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文字:中国秀</h5><h5>影像:中国秀</h5>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高桥是一首歌</b>。先人用他们艰难的奋斗谱写出雄浑的乐章。一代代高桥人要踏歌而行,让高桥奋斗进行曲更加激越与嘹亮。</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高桥是一首诗。</b>有大气豪放,有低徊婉约,一如我们在烈日暴雨下的抗争,在饥饿苦累下的忍耐,在无路之处开出道路的勇敢无畏,在岁月不公等级不同中追求爱情的甜蜜和理想的明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高桥是一部书。</b>它有丰富深邃的、光怪陆离的故事,但正直的力量和奋斗的勇士永远是主角。高桥的故事永远是耐人寻味的励志故事。我们一代代高桥人要讲好高桥故事,续写出更加动人的高桥新篇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高桥记忆》</b>一书共分为八辑,48篇老乡文章,6篇乡贤书画作品,30万字。书中那些感人至深的文章里,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高桥人对家乡的情怀与留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u>点击视频看永兴</u></b></p> <p class="ql-block"> 庚子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所有人都因此宅在家里生活太久,亲情更浓,思乡更多。</p><p class="ql-block"> 今年的五一假期因此还是不能远游。不过我们却以一次不同寻常的方式出行。感谢卫东老弟的良苦用心,组织原高桥部分老乡进行了一场意义非凡的“五一故乡行”活动。</p><p class="ql-block"> 五月一号这天,带着乡恋、满怀乡情,我们先后走过了旧街、黑泥、万斛、良马、施招、高桥、鲁坝、塘坝、黄泥、永兴、于桥、白鹤、藕塘等大半个高桥。所到之处立即勾起了大家对童年往事的深情回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家乡的风、家乡的云、家乡的土是那么的亲切。老宅老院、老塘老路、老园老树是那么的熟悉。看:门前田野上,麦苗青青,一望无边,泛起绿波;瞧:东风水库里,微风习习,层层鳞浪,银光闪烁。参与者兴奋不已、感慨万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小时候我在这里住过,老房子老样子一点没有改变”“小时候我在这里读过书,这就是当年我的教室,西边是操场”“小时候我和他一起上学,天天从这条路上走过”“小时候我到这片公场打谷晒粮,喜欢在这里滚铁环、踢毽子、掼纸炮。还喜欢在草场上翻跟斗”“小时候我经常到这塘里游泳”。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个不停,还有太多的“小时候”让大家都回到了从前的岁月。</span></p> <p class="ql-block"> 离开永兴学校,我们从“同创路”穿越老家“罗庄”,来到永兴村民委员会(2000年全县行政区划调整原永兴、于桥两村合并成永兴村,村委会放在了于桥)。在村委会西北方向,不太远处有个茂密树林围着的小村庄叫“张庄”,那便是春林兄弟的老家,近观房子庭院保存完好。春林非常感慨地说,我的老家还在,还能“常回家看看”。快近中午,我们驱车来到“鲁夹荡”,这里是卫东弟的老家。站在这里就可以看到我们的老家罗庄。大家相聚在卫东家老堂屋,围坐在两张四方大堂桌旁,土鸡蛋、土猪肉、野鱼、野菜,一顿原汁原味的家乡菜肴,小时候那种家的味道被我们找回来了。</p> <p class="ql-block"> 此前,应《高桥记忆》一书编辑部梁家根等几位老师盛情之约,要求我能够撰写一些相关的文章。唯恐阅历不足、知识有限,写出文章有误读者的宝贵时间,一直是迟迟不能落笔。这次“五一故乡行”活动,让我安耐不住,我知道我虽语无伦次,可也想说说我故乡的那些事。也就有了说不完的故事。此前我也曾拿起纸笔想记录一些东西,结果发现好多字拿笔不再会写了,所以今天我就习惯性敲起键盘,多少回忆一些不成文的家乡记忆。</p><p class="ql-block"> 我是已过半百的人了,人生基本已经定格。回望来路,说来话长。今天细想起来,走出校门,跨入社会,虽然不能用“事业成功”来形容,但是始终努力走在前进的路上。做了几件不算大的事:种过田;教过书;还开过酒店;再就是起房造屋。前面几件事做得时间都不是太长,但是对我做好起房造屋这件事都起到了启发性作用。</p><p class="ql-block"> 起房造屋这件事也成了我一生当中最主要的职业。时至今日,我为家里建过三次房子,一次是八三年在老家罗庄建造的十间平房;二是八七年马坝建造的二层楼;三是举家搬迁到盱眙县城,于九七年到九九年,先后建造成的泽国园大酒店。这些年,除了为家里建房这还能记得清,再就是为他人起房造屋,无法一一道来。</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我对自己的职业时间段用“三个三”来概括,第一个三就是在老家永兴教书的三年时间;第二个三就是经营“泽国园大酒店”的三年;第三个三就是成为一个建设者的前后三十多年。从事建筑服务行业,摸爬滚打的这些年,期间可谓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好在今天终于做成了本地区同行业的“老大”,这段书还得花时间花精力去回顾整理。</span></p> <p class="ql-block"> 不过种田和教书两件事都发生高桥、发生在永兴。反应了改革开放初期,农村的变化与发展,应该算着是我的《高桥记忆》。一九七八年,中国进入历史拐点,一场伟大的革命---改革开放,给我国方方面面带来了大巨变!高桥老乡和其他人们一样,人生变、思想变、事业变、财富变,每个家庭也都经历了时代变迁。作为一名曾经的高桥人,我亲历了这一场从农村到城市的伟大变革。新型城镇发展之路已经铺就,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时间的推移,农村人口逐步向城镇转移。曾经养育了几代人的土地与村庄,如果不去用文字和图片留下一些记忆,可能我们的后来人想找点值得自己怀念的历史就困难了。借此机会,我也把自己知道晓到的部分属于自己的历史、属于高桥的历史留上几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老家的那些记忆</b></p><p class="ql-block"><b> 刘庄</b>:我们一行人乘坐在同一辆考斯特商务车上,沿途边走边看。春天的美景尽收眼底,欢快的笑语接连不断。跨过高桥河,行至到高桥境内。一眼望不到边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跃入眼帘。这片园区曾经是旧街大队的几个村庄。今天我要说的是其中一个叫“刘庄”的村子,那就是我们刘门几代人的老家。寻根到旧街,问祖去刘庄。这里有我们的根。我的祖父(家乡习惯称呼爹爹),生于解放前,1908年他就出生在那里。想追寻更早的祖先我们目前还缺乏细考与研究。不过爹爹他们那一辈,家里兄弟比较多,他排行第六,爹爹是他们家中少有的读书人,也许因为他读书识字,时常会带些有条件人家的孩子读书,也就是过去的“私塾”。所以在老家那里被人称为“刘六先生”。爹爹虽然不是什么显贵之人,可他是一个善于交际的人,也是一个非常明白之人。八十多年前,在祖父他们这一辈,随着人口繁衍,刘庄原有的土地资源已经不能养活全家人。树大分杈,人多分家。四十年代末期,刘庄门户人口近百人。爹爹他们其中排行第五和第六两门兄弟,一起举家南迁,从旧街迁徙到了永兴。</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b style="font-size:18px;">永兴</b><span style="font-size:18px;">:据《清•康熙—盱眙县志》记载,盱眙县治东南就有永兴集、莲塘集、冈村集等。所以到现在,人们还一直称“永兴街”,它比高桥街历史更久远。民国时期这里也曾经称之为“乡”。在我们读书时期,仍然能够清楚地看到街道中心有一条石板路,每一块石板中间都有一道(也有两道)几公分的半圆型凹槽,从那凹槽和青石的平滑,就可以感受到它悠久的历史。</span></p> <p class="ql-block"> <b>永兴学校</b>:解放后为办教育,就把这座寺庙地方改建做学校,我的母校---永兴学校, 我小学五年、初中两年都是在母校就读。新建的学校位于街道最西头,出了学校南大门向东就是商业街。学校东面就是永兴供销站,两家之间是一堵围墙之隔。再向东街道两侧还有几家私人商业社。学生放学后最大的乐趣就去“街上逛逛”。还经常有调皮的学生,忍耐不住自己的习性,哪怕课间很短的时间,也想着去哪里寻吃的找喝的。他们为了避免上课迟到,有时候不从校门进出,想点子翻越墙头到街上去玩耍购物,经常听到班级老师批评,学校广播曝光此类行为学生。学校东面的一面围墙,特别是东南角的墙头是年年维修,年年加高也阻挡不了他们“勇敢的跨越精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b>老家罗庄:</b>我出生的地方。解放前,祖父他们老兄弟俩户人家从旧街南迁到永兴。永兴街北一带有户姓罗的大地主,他家里有上千亩的土地,于是就从其手中买得一百多亩土地,新建了“罗庄”,这就是有不少人在问“罗庄为什么没有一户姓罗”的来历。解放后,共产党把土地从地主家私人手里夺回来,收回人民群众集体所有,并实现土地改革。原来的罗家大地主不复存在,土改之前为便于区分,就有“上罗庄”和“下罗庄”之分。解放后“下罗庄”改称之为“戴庄”。我们刘姓所在的庄子就名正言顺地称之为“罗庄”。</p><p class="ql-block"> 到了七十年代,随着罗庄面积范围的扩大,人口也越来越多,外来的非刘姓人口占三分之一。罗庄地处永兴街北一公里处,与永兴街之间有一条四五米宽“笔直”的土路相通,是那个年代庄子与外界联系的“交通要道”。一到下大雨天就很难通行。1995年,我们首先走出去的刘门兄弟,自掏腰包为罗庄到永兴的这条老路铺上了石子路,解决了阴雨天不能行人的困难。那时起,我们喜欢用“家乡路”或者“罗庄大路”来叫这条路,可是当地人一定要把它称之为“同创路”或者“康庄大道”。现在这里已经是一条水泥大路,从永兴直通到新盱马路(G344),沿途经过黄泥和旧街两村。</p><p class="ql-block"> 罗庄人,思想活跃,敢为人先,值得许多人认可。改革开放初期,在农村率先种田致富。跟随城市改革的步伐,进城务工、经商的也立即走在他人的前面。随着时间的推移,村子里人越来越少,剩下便多的是一些恋土难舍的老年人,他们不习惯长期随着儿女去过城市的生活,偶尔住在这里。2016年,为响应政府号召,罗庄的村庄宅基地被全部整治为可耕地,整治后土地被集体流转出去了。现在远远可以见得一片平整的现代化农田。</p><p class="ql-block"> 沿着那条“同创路”走进去的“罗庄”,能够找到的还有“东公场”、“西大塘”、“土老茔”。再就是位于原来庄子西北处“丰产片”我们刘家的祖坟了。我和刘忠的爷爷、奶奶,国权的爷爷、奶奶,都长眠于此。这里也就成为我们后来人不可忘却的、值得怀念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父亲这个人</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父亲,一九三二年生。我的记忆里,父亲一辈子没有上学读过一天书,他能够认出不少的文字,但是拿起笔只能生吧吧地写出自己的名字“刘玉荣”三个字。母亲小父亲一岁,父母生养了我们姊妹七个,那个贫困年代,儿女多的家庭,做父母的基本上都是在为解决温饱问题而发愁。然而,我的父母她们吃尽千辛万苦,在解决我们吃饭穿衣之后,还会千方百计把每个儿女培育成人。除了大姐和二姐没有读书,其他兄妹五人皆能够有很好的读书机会。我上初中的时候,大哥也刚好同时读初中。七十年代,农村的每个家庭不能同时有两个孩子在一起(特别是中学)读书,父亲就找关系把我哥哥先送到岗村中学读了半年,再转学到永兴学校来继续读完初中,这也就有了我兄弟两个是同学的关系了。一个弟弟和两个妹妹都是永兴学校毕业生。最小的一个妹妹考取淮阴师范,毕业后被分配在盱眙实验小学任教。</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父母他们除了家里种田养家糊口之外,父亲还学会一门了不起的手艺,那就是“瓦匠”。过去有了这门手艺虽然不能发家致富,但也解决了家里不少困难。就是这样一名普普通通的建设者,用他那一颗纯朴无暇的匠心温暖了千万家。父亲的人品特别的好,为人处世讲信用。他经常教导我们这些儿女:你可以不识字但一定要识世。他乐善好施,人缘特别的好。自从高桥公社成立了建筑站,父亲就成了建站的元老级别成员,一直在为高桥建设添砖加瓦,在高桥公社人称“大师傅”。全公社周围,哪家要新建“瓦房、平房”,还都想方设法找“刘大师傅”去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父亲虽然不识字,可他与时俱进,敢想敢做,对于我们、我们家、我们家族来说,他就是改革开放的引路人,践行者。发展的思维,过人的胆略,人格的魅力,一直在影响着我们这些后来人,因此也影响过其他许多人。带头承包农田脱贫、自建土窑致富,盖起了一条龙十间相连的砖砌整浇屋面的平房,可以说,在当时整个乡村首屈一指,乡里县里领导带人到我们家参观,令左乡友邻都羡慕不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八十年代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成果不断放大,农业的发展很快地激发了集镇经济的活跃。父亲说服自家兄弟并带领他们的全家,大胆地离开了养育几代人的农村(罗庄),把一个大家族整体迁移到集镇(马坝)安家落户、创业致富,在当时的十里八村引起极大的轰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进入九十年代,城市经济发展日趋兴旺,父亲紧跟社会前进的步伐,又再次号召并带领整个家族,陆续的从集镇马坝迁徙到(盱眙)县城安家落户,从工经商,让我们整个家族过上了令我们同龄人羡慕向往的城市生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没有父亲一次次英明的决策,我们整个家族就没有今天的辉煌。没有父亲给我一次次的正确引领,我也就没有这么多丰富又精彩的人生阅历。借此机会,我还是要对已经去另一个世界的父亲说:“谢谢您--大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高桥老街:</b><span style="font-size:18px;">1976年,我在高桥中学读高中,两年不到的时间,就吃住在父亲所在的单位“高桥建筑站”。那时建筑站与交管站连接在一起,东西长度五间瓦房,座南面向北。对面就是高桥医院。盱马路从高桥穿街而过。路北最西头便是医院,向东则依次为粮管所、供销社、农具厂、汽车站、农机站、高桥中学和高桥小学。路南自西向东为交管站、建筑站、商业大队、老街、商业大队、食品站。公社(83年7月改称乡)政府机关,还有文化站、广播站、邮政局、兽医站等其他几个单位都是在老街里面。老街走到头的最南端,就有一座很高的桥,也就是我们的“高桥”。那个时候高桥建筑站站长张锦文叔叔(我高中同学张勤玲的父亲),就住老街南头路西第一家。我们上街上学均会从这里走过,因此印象是特别的深。那个时候建筑站会计是岗里村过来的武锡章叔叔。我上学之外的时间大部分都是在建筑里打扰他们。父亲不在站里的时候,他们就会关心我的生活。至今还要说感谢他们!</span></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进城拜师学艺</b></h1><p class="ql-block"> 1978年初夏时节,我便离开高桥中学,跟随老师周敦源转学到了盱眙县二中继续读书,由于过去学习基础差,加之心理素质也差,连续两年参加高考失利而落榜。为此,周敦源老师如同父亲一样,一直无微不至地关心我的读书问题。</p><p class="ql-block"> 母亲心疼怕我心里压力太大,跟父亲商量就不想让再复读。1980年春节期间,印象当中应该就是大年初五这一天早饭后,过年吗,家里其他兄弟姊妹们都出去串门了,父母都在家里,母亲问我怎么不出去玩,我说不想出去在家帮你们做做事。父母都同时朝我看了一会。以后回想起来那一瞬间父母的眼神是那么的深情,一生不能忘却!母亲说:“我和你大(家乡话指爸的意思)商量,让你找点事情做做”。我低头不语。父亲接着说道:“做什么不是做,我不就是一个字也不识吗,我们想办法找事做,要想读书以后再读也不是没机会”。我无法说出当时自己的心情是什么?激动、放松、紧张、惭愧、懊恼、不甘、发奋,反正无法表达,五味杂陈。自己也没有答案!愣了有好几分钟时间,母亲知道我无主又无助,便亲亲的对我说“二子,你跟你大说话啊”。我吞吞吐吐说出了“随便你们吧”几个字。几十年过去了,还在为当时没有能够对她们说上“谢谢”两个字而后悔一辈子!</p><p class="ql-block"> 过了正月半以后,父亲通过熟人关系把我送到了县建筑公司学习“建筑技术员”业务知识,也就是建筑行业的图纸设计和工程预决算工作。八十年代的建筑业没有发展,县里根本没有专门的设计单位,也只有县建筑公司才既有施工又有设计部门和人才。也就是这么一年不到的时间,我从建筑识图制图开始学起,再到建筑结构计算,工程预决算等。练就一手非常好的制图标准字“仿宋体”。能够单独搞起多层楼设计与制图。能够根据图纸准确地作出工料分析。我在那里学到的知识,后来成就我的大半生,为我后来能够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建设者奠定了基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也就在当年过“大冬”那天,父亲为了感谢建筑公司对我的培养,通过他的师兄弟曹正乾(当时任县建设局副局长),请到建筑公司经理胡蕴奇、总工程师周永凯(是我学建筑设计的师傅)、工程科科长宗连宁(是我学工程预决算的师傅)等其他有十几个人吃饭。饭席之间,我的两位师傅都对我的学习成果予以高度的肯定。胡蕴奇经理说过这样一句话令我至今难以忘怀,他说“小刘啊,你把学到的东西一定不要丢掉,以后一定会有大的用处。如果你是城市户口的话我现在就能把你留下来。等等今后如果允许建筑公司招聘人,我一定第一个把你招进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县里学习回来后,1981年春,当时父亲所在的高桥公社建筑站没有会业务知识的人,父亲和公社有关领导打了招呼,我也就作为“人才”被建筑站用上了。其实那个时候的公社建筑站,基本没有什么像样的工程需要既要去设计图纸又要去做正规预决算的。所以我在县公司学到很多东西也是没有什么大的用处了。</p>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苦干三五年 造福几代人</b></h1><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分田到户:</b>八十年代初期,安徽农村分田到户的消息吹到了全国不少地方。我父亲因为经常在外面做工,他听到这方面的消息比较多。八一年春节的某一天,他与当时生产队当队长的堂弟刘玉明悄悄地研究,我们罗庄是不是也把集体的土地分到各家各户去种。叔叔也是一个思想比较先进的人,兄弟两个意见统一之后,叔叔召集了几户人家代表座在一起研究了怎么包?怎么分?怎么完成上交国家部分。并且签订书面协议,就这样分田到户悄悄地在罗庄这里兴起。八一年当年的春秋两季,全生产队农业大丰收。农民通过种田致富,在全乡引起极大反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农工同兴:</b>那一年起,父亲在队里带头承包土地,带领全家老小,承包了三十多亩土地,连续三年取得粮食丰收,通过种田致富了。农工同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我们家也因此改变了人口多而贫穷的面貌。一九八二年,被评为高桥乡种田“专业大户”。一九八三年二月,盱眙县委县政府在盱眙影剧院召开大会,全县首次表彰共1095户为发展农村商品经济两户,即“专业户”“重点户”,我们家是被表彰户之一,我和父亲一起参加了表彰会,并领回奖状和奖杯(也就是印上字的大铁瓷茶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罗庄窑厂</b>:吃饭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父亲又在思考改善住房问题。父亲他真是一个能工巧匠,他琢磨家里再盖“土坯草房”就跟不上时代了,为了能实现“砖墙瓦盖”,那就要首先考虑砖头从哪里来?周边附近最近的只有“丁马窑厂”生产,且丁马窑厂砖瓦供不应求,价格高还买不到。那时的罗庄也没有通上电。父亲看上了罗庄东面几百米处有个大塘,水塘里面常年蓄水不干,塘北头埂子很高,塘埂下面有几亩荒废地。他和生产队里说把这里承包下来,又带领我们全家,在塘埂边垒成土窑,买来“小八匹”机头带动自制的“制砖机”,开始烧制红砖。就这土窑后来被本地人命名为“罗庄窑厂”,不仅解决了我们自家建房的需要,还能提供给其他村民使用砖头需要。同年秋天,我们在村里从老宅之外拔地新建了十间平房,房子盖起来后,远处从永兴街就可以看到,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周围十里八村,无人不知无人不晓。</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现代化建筑:</b>再说点盖这房子的一些趣事。改革开放初期的农村,大部分能够解决吃饭问题已是很好,其他是要啥没啥。农村盖平房更加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平房也就是用砖砌筑的墙体,屋盖用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的平面屋顶。其结构性能好,美观大方,都是在城市里面才能见到的房子。盖这类“现代化建筑”必须具备四项基本条件,一是有技术员设计图纸;二是有钢筋、水泥、黄沙、碎石等主要材料;三是模板和脚手架;四是专业的施工队伍。其他都可以用土方法加以解决。</p><p class="ql-block"> 在当时,家有我这个“人才”以前学过图纸设计,懂得建筑施工技术,首先被派上了用场,第一个技术问题过关了。按照父亲的意思我很快设计好图纸,并且按照“现代化建筑”进行设计。那个时候罗庄虽然没有通上电,但是考虑到在我们东面靠近“东风水库”的不少地方已经用上电,我就按照有电的设计,放入管线,带面板墙壁开关、灯泡全部考虑进去了,只要通上交流电就能亮起来。在没有通电前,家里有大事情,我就用蓄电池供电实现电灯亮起来。八四年冬天,我结婚时,村里还是没有通上电,我就是用了几组蓄电池供电,加上从永兴学校借来的两台“气油灯”同时点亮,十间平房,屋里屋外,灯火通明,观为叹之!引爆周围所有人的眼球。</p><p class="ql-block"> 再说材料问题,建造平房必不可少的材料有:砖头(自家土砖窑里生产);还需要用到钢筋1.5吨、水泥8吨,这两种材料是最需要花大价钱也最难办的,这是计划物资。钢材需要到县物资局“批条子”,水泥需要到计划委员会“批条子”。父亲想方设法、克服重重困难,到县里开后门找关系也被解决。黄沙10吨好办就从黑泥河码头边有个砂站买,碎石子20吨,那是从东阳那里采石场买回来的。这些大宗材料交通运输也是不小的一道难题。永兴大队枣园小队吴广平是个开手扶拖拉机的,他刚买的一台新的12匹手扶拖拉机,就被我们家长期包用。去盱眙拖水泥带钢材,前前后后不知跑了多少趟。石子到东阳即可买到手。那段时间,我家大哥负责采购并随车运输,很多时候都是起早摸黑,很是辛苦。</p><p class="ql-block"> 还有就是模板和脚手架的问题。父亲非常有经验,利用巧妙的土方法,解决了这项难题。脚手架通过在屋面底下预留出几皮砖墙孔,再用农村盖房子用的梁棒穿入,这样做就不需要搭设脚手架了。可是我们家里没有那么多的梁棒可用,就把罗庄一个村子人家里的梁棒借过来用上了。没有模板,用农村的现成的竹杆子满铺在梁棒之上,再铺上稻草,抹上泥巴,待干成后就成为天然的模板。</p><p class="ql-block"> 建筑工人不是问题,父亲就是行家里手,他叫来在建筑站的几个徒弟,还有我的一个瓦匠叔叔,他们一块一块把砖砌上墙。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房子,钢筋的加工和定型与施工都是技术活。那时既没有电也没有机械,我就想着土法上马,6毫米直径的钢筋是圆盘着买回来的,首先要进行“调直”工艺处理,我们就把钢筋的一端固定在大树上,另一端绑在手扶拖拉机上,利用拖拉机与大树对拉使其达到调直的作用。然后根据我图纸设计要求长短截断再绑扎成型。我再指导工人人一根一根地绑扎。家里其他人齐上阵做小工。八月半那天,屋面浇筑混凝土,我们又从生产队请来十几个壮汉,帮忙搅拌混凝土,中午十二时整,随着最后一桶混凝土被浇筑起来,鞭炮齐鸣,大功告成!</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农村有句土话“盖屋不封檐,一撂二三年”。房子主体建好以后,门窗安装了,油漆没有做。室内墙面粉刷了,涂料没有上。地坪垫好了,地面没有做。窗户安上了、没有玻璃用塑料布替代。从美观角度出发,平房檐口应该设置有二十公分以上的檐沟,这个工作也没有到位,也就是没有“封檐”的意思。这样的房子虽然还有好多工作没有完成到位,但完全可以满足居住需要。八四年春天,我们家搬进新房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这年冬天,我婚礼就是在这里举办的。乙丑年正月,因为是新房子又进了新人,亲亲友友登门拜访,这个春节也就过得特别的热闹。至今还记得大年初六发生的一件趣事,家里来了不少人,其中一桌老长辈聚在一起,吃饭聊天、吟诗作对。席间家里的一个叔叔抬头环顾了一下,说出了这样一句对联,“日照纱窗个个孔明诸格亮”,你们只要对出下联我便喝一杯(三两的酒杯)酒。于是在桌的人便是你一言我一语,对出了好多的下联。那一天还真把叔叔给酒喝醉了。这十间平房我们前后仅仅居住了四年不到的时间,后因全家外迁转让给庄邻。</span></p> <p class="ql-block"><b> 马坝落户建房:</b>改革开放从农村出发,紧接着到城镇,再到城市,激活了各项社会经济活动。各地政府也都在抓紧制定相关政策,吸引大批农民进城经商务工。首先通过种田发家致富的一批农村人,看到了城市商品经济发展的无限机会和巨大空间。1985年11月,经省政府批准,马坝撤乡建镇。1986年下半年,马坝镇街扩大建设范围,并容许农村农户迁入落户为“非农”户籍。那时的马坝交通相对发达,特别是南北方向的运输车辆较多。沿街从事商贩经营,饮食服务业比比皆是,并且经营业绩有增无减非常红火。</p><p class="ql-block"> 1987年春,我们家以老大为首的部分人员,利用农闲时间,在马坝知识青年吕惠珍烈士墓南侧的马路边,搭建两间临时棚,经营餐饮服务。这一年秋天,马坝镇在马坝中学北约300处新建小康街,招引非马坝户籍人口入住。我父亲亲兄弟三人,父亲说服其它俩兄弟,他们共同做出了重大决定,一起从高桥永兴罗庄举家搬迁过来马坝,在小康街街头建成一栋连体的二层楼房。丢掉承包地放下农民的身份,转变成商人从事各种各样的商业活动。</p><p class="ql-block"> 这里顺便说一说建这栋楼房的那些事。这栋楼房位于马坝镇小康街1号,东面就是现在的“镇北路”,南侧与马坝镇工商局紧邻。那个年代,宁连路还没有建,这里就是南北交通要道。这栋楼建成之后两边临街,那可是标标准准的门面房。建好的房子就用做开饭店,在家做生意,立即发挥价值。没过几年,1991年起,我们几家又开始陆陆续续迁往盱眙县城,房子转让给别的人家了,至今已经有三十多年了,还是原模原样地坐落在那里。也许是对老家的情怀,每当我去到马坝,总是要到老房子里里外外去环顾一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要说能得到这个位置也非易事。父亲在世就和我们说过,为了争取到这个位置建房,他还亲自找到时任马坝镇党委书记彭元祥,父亲把建房的计划向彭书记说明之后,得到了他的大力支持,特批新建“小康街第1到4号”四户人家(父亲亲兄弟三户还有我大姐家一户)同时落户并建房。父亲多次交代我们,以后一定要记住这位贵人。乃至于后来我们家迁到盱眙来,彭书记调到县里做领导,还在不断地关心我们这个普通人家的发展。父亲在世时,他老人家经常到家里做客,他们之间一直保持作友好往来。</span></p><p class="ql-block"> 话说当年全家迁移到马坝,我已经到县建筑公司工作几年了,已经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建设者,建筑施工的大行家。父亲得到镇里批准后,立即来到县里,告诉我这项重大决定,我又一次被父亲派上大用,要我以最快的速度拿出设计图纸。按照镇里对该房屋的规划要求,必须建造两层以上的楼房。我用了两天带一夜把图纸画好,由于楼房平面布局为扇形,其中设计还得到了父亲的师兄弟曹正乾(当时任盱眙县城建局副局长)的指导。</p><p class="ql-block"> 图纸送到镇里一次性审核通过,紧接之后就是筹备材料,组织人力开工建设的事了。这次盖楼房比起几年前在罗庄建平房的条件要好的多,轻松得多。水、电、路都是通到家门口。砖、钢筋、水泥、砂石等建筑材料要有尽有,运输那是方便极了。建造楼房的工人更是没有问题,我和弟弟两个人,都从建筑公司请了一个月的假,并且从公司请来七八个建筑工人。我把这次建房设计为砖混结构,就是砖砌墙体,预制楼板,这样建起来工期短,只用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一栋两层高的转角楼房拔地而起,为马坝镇街建设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p><p class="ql-block"> 那几年我们从小家到大家,紧跟时代步伐,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通过劳动致富。从农村承包土地解决温饱问题,发展到种田致富,再跨进城镇经商务工,实现了从农民到城市居民的身份蜕变。兑现了“<b>苦干三五年、造福几代人”</b>共同愿望。</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成为一名教育者</b></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八十年代,高桥公社有两个“帽中”(小学带初中),分别位于公社一南一北。也就是公路南的“永兴学校”和公路北的“岗里学校”。永兴学校除了永兴本大队的学生,还有于桥、藕塘两个大队的学生,三个大队的学生全部在那里读初中。黄泥、木店、岗村等周边大队的学生也都喜欢奔到这来读书。所以永兴学校生源很多,师资力量比较紧缺。因学制改革,原来的初中由两年制改为三年制。学科除语文、数学基本科之外,初中增加了物理、化学课程,特别是初中阶段增加了英语课程。有的学校由于没有英语教师,就无法正常开课。永兴中学只有刘文斌老师一个人带了全年级的英语课。</p><p><br></p><p> <b> 合同教师:</b>1982年秋,一次偶尔的机会得知全市统一招聘“合同教师”,我就去参加应聘考试,那一年全县第一批共84名获得合同教师资格。高桥公社有我和张信江、刘国新、王永芬、胡凤丽、丁步军、李静、李静霞、彭殿训、阮绵许、董茂生、赵玉忠、谢维高等13人被录用。那一批的被聘教师基本都是就地被分配到户口所在地的学校工作。我和张信江都是永兴人,两个人就一起被分到了自己曾经读过小学五年、初中二年读书的学校来做教师。永兴学校对我们来说环境是太熟悉不过了。张信江被安排教四五年级的语文,我被安排带三四年级的数学。自此,三尺讲台让我荣幸地成为一名教育者。</p><p><br></p><p> <b> 校长听课:</b>记得刚刚任教的第一学期,快要期末考试前,有一天下午第一堂课预备铃响起,我拿着课本去上三年级的数学课。上课铃声还没有敲响,我就站在教室外面等候。蹊跷的是那天,平时闹哄哄的教室显得很安静,我也没在意是怎么回事。上课铃声响了,我走进教室刚刚站到讲台前,随着同学们全体起立,一声响亮的“老师好”!我照往常一样立即说声“同学们好”!这时候我惊讶地发现一个高大的身影站在教室的最后面,原来是沈德恩老校长前来听我课的,难怪今天课堂纪律和往常不一样。开始上课了,只见他手里拿着笔记本,还不时地边听边记录,一直听到我为学生布置完课堂作业环节,我送老校长到教室外,他说放学后去他办公室一下还要和我说件事。这堂课一直留在我的记忆里。</p><p><br></p><p><b> 英语教师:</b>话说这天放学后,我来到校长办公室,沈校长和张校长(沈德恩校长、张建祥副校长)都在。沈校长他对我说:下午数学课上的很好,没有提前通知去听你的课不介意吧?我说:您能够抽出时间去听课,作为您的的学生讲课,我非常荣幸也非常高兴。 他又接着说:”根据上面要求,我们学校目前初中英语三个班都要开课,教师只有刘老师一个人,缺少人手,我们向上面要不到英语专业教师,学校研究了一下,计划在我们现有的老师队伍当中选人,考虑你相对合适,看看你有什么意见?”我说:自己还是在学校学的那点英语知识,直接用来教初中生可能不行。”老校长说:“我们联系县里文教局,暑假期间,可以让你去县教师进修学校进修学习,这也是给你一个提升的机会,你可以考虑一下。”</p><p> 由于那几年我们家里承包的土地比较多,并且是唯一的亦农(种田较多)亦工(土窑烧砖)的大农户。我在回到永兴工作的几年,吃住在家里,学校下班后,回到家里,会努力地去为家里多出力。也就因为这几年时间,我边教书边劳动,知道了农民种田的辛苦。特别是我们家还有一个“土窑砖厂”。晚上回到家里把学校的安排和父母说明白,同时得到了哥嫂的大力支持。自那以后,我便一心再拾英语有关的书籍,暑假期间我就来到县进修学校,进行初中英语教学培训工作。这样我成为一名非科班出生的“英语老师”。新学期开学后,我开始承担了初一初二年级的英语课。刘文斌专门代初三毕业班的英语课。刘老师家中也有农田,农忙时节我会替他代上初三的英语课。</p><p><br></p><p><b> 收录机:</b>非常让我感动的一件事情在这里不得不说。去县里进修学习期间,为了取得更好的英语口语学习效果,那个时候永兴学校没有教学条件,是家里支持我买了一台日本进口的三洋牌收录机用来做教学工具。这台收录机在当时是要用十几亩地的收成才能买得来的。收录机对我后来的教学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成为我去进行英语教学的利器。这件先进的教学工具,有效地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有效地保证学生对英语进行准确发音和口语训练。这也是我无愧于学校和学生们的见证物。今天回想起来这件事,显示出当年我和我的家人,充满着对教育工作的热爱和支持。</p><p><br></p><p><b> 收获一生:</b>永兴学校前后三年不到的任教时间,自我感觉“教”的没有“学”的多。是英语教师这个岗位,让我把自己定位“既是一名老师也是一名学生”。尽管至今曾经的学生还经常调侃我说“当年的刘老师英语我们听不懂”。但我仍然很是自豪地说“I'm an English teacher” 。每当我需要谢谢他人的时候,总喜欢用“Thank you” ,激动的时候还喜欢用“Thank you very much”来表达。这几年的经历已成为我一生当中填写简历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内容。这几年的经历也让我在从事其他工作时,时常从教育的角度去看待事物,用教师的思维去思考问题,用教育的方法去解决问题。2010年前后,盱眙县建筑业专业人才严重短缺,我向县里提出建议,通过盱眙技师学院开办工民建专业,培养输送这方面人才。为此我被聘为县技师学院的“客座教授”,再次成为教师,讲授建筑方面的专业课程。如今散布在建设战线上的队伍里,有我很多熟悉的学生面孔。也许因为我有如此经历,加之在高桥永兴学校工作史,时常还有不少人尊称我为“刘老师”或者“刘教授”。</p><p><br></p><p> <b> 良师益友:</b>永兴任教的岁月里,有对我关心备至的沈德恩校长,张建祥校长。他们是领导、是同事、是长辈;有令我崇拜的偶像梁家耕老师、陆维标老师、张习贵老师、何建文老师。他们知识渊博、他们平易近人、他们是知心朋友;还有与我朝夕相处的张信江老师,语文教学水平让我望尘莫及,口头表达能力无与能比。还有其他所有曾经的同事,他们都是我的良师益友。</p><p> 我与沈老校长有过三次亲密的接触。第一次是我永兴学校当学生读书的时候,我们是师生关系;第二次是在永兴学校当老师教书的时候,我们是同事关系;第三次是1989年在盱眙工作的时候,我们是业务合作关系。沈校长于1983年下半年调到盱眙县图书馆任馆长。1989年盱眙县图书馆在斩龙涧新建图书馆大楼,我那时作为县建筑公司第一工程队技术队长亲自服务于大楼建设工作。</p><p> 我的经历让我明白,作为一名教育者,其核心思想是培养他人,作为一名建设者,服务宗旨是温暖他人。弹指一挥间,离开永兴已经过去三十多年了。我对从事教育工作的那段经历始终忘不了,教书育人的思想理念一直没有丢。从事建筑管理工作的这些年,不论是在县建筑公司十年间,还是在我创办经营的建筑企业近三十年当中,我始终把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转化为实际行动。</p><p> 我为盱眙实验小学先后亲自建设过北头老校区、斩龙涧校区、以及现在的新校区;建设过盱眙县中学;马坝、黄花塘、河桥、管镇等农村学校的建设。每当我为教育给学校做服务时,均会油然地以一颗敬畏之心去更加做好服务,因此也给他们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我在社会各界,除了遇到教育界老朋友,还结识了很多的新朋友。2006年10月,我公司正在建设山水大道上的长途汽车站时,得到盱中邀请,有幸成为建设文体中心、教学楼等几项重大工程的服务商,因此让我有机会亲身感受盱中的文化和教育的力量。我与梁家耕老师、陆维标老师重逢在盱中;2000年起,原在永兴学校任教的林超老师,作为县计划委员会分管建筑领域直接领导,我们一直相处着。</p><p> 原盱眙实验小学郭毅老校长,第一次接触还是在我进建筑公司不长时间,建设老校区我们而结为朋友。由于他的信任,帮我解决了老妹妹从十里营小学调去实验小学做教师的愿望。2000年前后,盱眙新城区范围逐步东扩,人口也不断从老城区向新城区迁移。2001年前后,实验小学筹备新建三分校,这年我正在经营“泽国园大酒店”,郭老校长亲自两次来到酒店,登门找到我,希望我能够参与投资建设学校,虽然由于我的力量不足没能实现,但我一直是心存感激!这些年我努力用实际行动回馈实验小学对我的信任。作为一名建设者,我参与了实验小学新老校区的大部分基本建设。2016年建成的盱眙实验小学现代化新校区,教学楼获得了江苏省工程质量最高奖“扬子杯”,刷新了盱眙建筑史上的历史记录,也实现了我人生应有的价值。</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成为一名建设者</b></h1><p><br></p><p> <b> 城市改革:</b>1984年5月,盱眙县建筑公司被县政府列为第一批城市集体企业进行改革试点单位,面向全县范围内(不限户口性质)招聘80名建筑工人和5名技术员。我弟那个时候跟随父亲在高桥建筑站做工,他首先被招聘为建筑工人。父亲考虑到进城务工也好、经商也罢总比在农村种田要轻松。这些年我们虽然通过种田发家致富了,但是全家人都付出了艰辛的劳动。这个时候父亲想利用建筑公司招工的这次机会,能够让两个孩子同时进城,这样才会实现他的长远目标。于是他立即前往县城,与建筑公司领导沟通协商对我的招聘问题,由于我几年前在建筑公司实习过,大部分领导都了解我的情况,于是同意我可以免考直接聘用为技术员,这很让父亲心满意足。</p><p><br></p><p> <b>弃教从工:</b>父亲回来后,说服我改行。说实话,当时我思想斗争非常激烈,不愿放弃教师工作,因为我对教育已经有了感情。连续几天我都谎称学校期末考试太忙,没有及时给父亲一个明确的说法。世上那有为父不知子!父亲早已经看破我的心思了。父亲等我把学校学生考试结束,快放假的前一天晚饭后,父亲带着我去了高桥小学,他说我们去找潘校长(当时乡里文教助理,老家藕塘父亲的熟人)说说看,能不能把我的教师的名额保留着,以防止再回来工作。不曾想那天潘校长他很是爽快地就同意了我们的要求,并且说下学期永兴学校的工作由他安排。就在这种情况下,暑假刚刚放,我就离开永兴的教学课堂。于八四年党的生日这天,打起背包背着行囊,手拎母亲为儿准备好了的一个大大的帆布包,步行至高桥汽车站,打票登上了高桥--盱眙的汽车,这张汽车票已经成为我的纪念物品。</p><p><br></p><p> <b>一张车票:</b>这还是一张“马坝至盱眙”江苏省公路汽车客票。可能您要问我为什么不是“高桥至盱眙”的车票?也许不少人还会记得,八十年代初,客运车辆班次不多,车票就有限数,高桥汽车站是过路站,没有始发车辆,要座车就要提前买好票,你手里没有车票的话检票员就不会让你上车。我那天因为带的行李多,一路上多歇了几次,我心想只要最后一班车到达之前赶到就是(上午高桥最后一班车是10:45,要不然就要到下午三点以后)。不知道七一那一天上县的人比平时多,前一班车没有走的还有几个人。我到了后票已经售完,售票窗口已经关上了。这下我急了,如果等到下午,我乘车再赶到公司就太晚,有可能赶不上去报道了。我想起父亲曾经找过站长能有办法解决,于是我冒着胆子去站里敲开售票窗口,我把自己的困难说给了李站长(站长、售票员、检票员都是一个人),并说我是建筑站大师傅的儿子,他很爱帮忙说等车子到了,如果上一站有空位,就一定让我补票走,但一定要买上一站票的才能走,很是幸运上一站有一个空位,就这样补买了一张马坝至盱眙的票走成了。下午一点多钟,顺利地赶到建筑公司报名上班。我也成为八四年建筑公司首批招录人员当中,其中唯一没有经过考试被破格招聘进来的“特殊人物”。</p> <p> 从<b>学校三尺讲台,到社会广阔舞台。</b>至今,我一直在为当初立志成为一名“美丽家园的建设者”走在践行的路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