学习活动多元化 <p> 孩子们在课堂上展现出来的自信和满足,是授课教师精心准备的结果。上好一堂课是老师精修“内功”的体现,聆听好课更是一种享受,偌大的综合楼一楼会议室座无虚席,孩子们时而精彩回答,时而走进文本童真童趣溢满课堂,时而跟随教师走进各学科探索奥秘,时而及时批注记录下精彩瞬间……</p> 评课环节促成长 <p> 评课研讨是教学实践和教学理论之间架起的桥梁,是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切磋教艺、研究教学的重要举措。评课研讨分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地理五个场地错时进行,杨安玲书记亲赴研讨会场聆听指导,学科组教师代表综合组内听课老师意见进行评课。杨安玲书记动情地结合自己从教三十六年的工作经验,从“备教评学”一体化教研的工作思路到具体落实,分学科一对一有针对性地进行评课。杨书记言辞恳切,真知灼见让人获益匪浅,也赋予了这次公开课展示活动更深远的意义。杨书记号召全体教师要用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引领学生深度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不断学习与思考,努力争做学术型教师,深入推进“1234”课堂教学模式,让课堂绽放异彩。</p> <p> 为期两周的“备教学评”一体化教研活动公开课展示于6月4日已经落下帷幕,十一节不同风格却蕴藏相同的思想灵魂的课给了我们很多触动,值得学习的地方很多,也让我们深思如何真正体现“备教学评”的一体化,如何上一节高质量的课,如何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p> <p> 教研是诗意的修行,课堂遇见最美好的自己。一颗匠心育桃李,三尺讲台展风采。思想有声,行动留痕,兢兢业业的二十二中人博采众山之石,筑牢自己城池,始终秉持一个信念——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芝兰俊秀,桃李争荣,愿新时代的二十二中拾级而上,续写辉煌!</p> <p>图片:学科组</p><p>编辑:陈霞</p><p>核稿:赵洁</p><p>签发:杨安玲</p> <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