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简介 <p> 汉阴县草桥小学位于县城东7公里处,始建于民国16年(1927年),民国30年(1941年)改名云门乡中心国民学校,1956年改名草桥小学,2018年成为汉阴凤台教育集团成员学校。近年来,学校以创建“人文传承”学校特色为突破口,以“做最好的自己”为办学思想,围绕“皮影戏”省级非遗文化特色,开设特色校本课程,全学科渗透德育,以“1+1+X”的形式实现了学校德育工作与课程建设相融共进,比翼双飞的良好态势。</p> 一、“1+1+X”德育形式内容 <p><br></p><p>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明确指出: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和良好心理品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和全面发展,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为了构建方向正确、内容完善、学段衔接、载体丰富、常态开展的工作体系,学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学校原有地域文化资源优势,按照《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相关要求,创新了德育工作模式,形成了1+1+x”德育形式,即1个切入点,上好皮影戏文化课程;1个着力点,开展好皮影戏文化活动;X门学科融合,与学科课程融合,全面提升学生素养,取得了显著育人成效。</p>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p><br></p><p> (一)上好皮影戏文化课程,用课程引领德育。汉阴县“李兴儒皮影戏”被选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具有地方特色的皮影戏以其独到的魅力为德育教育提供了很好地平台。为了传承地方艺术、激发学生们对皮影的兴趣与热爱,学校以校本课程为载体,有效整合汉阴地域文化资源,在开足开齐国家课程的基础上,每周开设地域文化校本课程,通过教师自主开发,形成了地域文化校本教材,并结合学生实际制定完善教学目标和教学形式,让学生了解家乡文化遗产,感受文化遗产的魅力,从而培植家国情怀,丰富德育内容。</p> <p> 在美术学科中,学校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设立不同的教学方式和目标,对于1至2年级的学生,以激发兴趣为主,要求从绘画的形式了解皮影;3至4年级的学生以学习制作单色皮影为主,加深对人物形象的认识;5至6年级则以学习制作不同颜色搭配的套色皮影为主并引导他们进行自主创新。“美术”与“皮影”相遇,开启了学生对手工活动的新体验,皮影课程成为链接艺术与生活的桥梁。</p><p> 在音乐学科中,教师巧妙构思,运用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皮影的由来,历史,演唱技巧,舞蹈韵味等。通过皮影艺术教育教学,在皮影吸取作品的欣赏中,让学生从中认识美,体验美,进而创造美,发现美。使学生萌生热爱地方戏曲文化,继承优秀传统美德之心。</p> <p> (二)开展好皮影戏文化活动,用活动充实德育。为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皮影文化,学校在课程的基础上,开展相关活动,以此充实德育载体。一是看皮影,皮影戏的传统剧目数不胜数,题材大多取材于历史故事,童话寓言,如《岳母刺字》、《杨门女将》等,不少戏剧具有爱国,励志等教育功能,学校通过影视教育主题活动,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认识真善美,树立正确人生观;二是演皮影,学校依托阅读课,引导学生共读一个故事,充分理解故事含义,发挥自身优势,倡导学生共同创编剧本,设计人物。开展“皮影艺术节”,以班级为单位,演绎故事情节,并发动学生深入挖掘汉阴文化特色,发挥想象力,把汉阴美景、名人故事等元素融入剧本创作中;三是做皮影,通过识皮影,赏皮影,了解制作过程,每周五社团活动将创编的故事进行制作,在制作的过程中创作符合现代审美的造型,学生们在艺术实践中提高了创造能力。</p> <p> (三)将皮影戏文化和学科融合,全面提升学生素养。一是为使学生素质在皮影课程中得到提高,由美术老师牵头,全方面整合教师资源,比如语文老师负责指导剧本的编写,音乐老师负责音乐的选取,整个节目的编排全部是在各科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由发挥,自主完成。为保证活动的专业性,学校聘请了汉阴皮影传承人李小军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学生的心灵被表演中所获得的成就感所滋养,在成功机制的激励下,学生始终能保持开拓性的思维和独特的创造力。二是深入挖掘国家课程特色,发挥想象力,把国学、英语、安全教育等元素融入剧本创作中。皮影艺术作为有效的体验式教育手段,以传统故事作为剧本的素材来源,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境界。皮影故事中蕴含的思想和道德情操必须通过理解才能传达出来,对学生自身而言是道德提升过程。学生挑选剧本的过程,渗透的是道德、审美教育,学生在对人物形象的把握中学会分辨是非善恶,在对故事的消化和再吸收中体会情感,最后再声情并茂地进行舞台演绎,促使学生学会了崇尚知识,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增强了热爱家乡文化,守护家乡的情感。</p> <p> 以“戏”为台、用“影”传德,通过不断实践,将课本知识以皮影戏为载体融入德育课堂,将非遗文化与德育相融合,通过德育实践活动,把教育要求内化为品质,外显为行为,达到德艺双馨的育人效果,编排出《彩虹色的花》《小红帽》《黄香温席》《垃圾分类》等皮影戏剧,并在“第六届陕西省艺术实践展演工作坊”活动中荣获一等奖,2019年学校被评为安康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让家乡传统文化充分发挥育人功能,开创德育工作新天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