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就是一个与美相遇的过程,我们在这里遇见最好的课堂,遇见最好的老师,遇见最好的孩子,遇见最好的家长......<br>因为信任,您选择了敖林学校,让孩子在这里做一名幸福的敖校人。您是众多美丽家长的剪影,正是因为有了您的理解和支持,所有梦想才能启航! 一年级1班 孙培元的妈妈<br>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陪伴,陪伴是一种成长方式,也是一种教育态度。我是孙培元的妈妈,一个不折不扣的“儿子奴”。有人说我爱孩子胜过爱自己,想想确实是这样的。我家培元在老师和同学的陪伴下,已经度过一年级学期的快乐时光,对我而言,这是一段宝贵的人生经历。儿子从小黏人,胆子又淘气,自从来到学校后,感觉他变得坚强多了。回想起这一段经历,我有这样的体会:<br> <br>各科老师都很负责,他们每天管理几十个学生,要老师针对每个孩子的情况分别跟每个家长沟通难免有疏漏之处,我们除了多理解和包容外,更多的是如何利用好老师为我们搭建的交流平台,主动跟老师取得联系和沟通。学校要求孩子睡前阅读,我觉得这种习惯的培养就非常好。孩子们通过大量阅读,不仅可以提高识字量,还能积累到很多词汇,为日后的写作打下坚实基础。<br> <br>新学期新征程,孩子们的点滴进步都离不开老师的谆谆教诲,离不开同学相互帮助。我的孩子能在这里遇到郑老师、宋老师,我深感幸运。 我是三年级2班栾雨秋的妈妈,时间过得真快,我们家龚珏已经上三年级了。记得孩子刚入学那会儿,我们全家人在择校问题上真是矛盾的综合体。孩子从小没有离开过我们,各种担心肯定是少不了的。刚开始,他特别不适应住校生活,每天晚上都要打电话,说自己是如何想家,如何想爸爸妈妈的,想着想着还躲在被窝里偷偷抹泪。那个时候,我们特别难受,嘴上鼓励孩子不要想家,心里却像打翻了五味瓶一样。所幸的是,孩子在这里遇到最美教师,他们在孩子感情脆弱的时候,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br> <br>一转眼,三年的时间就要过去了,我们家雨秋早已经适应住校生活。每个周末,我总能看到他开开心心地回家,又开开心心去学校。学校的德育工作做得好,孩子回家明显懂事了,他会主动帮我们做家务。有时,我会让她帮我倒垃圾;有时,我会让她自己洗袜子。最有趣的是,孩子不要我给他洗澡,还说什么男女有别。<br> <br>孩子喜欢看书,这跟他们班营造的“书香班级”分不开的。周末,我一有时间就带孩子去逛书店,我给他讲读书的好处。孩子小,可能还不懂得读书的意义。但是,我始终认为教育“知行合一,止于至善”,大真、大爱、大诚、大智,才是自我到无我境界的升华。 家长重视此次活动,与孩子一起观看视频。<br> 疫情期间,家校共育。妈妈们倾诉心声,互相交流。<br> 这段时间里,父母在外打工,留守儿童的奶奶、姥姥们承担起肩负管理教育孩子的重任,此次活动也得到了他们的大力支持!<br> 我是二(2)班包欣然妈妈,跟大多数家长一样,我也有“望女成凤”的夙愿。从孩子呱呱坠地那天起,我们就总想着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可是,什么才是最好的呢?教育是一项长期而细致的工程,我把这些年对笑语的教育进行简单梳理后,得出这样的感悟: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br> <br>陪父母、陪孩子、陪爱人,这些都是我人生的必修课。在我的记忆里,我家笑语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为了不让她亲情缺失,我和她爸工作再苦、再累,也要抽出时间陪伴孩子长大。<br> <br>笑语5岁那年,我带她去玩具店,她对一副300小块的拼图特别感兴趣。在女儿强烈的要求下,我给她购了一盒拼图。回到家中,她却被错综复杂的拼图步骤困住手脚。因为我在忙别的事情,并没有注意到孩子的情绪变化,在听到孩子的哭声后,我匆忙放下手头的事情,赶过来陪她一起找方法。我们按照说明书上的步骤操作,很快就完成了拼图。<br> <br>孩子来到学校前,我和孩子的爸爸都感觉压力很大,总担心女儿跟不上教学进度,怕她失去学习兴趣。有一次,老师要求她读课文,她没有读好,孩子的情绪非常低落,不敢面对自己的不足。在这种情况下,任何安抚都显得苍白无力。我拿起丢了十几年的语文书,跟着孩子大声朗读。标准的地方方言发音,把孩子逗得哈哈大笑。后来,孩子给我当老师,我假装学得很认真。看到孩子自信的笑容,我深深地体会到:言有尽,意无穷,做家长难,做一个好家长很难。<br> <br>在此,我特别感谢学校,感谢老师,把孩子交给您们,我很放心。在交接“陪伴”这根接力棒时,不忘初心,砥砺同行。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温馨港湾,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是与学校教育互为补充的重要教育途径,不是学校教育的简单重复,更不是简单继续。因此,需要加强家长和老师之间的联系,使家校合一,才能最终促成孩子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