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让幼儿了解二十四节气不仅让幼儿感受时光流转的中国智慧,更是传统文化的教育。让幼儿在自然美景中熏染孩子的审美情趣,在古老诗歌中和民谚中提升人文素养。</p><p><br></p><p> </p> <p><br></p><p> 今年的6月5日,是我国传统的芒种节气。芒种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p><p><br></p><p> </p> <p> 芒种到,表示仲夏时节的正式开始。也是带领孩子了解我国传统节气的好时机。</p> <p>芒种的“芒”字,是指麦类等有芒植物的收获,芒种的“种”字,是指谷黍类作物播种的节令。“</p><p><br></p><p> “芒种”二字谐音,表明一切作物都在“忙种”了。所以,“芒种”也称为“忙种”,农民间也称其为“忙着种”。</p><p><br></p><p> “芒种”到来预示着农民开始了忙碌的田间生活。</p><p><br></p><p> 芒种习俗</p><p> </p> <p>1.安苗仪式—祈求丰收与平安。</p><p><br></p><p> 安苗,系皖南的农事习俗活动,始于明初。每到芒种时节,种完水稻,为祈求秋天有个好收成,各地都要举行安苗祭祀活动。家家户户用新麦面蒸发包,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状,然后用蔬菜汁染上颜色,作为祭祀供品,祈求五谷丰登、村民平安。</p><p><br></p><p>2.祭祀花神—亲近自然见古风。</p><p><br></p><p> 农历二月二花朝节上迎花神。芒种已近五月间,百花开始凋残、零落,民间多在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仪式,饯送花神归位,同时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来年再次相会。</p><p><br></p><p>3.煮梅—青梅煮酒论英雄。</p><p><br></p><p>三国时有“望梅止渴”的典故。</p><p><br></p><p>4.打泥巴仗—青年男女闹芒种。</p><p><br></p><p> 打泥巴仗,贵州东南部一带的侗族青年男女,每年芒种前后都要举办打泥巴仗节。当天,新婚夫妇由要好的男女青年陪同,集体插秧,边插秧边打闹,互扔泥巴。活动结束,检查战果,身上泥巴最多的,就是最受欢迎的人。</p><p><br></p> <p> 二十四节气之芒种相关古诗</p> <p> 《咏廿四气诗·芒种五月节》</p><p> 【唐】元稹</p><p> 芒种看今日,螳螂应节生。</p><p> 彤云高下影,鴳鸟往来声。</p><p> 渌沼莲花放,炎风暑雨情。</p><p> 相逢问蚕麦,幸得称人情。</p><p><br></p><p>古诗翻译:</p><p> 今日芒种,螳螂也都应节而生了。彩云下面时不时飘过鴳鸟的身影。池塘里的莲花开了,炎热的风伴着暑日天气。大家见了面就问家里养的蚕和麦子收割得怎么样?夏日的农家,不就是这样吗?</p> <p>小朋友们在通过视频了解二十四节气之芒种</p> <p>小朋友们的作品《芒种》</p> <p>🌺温馨提示:</p><p> 健康——芒种到夏至节气是一年中阳气逐渐浮盛,阴气内藏的阶段,此节气起居养生要重视睡子午觉。</p><p> 每天早睡早起,适当接受阳光照射(避开长时间直射,注意防暑),增加运动,以顺应旺盛的阳气,利于气血运行,振奋精神。</p> <p> 让孩子跟着古人的节气脚步,一起走进传统文化里,领略四季之美,了解生命的意义,成为节气小专家。</p><p><br></p><p> 了解中国文化,传承中国文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