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5月18日晚,东院ICU紧急收治一例危重症病人,邹某某,男,50岁,因工作时不慎掉进污水池,溺水数分钟后被救起,病人出现严重呼吸困难送至东院重症医学科抢救。</p><p>患者入院诊断:重症肺炎,呼吸衰竭,脓毒血症,重度ARDS(重度呼吸窘迫综合征),代谢性酸中毒,低钾血症,乳酸酸中毒。</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u>命悬一线,从死神手里抢人</u></b></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u></u></b></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当晚患者持续高热,进展快,在呼吸机纯氧高PEEP支持下仍存在严重缺氧,血氧饱和度仅80%左右,氧合指数小于50mmHg,</span>在快速补液大剂量升压药物下勉强维持血压,肺部感染严重,当时,患者各项化验指标均呈危机状态,生命危在旦夕,在与死神争夺战中,全体医护人员一刻不敢松懈。指导主任张成烜、科主任蒋沁娟和副主任韩钱鹏查看患者后指示:立即行ECMO治疗。一声令下,重症医学科ECMO团队迅速集结,在小组成员的紧密配合下,ECMO成功运行,为患者受到病菌猛烈攻击的肺部赢得了宝贵的抢救时间。</p> <p><br></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u>多方努力,为患者康复保驾护航</u></b></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u></u></b></p><p>即便在顶级的生命支持仪器—“魔肺”的加持下,重症医学科团队也丝毫不敢懈怠,在科室蒋沁娟主任、韩钱鹏副主任、张旭护士长和主管医师王辉的组织下,医护人员每天进行床旁病例讨论,制定严密的诊疗护理计划,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床旁连续血液净化,床旁纤支镜吸痰、灌洗,无创心排,亚低温治疗,应用ECMO联合俯卧位通气,为避免翻身过程致导管脱落风险,利用科室设计的翻身垫对患者进行ECMO转运外出检查;综合内科李光副主任作为ECMO团队核心成员多次给予技术支持,肾内科黄杨主任,呼吸科余定红主任亲临指导,多学科紧密配合协作抢救,只为在这场生命保卫战中获得胜利,为患者赢得生的希望。</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当时,患者各项化验指标均呈危急状态</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被各种仪器管道包围的患者,在精心治疗和护理下,随着各项指标的逐渐好转,于5月27日成功撤除ECMO,并逐步过渡为高流量上氧、鼻导管给氧。</p><p>探视时间,病人家属隔着玻璃,看到奇迹般恢复的亲人,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拿起手里的纸和笔写下“谢谢你们!!”简单的四个字承载着一个家庭的希望,传达了言语无法表达的感激之情。</p> <p><br></p><p>2015年11月我院重症医学科成功开展了第一例ECMO治疗,成为湖南省首家成功开展ECMO技术的地市级医院。到目前为止,我院重症医学科已为近40例危重患者成功进行了ECMO治疗,其中跨地区ECMO救援十余例,对衡阳、郴州、株洲、湘潭、湘阴、道县、湖北荆州等多家市县级医院给予了ECMO跨地区救援,操作成功率97%,病人出院存活率超过60%,超过国内ECMO治疗的平均出院存活率!</p><p><br></p><p>延伸阅读:</p><p>ECMO(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即体外膜肺氧合,俗称“叶克膜、叶先生、魔肺”,是将体内的静脉血引出体外,通过人工膜肺氧合后注入患者动脉或静脉系统,起到部分心肺替代作用,维持人体组织脏器的氧供。ECMO本质是一种改良的人工心肺机,可以对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进行长时间的心肺支持,为危重症患者的抢救赢得宝贵时间。ECMO是目前针对严重心肺功能衰竭最核心的支持手段,是一项顶尖的生命支持技术,它是代表一个医院、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危重症救治水平的一项技术。</p><p><br></p> <p><b>为了每一位患者都拥有健康——我们一直在努力!永不懈怠!</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