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共美课堂 师生共促成长――洛龙区第三实验小学第19次校本研修

半桐

<p>  芒种芒种,连收带种。在这个收获与播种交织的时节,三实小二年级的老师们认真准备、积极开展了校内公开课教研活动。</p> <p>  每一节精彩的课堂的背后,都是老师们精心的准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辛勤的付出只为孩子们能够有满满的收获。</p> <p>  高爱勤老师讲的《蜘蛛开店》一课,选自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的一课,是篇简单易懂的童话故事。这个童话故事贴近儿童生活,篇幅不长,语言幽默风趣,为学生构建了一个理想中的世界。写了一只无聊的蜘蛛决定开一家商店,由于来的顾客一次一次让其崩溃,由卖口罩改到卖围巾再改到卖袜子。故事告诉我们任何一件事情做起来都不像我们想的那样简单,所以做事情不能想法简单。</p> <p>  </p> <p>  对重点语句进行有感悟的朗读指导。在体会蜘蛛开店辛苦的时候,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来体会,并指导朗读,逐渐体会情感。指导学生通过简单的示意图复述故事,并展开想象,鼓励学生讲故事的同时为故事加一个结尾,为后面的展开想象说一说做铺垫。</p> <p>  刘艳霞老师《蜘蛛开店》一课,故事一波三折,内涵丰富,结构反复,语言的内容和形式也很相似。</p><p>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考虑童话的体裁特点,细化落实“讲故事”和“编故事”这两个教学目标,按照猜故事——读故事 ——讲故事——编故事的教学思路展开教学,指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蜘蛛的想法及心情的变化,理解了文章内容,感知蜘蛛的形象特点。</p> <p>  课堂锻炼了学生的朗读能力,以及根据示意图讲故事的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续编故事的能力及讲述故事的能力。</p> <p>  赵义琳老师讲的《大象的耳朵》是一篇童话故事,全文围绕大象的“耳朵”展开,通过小兔,小羊等小动物的反应来突出大象的耳朵和其他小动物的区别。文章通过对话和微表情进行阐述,充满童趣。</p> <p>  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通过读好对话,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思!</p> <p> 《大象的耳朵》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贴近学生的生活,充满童趣。刘云云老师在课程的开始用生字词来检查学生的读书及预习情况,采用了指读、开火车读等形式多样的朗读方式,加深学生对课文生字词的巩固,效果特别显著。</p> <p>  在指导朗读的环节,把重点放在四个问句的朗读指导上,这样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在人物对话理解小兔、小羊内心的惊异和疑问,这样就不单纯是朗读课文,而是让学生在角色朗读中更具真实感。</p> <p>  杜丹老师的《小毛虫》讲述了一只小毛虫从结茧到破茧羽化成蝶的过程,充满了人文气息和童趣。文中“悲观失望”“羡慕”等词不易理解,引导学生联系上文来体会。</p> <p>  学生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乐于分享。在老师的引领下,理清课堂内容,锻炼表达能力,明白故事道理,一言一行中都洋溢着自信与学习的快乐!</p> <p>  这一单元是有关动物的童话故事,学生们对于动物都十分感兴趣,对于动物的特点都畅所欲言,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p> <p>  各年级老师也积极参与听课活动,认真听、用心记,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努力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p> <p>  在这次的公开课教研活动中,二年级的每一位老师认真准备、积极参与,课后用心反思、相互学习,在一次次的交流与学习中,我们的教学能力越来越好,课堂也越来越精彩。</p><p> 共筑共美课堂,师生共促成长,我们一起努力,一起收获希望。</p><p><br></p><p>撰稿人:刘艳霞</p><p>审核人:刘亚静</p>

学生

朗读

故事

老师

课堂

童话故事

蜘蛛

体会

讲故事

童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