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胜景:天下奇险——西岳华山【西高老三届诗友社】2020—10

刘平贵、

<p>一、华山简介</p><p>西岳华山,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位于陕西省华阴县城南,海拔2200米,秦、晋、豫黄河金三角交汇处,南接秦岭,北瞰黄渭,“远而望之若花状”故有其名。又因其西临少华山,故称太华山。</p><p>“华山自古一条道”,由北向南,贯穿北峰、中峰、东峰、南峰、西峰计程约20公里。一路行去必经千尺幢、百尺峡、老君犁沟、上天梯、苍龙岭等绝险要道,可饱尝华山之险。此外,山上还有长空栈道、鹞子翻身等一般人难得一遇的险景。若亲临其境奇峰峭壁,险径危石,鬼斧神工必令旅游者不胜惊骇,叹为观止。素有“奇险天下第一山”之称:华山系一块完整硕大的花岗岩体构成,《山海经》载:”太华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广十里。“主峰有三:南峰”落雁“,为太华极顶,海拔2159.4米。又有东峰“朝阳”,西峰“莲花”,三峰鼎峙,”势飞白云外,影倒黄河里“,人称”天外三峰“。云台、玉女二峰相辅于侧,36小峰罗列于前,虎踞龙盘,气象森森,文人谓之西京王气之所系。</p><p>山上奇峰、怪石、云海、鸣泉、飞瀑、古迹遍布,著名旅游景点多达210余处,有凌空架设的长空栈道,三面临空的鹞子翻身,以及在峭壁绝崖上凿出的千尺幢、百尺峡、老君犁沟、上天梯、苍龙岭等。“华岳仙掌”被列为关中八景之首。因山上气候多变,形成的“云华山”“雨华山”、“雾华山”“雪华山”给人以旅游仙境美感。华山系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据清代著名学者章太炎先生考证,“中华”、“华夏”皆藉华山而得名。早在《尚书》里就有华山的记载。《史记》中也载有黄帝、尧、舜都曾到华山巡游。秦始皇、汉武帝、武则天、唐玄宗等十数位帝王也曾到华山进行过大规模祭祀活动。自汉杨宝、杨震到明清冯从吾、顾炎武等不少学者,曾隐居华山诸峪,开馆授徒,一时蔚然成风。</p><p>华山又是道教胜地,为“第四洞天”,山上现存七十二个半悬洞,道观20余座。其中玉泉院、东道院、镇岳宫被列为全国重点道教宫观。自周末始,即有道家于云台观布道,金元时华山已成为全真派发祥道场。在历代高道中,尤以陈抟、郝大通、贺元希最为著名。秦汉以来,和道教与华山有关的神话传说广为流传,现存200余篇。其中以“巨灵劈山”、“劈山救母”、“吹萧引凤”影响深广。隋唐以来以李白、杜甫为代表的骚人墨客咏华山的诗歌、碑记和游记不下1200余篇,摩岩石刻多达千余。世纪之交,华山正以它独特的景色,全新的姿态,安全保护措施的加强、奇险无比的华山,正在变为中外游人的坦途!</p><p> 华山有五峰,朝阳(东峰)、落雁(南峰)、莲花(西峰)、云台(北峰)、玉女(中峰)。因东南西三面是悬崖峭壁,只有柱峰顶向北倾斜打开了登华山的道路,所以有“自古华山一条路”的说法。</p><p><br></p><p><br></p> <p>历史沿革</p><p>华山之名最早出现于《山海经》和《禹贡》中,即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华山”之名。</p><p>《水经·渭水注》载:“其高五千仞,削成四方,远而望之,又若花状。”古“花”、“华”通用,故“华山”即“花山”。</p><p>《白虎通义》载:“西方为华山,少阴用事,万物生华,故曰华山。”</p><p>华山被称为“西岳”与东岳泰山并称,最早见于《尔雅·释山》一书。西岳这一称呼据说是因平王东迁,华山在东周王国之西,故称“西岳”。秦帝国建都咸阳,西汉帝国建都长安,都在华山之西,所以华山不再称为“西岳”。直到东汉建立,华山又恢复了“西岳”之称,并沿用至今。</p><p>华山地处黄河中游流域,与黄河一起孕育了中华民族。据历代专家学者研究考证,古代华夏文明主要聚集在以华山为中心的方圆500千米范围内。</p><p>《书经·禹贡篇》载华山为“轩辕黄帝会群仙之所”,后人推测应该是黄帝在此与各部落酋长会盟。此后,华山声名日隆。《书经》、《资治通鉴》等书均记有“唐尧四巡西岳”、“舜三巡西岳”。《舜典》载:(舜帝)八月西巡狩,至于西岳。</p><p> 由于华山太险,所以唐代以前很少有人登临。历代君王祭西岳,都是在山下西岳庙中举行大典。《尚书》载,华山是"轩辕皇帝会群仙之所"。《史记》载,黄帝、虞舜都曾到华山巡狩。据记载,秦昭王时命工匠施钩搭梯攀上华山。</p><p>秦始皇首祭华山,汉唐以来,封号递增,愈演愈烈,汉武帝敕修西岳庙前身集灵宫;汉元延二年(前11年),汉成帝巡幸河东,涉西岳而归。</p><p>魏晋南北朝时,还没有通向华山峰顶的道路。直到唐朝,随着道教兴盛,道徒开始居山建观逐渐在北坡沿溪谷而上开凿了一条险道,形成了“自古华山一条路”。</p><p>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唐高祖大猎于华山;是年,唐高祖送李世民东征祭山 ;上元元年(674年),唐高宗较猎于华山下曲武原;其中尤以唐玄宗以与华山为本命,封华山神少昊为金天王为最。天宝九年(750年),群臣请奏封禅西岳,唐玄宗命人开凿华山路,设立坛场。</p><p>宋太祖赵匡胤与华山道士陈抟来往密切,以道治天下。</p><p>明太祖朱元璋梦游西岳,定华山名号。</p><p>清代,从顺治、康熙、雍正、乾隆一直到光绪祭祀不断。</p><p>由于华山位于中国版图的最中央,又称“中华山”。中华山周边聚居的民族又称“中华山民族”。这一成果首先被孙中山所引用,创立“中华民国”。后杨度质疑“中国”和“中华”的看法,章太炎在《民报》第十五号上,发表著名的文章《中华民国解》,驳斥杨度的看法,并对孙中山提出的“中华民国”国号进行了解释和分析。章太炎引经据典,广征博引,从历史文献中找到很多直接和间接材料,指出只有“中华民国”这个称号才是最好最恰当的国号,是独一无二的最佳选择。为新生的国家寻求文化和传统意义上的支撑,显示其合法性和正统性 。1936年,鲁迅作《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一文中曾说:“至于今,唯我们的‘中华民国’之称,尚系发源于先生(指章太炎)的《中华民国解》,为巨大的纪念而已。”</p> <p>景点的名号和旅游级别</p><p><br></p><p>1982年,华山被国务院颁布为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p><p>1991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四十佳旅游胜地之一。</p><p>1999年,被国家文明委、建设部、旅游局命名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p><p>2004年,被评为中华十大名山。</p><p>2011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AAAAA级旅游景区。</p><p>2018年,在中国黄河旅游大会上被评为“中国黄河50景”。</p><p>2019年9月17日,华山风景名胜区获“2019中国文旅品牌影响力大会·大国之旅景区评选”最受好评景区奖。</p><p><br></p><p>二,华山的主要山峰</p> <p>华山北峰</p> <p><br></p><p>北峰</p><p>北峰海拔1614米,为华山主峰之一,因位置居北得名。北峰四面悬绝,上冠景云,下通地脉,巍然独秀,有若云台,因此又名云台峰。唐李白《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诗曾写到:“三峰却立如欲摧,翠崖丹谷高掌开。白帝金精运元气,石作莲花云作台。”</p><p> 1949年,华阴解放前夕,国民党陕西保安第六旅旅长韩子佩率残部百余人逃上华山,妄图凭借天险负隅顽抗作最后挣扎。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军区陕西大荔军分区路东纵队侦察参谋刘吉尧率杨建东、孟俊甫、路德才等六名侦察兵,在华阴群众樵夫王银生的向导帮助下,于1949年6月14号,靠夜色掩护,披荆斩棘,翻山越岭,爬崖攀壁,跳涧越壑,出其不意,奇取云台峰守敌,进而降服韩子佩残部,解放了华山,从黄甫峪攀上北峰,奇袭残匪,创造了神兵飞跃天堑、英雄智取华山的奇迹。今真武殿前百米处建有六角攒顶飞檐斗拱花岗岩圆雕石亭一座,亭中立有解放华山纪念碑一通。</p><p><br></p><p><br></p> <p>中峰</p><p>中峰2037.8米,居东、西、南三峰中央,华山主峰之一。峰上林木葱茏,环境清幽,奇花异草多不知名。峰头有道舍名玉女祠,传说是春秋时秦穆公女弄玉的修身之地,因此峰又被称为玉女峰。</p><p> 中峰多数景观都与萧史弄玉的故事有关。如明星玉女崖、玉女洞、玉女石马、玉女洗头盘等。玉女祠建在峰头,传说当年秦穆公追寻女儿来到华山,一无所获,绝望只好建祠纪念。祠内原供有玉女石尊一尊,另有龙床及凤冠霞帔等物,后全毁于天灾人祸。今祠为后人重建,玉女塑像为1983年重塑,其姿容端庄清丽,古朴严谨。</p><p><br></p> <p>西峰顶</p> <p>西峰</p><p>西峰海拔2082.6米,华山主峰之一,因位置居西得名。又因峰巅有巨石形状好似莲花瓣,古代文人多称其为莲花峰、芙蓉峰。袁宏道在他的《华山》中记述:“石叶上覆而横裂”;徐霞客《游太华山日记》中也记述:“峰上石耸起,有石片覆其上,如荷花。”李白诗中有“石作莲花云作台”句,也当指此石。</p><p>西峰为一块完整巨石,浑然天成。西北绝崖千丈,似刀削锯截,其陡峭巍峨、阳刚挺拔之势是华山山形之代表,因此古人常把华山叫莲花山。</p><p>登西峰极目远眺,四周群山起伏,云霞四披,周野屏开,黄渭曲流,置身其中若入仙乡神府,万种俗念,一扫而空。宋名隐士陈抟在他的《西峰》诗中就有"寄言嘉遁客,此处是仙乡"的名句。</p><p>西峰南崖有山脊与南峰相连,脊长300余米,石色苍黛,形态好象一条屈缩的巨龙,人称为屈岭,也称小苍龙岭,是华山著名的险道之一。</p><p> </p> <p>南峰</p><p>南峰海拔2154.9米,是华山最高主峰,也是五岳最高峰,古人尊称它是“华山元首”。登上南峰绝顶,顿感天近咫尺,星斗可摘。举目环视,但见群山起伏,苍苍莽莽,黄河渭水如丝如缕,漠漠平原如帛如绵,尽收眼底,使人真正领略华山高峻雄伟的博大气势,享受如临天界,如履浮云的神奇情趣。</p><p> 峰南侧是千丈绝壁,直立如削,下临一断层深壑,同三公山、三凤山隔绝。南峰由一峰二顶组成,东侧一顶叫松桧峰,西侧一顶叫落雁峰,也有说南峰由三顶组成,把落雁峰之西的孝子峰也算在其内。这样一来,落雁峰最高居中,松桧峰居东,孝子峰居西,整体象一把圈椅,三个峰顶恰似一尊面北而坐的巨人。明朝袁宏道在他的《华山记》一书中记述南峰形象说:“如人危坐而引双膝。”</p><p> </p> <p>东峰</p><p>东峰海拔2096.2米,是华山主峰之一,因位置居东得名。峰顶有一平台,居高临险,视野开阔,是著名的观日出的地方,人称朝阳台,东峰也因之被称为朝阳峰。</p><p>东峰由一主三仆四个峰头组成,朝阳台所在的峰头最高,玉女峰在西,石楼峰居东,博台偏南,宾主有序,各呈千秋。古人称华山三峰,指的是东西南三峰,玉女峰则是东峰的一个组成部分。今人将玉女峰称为中峰,使其亦作为华山主峰单独存在。</p><p> </p> <p><br></p><p>赞美华山古诗词</p><p>我国历来有很多文人墨客用诗词表达对华山风光,险峻山岳的赞美歌颂。现摘录部分,以馈读者。</p><p><br></p><p>1、《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唐】李白</p><p><br></p><p>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p><p><br></p><p>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p><p><br></p><p>荣光休气纷五彩,千年一清圣人在。</p><p><br></p><p>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喷箭射东海。</p><p><br></p><p>三峰却立如欲摧,翠崖丹谷高掌开。</p><p><br></p><p>白帝金精运元气,石作莲花云作台。</p><p><br></p><p>云台阁道连窈冥,中有不死丹丘生。</p><p><br></p><p>明星玉女备洒扫,麻姑搔背指爪轻。</p><p><br></p><p>我皇手把天地户,丹丘谈天与天语。</p><p><br></p><p>九重出入生光辉,东来蓬莱复西归。</p><p><br></p><p>玉浆倘惠故人饮,骑二茅龙上天飞。</p><p><br></p><p>注:丹丘子即元丹丘,李白好基友,应该就是《将进酒》里的丹丘生。这首诗写黄河的奔腾冲泻之势及华山的峥嵘秀伟,运用神话传说,驰骋想象,使华山与黄河更带有神奇的色彩。</p><p><br></p><p><br></p><p>2、《古风·西上莲花山》【唐】李白</p><p><br></p><p>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p><p><br></p><p>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p><p><br></p><p>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p><p><br></p><p>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p><p><br></p><p>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p><p><br></p><p>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p><p><br></p><p>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p><p><br></p><p>注:李白用游仙体写的一首五言古风,大约作于安禄山攻破洛阳以后。一言以蔽之:人间已是地狱。感慨下:最怕浪漫遭遇现实,最怕李白写战争诗。</p><p><br></p><p><br></p><p>3、《望岳三首·其二》【唐】杜甫</p><p><br></p><p>西岳崚嶒竦处尊,诸峰罗立如儿孙。</p><p><br></p><p>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p><p><br></p><p>车箱入谷无归路,箭栝通天有一门。</p><p><br></p><p>稍待西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p><p><br></p><p>注:老杜笔下的华山依然是巍峨的,但相对于25岁游历泰山所作的《望岳》,知名度远远不及。这首诗中含诗人报国无门,无可奈何的心情,是在老杜官场失意时所作。</p><p><br></p><p>4、《华岳》【唐】王维</p><p><br></p><p>西岳出浮云,积雪在太清。</p><p>连天凝黛色,百里遥青冥。</p><p>白日为之寒,森沉华阴城。</p><p>昔闻乾坤闭,造化生巨灵。</p><p>右足踏方止,左手推削成。</p><p>天地忽开拆,大河注东溟。</p><p>遂为西峙岳,雄雄镇秦京。</p><p>大君包覆载,至德被群生。</p><p>上帝伫昭告,金天思奉迎。</p><p>人祇望幸久,何独禅云亭。 </p><p><br></p><p>5、《华山西冈游赠隐玄叟》 【唐】顾况</p><p><br></p><p>群峰郁初霁,泼黛若鬟沐。失风鼓唅呀,</p><p>摇撼千灌木。木叶微堕黄,石泉净停绿。</p><p>危磴萝薜牵,迥步入幽谷。我心寄青霞,</p><p>世事惭苍鹿。遂令巢许辈,于焉谢尘俗。</p><p>想是悠悠云,可契去留躅。</p><p><br></p><p>6、《马戴居华山因寄》【唐】 贾岛</p><p>玉女洗头盆,孤高不可言。瀑流莲岳顶,河注华山根。绝雀林藏鹘,无人境有猿。秋蟾才过雨,石上古松门。</p><p>7、《游华山云台观》 【唐】孟郊</p><p>华岳独灵异,草木恒新鲜。山尽五色石,水无一色泉。仙酒不醉人,仙芝皆延年。夜闻明星馆,时韵女萝弦。敬兹不能寐,焚柏吟道篇。</p><p><br></p><p>8、《华山上方》【唐】 裴说</p><p>独上上方上,立高聊称心。气冲云易黑,影落县多阴。有云草不死,无风松自吟。会当求大药,他日复追寻。</p><p><br></p><p>9、《东归望华山》 【唐】吴融</p><p>碧莲重叠在青冥,落日垂鞭缓客程。不奈春烟笼暗淡,可堪秋雨洗分明。南边已放三千马,北面犹标百二城。只怕仙人抚高掌,年年相见是空行。</p><p>10、《宿华山》【唐】 许棠</p><p>异境良难测,非仙岂合游。星辰方满岳,风雨忽移舟。喷月泉垂壁,栖松鹤在楼。因知修养处,不必在嵩丘。</p><p><br></p><p>11、《华山》【唐】张乔</p><p><br></p><p>谁将倚天剑,削出倚天峰。众水背流急,他山相向重。 </p><p>树黏青霭合,崖夹白云浓。一夜盆倾雨,前湫起毒龙。</p><p><br></p><p>12、《华山》【唐】李洞</p><p><br></p><p>碧山长冻地长秋,日夕泉源聒华州。万户烟侵关令宅, </p><p>四时云在使君楼。风驱雷电临河震,鹤引神仙出月游。 </p><p>峰顶高眠灵药熟,自无霜雪上人头。</p><p><br></p><p>13、《归马华山》【唐】·白行简</p><p><br></p><p>牧野功成后,周王战马闲。驱驰休伏皂,饮龁任依山。 </p><p>逐日朝仍去,随风暮自还。冰生疑陇坂,叶落似榆关。 </p><p>躞蹀仙峰下,腾骧渭水湾。幸逢时偃武,不复鼓鼙间。</p><p><br></p><p>14、《赋得明星玉女坛,送廉察尉华阴》【唐】.王翰</p><p><br></p><p>洪河之南曰秦镇,</p><p>发地削成五千仞。</p><p>三峰离地皆倚天,</p><p>唯独中峰特修峻。</p><p>上有明星玉女祠,</p><p>祠坛高眇路逶迤。</p><p>三十六梯入河汉,</p><p>樵人往往见蛾眉。</p><p>蛾眉婵娟又宜笑,</p><p>一见樵人下灵庙。</p><p>仙车欲驾五云飞,</p><p>香扇斜开九华照。</p><p>含情迟伫惜韶年,</p><p>愿侍君边复中旋。</p><p>江妃玉珮留为念,</p><p>嬴女银箫空自怜。</p><p>仙俗途殊两情遽,</p><p>感君无尽辞君去。</p><p>遥见明星是妾家,</p><p>风飘雪散不知处。</p><p>故人家在西长安,</p><p>卖药往来投此山。</p><p>彩云荡漾不可见,</p><p>绿萝蒙茸鸟绵蛮。</p><p>欲求玉女长生法,</p><p>日夜烧香应自还。 </p><p><br></p><p>15、《咏华山》【宋】.寇准</p><p><br></p><p>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p><p><br></p><p>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p><p><br></p><p>注:传说是宋朝名相寇准七岁时咏诵的一首诗。据传是寇准在与先生爬华山时情不自禁吟诵出的(寇准是今陕西渭南人,家离山比较近。),如果传说是真实的,就不得不佩服古代士族好教育的成功。</p><p><br></p><p>三,华山的其他主要景点:</p> <p>苍龙岭</p><p>苍龙岭是华山著名险道之一,其位于救苦台南、五云峰下,以其苍黑色的外部和其似悬龙般的地势而得名。其如履薄刃,绝壑千尺的地势使得很多游客胆战心惊,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韩愈大哭投书求助的故事并引发了大量的相关典故和考证,而该处也因此留下了“韩退之投书处”的文化遗产。</p><p>明清时期,随着朝廷对华山神祭祀次数增多,整修华山道路有了大的举动,苍龙岭有了250级石阶。因此民间有清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开凿苍龙岭的故事。故事说毕沅让石工凿岭时,长安城里下了三天血雨,原来苍龙岭是条活龙,被毕大人凿死了。据说从此华山断了龙脉,再不会出杨震、杨坚那样的大人物了。民国年间,岭上石阶增到350级。新中国建立后,人民政府对苍龙岭险道几次拓修,护栏逐年加固,石阶增至530余级。为了使旅游旺季不再于岭上发生拥塞现象,华山管理局于1998年春又在苍龙岭东飞鱼岭开凿登山复道以保证游人安全上下。</p> <p>长空栈道</p><p>长空栈道位于南天门外,是华山著名险道之首。栈道分三段:</p><p>南天门石坊至朝元洞西,路依崖凿出,长20米,宽二尺许,为上段。</p><p>折而下,崖隙横贯铁棍,形如凌空悬梯,游人须挽索逐级而下,称之“鸡下架”,是为中段。</p><p>再西折为下段。筑路者在峭壁上凿出石孔,楔进石桩,石桩之间架木椽三根,游人至此,须面壁贴腹,脚踏木椽横向移动前行。</p><p>长空栈道是华山险道中险中之险。古往今来,历险探胜者络绎不绝,其中不乏文士名流,多有记述传世。明代“后七子”之一的李攀龙《太华山记》记述:“出南天门向西就是栈道,栈虽有铜柱铁索拦护,然阔不盈尺。行二十余丈方至尽头。下折为井,高约三丈,旁出复为栈。”</p> <p>千尺幢</p><p>千尺幢位于回心石之上,是华山第一险境。山幢壁直立,其间仅容二人上下穿行。两边铁链垂直下垂,坡度为70°。从上到下共有370多个台阶,皆不满足宽。</p><p>“千尺幢”顶端,有仅容一人的石洞,当游人爬上最后一个石级时,便从洞中钻出,故而此洞名叫“天井”。“天井”上有一平台,刻写的“太华咽喉”,形象的说明了这里的路形。台上的“百尺峡”为咽喉上段,峡下的平台,形如突出的喉头。“天井”以下的千尺幢,为咽喉下部。此处整个路形如人的咽喉食管,既窄又突且长。“天井”口为“太华咽喉”中段,若从此堵住,上下就会绝路。国民党残匪韩子佩曾在“天井”口加一块铁盖,企图固守华山,人民解放军八勇士飞越天险,消灭了据守在这里的一个班的兵力,为增援部队打开了通道。</p><p><br></p> <p>百尺峡</p><p>百尺峡位于千尺幢北,是登华山的第二个险境。</p><p>“百尺峡”也叫“百丈崖”,两壁欲合,却被飞来的两颗石块从中撑开,人从石头下钻过,胆战心惊,生怕石块从两壁间掉下来,这就是“惊心石”。通过此石悬着的心才放下来,再回头看原来此处卡着的两块石头,是上大下小故能安然无恙,所以这颗石头也被称之为“平心石”。韩愈诗中有“俄然神功就,杀气见棱角”的描写。</p> <p>老君犁沟</p><p>老君犁沟位于群仙观上方,据传这里原来没有路,是老子李耳驾青牛用铁犁开的,形如耕地时留下的犁沟,故被称为“老君犁沟”。当初,人们上下华山便是从犁沟两旁的石窝爬行的,至今人们还可看到犁沟两旁的石窝。当地流传说:“千尺幢,百尺峡,老君犁沟慢慢爬。”</p><p>“老君犁沟”同千尺幢、百尺峡一样,是登华山的必经险道之一。今在犁沟的右上方,凿成271个石级,两旁铁链下垂,行走较为安全。</p><p><br></p> <p>全真岩</p><p>全真岩是华山著名人文景观,属华山十大未解之谜之一。为松桧峰顶向南悬空倾伸的一面巨大岩石。出南天栈道可到达岩下,岩腹间有贺老石室,是元代初年全真派道士贺志真开辟的修身之地。</p><p> 《三才图会》载:“静室旁有岩,高数十丈,遥覆其室,并书‘全真岩’三字。”《华岳图经》中记述,全真岩三字每字大约七八尺高,镌刻在那样一个地方,除过能腾云驾雾的神仙,凡夫俗子肯定是办不到的。明书画大家王履的《南峰记》中记述得列为形象:岩好像一个弯腰人的头部,远远遮盖住腹部的石室。倒坎岩顶端镌“全真岩”三字,并涂以红色。世上没有神仙,刻字肯定是人类所为,但在这样特殊的位置,上不可上,下不可下,除非悬浮于空中才能可能。古人是如何做到这一点,迄今无解。</p><p>民间传说题刻是贺志真所为。</p> <p>金锁关</p><p>金锁关是建在三峰口的一座城楼般石拱门,是经五云峰通往东西南峰的咽喉要道,锁关后则无路可通。杜甫《望岳》诗中“箭栝通天有一门”就是指的这里。道家认为,华岳为仙乡神府,只有过了通天门,才算进入仙境。所以有“过了金锁关,另是一重天”的民谣。</p><p><br></p> <p> 华山下棋亭 </p><p>赵匡胤与华山的传说</p><p>宋太祖越匡胤幼年丧母,家道贫寒,靠父亲担在萝筐里走南闯北,打工卖艺,从小就看尽了世间的眉高眼低,尝遍了生活的酸甜苦辣。好在他生得方面大耳,身高力强,且又会一些武艺,凡是与他家发生争斗的,多为败家。</p><p> 有一年,赵在河南地面闯了祸,官府派人四处捉拿,他就偷偷地溜过潼关,来到陕西,进入华阴地面。当知道官府捉拿的危险已悄然离去时,他才觉得腹内空虚,四肢无力,实在是一步也挪不动了。可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华山的陈抟老祖正在华山脚下恭候着他呢。</p><p>陈抟老祖,字图南,号扶摇子,毫州真源人,是北宋著名的道教学者和道教诗人。唐朝长兴年间举进士不第,便发誓不求禄仕,遂隐身山林,以山水为乐。传说他来华山隐居的路上,碰见一位老者肩挑箩筐,两只箩筐中各坐着一个男孩,当老头从他身边经过时,他大呼一声:“天下由此定矣!”高兴得差点从驴背上掉下来。此后逢人便说,那老头一肩挑了两盘龙。那老头,便是赵匡胤的父亲。</p><p>陈抟老祖算好越匡胤这天要来华山避难,便装扮成一个卖桃老汉,挑着桃筐,栏在华山路口。越匡胤走一步,歇一步,又饥一渴,又困又乏,心里正盼着遇见个卖吃渴的,好吃一个饱哩,谁知瞌睡来了就有人递枕头。他老远望见两筐鲜桃,又红又大,顿时脚上来了劲儿,于是就一鼓作气跑了上去,不问三七二十一,狼吞虎咽地吃起来。不一会,两筐鲜桃便所剩无几。</p><p>吃罢桃,赵匡胤因为没有带钱,老祖就和他打赌下棋,输赢就是一分钱桃钱。赵匡胤心想,别的我不会,下棋赌博我可是行家。我不光要赢桃钱,还要让你连家里的桃树都输个精光呢?</p><p>头一盘,赵匡胤赢了,他越发得意,硬要来第二盘。陈抟老祖说:“你还了桃钱,也就罢了。天色已晚,我要回家呢。”赵匡胤急忙拉住道:“别忙老头,下一盘棋我还要赢你家的桃树呢。”陈抟老祖哈哈一笑说:“要是你输了呢?”赵匡胤说:“我就赌这根盘龙棍。”</p><p>谁知第二盘还没走几步,赵匡胤就败下阵来。陈抟二话不说扛起盘龙棍直奔华山而去。赵匡胤岂肯认输。跟在后面连喊带叫:“再来一盘,再来一盘!”就这样喊着叫着,等他追上陈抟时,已来到了东峰下棋亭。</p><p>此时明月当空,天宇如洗,山空谷静,万籁俱寂,只有清风徐徐吹来,山峦隐隐如黛。赵匡胤从未体味过如此美妙的情景,直觉得身处境外仙天,不由一阵阵如幻如痴。直到他发现坐在石桌对面的已不再是卖桃老汉,而是一位白发飘髯的老道长时,才想起自己是追着卖桃老汉来再杀一盘的。</p><p>陈抟老祖指着眼前已摆好的棋盘说:“你追着来是想再赌一局,不知这次用什么作赌注?”赵匡胤知老者不是凡人,早已从心里佩服了许多。他知道自己身上空空如也,盘龙棍已输给对方,无论如何,也想不出拿什么作赌注,只好信口说:“我赌华山!”</p><p>陈抟老祖正等着这句话呢,他当然满口应允,还说:“空口无凭,要写个文约为证。”赵匡胤想,华山又不是我的,输了就输了,立个文约又有何妨。陈抟老祖早就预备好笔墨纸砚,写了文约,还让赵匡胤压了指印,然后才坐下下棋。下了三盘,赵匡胤输了三盘。陈抟老祖高兴地说:“华山真的属我道家了?”赵匡胤却耍赖说:“山是道家的山,树是皇家的树。”陈抟一听此话,连忙跑倒口呼:“谢主龙恩!”赵匡胤不知这位道长为何行起君臣之礼,正想问个明白,陈抟老祖说:“壮汉身有九五之尊,日后便知。”</p><p>赵匡胤知自己有天子之位,信口开河输了华山,日后定遭世人谴责,心中悔恨,忙去抢夺文约。不料陈抟老祖轻轻一口气,文红就飞过谷涧,贴到棋亭对面三凤山的石壁上去了。</p><p>赵匡胤卖华山的故事虽属民间传说,甚至被演绎的神乎其神,然而却给华山留下了下棋亭、文约石、猴子观文约等景观。据说游人站在东峰仔细观望,文约上的草体字迹还依稀可辨呢。</p> <p><br></p><p>鹞子翻身</p><p>鹞子翻身位于华山东峰,是通往下棋亭的必由之路,为华山著名的险道之一,其路凿于东峰的倒坎悬崖上,下视唯见寒索垂于凌空,不见路径。游人至此,须面壁挽索,以脚尖探寻石窝,交替而下,其中几步须如鹰鹞一般、左右翻转身体才可通过,故名“鹞子翻身”。</p><p>近年华山管理部门已对鹞子翻身险道全面整修,凿深脚窝、石阶,多处更换了铁索。从视觉冲击上来看,鹞子翻身比不上长空栈道,但鹞子翻身的难度更大一些。首先梯道倾斜,且向内倾斜。其次铁链太松动,左右摇摆度偏大,不易抓牢。再者人是从上往下攀缘,崖壁往里倾,眼睛看落脚点有点困难。这就需要手、眼、脚、膝的全面配合了。在鹞子翻身的全途中,不能有丝毫的松懈。手要抓紧,眼要看准,膝要顶住,脚要踩稳。全神贯注,集中精神。论难度,这鹞子翻身比长空栈道要多一颗星。小心翼翼,看不见就用脚来试探。一步一个坑的往下攀岩。有一小段只有一边的铁链可以抓握。这一段需要掌握好身体的平衡度。</p> <p>天下第一洞房</p><p>“洞房花烛夜”中“洞房”一词就源于华山西峰。过去,由于华山路险难于攀登,一般人望而却步,这就为早期一些要隐蔽修行的人提供了绝好的去处。而在山上难以找到筑观盖庙的材料,隐士们就凿石洞而居,修行悟道。</p><p>相传在华山修行的吹箫人箫史和秦穆公的女儿弄玉公主在双双驾鹤成仙之前,曾到西峰莲花洞点烛成婚,为姻缘而起的“天下第一洞房”便由此而来。所以华山是爱情山,是爱情的见证。无论是相濡以沫的夫妻,还是初识的情人、恋人,一次携手华山之旅,必将情深意浓。莲花洞题刻满目,文化氛围浓厚,是游人探寻甜蜜途中小憩的好地方。近年来,景区管委会连续举办“华山作证”集体婚礼,先后有百余对新人在华山结为伉俪,使古老的爱情之山演绎了完美和时尚。</p> <p>西岳庙</p><p>西岳庙始建于汉代,为历代帝王祭祀华山之神的要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西岳庙占地12万平方米,始建于汉武帝元光初年(前134年),为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祭祀西岳华山神少昊的场所。历代均有修葺、建设,尤以明清为甚,至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形成现今重城式目字结构六进院落的规模格局,系西北地区现存最大的明清风格皇家宫殿御苑式古建园林群落。其规模宏伟,布局严谨,形似北京故宫,素有“陕西故宫”之誉。因在五岳庙中建置最早、面积最大,被称为“五岳第一庙”。</p><p>西岳庙建筑相当宏伟。五凤楼建于高台上,高达20多米,登楼望华山,五峰历历在目。正殿灏灵殿建筑为琉璃瓦单檐歇山顶,坐落于宽广的“凸”字型月台之上,面宽7间,进深5间,周围有回廊,气势宏伟,历代帝王祭祀华山多住于此。殿内悬挂有康熙、道光、慈禧所题“金天昭端”、“仙云”等匾额。整个院落林木繁茂,山石嶙峋,饶有园林之趣。西岳庙内碑刻极多,现存后周“华岳庙碑”,明重刻“唐玄宗御制华山碑铭”,明万历刻“华山卧图”,图首附王维、李白、杜甫、陈抟等唐宋名人有华山的题诗和华山图。这里还有乾隆御书“岳莲灵澍”石额。</p> <p>毛女洞</p><p>“毛女洞”是“毛女洞下院”的简称,位于毛女峰下,因毛女而得名。</p><p>汉代刘向曾赞毛女:“婉变玉姜,与时遁逸。真人授方,餐松为食。因果获成,延命深吉。得意崖岫,寄欢琴瑟。”宋初陈抟到华山遁居后,也作《咏毛女》诗一首,描写毛女神态:“曾折松枝为宝节,又编栗叶作罗襦。有时问著秦宫事,笑捻仙花望太虚。”</p><p>后来,关于毛女的传说愈来愈奇。</p><p>现今毛女洞还存,但因攀登道路艰险,且为荆草所塞,久无人迹。毛女峰下原建有庙宇,称毛女洞下院,当地人即直接呼下院为毛女洞。原建筑毁于文化革命时期,今舍宇为1987年重建。</p> <p>真武殿</p><p>为供奉镇守九州的北方之神真武大帝而筑。</p><p>焦公石室、仙油贡、神土崖皆因焦道广的传说得名。相传北周武帝时,道士焦旷,字道广,独居云台峰,餐霞饮露,绝粒避谷,身边常有三青鸟,向他报告未来之事。武帝宇文邕闻知他的大名,便亲临山庭问道,并下令在焦公长春石室石室前建宫供他居住。筑宫时,峰上无土,缺乏灯油,焦道广默祷,便有土自崖下涌出,源源不绝。油缸里的油也隔夜自满,用之不竭。后来人们就把涌土的地方叫神土崖,把放油缸的地方叫仙油贡。</p> <p>华山导游</p><p>提供一张华山导游图片和游览建议,供游客参考。</p> <p>登山路线</p><p> 索道登山游览路线</p><p><br></p><p>  1、西峰上北峰下的路线:这是最为推荐的路线。从西峰索道下来后,建议直奔南峰“长空栈道”,建议不要在拍照上花太多时间,先趁人少把“长空栈道”玩了,然后直奔东峰的“鹞子翻身”。等“鹞子翻身”也玩完之后,就可以放慢脚步,把东峰、中锋跟西峰逛完拍完。不玩“长空栈道”和“鹞子翻身”的话,逛完西,南,东,中等峰大约需要两小时,玩的话请自行加上排队时间。游览完四座主峰区后沿景区指示牌步行至北峰索道(逛拍大概需要三小时),换乘北峰索道下山。</p><p><br></p><p>  PS:旺季的时候建议提早下山,因为下山要经过只能两三人并排走的金锁关,速度会比较慢。另外,去往西峰索道的路上会有一个购物区,偶尔会有骗子带上托儿在那边摆下骗局,如有购物需要,请保持警惕。</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