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下午五点,我们到达了扎尕那村寨。心里有点小激动,因为在此之前的甘南之行其实都只是路过,它才是我甘南行的第一真正目标。</p><p><br></p><p><br></p> <p> 还没进寨,就急着在大门外照相。</p><p><br></p> <p> 宣传单被风吹开一角,正好盖住了扎尕那三个字,驴友赶忙上前按住。</p><p><br></p> <p> 扎尕那藏语意为“石匣子”,位于甘肃迭部县西北30公里处益哇乡,这个隐藏在崇山峻岭中的藏族村落,被雪山、圣湖、蓝天、原野,苍松翠柏环绕包围着,享受着自然的礼遇。</p><p><br></p> <p> 对扎尕那的初步记忆,来自多年前的电视连续剧《爸爸去哪儿了》节目,曾经有一群天真可爱的影视人的子女,与他们的父亲,在大山深处扎尕那,这个美丽又淳朴的山寨里化惊为喜,因苦生乐的拍摄生活的片段。</p><p><br></p><p> 从那时起,我已恋上了这片古老而神秘土地。</p><p><br></p> <p> 我们入住进了东哇村一家藏民自建的小旅馆。三层楼房,房间很宽敞,收拾得也很干净,还新装了大功率的电热器。(这里冬季取暖一般都是电热毯,没有暖气。)</p><p><br></p><p> 旅店目前由母女俩经营。因为已逐渐进入淡季,今天旅馆就只有我们这批人。(这张照片从朋友处转载的,我们去时院子里仅一辆车。)</p><p><br></p><p><br></p> <p> 我们被安排在三楼,司机师傅帮我们提上了行李箱,但这里海拔已经3200米左右,背着背包走上楼,还是感觉到有点心跳加速,头重脚轻。</p><p> </p> <p> 扎尕那虽说有四个村寨,但由于隐藏大山深处,交通不便等原因,目前尚未大量商业开发,因此附近餐馆,商店甚少。我们就顺势在旅馆老板家吃饭了,这样也让我们体验了山寨的原汁原味。</p><p><br></p> <p> 藏族姑娘手巧,烧得一手好菜。女儿掌勺,母亲端盘,干净、利索,没费多长时间,一桌荤蔬搭配,色香味俱佳的炒菜搬上了餐桌,完全颠覆了我早先对藏菜的基本定义,朋友们都赞不绝口,姑娘只是浅浅地微笑。</p><p> (无私的摄影大师,为我们照了这张照片,自己却未能出现在这个温馨的饭桌前)</p><p> </p> <p> 昨晚一个好觉,醒来完全没了身处高原的不适。</p><p><br></p><p> 三楼视野特别好,推开窗,远处的青山跃然眼前,昨晚的一场雨,让窗外送来的风也格外的清新。</p><p><br></p><p> 探头东望,山尖已缠上了薄薄的轻纱。</p><p><br></p> <p> 师傅已在车边等着我们了,赶快出发,看日出去!</p><p><br></p> <p> 昨晚的大雨,蕴育了一片汹涌澎湃的云的海洋。</p><p><br></p><p> 到达观景台瞭望,扎尕那像刚揭开盖子的蒸笼,云遮雾障,蒸汽冲天。</p><p><br></p> <p> 白云淹没了群山,像一张洁白的宣纸,把半山坡上的藏族村落、鳞次栉比的藏式榻板木屋、层叠而上的良田和坐落在石城高端的金顶拉桑寺,映衬得如水墨丹青。</p><p><br></p> <p> 我出神地看着远方,这片云彩,咋就成了一群脱离管束的孩子。他们调皮又可爱,把天空、山峰、村庄当作了游乐场,竭尽快乐之能事。</p><p><br></p> <p> 他们你追我赶互相赛跑,打闹翻滚尽情狂舞;一会儿把山峰团团围住,给它套上厚厚的棉袍;一会儿又低下身子,扯下了它头上薄薄的面纱,让山峰露出半个脑袋。他们天真无邪,神秘莫测。</p><p><br></p><p><br></p> <p> 不知是谁放飞了航拍无人机,这个小机灵与几只雄鹰🦅一起,穿云破雾,钻进了我们所望尘莫及的秘境。</p><p><br></p> <p> 太阳出来了,看到他们严厉的父亲,捣蛋的孩子们纷纷逃离。</p><p><br></p><p><br></p> <p> 有的藏到了密林深处,有的躲进藏民家的院落,有的则附着在低矮的草原上……</p><p><br></p> <p> 这可迷煞了这批爷爷奶奶摄影师们,为捕捉孩子们的行踪,我们从东哇村赶到半山腰的业日村观景台,而后又再盘上了山顶的达日村观景台,不愿放过“孩子们”任何细小的举动。</p><p><br></p> <p> 终于,云絮散去,仙气袅袅的扎尕那露出了雄伟壮观真面目。</p><p>(这张相片同行的摄影大师给照的,效果就是不一样吧!👍👍👍)</p><p><br></p> <p> 站在这个位置,仿佛坐上一把豪华的太师椅,高山作背,大地为座,扶手华贵气派。</p><p><br></p> <p> 与达日观景台遥遥相望的东面山坡上仙女滩草甸,也展露了它秋季特有的美丽的风采。</p><p><br></p> <p> 离开了观景台,回了趟旅店。午饭时间尚早,去参观一下拉桑寺,入乡随俗,拜拜佛,转转经筒,祈求旅途平安快乐。</p><p><br></p> <p> 拉桑寺,位于我们住宿的东哇村上方不远处,占地10余亩。创建于1645年,是由原东哇总管修建的格鲁派寺院,系四川境内的达仓郎木格尔登寺的属寺,主要供奉护法神“青交托吾巴”。</p><p><br></p><p><br></p> <p> 走出门外,只见一群藏香猪在猪妈妈的带领下,自由行走在民居门前的巷子里。</p><p><br></p> <p> 沿路,还发现有正在修建的上山步道,以及民宅改建的工程,扎尕那这座城堡正在悄悄地发生着改变,不久,这里旅游环境一定会更好,只希望别丢失了原汁原味原生态的本真。</p><p><br></p> <p> 一路上攀,有些老房已没人居住,土墙木门都已破损,屋顶上自然生长的杂草在风中摇曳。</p><p><br></p> <p> 抬头仰望,佛塔在层层叠叠的榻板房顶上熠熠生辉。</p><p><br></p> <p> 拉桑寺是扎尕那村寨的制高点, 现有经堂2座,密殿,观音殿各1座,住寺僧人40人,信众7个自然村,2500余人。这里是举行宗教活动的主要场所。</p><p><br></p> <p> </p> <p> 教徒们不分男女老少,虔诚地转着经筒,一圈圈,一天天,一年年。</p><p><br></p> <p> 帅气藏族小宝也随着大人来寺庙祈福,头上扎着可爱的小辫子。</p><p><br></p> <p> 佛堂正在维修,众僧人大家动手,忙碌着寺庙的修缮工作。</p><p><br></p> <p> 转过经筒,站于山巅。</p><p><br></p><p> 看蓝天云舒云卷、赏山寨层峦层宅,心潮起伏,感慨万千。</p><p><br></p> <p> 前方,迭山绵延、松柏苍翠,维护山寨远离尘嚣浮华,宁静祥和地芬芳在大山深处,保持着“亚当和夏娃诞生的处女地”的美名。</p><p><br></p> <p> 背后,寺庙佛祖、经堂佛塔,承载教民的梦想希望,庇佑着一方的村寨和良田免遭伤害、村民过着平静祥和的生活。</p><p><br></p> <p> 进入村庄的一条石板小路,犹如飘舞着的白色哈达,给山寨留下一道优美的曲线。</p><p><br></p> <p> 回家了。姑娘轻倚门楣,厚重的冬衣裹不住青春散发出来的美丽,她在等我们吃午饭了。</p><p><br></p><p> 年轻能干的女主人,虽说久居山寨,情商一点也不输城市女孩。她举止稳重,跟我们说话时还带着几分腼腆,但从她对着司机师傅口口声声的哥呀哥的叫声,那种亲热,那种自然,着实让人暖心,连我也打心眼里喜欢上了她。</p><p><br></p> <p> 午饭后休息片刻,我们再次启程,去游览北山的风光。</p><p><br></p> <p> 沿“哈达”小路走下村寨到谷底,左边一道木牌坊,写着“念甘达哇神山公园”,这该是新建的门牌吧?门外并排停着几辆电动游览车。</p><p><br></p><p> 园内一条狭道通往北山上,看着这陡峭的坡道,心里有点发虚,毕竟在高原上,留点体力吧,甘南的行程一半还没完成呢!于是每人花了40元,买了往返的车票,搭车进入了公园。</p><p><br></p> <p> 这是洮迭古道(卓尼到迭部的古道)的一部分,长约5公里,中间有两个停车点,老虎口和一线天,我们没停车,十几分钟车便到达终点,铺平的道路到此结束。</p><p><br></p> <p> 北山接踵耸立,气势恢弘。雄伟壮观、璀璨生辉的光盖山石峰为最高峰,它的山体由灰白色岩石组成,山上寸草不生,而紧挨着它的低矮的小山上却绿荫掩映,秋色浓郁。</p><p><br></p> <p> 踩着碎石满地的山路走了一段,我们便返身回来,因为深度游玩此处需要徒步翻山,那样最好是找个当地的领队,骑马进入,但我们没那打算。</p><p><br></p> <p> 回程在“一线天”叫停了车。一线天,乃亿万年地壳变动形成的山体的断裂缝隙,如刀劈剑削。</p><p><br></p> <p> 清澈的泉水从石上淙淙流过。</p><p><br></p> <p> 两礅拔地而起,高百来米厚实的山岩对称壁立,中间留了三、四米宽的落地空间,好似专门为往来扎尕那的主、客开设的大门。因此,有着石匣子“北门”之誉称。</p><p><br></p> <p> 一线天还没好好看全,司机就催着要开车了。</p><p><br></p> <p> 第二站“老虎嘴”停下后,我们干脆让司机把车开走了,让我们自己好好游览。(感觉这笔车费花得有点不值,不过也算为山寨做了点贡献)</p><p><br></p> <p> 公园有条叉道直通仙女滩,我们拐了过去。一路上,有很多奇花异草。</p><p><br></p> <p> 一排叶子稀少,树枝上却缀满了一撮撮金黄色的小果子的植物,引起了我们的关注,以前曾经见过,却从没未追究它的名字。</p><p><br></p> <p> 朋友的手机软件认出了它,原来是沙棘。这种植物大多生长在西北地区。我在内蒙旅游时曾经听说其富含维生素C,而买过沙棘冲剂,却从来没把它跟眼前的植物联系在一起。</p><p><br></p> <p> 这可是蒙古族、藏族常用药材。主要功效:健脾消食,止咳祛痰,活血散瘀。这种果实秋季成熟,待冻硬时采收。</p><p><br></p> <p> 终于到达了仙女滩,这是水草肥美的山间牧场,也是观日落的最佳场所。巍峨挺拔的北山和秀丽多姿的东山下的仙女滩,地如其名,美不胜收。已从青绿转向橙黄色的毛茸茸的秋草,像一张大大的地毯,铺展在半山坡上。</p><p><br></p> <p> 站上观景台,如画的扎尕那村寨再度全屏现身,只是视角和背景画布重换新颜。</p><p><br></p> <p> 云层却渐渐增厚,天开始阴沉。接近傍晚时分,高原地区离开了太阳,人体便感觉清冷。等了半个多小时,有些朋友已耐不住寒冷,陆续有人回寨了,我还在默默祈祷。</p><p><br></p> <p> 突然,西边开始亮堂。太阳不负众望探出头来,露出了微微的笑容。</p><p><br></p><p><br></p> <p> 淡淡的阳光,水晶般的清澈,轻洒山巅上,灰白色的石质山体如镜面明亮反光,顿时丰满了仙女滩四周的色彩。</p><p><br></p> <p> 阳光洒在草地上,透着明媚,带着馨香。我也感觉被披上了一层柔柔的外衣,从脸部一直暖到心里。</p><p><br></p> <p> 幸福其实就是心底深处的一缕暖阳。</p><p><br></p><p> 草滩上就我们几个人,没有旁人打扰。我傻傻地坐在栈道上,充分享受着那份难得的静谧与安好。</p><p><br></p> <p> 藏族姑娘蹲下身子在挤牛奶,母牛安静地站着一动不动,两边两只牛儿像是她们的保护神。我挪动一下身子,想靠近点儿拍摄,右边那头黑牛便向我走来,以示警告,我赶紧退了回去。</p><p><br></p> <p> 姑娘挤完奶,给母牛喂了些食物,该是给予的奖励吧!</p><p><br></p> <p> 多么温馨的场景,多么和谐的自然,此时就连藏民弯身采集牛粪,似乎也充满了诗意。</p> <p> 时间也仿佛不再急速运转,所有节奏都慢了下来。</p><p><br></p><p><br></p> <p> 我们坐坐歇歇,拍拍看看,把迷人景色多多记录,让这份美好互相传递。</p><p><br></p><p><br></p><p><br></p> <p> 直到太阳架在西面的山坡上,把步道扶手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并用其漫射的彩光轻拂我们的脸颊,它在告诉我们:该回村寨了。</p><p><br></p> <p> 三位美女从仙女湖上边下来,听说他们翻山越岭,绕了一个大圈,在海拔3、4千米处爬山实属不易。霞光勾出了她们的轮廓,看着她们依然神采奕奕的样子,我由衷感叹:年轻真好!</p><p><br></p> <p> 晚饭时我们得知,扎尕那有着游牧、农耕、狩猎和樵采等多种生产方式,且各自彰显着自己的优势。藏民们根据季节,性别等多种条件,交错融合多种生产方式,补充提高生活水平。</p><p><br></p><p> 这里分明不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但它那自给自足、和谐合理的自然经济,又让它的的确确成为现实版的世外桃源。</p><p><br></p> <p> 扎尕那,是一本内容广博的书,打开扉页,它的山水、云雾、牧场、寺庙、民俗文化是它精美的篇章,值得细细阅读,传神入胜。</p><p><br></p><p> 它又是一坛久酿的醇酒,倒入杯中,闻其香,观其色,品其味,滴滴暖心,口口甘甜,令人魂萦梦牵,心醉神迷。</p><p><br></p> <p> 新的一天又开始了,寨民结伴出工了,充满灵性的云朵,像是知道了我们将要离开,也不再淘气,不再嬉闹,只静静的守候在山头上。</p><p><br></p> <p> 当我们拉着行李准备离开时,它突然把最精彩的一瞬奉献,算是给我们的告别礼,为我们饯行。</p><p><br></p><p> 再见了,难忘的的扎尕那。</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