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溺水安全教育

杨欣欣

<p>  你知道吗?意外总是在不经意间来临。真正的溺水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简单!无法大喊,也无法挥手求救!青少年溺水大多是在水里悄无声息地死去,没有挣扎,很多时候大人就在身边却浑然不知......</p><p> 因此,防溺水,刻不容缓!</p> 致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 视频一 视频二 视频三 关于溺水,你一定要知道的事 <p>  离开泳池,为什么还会发生溺水伤亡?溺水,医学上称为淹溺,由于水进入肺部或喉部痉挛所致的窒息。</p> 如何做好防溺水的措施 <p>  应在成人带领下游泳,学会游泳。不要独自在河边、山塘边玩耍,不去非游泳区游泳,不会游泳者,不要游到深水区,游泳前要做适当的准备活动。</p> 溺水后,如何自救? <p> 1、不要挣扎:放松全身,让身体漂浮在水面上,将头部浮出水面,用脚踢水,防止体力丧失,等待救援。</p><p> 2、游泳池溺水:如果在水深2-3米的游泳池溺水,落水者可在触底时用脚蹬地加速上浮,浮出水面立即求救。</p><p> 3、被水草缠住:要冷静,深吸气后屏气钻入水中,用双手慢慢解脱缠绕,切勿挣扎,挣扎只会越缠越紧。</p> “七不两会“防溺水安全教育 <p>“七不”:</p><p>1.不私自下水游泳;</p><p>2.不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p><p>3.不在无家长或监护人带领的情况下游泳;</p><p>4.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p><p>5.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p><p>6.不在上下学的途中下溪、河、圳、沟、水库、水坑、山围塘等危险水域游泳、游玩、嬉水;</p><p>7.不盲目下水施救。</p><p>“两会”:</p><p>1.发现险情会相互提醒、劝阻并报告;</p><p>2.会基本的自护、自救方法。</p> 学生防溺水“六不准” <p>1.不准私自下水游泳。</p><p>2.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p><p>3.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队的情况下游泳。</p><p>4.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p><p>5.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p><p>6.不准不会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p>

溺水

游泳

不准

水域

下水

挣扎

擅自

视频

家长

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