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迎接母校哈工大百年校庆日子里的随想随写……</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 78级2班 牟在根</h5> 2020年6月7日是哈尔滨工业大学百年华诞的日子,一百年风雨兼程,母校哈工大秉承“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弘扬“爱国、求是、团结、奋进”的哈工大精神,坚持立足航天、服务国防、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是迈向“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强校阔步奋进的百年。<br> 哈尔滨工业大学从1920年哈尔滨中俄工业学校开始,当时设有铁路建筑科和电气机械工程科,学制为4年,实行学分制,用俄语授课,办学宗旨是为中东铁路培养工程技术人员。经过多次的更名:哈尔滨中俄工业学校→哈尔滨中俄工业大学校→东省特区工业大学校→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高等工业学校→哈尔滨工业大学,再经过同根同源的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哈尔滨建筑大学合并组成新的哈尔滨工业大学,一直沿用至今,当时的铁路建筑科发展成长为现在的哈工大土木工程学院。真的是这,一百年,白驹过隙,风雨与硕果同行!一百年,辉煌如斯,沧桑和凯歌合奏!一百年,精神与理想在此凝聚,青春与未来在此共鸣!一百年,历史与文化在此积淀,耕耘与收获在此交融!<br> 我是1978年正好赶上了邓小平的改革开放和恢复高考,考上了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1959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系独立建院,成立了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在外独立发展40余年经过哈尔滨建筑大学,于2000年回归到母校成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的工民建专业。从1978年10月入学一直到1984年11月研究生毕业,整整6年1个月在哈建工读书,此后离开母校也超过35年多了,当年离开时20多岁的年轻人,现已变成花甲之年的人,此时此刻迎接母校百年华诞之际,饮水思源,更加怀念母校。但2020庚子鼠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所有人正常学习、生活和工作,这次母校百年校庆也只能在云端进行,学校的工作和生活也全部打乱了,只能宅在家里,不过呢也熟悉了网课和腾讯会议等。现在已经是6月份了,今年也快过一半了,感觉好像什么也没有做,有些空虚,但是静下心来,宅在家里,左思右想,相比于目前的状况,回想起去年能够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场景是非常非常幸福的,所以一边回忆一边能够想起的呢,随想随写吧 。。。。。。<br> 去年暑假我带硕博士研究生参加了由天津大学刘锡良教授在杭州举办的“第十九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该学术研讨会从2001年开始已经举办了十九届,每次会议刘教授都亲力亲为,为学术研讨会作主旨发言。天津大学刘锡良教授是我国空间钢结构领域的著名的专家和学者,目前已经是90多高龄还培养研究生,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做贡献,为我们后辈们做出了榜样,是我们的人生楷模。刘教授开会的时候经常开玩笑似的说,我可以跟孔老二媲美了,孔老二有72贤人和3000弟子,贤人相当于现在的硕博士研究生,弟子相当于现在的本科生。刘教授培养的硕博士研究生超过100人,培养的本科生也早就超过3000人了。那我也想一想,我有多少呢?我到北京科技大学土木系从事教育工作20多年来,已经培养了硕博士研究生80余人,培养的本科生也超过2700多人,单就本科生而言,你必须是教他课程,亲自给了他成绩,才能算是你培养的,所以我退休之前一定能够超过3000多人的本科生,看来在数量上也可以跟孔老二媲美了,可以说为国家的教育事业做出了一点贡献。这一点我也是跟刘教授学习的,而且我特别崇拜刘教授,每年刘教授组织的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基本都参加了,受益匪浅。今年的“第二十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在7月份石家庄铁道大学举办,到时我会带着硕博士研究生参加的,谢谢刘锡良教授!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与太原理工大学李海旺教授共同主持分会场会议</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刘锡良教授亲自给多次连续参加会议的学者颁奖</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西湖</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西溪湿地公园</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参观中国目前最高的建筑—上海中心大厦</h3> 我是1999年2月在韩国庆北大学校获得博士学位之后,6月份回国7月份以人才引进到北京科技大学土木系,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到去年7月份从事教育工作满二十年了,所以我培养的硕博士研究生们在去年暑假8月份特意为老师举办了“庆贺牟在根教授执教20周年暨庆祝牟老师六十华诞”活动,作为老师感到非常欣慰,谢谢你们,谢谢你们的用心良苦! 去年9月10日第35个教师节对我来说非常有意义的教师节,恰好是我到北科大工作满二十年的日子,学校呢也是头一次颁发职业荣誉证书,满十年的颁发铜质奖,满二十年的颁发银质奖,满三十年的颁发金质奖,我正好是满二十年,而且必须是整数年才能获奖,我也是巧合的赶上了,获得“职业荣誉银质奖”,觉得好好开心滴 。。。^_^ 。。。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杨仁树校长亲自为获奖者颁发荣誉证书和奖牌,谢谢杨校长!</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国庆70周年的日子里</h3> 我们研究室每年年底都要进行研究室SEMINAR,主要内容包括一年的总结和研三毕业生的预答辩,还有很重要的一项是邀请结构工程相关的专家和学者给我们研究室的学生作学术报告和学术交流,这对研究生学术水平的提高很有帮助。我们研究室SEMINAR已经进行了十七届,通过这种方式培养研究生我觉得是很好的,今后我们还要继续,我退休之前至少要举办第二十届吧,继续努力,加油! 另外,我们研究室还不定期的邀请钢结构领域的专家和学者给我们研究室的学生作学术报告和学术交流,这次我们邀请了中国建筑集团的顾磊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给我们研究室的学生作报告,效果很好受益匪浅的。 去年10月份我参加了由国际薄壳与空间结构学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Shell and Spatial Structures,IASS)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加泰罗尼亚理工大学举办的年度学术研讨会,IASS年度会议应该是空间结构领域学术水平最高的国际会议,我近几年都参加了该学术会议,2015年8月荷兰阿姆斯特丹举办的IASS年度会议,2016年9月日本东京大学举办的IASS年度会议,2017年9月德国汉堡举办的IASS年度会议,2018年7月美国MIT举办的IASS年度会议。今年的IASS年度会议原定在2020年8月由英国萨里大学举办,但由于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关系,推迟到明年2021年夏季,还是由英国萨里大学承办,那也只好明年参加会议了,看来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还是非常非常大的。。。。。。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会上与蓝天教授在一起</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参会的部分中国与日本的学者</h3> 每年的年底年初是学生的毕业季,我们研究室的研究生经过2-3年的课题研究和实践锻炼,在学术水平上都有很大的提高,所以他们的毕业去向也都是很好的。我们研究室培养研究生过程中形成的惯例是,研究生学习阶段所有的活动全部由老师来负责,但研究生毕业离校的时候,最后一顿饭必须回请老师,也叫“谢师宴”,研二的学生呢给老师和毕业的研三学生献一束花表示祝贺,这能够体现一个团队力量和一个大家庭的氛围,我觉得这种长期以来所形成的惯例是很好的。老师祝你们今后工作一帆风顺,前程似锦! 2020,庚子鼠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秩序,好在我们国家采取史无前例的举措,经过全国人民的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击疫情,取得了抗击疫情斗争的决定性胜利。在这期间作为人民教师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参与其中,尽一份力量,志愿守护校园安全,感觉很欣慰的。 另外,疫情还没有完全得到控制,但工作还得继续,所以今年本科生招生宣传只能在网上进行,也就是特殊时期以特殊方式,在特殊的日子里—2020年4月22日是北京科技大学校庆68周年的日子,进行针对吉林省的专场宣讲,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自从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庚子鼠年正月开始一直宅在家里每个人都心里憋屈,好想到外面呼吸新鲜空气,好在五一小长假可以第一次到北京郊区尽情的欣赏美景,深深的呼吸野外空气和好好玩耍了,而且远郊幽谷神潭的景色真心不错啊! 2020年6月7日是母校—哈尔滨工业大学百年华诞的日子,之所以该日子为校庆日,是因为1950年6月7日中央就哈工大的办学方针专门给东北局发了电报,而这封电报标志着哈工大的新生。因此,学校决定把6月7日定为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建校纪念日。1920年建校之初的哈尔滨中俄工业学校铁路建筑科经过一百年风雨兼程,与哈工大同行,途经哈建工和哈建大,现已发展成为哈工大土木工程学院。从百年土木历经沧桑的风雨历程中,能够感知到百年土木励精图治的发展脉络和厚积薄发的深厚底蕴。母校哈工大百年华诞的日子,更是我们数万学子们欢庆的节日,每逢佳节倍思亲,更是让我们饮水思源,感恩教育和培养我们的恩师和老师们。此时此刻特别怀念我的恩师—李德滋先生(可见“回忆我的研究生导师李德滋先生”美篇)和我国大跨空间结构领域著名的专家和学者—沈世钊院士。我跟沈老师有三个主要的交集,第一个交集是,沈老师1979年第一批出国访问学者的身份前往美国里海大学进行钢结构方面的科学研究,1981年回国后在学校礼堂作回国访问学者研究的报告,当时我是大三学生,沈老师的报告非常精彩,使人大开眼界,更加对钢结构感兴趣,最后也报考了本校钢结构专业的研究生,这就是跟沈老师的第一个交集。第二个交集是,1984年秋季我研究生毕业的时候,沈老师担任我的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的委员,在答辩过程中给与了很多帮助和很好的论文修改建议,从而能够顺利的通过答辩,获得工学硕士学位,这是第二个交集。第三个交集是,我从韩国庆北大学校获得博士学位到北京科技大学土木系工作之后的2003年,增补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空间结构委员会委员时,给予大力的支持,能够成为空间结构委员会一员,该学术兼职是我一直都梦寐以求的荣誉。基于上述几点我对沈老师表示真挚的感谢和对我对教诲,而且沈老师在做学问和做人方面的身体力行永远激励着我一直向前,谢谢您—沈老师、沈院士!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的研究生导师——李德滋先生</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沈老师在指导科学研究和创新</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哈建工主楼</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哈工大主楼</h3> 一世纪的规格功夫,迎来哈工大的百年华诞,也是建校伊始的两个专业之一的铁路建筑科,后发展成为土木工程专业的百年华诞。百年土木历经一个世纪的发展,百年春华秋实,培兰育桂,名师荟萃,桃李芬芳。哈工大土木工程学院百年树人,已为国家培养了数万余名优秀学子。<br> 百年土木,百年树人,励精图治,厚积薄发。站在新百年的起点上,提出创建世界一流土木学科和培养世界一流土木创新人才的目标。在母校百年校庆与专业创建百年纪念之际,饮水思源,响应新百年发展基金的要求,作为一名学子尽一点微薄的力量,略表感恩母校之情,谢谢母校的教育和培养!<br> <h1> 最后祝贺母校哈工大百年华诞,继续秉承“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迈向“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征途上再铸辉煌新百年!!</h1> <div style="text-align: right;">牟在根</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2020庚子鼠年6月6日于北京科技大学</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