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学

<p>忆海片言九十八</p><p><br></p><p> 前言</p><p> </p><p> 我的大学就是个传奇。</p><p><br></p><p> 时间特殊,从1978年3月到1982年1月,共和国重要的历史时期。</p><p> </p><p> </p><p> </p><p> 年龄特殊,入学时已过30周岁,而立之年,结了婚,有了家庭,老婆还带着两个幼年的孩子。</p><p><br></p><p> 它是我成长历程中的重要转折。有了大学四年的洗礼,我的事业发展和家庭幸福,从此走上快车道。亲人们都一个个说,我们以后的日子,是一年一个样。</p><p><br></p><p> 没有我的大学经历,就没有我后半生的一切。</p> <p>一、彩色人生</p><p> </p><p> 1978年的3月4日,我一个人背着挎包,挑着行李前去学校报到。</p><p><br></p><p> 下乡后第一次出远门,从现在称之为通州湾那里我插队十年的小乡镇,先坐公共汽车,到南通港;再乘轮船,直达到南京中山码头;最后是校车接的我们,下午到达现名为南师大的南京师范学院。 </p><p><br></p><p> 学校,远比我想象的气派。后来才知道,她前身,是解放前的金陵女子大学。赫赫有名的教育家吴贻方做校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十足。</p><p><br></p><p> 校园的地理位置也是上佳,它离市中心的新街口和另一个热闹区的山西路等距离。</p><p><br></p><p> 现在想起来,觉得自己能以在有着东方最美校园美誉的南师上完大学四年,完完全全是一次生命的奇遇。</p> <p>  在那特定的历史时间段,我这样的大龄知青“死蟹”,要按优秀工农兵的身份推荐上大学,上辈子不知要积多少德,烧多少的高香。</p><p><br></p><p> 最关键是,生命最美好的青春岁月已经飘然而过。谁,还能想到培养我们?</p><p><br></p><p> 感谢邓公,在那不平凡的77年,以所有常人都不可能有的气魄,断然按下了恢复高考的“回车键“。</p><p><br></p><p> 那一年,我挤进“老三届”的人流,凭着中学学习上的“童子功“,"弯道超车",实现了自己人生中的最大愿望。</p><p><br></p><p> 从77年8月份的谣言式的传说,到十月份恢复高考的正式通知;从自己最初的犹豫到后来壮士断腕般地应试;从过体检关政审关的悲观,到最终转危为安后的梦想成真。也就短短的几个月、几个星期、几十天。</p><p><br></p><p> 这种大喜大悲过后对改革前辈的感恩之情,绝不是后来的年轻人能够清楚意识、亲身体会得到的。</p><p><br></p><p> 高考,在一段时间内,并不是每个高中学生天生的权利。它的实施,经历了一个迂回发展、艰难曲折的、生生死死的过程。</p><p><br></p><p> 正是自己从六十年代中期出高中校门,到七十年代末期跨进大学殿堂的经历,以致我自己,在进校十几天,整个人尚处于梦境和幻觉之中。</p><p><br></p><p> 学校中彩色的宫廷式的仿古建筑,增添这种气氛。</p><p><br></p><p> 那年,我,犹如从黑白世界,突兀地丢进到一个彩色人生。</p> <p>二、学习狂潮</p><p> </p><p> </p><p> 最值得回忆,最值得大书特书的是:我们那一届的近于疯狂的学习浪潮。</p><p> </p><p> </p><p> 那些年,"为中华崛起而学习"的口号,不知不觉成为社会的一股清流。</p><p><br></p><p> 校园中,到处都是急急忙忙背着小挎包向教室飞奔的的人流;在图书馆等各种场合,到处都是枪占位置默默看书的自修的同学;在操场四周的树荫,散散落落都有一些捧着书嘴里念念有词的背诵人。</p><p><br></p><p> 每次聚会,母校老师都会像如数家珍说起我们的好学风。他们说,77级,学习之刻苦,作风之顽强。学校的历史上,前无先人,后无来者。</p><p> </p><p> </p><p> 记好在那个动荡年代的夏天:六月一号,新闻广播中说,为搞好运动,暂停高考。班上许多这样的人,本来,一个月就可以文化考试迎接祖国的挑选;本来,还有三个月就可能走进自己心仪的高等学府潜心深造。</p><p><br></p><p>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谁都没有料到,运动的旋风像脱了缰绳的野马,一路奔驰,无法停息。一年、两年、三年。。。。。。同学们心中神圣的高考乐章,在特殊的年代,硬生生画上了看上去是永久的休止符。</p><p><br></p><p> 就这样,城镇青年下乡去插队磨炼,回乡学子务农参军或另外找了工作。部分人在升学的无望中,不情愿地成家生子。</p><p><br></p><p> 入学后,曾经失去学习机会的他们,学习的热情马上就像火山一样地迸发。</p><p> </p><p> </p> <p> 和大龄生人生形成巨大差异的是班上的年轻人。</p><p><br></p><p> 也许,他们刚刚走出校门;也许,他们下乡还没几年。在第一年高考中,他们虽然冲刺过关。但是,有好多的回忆足以表明,他们是完全是仓促上阵。</p><p><br></p><p> H君在若干年后的回忆这样说道:“那年高考的作文题是‘ 苦战’。他虚构了个故事,写完之后,感觉不够壮烈,时间根本不再容许我重写,无奈之下,只好匆匆交卷。有一哥们把“装订线”当成题目,把作文写成邮电工人大干快上“装电线”,悔恨万千。</p><p><br></p><p> 还有那位后来作了企业老总的Y君,失误更加离谱。他压根儿没看到卷子中夹带作文题的小纸条,作文一个字没写就交了卷。”Y君是我们南师物理七七同学的骄傲,他在工作后获得无数国家和地方荣誉、有着连续两代领导人握过手的殊荣。</p><p><br></p><p> 当年这些年轻人,大学能录取,只能说,他们的其他学科的成绩,一定是非常之厉害。</p><p><br></p><p> 可是,就基础知识掌握的深度、广度而言,他们和正正规规读完五年、六年中学的老三届,还有着比较大的落差。</p><p><br></p><p> 学校系领导从我们入学开始,就针对大家的情况,各自作了不同方式的思想谈心工作。</p><p><br></p><p> 找大龄生谈话,主要解决大家的面子心理和心理负担。</p><p><br></p><p> 汪老师找我谈话说,学校过去也有过一些调干生,他们也和年轻学生在一起,得到相互促进不说,还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角度上学到年轻人理解不透的真知识。</p><p><br></p><p> 面对小龄生,老师们则主要树立他们的信心。他们说,基础不如大龄生厚实是事实,要做起初书面成绩难看的准备。但大家年轻,智力好,后劲足。时间在你们这边,只要发挥大家的潜能,一定会变落后为先进。</p> <p>  那时候,每个人,心照不宣。各有各的努力目标,各有各的动力。</p><p><br></p><p> 因而,所有人的学业负担表现得都相当繁重。大家认定,在南师,理科辛苦,理科中的物理系,最最艰难 !</p><p><br></p><p> 上课六天,每天上午基本排满,下午有时也有课,晚上还要安排实验。</p><p><br></p><p> 周日,多数人要完成作业,预习一周的主要课程。</p><p><br></p><p> 少数同学,高中压根就没有上过,高考靠自学和突击。连续几年,他们都是笨鸟先飞。</p><p><br></p><p> 起,比别人早;睡,比所有人迟。待到宿舍里同学全部睡下,才像夜猫子偷偷进屋,洗脚净面,打点睡觉。</p><p><br></p><p> 许多年过去,班上女生们忘不了普通物理的第一次测验,两个班十几个女生的成绩大多数落后,情绪集体消沉到极点。</p><p><br></p><p> 马老师、黄老师跑到宿舍,专门找她们个别谈心,鼓励她们克服困难。</p><p><br></p><p> 一、二年级,我们这些大龄生的学习优势较大。随着学习深入,时间变长,小龄生的学习潜力越来越强。经过一、二、三三个学年的磨砺。靠近毕业,在学习的书面成绩方面,已经看不出大龄生和小龄生的差别。</p><p><br></p><p> 好多年轻同学有些直接、有些是工作后一两年考取了研究生。他们在以后的物理研究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中,比老三届有时间更长的贡献。</p> <p>三、我的年级我的班</p><p> </p><p> 这一生,我的经历复杂。大多数生活都在林林总总的集体之中。</p><p><br></p><p> 老年了,我的智能手机中有各种不同的群。小学的、初中的同学不会手机。所以,有的是高中同学的,下乡插队的插友的,还有就是做教师后各个学校的老师以及一届一届学生的群。</p><p><br></p><p> 比较起来,对南师物理77的群,我最珍惜。 为什么?我忘不了那一段好似浴血重生的经历。</p><p><br></p><p> 当年的我们,是些怎样的一群人?</p><p><br></p><p> 从组成上看,有来自工厂,有来自农村,也有来自解放军,我们是典型的工农兵。</p><p><br></p><p> 从年龄上看,有十七、八岁的小伙子、大姑娘,也有孩子上小学上初中的,已过而立之年的老家伙。年龄最大和最小的相隔几乎就是一代人。有些同学的年龄比学校的老师还大少许。如果说小龄生是“前浪”,而我们在这些大龄生就是实实在在的“后浪”。</p><p><br></p><p> 从经历上看,有初出茅庐的应届高中生,也有在社会跌打滚爬多年的老知青。</p><p><br></p><p> 从水平上看,有中学生,也有可以在毕业班教学带他们冲刺高考的老师。</p><p><br></p><p> 累积十多届的中学毕业生齐聚一堂,这在新中国教育史上绝无仅有。</p><p><br></p><p> 老师们都说,我们这一届同学相互间差别最大,但又都是同代人中最聪明、最有吃苦精神的一批。</p><p><br></p><p> 当年的录取情况复杂,一时也说不清一个年级两个班究竟是多少人。</p><p><br></p><p> 我们中,有二次扩招的,有转系转校的,有录取后半年后去重考的,也有读半年就考取研究生的。</p><p><br></p><p> 大部队到校后过了几天,来了一批代培生,所谓的代培生,是南京邮电学院委托我校培养的物理师资。</p><p><br></p><p> 过了几个星期,又进了一批走读生。当年为早出人才、快出人才,从七七级起,各高校挖局潜力,最大可能挖掘潜力招生。其中一项措施,就是招了一批一批住在家中到校上课的走读生。</p><p><br></p><p> 不过,四年的融合,啥子“代培",啥子"走读",早已是吃行住学混在一起,不分彼此,大家成了相互真情倾注的哥儿姐妹和亲密朋友。</p><p><br></p><p> 进校后,系里给我们两个班配备了一名辅导员,此外,系里还专门指定一名领导老师,专门负责全系的学生工作。从三年级到四年级,为加强管理,学校给每班配备一名兼任主课的班主任。</p><p><br></p><p> 在班级干部与团支部的负责人的组织下,四年中,不论学习氛围,还是文体活动,物理77这个集体都能团结进取,努力向上。</p><p><br></p> <p> 更多的幸福回忆是在学生宿舍。</p><p><br></p><p> 学生集体宿舍都是清一色的筒子楼。中间走廊,两边房间,每层楼左右各有两间连体的厕所和洗脸房。</p><p><br></p><p> 宿舍约十多平米,靠墙五张高低床,中间放着四个书桌,八个抽屉,门边角落有一个的放碗的小橱。一般每间房子只住八个人,留两张空铺是为了放箱子和行李。</p><p><br></p><p> 学校的开水房设置在学校后门的右侧、学生宿舍区和学生食堂的附近。喝水和洗脸的热水都需要到开水房用热水瓶去灌。</p><p><br></p><p> 宿舍的值日生早回或留在房间学习的同学负责打水。一般大家都拿着四个热水瓶,相互帮着别人,一起带水回来。</p><p><br></p><p> 到食堂打饭也是互助组形式,两个人为一组,一人打菜,一人打饭。这样可以省去两人重复排队的时间。</p><p><br></p><p> 就是这样一个个小天地,我们四年的睡觉休息、一些人的学习,有一段时间的小组政治学习,空闲时间的娱乐活动,主要在宿舍进行。</p><p><br></p><p> 我们的宿舍是班上最热闹的。可能是老与少的性格互补吧,当然也有几个搞笑的人。有生活上的欢声笑语,也有学习上的轻声切磋,有少许不伤和气的辨论争吵,更多是各方面的互相帮助。</p><p><br></p><p> “三人行必有我师”,无论老实持重的大龄生,还是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每一个人都有各自独特的人生故事,每个人有他们的技术或业务特长。</p><p><br></p><p> 记得,隔壁宿舍有同学生病住院,一人有难,众人相帮。各宿舍自觉组织,同学轮流值班看护,全班同学焦急关心病情。</p><p><br></p><p> 也是一种"我为别人,人人为我",四年级,我在校唯一一次重感冒,发了高烧。室友们不由分说,从医务所借来担架,将我硬生生从四楼抬到底楼,直接推到了工人医院。</p><p><br></p><p> 每个宿舍有每个宿舍的真情故事。</p><p><br></p><p> 多少年后,帅同学回忆她们女生的情况,就有这样一段描述:“实验室里你做我帮,运动场上你追我赶,同学们之间总是互相帮助着。</p><p><br></p><p> 上课时教室角落里响起开夜车同学的轻鼾声,引来一片善意的眼神;考试 后宿舍里传出遇挫折同学的低泣声,召来许多关切的问候。</p><p><br></p><p> 一杯热水盛满了 同学的真情实意;一句道歉化解了室友的误会委屈。”</p><p><br></p><p> 这些,都是当年我们南师物理七七级生活的真实写照。</p><p><br></p><p> 值得一提是每班的生活委员和负责为大家取信函的同学,前者负责每个月饭菜票的发放,解决大家的吃饭问题,后者负责信箱的收取,牵动的是和亲人的感情联系问题。</p><p><br></p><p> 他们在四年所做的一切,大家都铭记在心。</p> <p>  比较起来,还是小家伙们的学习抓得比较紧。他们可以没日没夜在图书馆在自修教室看书,休息日不休息,放假时提前返。</p><p><br></p><p> 只有我们老家伙贪图安逸,有些在宿舍看书作业。到周六晚,我和差不多年龄的室友老L君一起到五台山体育馆外面看看老电影,到系大楼里找地方去看看电视。</p><p><br></p><p> 节假日晚,各个系都有专门管理的老师把18吋的电视机搬出,给学生放电视休闲。当年国家的电视制作行业刚刚起步,没有多少好的电视节目可看,就少数几个频道,少数几个节目。但是,对学习紧张需要放松的我们,有看的就是乐事。</p><p><br></p><p> 好看一些的都是美、日的电视片。美国的,有《加里森敢死队》、大西洋海底过来的人》;日本的,有《狐狸的故事》,电影《望乡》和《追捕》等。</p><p><br></p><p> 有一段时间,应大家要求,系里索性把一台小电视放到我们男生宿舍,周六晚,在楼道,把它直接搬在桌子上,直接给同学们看电视。</p><p><br></p><p> 班上偶尔也组织假日外出,或班级、或党团支部、或小组集体活动。更多是三五个个同学结伴同行。南京的主要景区中山陵、玄武湖、雨花台、栖霞山都留下我们的足迹。</p> <p>忆海片言九十九</p><p><br></p><p>四、我的学习</p><p> </p><p><br></p><p> 值得提的还有自己的学习。</p><p><br></p><p> 从懂事长到大,最不害怕的就是学习和考试了。总结原因,先是孩童时的记忆力好一点,到青少年期的理解力强一些,再大就是自学的习惯有一点。</p><p><br></p><p> 一辈子最怕浪费最怕耽误的是光阴。所以,成年后不喜欢打牌闲聊,最爱就是看书。</p><p><br></p><p> 但,该曲折的还是曲折,该延误还是延误。也是一辈子的习惯,即便在下乡的代课岁月,自觉通过看书,文化知识底蕴一直能缓慢地生长。</p><p><br></p><p> 再加上这么多年代课生涯,教了这么多年数学,而高等数学和普通物理的基础又都是数学。所以,相比所有同学,我在大学的学习比较轻松。</p><p><br></p><p> 在第一次物理摸底测试以后,我觉得就可以比较在前的领先了。</p><p><br></p><p> 回忆那次测试现在还历历在目。说起来就是最简单的牛顿定律应用,物块与地面倾斜的拉力,向后的摩擦力以及地面弹力的运动问题,需要正交分解,需要从弹力和的关系求摩擦阻力,进而求合力。</p><p><br></p><p> 老三届的功夫题,现在学理科学生的基本题,但对当年连牛顿定律都不太清楚的文革高中毕业的年轻同学却是无从着手的难题。</p><p><br></p><p> 还记着,系里组织同学参加高等数学前几章的学习免修考试,凭借自己的自学功底,我也斗胆报名和几个同学参加了测试。</p><p><br></p><p> 即便这样,我也不敢掉以轻心,总想学在前面,再前面些。和多数同学一样,在新课进行前都要提前准备。也就是说,教师没开讲,我们要对书本上的内容基本掌握。听课中,主要任务是击破做点,学会做题。</p><p><br></p><p> 在完成书本后的习题后,都要自己在有图书馆找尽可能多的国内乃至国外的参考书习题去做。</p><p><br></p><p> 多少年后,回忆我们的学习,我觉得,我们这群人,由于各自对自己的高要求,凭着一股三不怕的刻苦和自学探究的精神,大家对普通物理、高等数学和高中物理结合的问题的理解,都比较深刻,有些方面,一点都不不比综合性名牌大学的差。</p><p> </p><p> </p><p> 有几个考取南大的研究生,他们的学业水平和探讨问题的深度超越他们本校的学生。这些,给导师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p> <p>  学习上,我也有相对薄弱的短板。说起来,应该是三大项。</p><p><br></p><p> 第一项是英语。刚从学校出来不久的小龄生和部分老三届程度不同地都学过一些,而我上高中年代,虽说与苏联关系已有越来越深刻的裂痕,但还是学俄语。所以,对我,英语是一张白纸。</p><p><br></p><p> 入学后,尽管老师也从语音开始教,但由于速度比中学教的快得多,我在发音上仍然比其他同学落后。</p><p><br></p><p> 刚从下放劳动地调上来的上了一定年纪的张老师,看到大家好学,铆足了劲耐着性子教我们。</p><p><br></p><p> 英语和俄语不同,后者发音所见即所读。而英语则有它特殊的读音规律,开始没有掌握,也影响到后面记单词、背课文。</p><p><br></p><p> 那年,我喜欢在在中文系大楼前的小湖边念外语记单词,是在农村养成在河边草地上休息的习惯,走着走着累了一些,就在一屁股坐在河边的石头上翻起书来。</p><p><br></p><p> 旁边一位年长一些的老师看到,走过来提示我站起来。他说,石头上凉,现在不觉得,年纪大了坐骨会有毛病。</p><p><br></p><p> 从此,我改变了在石凳石头上坐着看书的习惯。同时,也深感母校大家庭的温暖,留恋紧张活泼的学习时光。</p><p><br></p><p> 张老师其实是非常和蔼可亲又非常认真负责的人。一次期末,她一定要求人人过关,背诵几篇课文。最后碰到发音差劲的我,不得不放低门槛让我过关。</p><p><br></p><p> 好在我笔试的本领特强,每次还是能以90分以上成绩获得优秀。由此,也造成误会。那年调县城去通州教育局报到,人事局干部以外语老师缺少为名要我改行搞英语教育。</p><p><br></p><p> 我知道自己几斤几两的速成底细,婉转拒绝,还是坚持我的数理本行。</p> <p>  第二项是物理实验,它成了我惧怕的最耗费时间、最考验耐心、又显示手脚灵巧的一门学科。</p><p><br></p><p> 实验虽然是考查科目,但物理学科是实验学科,将来做老师的,肯定是基本功。同学们都不敢懈怠,我也化去许多功夫。轮到做实验都抢在人前,最后完成又总落在人后。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自己最终按规定完美过关。</p><p><br></p><p> 第三个弱项是体育,在中学我就不行,况且我还有生过慢性病的隐患。</p><p><br></p><p> 好在我们大学的体育老师是个一位上了年纪的聂老师,名性诚,性格也“性诚”。聂老师第一堂课是在室内,在黑板上写出自己名字。然后说,我性格和名字一样!后来他和大家非常亲切,对我们这些大龄生尤其心善。</p><p><br></p><p> 毕业前,相对荣耀是最终的成绩报告。除了电动力学和电工考了88和82外,其他考核的功课全部90分以上获得优秀。此外,我还连续评为三年的三好。</p><p><br></p><p>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也由于这,在后面从事的物理教学的知识掌握和教学研究探讨这一块,我都能用得得心应手。</p> <p>五、宿舍里的年轻人</p><p> </p><p> </p><p> 真心感谢那个时代,我有幸在四年中结交了这样一批志同道合、命运相惜的同学。</p><p><br></p><p> 虽然每个人的家庭背景、经历和性格千差万别,但能走到一起,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大家都把这些看作是一种缘分,它可以使我们的校园生活变得更精彩。</p><p><br></p><p> 在学校,大家对知识渴求,对真理探索,是大家的共同的爱好。</p><p><br></p><p> 走进社会,奋斗创新、力争佳绩又成为大家共同的工作底色。</p><p><br></p><p> 因为有高考和共同的大学学习凝聚起来的对科学和人文的尊重,因为有在共同探究中聚合起来的追真问实、放眼全球的眼光。我们中多数人毕业后成为变革社会面貌的力量,许多人在各条领域里做出了骄人的业绩。</p><p> </p><p> </p><p> 就拿我们宿舍的几个年轻人来说吧:</p><p> </p><p> </p><p> 我上铺的P君,母亲是一位忠诚教育事业的老教师。文革高中毕业三年,幸运遇上高考,录取了南师。</p><p><br></p><p> 他的学号40几号和我45靠近,我自然有许多机会,知道他成绩火箭般上升的咄咄逼人的变化速度。我知道,他学习上的灵巧和扎实、刻苦要超过班上的多数人。</p><p><br></p><p> 四年级临毕业,他被南京大学录取为气象系研究生。留校工作数年后又去读了马里兰大学的博士、普林斯顿大学的博士后,最后就职于华盛顿国家气像预测中心。</p><p><br></p><p> 现在他是一位气候变化和预测的专家,为全球的气象预报作出了贡献。</p><p> </p><p> </p><p> 我斜对上铺的XY君,父亲是参加过淮海战争的老革命,是班上少数入学前在乡村插队时入党的新党员。</p><p><br></p><p> 他的记忆力超群,自学能力一流,口头表达和即兴发挥更是没说的。进校前,英语和高等数学超过我们一大截。</p><p><br></p><p> 大学毕业分配到地区教研室。从此他与物理教研结成一生之缘。工作中他能创习题情景之路,建双语教育之先,勤于笔耕,翻译了大量的科普文章和国外的优秀教材。是江苏省教育教研上很有影响的中学物理特级教师。</p><p><br></p><p><br></p> <p>  我的邻铺来自南通如城的J君,是班上动手能力最强的同学之一。</p><p><br></p><p> 入学前就是修理电视电器高手,66届初中毕业考取大学。</p><p><br></p><p> 四年中他在学习上背着挎包快步,早起晚归急追给我非常深刻印象。</p><p> </p><p> </p><p> </p><p> 毕业后他一直负责电教工作并从事电化教学的研究,三次江苏省电教先进,一次全国电教先进。</p><p><br></p><p> 90年代他在一张白纸上和校友学弟们创办起全省第一家教育电视台,在台长位置上为电视台发展奋斗一气拼搏了18年。</p><p> </p><p> </p><p> </p><p> 退休后宝刀不老,仍然负责全国城市教育电教协会的具体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培训了大批电教骨干。<br></p><p><br></p><p> J君上铺的Z君,是班上少有的带薪读书的同学,入学前有着傲人的工人经历。</p><p><br></p><p> 初中毕业考取大学。高中知识全凭自学。入学前的就自学英语和高等数学的微积分。</p><p><br></p><p> 大学毕业后不满足在中学任教,发奋考取南大研究生。毕业后回母校南师任教,是全国知名的凝聚态物理的教授。</p><p><br></p><p> 他在学习和工作中获多次科技发明奖、自然科学奖,曾被评为江苏省的优秀科技工作者。</p> <p>  J君斜上铺的G君,是南邮在我校的师资代培生。</p><p><br></p><p> 父亲是建国早期航校学员,他是空军大院长大的标标准准的红二代、军二代。</p><p><br></p><p> 他聪明热情,和大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他自己说,他对南师同学的友情超过他实际的母校南邮校友。</p><p><br></p><p> 他乐于付出,为建好我们同学网网站和后来的物理77群,兢兢业业维护数十年。每五年一席的同学聚会,幕前幕后都是他忙碌的身影。</p><p><br></p><p> 学校毕业后,先在郑州的全国邮电设计院工作,后调入前身是江苏教育学院的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工作。负责全院的电教,潜心研究现代传媒技术,获得多项电教教学成果奖励。</p><p><br></p><p> 后担任二师院的现代传媒学院院长,省高校教育技术员就会秘书长,是江苏省少有的现代传媒权威专家。</p><p><br></p><p> 来自南通海安的H君,在三、四年级搬来我宿舍。</p><p><br></p><p> 一段时间,焦虑失眠受到我睡觉的鼾声的困扰。</p><p><br></p><p> 也是没办法,一个是大脑的神经衰弱,一个是鼻咽发炎引起的发声功能亢奋。最难受的一夜,他睡不着、我不敢睡,两人在床上来回颠身,折腾了半夜。</p><p><br></p><p> 入学时,他考试物理题没有做,那张理化合一的卷子全靠化学成绩拿到的分。学着学着,他逐渐逐渐地牛起来。</p><p><br></p><p> 后来者居上。我记忆中H君最出彩的是,数学老师出了两册樊映川高数习题的答案集,其中好多以H君作业为蓝本。那年,我送了一套给自己的亲友,供他们函授过关参考。</p><p><br></p><p> 毕业后,他更牛叉。离校后的没几年考取成都某校的研究生,后又去国外读博读后。最后留国外搞研究工作。</p><p><br></p><p> </p> <p> 还有一位睡在G君下铺的L君,也是南邮的代培生。</p><p><br></p><p> 他是最后来到我们宿舍的。当年,在我们大家眼里,他实实在在还是个孩子。</p><p><br></p><p> 在宿舍,他会反复夸耀南京盐水鸭为他认为的第一美味;说起母亲做家务,他认为父母辈多做家务可以体锻,有益身体健康。</p><p><br></p><p> 他有着一个首批科大少年班的弟弟,这也是同学们非常敬慕的。</p><p><br></p><p> L君的学习机灵、学习效率非常之高。毕业以后,也走了一条工作,读研、读博的众多小龄生的样板路。</p><p><br></p><p> 和我读小学、上中学不一样,在年级、在班级,在宿舍,我都是年纪最大的几个同学之一。我又是系里第一个发展的加入组织的人。</p><p><br></p><p> 由于此,我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学习,工作和集体活动各方面都要力争上游。也基于此,我和大多数同学都没有隔阂或年龄差的沟痕。</p><p><br></p><p> 生活积淀,时光流逝。退休后,通过同学网、七七群里,我可以方便地和同学驱寒问暖,回忆往事,温习友情,探讨大家关心的问题、交流着人生的哲理。</p><p><br></p><p> 这,也是我们这些人余生最大的乐趣。</p> <p>六、我们的老师</p><p> </p><p> </p><p> 我们进校的1978年初,正值全国大难后百废待兴、拨乱反正之时。</p><p> </p><p> </p><p> 大专院校是动乱的重灾区。从校友的回忆录中,我还知道在南师的大草坪,在一九六六年发生过造反派斗死人民教育家吴天石和他夫人的八•三事件。在史无前例年代,教授受冲击、学者挨批斗、老师关牛棚、领导下干校。学校关、并、撤,处于不正常状态。工农兵大学生的教材编写因推荐学生水平太低无法进行。</p><p><br></p><p> 我入学前的复习,就是向在我代课学校工作的工农兵大学毕业生借的大学课本。《基础物理》、《基础化学》等,其实就和我高中毕业时理化复习的水平差不多。看这些教材,我捡回在高中原来学到的一些知识。</p><p><br></p><p> 突然恢复高考,为解决师资及教材两大难题。学校召回大批在干校、在乡村下放的老师,学校还对好多课程采取刻写、油印的方法。编出一些临时教材。</p><p><br></p><p> 记得很清楚地是,我们七七级的普通物理的力学、光学、电工学等教材都是对照老教材刻写赶印的,高等数学则采用同济大学樊映川编写的书,英语用了复旦大学变编写的综合性大学用的课本。</p><p><br></p><p> 还有党史教材,基本还是十次路线斗争的老路子。尴尬的是,教到与彭德怀的斗争,教到和刘少奇的斗争,正好是为两位前辈平反的前夕。老师讲这些内容时,只好苦笑着,要我们大篇幅地跳过。</p><p> </p><p> </p><p> 由于是恢复高考的第一届,学校对我们非常重视,系里也给我们排出最强的任课教师阵容,各门功课都安排了最好的老师。</p><p> </p> <p>  普通物理的力学,是物理专业基础的基础。系领导柳涛亲自挂帅,配以64届、65届毕业生中的留校老师黄涛、马忠玲辅助,形成三架马车,轮流上课堂教学。</p><p><br></p><p> 高等数学中微积分由数学系吴老师冲头阵、英语由外语系张老师教学,党史由政教系孙老师教学,二年级普通物理电磁学则由周荣华老师和张坤仪老师教学、电工学由龚俊老师教学,光学是朱老师、华家宁老师教学,原子物理由郁渭明老师教学。</p><p><br></p><p> 理论力学由后来的系主任李增林老师教学,热力学统计由我们三年级的班主任杨松舲老师教学,电动力学由范敬尧老师教学,中学物理教学法则由搞实验改革在全国极有名气的刘炳昇老师和何理俢老师教学。</p><p><br></p><p> 还有量子力学、固体物理等专业课更是调动了几乎所有的系里的高手,每门主课都配置了辅导教师,进行解疑释惑。</p><p><br></p><p> 老师的心和我们学生是在一脉相通的,好多专业课老师的业务才能埋没了十几年,到今朝恢复高考才得以发挥,他们自我感到由衷地高兴。</p> <p>  从系领导到普通的教学人员,都用最最火热的心捧给了我们七七级同学。</p><p><br></p><p> 学校领导给我们做好了最优质的服务。有不少老师有绝活,就是上课基本不看笔记,凭着几支粉笔,滔滔不绝,滴水不漏,一切尽在心中,就连布置作业,也是信手写来,从不出错。</p><p><br></p><p> 那时我只晓得是他们记忆力好,令人叹服。作了教师学习他们才知道这些都是辛勤努力的功劳。</p><p><br></p><p> 和他们朝夕相处,老师们的教学技术、人格魅力、治学精神都成了我们一生的工作标杆。</p><p><br></p><p> 至今,我们还记着“笛卡尔”吴老师住在简陋的学生宿舍挥汗备课的场面,吴老师在运动中受过迫害,他的嗓音有特殊的变调,当在课堂讲到笛卡尔坐标系时,被强调的“笛卡尔"三个字突然变成尖叫形式的。所以大家经常提到他时,都会亲切地说是笛卡尔老师。</p><p><br></p><p> 大家也还记着辅导员刘老师和我们同室研究高数习题的情景。辅导员老师是前几年留校的老师,他也利用时机和我们一起听课学习, 补上他们原来没有学透的知识。</p><p><br></p><p> 最可贵是他能和大家一起到学生宿舍自习,讨论数学题物理题的做法,使大家对他们谦虚学习愿意和我们打成一片的态度更加肃然起敬。其实,他们的年龄可能比我们还小一些,我把他们当老师又当师弟兄。这种情况,只有我们这一届才有。</p><p><br></p><p> 到现在。都记着那温情的一幕幕。我脑子里还经常浮现起这样一个珍藏在记忆里的经典:一个记不起姓名的实验老师,在我凌乱的实验报告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数字、符号和文字。我理解,她至少是花了一个小时的时间,实际示范操作教我和我的同伴怎样规范书写实验报告!</p><p><br></p><p> 正是老师这些帮助、关心和教育我们的点点滴滴,成了日后指导我们做好教育工作乃至其他工作的无价宝典。</p> <p>忆海片言一百</p><p><br></p><p>七、“嘻唰唰,嘻唰唰。。。”</p><p> </p><p><br></p><p>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现今都知道,上大学是要钱的。</p><p><br></p><p> 最近,有一天,学生在家乡群回忆起上大学的花销,不同时期的人有不同说法,有人说一个月200的,有人说一个月1000的。</p><p> </p><p> </p><p> </p><p> 我无法参加他们的讨论,我上学的费用和他们的差距太大太大。 当年,读师范学院学杂费和伙食费是国家包的,剩下就是大家平时的零用。</p><p><br></p><p> 年轻人本身就是父母供给的,除了纯农户,一般困难不大。同学中少部分带薪读书的,虽然只有三十四十元的月工资,在当时,就是班上的富户。</p><p><br></p><p> 有困难还是我们这些大龄并已婚的,除了自己用,还要想到家庭儿女。有些一边读书,一边还要养育孩子,确实不太容易。</p><p><br></p><p> 学校根据家庭情况,可以发给数额不同的助学金。最高的像我记得是每月四元。伙食费每人发十七元,物价较低,我们还可以省出一点。至于节日和平时另外供应的物资猪肉、白糖和停伙食时食堂给你的食油也会全数带回家中。</p><p><br></p><p> 用生活节约的钱回家时做做路费,买些礼物给孩子。家庭零用等大多数靠父母姐妹兄弟接济。</p><p><br></p><p> 家庭有特别困难的,可以让他们提前两年当做专科毕业。还有就是组织学生勤工俭学,介绍我们到中学代课,提供给学校打零工。</p><p><br></p><p> 总之,该想到的办法,学校都会去想,充分的人性化。那四年,虽然缺钱少用,但想到国家、社会和学校对我们的关爱,心中一直是暖洋洋的。</p><p><br></p> <p>  外出上课有时要求在校缺课,同宿舍老L君去,我没有去。但打零工我还是去的。比如,帮助后勤组收拾路边的杂物,再比如,承包打扫学生宿舍区的厕所和洗涤间。</p><p><br></p><p> 我在乡下干过脏活,冲洗厕所和洗涤间宿舍的事难不倒我。那时,还不时新戴口罩,更不提劳动保护用的高跟套鞋和皮手套。</p><p><br></p><p> 每天早晚,在大家洗涤结束后,我一手拿着大扫把,一手捂着拖着长橡皮管的水龙头,像解放军战士端着冲锋枪,一步一步向四边冲洗刷过去,关闭水龙头后,眼睛前面就是一片清洁世界。</p><p><br></p><p> 后来有一首网络歌曲《嘻唰唰》流行,“嘻唰唰,嘻唰唰喜。。。。。。”每当耳边响起这首歌时,我知道,这里的“嘻唰唰”并不是我理解的“洗刷刷”。但我都会自然想到在南师洗刷卫生间、洗脸间的快乐情景。</p><p><br></p><p> 一生不灭的回忆,苦中作乐,有苦有乐。这真是:“亲友支助上大学,勤工俭学过难关。”</p><p><br></p><p> 也就是打工的这些收入,我有了自己学习的零用。毕业那年,靠了这些收入,还买了一辆“长江牌”重型号的自行车。那辆车,是我生平买的第一辆车。</p><p><br></p><p> 上班后,它陪伴我在工作生活的路上奔波。接孩子,买菜,到我离开南通调来上海,它才因自然报废而寿终正寝。</p> <p>八、思念和恋情</p><p> </p><p> </p><p> 九十年代中期,负责我们学生工作的赵老师访问大富豪啤酒厂,我的同座Y君叫我一起前去见老师。</p><p><br></p><p> 欢聚闲谈之余,赵老师冒出一段话使我感受颇深。他说,当年做我们老师时,想不清楚大龄生怎么要频频请假。成家后才知道,家庭就是每个人的情牵梦绕。</p><p><br></p><p> 当年在校,我们有家室的同学在一起热闹,根本看不出大家的内心。但是,一旦静下心来,我们中大多数人都会牵挂孩子,思量家庭。</p><p><br></p><p> 所以,我们都盼望天天有信,只言片语也好,一张照片也好,收到家信,都是好几天的欣慰。</p><p><br></p><p> 我从家里出门上学时,小孩子不满半岁,大孩子也只三岁不到。我总会想到,他们的成长有设有十么问题?营养可能保证?会不会有什么特发事故?</p><p><br></p><p> Y君告诉过我,他宿舍里的C君午睡中,只要楼底有教工的孩子哭闹,他都会下意识从床上惊起。</p><p><br></p><p> 后来C君老实和Y君私密地说,他老婆最近生了第三胎,是个儿子。在他老家,没有男孩别人会有世俗的眼光,毕竟老大老二是丫头,这次,终于如愿。</p><p><br></p><p> 像他这样的人不是一个两个,有生二胎的、生三胎的,也有回老家结婚的。但是,在校都只能不动声色。</p> <p>  年轻人则是另外的心思,毕竟大多数同学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尤其是有一些年龄偏大但没有结婚的同学。不过,在当时,本年级、本班级成功匹配的几率不高。</p><p><br></p><p> 毕竟,年级中的女生比例太低,两个班平均仅10%左右,还有一部分的已经结婚的,“僧多粥少”,男女比例失调。还有就是观念问题,学校文艺活动偏少,思想也比较封闭保守。有同学对某某异性有好感,只能和父母讲,只能委托别人转,主动提出表白,都会害怕别人家讥笑。</p><p><br></p><p> 此外是大家以后的就职去向不确定,有些小男生,自认为十有八九要回乡下当穷教师,入学时就不敢正眼瞧女生。再加上物理系学生学习紧张,没有时间谈情说爱。种种原因,班上这么多高智商的帅哥靓女,居然没有一对走到一块。</p><p><br></p><p> 当然,也有少数人在入学前就建立恋爱关系的,但上学后时过境迁,种种原因,中途分手,形成遗憾。也有人冲破阻力,最后走到一起,结成正果的。</p><p><br></p><p> 总之,每个人情况不同,有公开的,有秘密的。在少有电话没有手机微信的情况下,这些都要通过信件来往进行。班上也有好事的同学,绕开或瞒着负责收发信件的钱君,在收到的信件上搞些善意的玩笑。</p><p><br></p><p> 所有这一切,我们大多数人被蒙在鼓里的,只有小圈子里的人清楚,毕业后揭秘解谜,也是年轻同学乐意回忆的靓丽风景。</p> <p>九、重要的事说三遍</p><p><br></p><p> 紧张的学习除外,七七级大学生的生活也有一些丰富多彩的。下面几件重要大事的经历,一直留在我们那辈人深深的记忆中。</p><p>  </p><p> </p><p> 一年级下半年九、十月份,学校提出挖防空洞的任务。“深挖洞”是文革后期中央发出的号召,四人帮下台,国际形势仍然紧张,各地的防空建造系统还在继续运行。改革开放以后,这些,都转入正规的人防工程的系统中。</p><p><br></p><p> 那年,学校决定在我们所住学生宿舍社和教学区之间的小土山下打洞。平时,我们到教室上课,要么处小山脚下的大路去教室,要么,就从山上的小路,翻过土山,直接到大操场边的物理系大楼。</p><p><br></p><p> 那时的大学,每学期还有规定的劳动锻炼和社会实践任务。那年,结合劳动,我们一年级各系轮流停课挖洞。</p><p><br></p><p> 学校把任务分到了班,班级也按自然学习小组分成几个劳动协作小组。</p><p><br></p><p> 几个有经验的大个子男神负责挖土,大多数同学用箩筐把挖出的土抬到外面。</p><p><br></p><p> 和我家乡的江海平原不同,那里都是红土。下雨天路滑泥泞,溅在身上都是铁锈色的黄斑。毕竟多数是农村过来的,或者是下过乡的,劳动时大家都是简朴的衣服,好多都是史无前例年代流行的黄军装,不少人戴着安全帽,看上去也是一种经过磨练过的人才有的自然本色。</p><p><br></p><p> 也有本来有些娇气的同学,在那种环境和气氛下,被裹胁,被同化。尤其是分班分组,每天挖洞进度飞快。而且,由于半年多的紧张上课,大家把劳动也是一种放松,很快我们就提前完成了任务。</p><p><br></p><p> 前人挖洞后人使用。我们离开学校,土山下的防空洞成了学生去教学区的自然通道,再后来,这里布置后,成为南师随园校区的一个优雅的具有特色的建筑景点。</p> <p>  在校园里对学生比较激奋的事莫过于对越自卫保卫战的事了。</p><p><br></p><p> 大学二年级,春节,我们到校不久。大家起床吃早饭辰光,不知哪个同学从外面同学议论说有对越南反击战打响的消息。各个宿舍的同学都不约而同打开收音机,认真聆听中央广播电台的新闻广播。</p><p><br></p><p> 那天,2月17日,凌晨6点40分,我国集结的数十万大军分别从云南、广西两地600多公里边境线,同时对越军发起总攻。接下来几天,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各种包括“美国之音",包括"BBC"在内的电台和报纸报道的具体战况上了。</p><p><br></p><p> 中越边境冲突迭起,是上学期的事了。我们的报纸电台称,为实现称霸东南亚,越南当局一方面占领柬埔寨,一方面在其国内反华排华、驱逐华侨,在边境线制造事端,侵占领土,枪杀中国军民。</p><p><br></p><p> 是可忍,孰不可忍!最高领导层决定,发起自卫还击、保卫边疆的战斗。从1979年2月17日开始,人民解放军短时间内占领了越南北部的重要城市和县镇,3月5日攻占谅山,3月16日撤出越南。速战速决,在这17天中,运用穿插分割、迂回包围与正面突击相结合的战术,大兵团作战,解放军以压倒性优势,取得保卫战第一阶段的预定战略目标。</p><p><br></p><p> 大学校园中,同学的心随战况而动,知道最终胜利的消息后,一颗颗悬下的心才渐渐放下。</p><p><br></p><p> 那场战争,对上学的我们,记忆深刻。我们在菁菁校园内学习,子弟兵们却在前线和敌人生死肉搏。共和国的旗帜上战士们血染的风采,我们同时代儿女反抗侵略的诗篇,是永远激励我们后来认真学习、努力工作的永恒动力。</p> <p>  不知那一天开始,中国女排成了当年全国人民关注的热点。</p><p><br></p><p> 四年级的11月,七七级临毕业的一天,学生宿舍区的后门附近的布告栏里贴出海报,说今天女排可能夺冠,大家做好准备庆祝。</p><p><br></p><p> 下午第三课时分,我和老友L君到处找地方看电视,可各个系大楼里已经人山人海,看电视的地方已经挤的水泄不通。L君想到去班主任家里看。走进老师家,他家也挤满了一屋子的人。但还是可以看得很清楚。</p><p><br></p><p> 在先后战胜巴西、苏联、韩国、美国和古巴后,中国女排经过激烈争夺,决赛中以3:2战胜了上届的冠军日本队,以七战七捷的成绩首次获得世界冠军。</p><p><br></p><p> 在电视荧幕上我知道了一个个女排队员,教练袁伟民,队长二传手孙晋芳、铁榔头主攻郎平、智多星副攻手张蓉芳、天安门城墙后卫周晓兰,其他上场队员曹慧芳、杨希、陈亚琼、陈招娣等个个身手了得。</p><p><br></p><p> 中国队员上台领奖时,南师全校欢声雷动,各系早有人高举红旗,拿着准备好的标语,喊着口号在校园游行,这种自发的庆贺活动一直持续到深夜。</p><p><br></p><p> 这是中国在世界篮、排、足三大球的比赛中取得的历史性的突破,第一次荣获世界冠军的称号,为祖国赢得了荣誉。对全国人民的鼓舞,对将要毕业的七七级同学的鼓舞,到今天,还清清楚楚地在我的记忆之中。</p><p><br></p><p> 犹如前几年的网络流行语所说,“重要的事情说三遍”。现在什么事儿都要上纲上线,都要讲究正能量。</p><p><br></p><p> 什么是政治正确的思想教育?我觉得,那个年代的永远不忘的三件事就是。它是活生生的、联系实际的、群众自发进行和不需要硬性灌注的。。。。。。</p> <p>忆海片言一百零二</p><p><br></p><p>十、无法想象的变化</p><p> </p><p> </p><p> 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了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特约评论员的文章,由此引起全国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p><p><br></p><p> 这一年岁末,人民日报刊登了邓小平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正在进行的中央全会的中心议题,根据邓小平同志的指示,讨论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会议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否定了“两个凡是”,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p><p><br></p><p> 短短一两年的时间内,对天安门事件翻案,给刘少奇和其他打成反革命的革命前辈昭雪,对林彪、四人帮集团公审,插队知青和下乡人员回城安排工作,给右派和历次政治运动受害人员平反,四类份子被脱去帽子。人心思定,人心思治,全国上下形成了建国后从未有过的安定团结的好局面。</p><p><br></p><p> 逐渐明晰的是,我们找到一条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40多年来,中国人民就是沿着这条中国特色道路腾飞,建设成就震惊世界。</p><p> </p><p> </p><p> 四年中,我,我家庭,和全国千千万万的一样,发生了无法想象的变化。错误评为右派接着病亡的老父亲被平反,在运动中冤死的亲人得到昭雪,我们兄弟姐妹全家老小参加了单位为他们召开的追悼会。</p><p><br></p><p> 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党,在艰难的摸索中已经重新走上正确的道路。事后,我感慨万千。我想好了,我的余生,必定可以自我选择好自己的报国道路,跟着党,为国家,为人民,贡献好自己的一切。</p><p> </p><p> </p><p> 大潮中,人们的英雄观念也有了许多变化,除了浴血奋斗的反侵略保和平的各时期英雄战士表示敬仰,对重大体育比赛扬我国威的教练员运动员表示钦佩外,我们也对为科学进步发展做出贡献的科学家表示敬佩,对在重大转折时期写出优秀文学作品的作家,给人们生活带来欢乐的德艺双馨的艺术家、表演家表示崇敬。当然,还有好多新长征时期涌现出来的模范人物也为大家津津乐道。</p><p><br></p> <p>  我们的学校,我们同学身上也发生许多微妙的变化。</p><p><br></p><p> 用最简单的例子说明:刚开始,我们上外语课,张老师都要课代表把大块头的录放机抱来抱去。老师力气小,录放机的块头太大太笨重。</p><p><br></p><p> 有一次下雨,张老师要课代表脱去外衣,抱着录放机,将它搬去她的办公室。“快,快,要果断!”成了我们当年的学习生活和对张老师的美好回忆。那时候,大块头录放机太珍贵了,老师和同学都非常爱护公物。</p><p><br></p><p> 三、四年级时,宿舍里的XY君带来一台盒式的录放机。这在宿舍引起轰动。几个宿舍的男生,都陆续涌来,用羡慕的眼来参观此物,把盒式录放机当做宝贝。</p><p><br></p><p> 更轰动是XY君在机器里放起邓丽君歌曲的磁带,那软绵绵婉转甜美的歌声一下子把好多人听得颠狂。</p><p><br></p><p> 那时,广播电视中女高音的歌声主要是南朱北李。朱,朱逢博;李,李谷一。到我们离开学校的84年,李谷一在春晚的一曲“乡愁”才在全国刮起流行歌曲的旋风。</p><p><br></p><p> 在1981年左右,邓丽君的歌曲还是禁声。可是,美好的东西总是会受到欢迎的。</p><p><br></p><p> 大概是从来没有听到过这种特有风味的天籁,《甜蜜蜜》,《小二郎》,《小城故事》这些歌,同学们围在宿舍里,如痴如醉,听了一遍又一遍。</p><p><br></p><p> 时间到了,XY君必须去教室自修,大家才恋恋不舍地离开宿舍。</p><p><br></p><p> 随之而来的变化是学生中自觉的外语热。那几年,班上差不多所有年轻人都在自己加油学习外语。那些年,中美中日都已建交,国门已经逐步打开,有好多外台可以选择自由收听。</p><p><br></p><p> 不仅仅是大学校园,在全国,也有好多人都端着一个有短波的收音机,或者是各种复杂或者简单的收录机,随时随地地学习洋文。</p><p><br></p><p> 我也被卷进这股潮流,三年级、四年级自学一些英语,读看《英语九百句》一类的英语普及教材,到最后,终于可以看一些简单的科技外语类书籍。</p><p><br></p><p> 我期望,自己口语不行,争取能将来工作中翻阅一些外文资料,更进一步,就是能翻译一些外国物理科普教材到中国,扩大我们和世界的交流。</p><p><br></p><p> 可惜,到了中学,教学任务紧张,这些技能都渐渐荒废。这也许是自己一生的遗憾。</p> <p>忆海片言一百零一 </p><p><br></p><p>十一、交给组织去安排</p><p> </p><p> </p><p> 进入四年级,除去一门固体物理考核课外,重头戏就是毕业实习与毕业分配。</p><p><br></p><p> 我们的实习小组在南京一中。离开熟悉的中学课堂多年,有些紧张,也有点兴奋。</p><p><br></p><p> 一中的大多数年级学生有紧张应试任务,能够给我们听课实习并试讲的只能是初二年级。</p><p><br></p><p> 指导老师是位女老师,讲课的普通话中带着一点南京口音,嗓音清脆,表达清楚,教学水平高超。</p><p> </p><p> </p><p> 现在回过头来想,当时大城市的师资质量应该不错。实习组所有同学在那里学习许多中学课堂学学的基本功。</p><p><br></p><p> 一中的物理教研组长是市里极有名望的老教师,那时候就是文革前老资格的二级教师。几年后我有机会参加省里召开的物理教育学会的研讨会也曾有幸遇到他老人家。</p><p><br></p><p> 他辅导我们主要是物理实验,到校第一天,他就带我们参观实验室,介绍实验室的历史,随后布置一些中学的物理实验课题给带我们设计研究。</p><p><br></p><p> 多少年了,我还记着他对高中物理试用本(下册)中“半偏法”测电阻实际测量电路的改造,这些,对我后来的高中教学,有许多模范和借鉴作用。</p><p><br></p><p> 四年中在高校都是与普通物理和理论物理的打交道,实习中一下子看到中学教学的内容如此基本、如此简单。心里一下子打了个“愣登”。</p><p><br></p><p> 一个同组同学说,这物理书,不到半天,学生就可看完学懂,如何去教?</p><p><br></p><p> 经过实习期,大家才知道,要教会中学孩子,要使他们在考核中获得好成绩,要对教学的实际问题探究,有许多重要艰巨的做不完的事情。</p><p><br></p><p> 这样想,才觉得这样的实习非常有收获。大家也一下子觉得自身责任的重大。</p><p> </p> <p>  终于,四年的大学生活就要结束了,大家等到了师生依依惜别的时刻。</p><p><br></p><p> 记得,毕业前的第一天,我们坐在大多数时间在那里上课的物理系底楼的阶梯教室,等系领导宣布我们的分配方案。</p><p><br></p><p> 宣布方案结束,我和老L君知道,我们去南通地区教育局参加地区的直接分配。</p><p><br></p><p> 回地区后,我被安排去海门师范,L君则去了离他家较近的如皋师范。</p><p><br></p><p> 老L君是我同宿舍同县同中学毕业的同宿舍好友,年纪比他我要小一岁,但我比他在中学高两届。</p><p><br></p><p> 严格说,他是我各方面的带头大哥。社会经验足,组织能力强,他是我在学校加入组织的第一介绍人。</p><p><br></p><p> 最使我佩服是他的学习基础扎实,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出色。好多年了,教研室老师要我对全县物理老师的投来的论文评比。我看中了一篇,用数学知识对课堂物理教学问题探讨,用了普通物理知识,也用了高等数学中的微分方程的工具。</p><p><br></p><p> 我知道,这篇论文,肯定不是运动前老大学生之手,也不可能出于刚出来的学业平平的新大学生笔下,更不可能是当年大批的师专毕业老师所写。</p><p><br></p><p> 用了“排除法”,我锁定,此篇只能是老刘君所写,我熟悉他的推导思路,也了解他的写作文笔。</p><p><br></p><p> 那时,我和他都已经从区级师范调回县里中学任教。几个月后,我面遇老L,问起他,他笑着点头承认。</p><p><br></p><p> 八、九年前,老L君不幸患病去世。我怀念他,怀念四年中和他一起在南师的学习生活。</p><p><br></p><p><br></p> <p>  在南师毕业前,是南通地区人事部门直接到学校要了我们。早在分配前领导都和我们谈了心,问及我们的意愿。我说看国家需要,我随意。</p><p><br></p><p> 我确实做好了各种可能的打算。如果能留高校,我愿意。毕竟,我把专业课学的尽可能的好,而且在外语学习上也作了一定时间的准备。</p><p><br></p><p> 如果能直接回县,甚至回插队地做基层中学的教师,我也愿意。那样,我可以方便照顾家庭教育孩子,同时这也是我入学报志愿的本意。</p><p><br></p><p> 在大学学习,我在学知识同时,也努力留心学习各个老师的教法,比较各个老师的长处,由此生出期望毕业后到搞教师进修培训的想法。</p><p><br></p><p> 最终分配结果去师范,似乎与自己的第三个愿望符合,心中比较乐意。不止我,所有同学都如此。</p><p><br></p><p> 那个年代,人们的思想比较单纯,学校按照学习成绩进行分配,各方面的处理做得也比较公平。</p><p><br></p><p> 只要是大学生本科毕业,各个岗位的经济收入都相同。而且,每个人的价值观念都比较端正,一切交给党安排。</p><p><br></p><p> 大家都知道,只要是工作,在每个岗位上,没有贵贱高低,都可以为四化建设添砖加瓦。</p> <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十二、是非功过,任人评说</span></p><p> </p><p> </p><p> 光阴如梭,我们七七级上大学的事不觉已经过去四十多年。</p><p><br></p><p> 我常常想,如果没有那次鼓足勇气破釜沉舟参加高考,我现在会是怎样一种状况?</p><p><br></p><p> 命运选择题答案大至有以下几种:</p><p><br></p><p> 第一种、继续在乡村代课,凭借自己的知识实力和工作事迹,转民办进公办,以后在工作中进修,获得学历。然后就是和现在相似的工作轨迹,实现“弯道超车”。</p><p><br></p><p> 第二种、在代课途中半途而退,改搞其他副业,老龄后后靠孩子吃喝,和现今许多的农村老人一样,靠少量的“农保”和“医保”养老。</p><p><br></p><p> 最后一种、一直代课,至学校不再需要你以后,回队务农,走生产队里的众多前辈一样,任劳任怨,无私奉献,最终被社会遗忘,终老在乡村。</p><p><br></p><p> 前两种针对的是对现今社会改革的情况,最后一种是延续史无前例,社会没有现在根本大变革的情况。可以断定,没有哪种情况,能比我参考直接去师院深造的结果是更好。</p><p><br></p><p> 南师本科毕业后,我和多数大龄同学一样,重回中等教育一线,一个个成了祖国急需人才哺育的“老母鸡“。从82年起,我在海门师范,在通州高中,在上海育才,前后送出三十多届的师范和高中的毕业生。</p><p><br></p><p> 工作中我时时告诫自己,一定要把十年蹉跎岁月所造成的损失夺回,一定要多多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我用行动实现自己在读书时乃至遭受苦难时的初心,成为一个对人民、对社会有用的人。</p> <p> 学校工作全部退下后,我常常一个人思考。我的命运七转八拐,能亲历这样一个历史性不平凡的大学阶段学习。是上天对我人生的眷顾,也是我一辈子幸福的源泉。</p><p><br></p><p> 大学生活的四年和我在农村的插队十年一样,在我的一生都留下了最宝贵、最深刻的记忆。</p><p><br></p><p> 回想上大学那四年,犹如重看荡气回肠的电视剧。世上的有些事,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下乡插队是这样,上大学也是这样。</p><p><br></p><p> 从1978年的3月年到1982年的1月,在恢复高考校园中,新大学生怎样在知识的沐浴下探索真理?大学老师这些老知识分子怎样重上岗位潜心从教?社会上,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风气是怎样越来越浓烈的?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是怎样经历对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让实事求是的光亮是照亮舆论导引方向的?</p><p><br></p><p> 这些,我和我的同学一代人既是亲历者,又是受益人。我们是这春风十里第一趟车的幸运旅客。</p> <p>  “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几千年的日子风吹散。”多少年来,人们对壮阔的黄河之水,中华民族的生命之源发出来自肺腑的吟唱。</p><p><br></p><p> 对那些年,那些年的那些人、那些事,后来人又多出了许多纷繁复杂的评判。唯独,人们对破除年龄、婚否、出身限制,只看个人表现、个人成绩的高考评价没有任何分叉。</p><p><br></p><p> 人们明白,无论从考试、阅卷、还是打分、张榜,只有高考,整个过程能在严密的监管下按法定的程序进行。即使是在后来暴露出的各种层出不穷的腐败,人们坚信,只有分数面前人人平等,才是相对地少有舞弊。</p><p><br></p><p>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在那并不遥远的混乱年代,实行的“推荐与选拔相结合”招生,教学质量下滑,社会思想混乱,教育公平缺失、高端人才匮乏。最致命的是,许多人心中非常明了,但四人帮的高压,不能让他们把真话全部说出。</p><p><br></p><p> 因此,1977年的恢复高考,恢复的不仅仅是种考试制度,它是那一年的一场有特殊历史意义的社会思想的大变革,是中国走改革开放道路的第一声号角!</p><p><br></p><p> 多少年,任何事,是非功过都可以任人评说。高考已经经受了四十四年的考验。每年的高考,它都成为了全国人民最关心的事件。</p><p><br></p><p> 正如出了个山东冒名顶替上大学的案件,著名政论人胡编胡锡进所说,“高考成了中国最好的东西之一,国家幸亏有它,无数人人生无论在哪里,都有一个社会为我们安排的奋斗路径和方向。”</p><p><br></p><p> 高考,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公平的重要代名词之一。</p><p><br></p><p> 休闲中写这篇文,重温历史,复习过去,纪念我们在南师那一段的不逝的青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