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桥,种类繁多,形态各异,随着时代的前进,各种钢筋混凝土桥早已司空见惯,而简易实用的便桥正在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p><p> 便桥,百度的解释是:临时架设的简便的桥。</p><p> 在井陉,自古四面环山,沟壑众多,河谷河岔交错。河流受季节的影响很大,夏秋山洪暴涨,河水泛滥。冬春水量减少,河涧水少或无水。特别是绵河,尤为体现。为方便百姓往来,自古就有搭便桥的历史。</p><p> 2020年5月23日,星期六。为欣赏现仍使用,难得一见的井陉便桥,驱车前往天长镇,找寻便桥的身影。</p><p> 今天要看的这座便桥,由张河西村管理。位于天长镇西关外至张河西村的绵河上。从西关向西不远,左侧有条向南小路,顺小路向下走向河滩,便可看到这座便桥,对岸便可看见雪花山下的张河西村。</p> <p> 走到河滩,首先看到的是一个作坊。这就是井陉非常著名的、2009年获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井陉绵河水磨。轰隆的水声,让人不禁想进门一探究竟。</p><p> 绵河水磨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多建在绵河的岸边近侧,筑堰集水为动力。选好地址后,砌建石洞,制作圆形木轮,现代己改为铁轮,平置洞下,轮轴直通屋内。轴的上端平擎石磨两扇,一上一下。水由洞旁流入,经过木槽直射入轮的边缘,轮被水冲击,不停地旋转。石磨的上扇用铁链紧缚在木桩上,只让磨的下扇旋转,控制上扇不动。所磨的东西由上扇徐徐流入石孔内,经过石磨的摩擦磨成粉而流出。</p><p> 绵河水磨历史悠久,史无记载,难以考究。根据民间说法,水磨起源于东汉年间,至晋代水磨逐渐成形,隋唐时代水磨的效益明显提高,清代中期是水磨使用的鼎盛时期,当时绵河沿岸村村有水磨,水磨数量超过几百盘,以水磨为生的人不计其数。水磨给井陉人民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其中不少人也靠水磨发家致富,因此当地就有了“家有连轴转,赛过做知县”的俗语。据民国二十三年《井陉县志料》记载:“统计境内营水磨业者,有一百三、四十家”。在《井陉县志料》“农歌”一项中也有“家有一盘连轴转,不愁没饱饭”的记载。</p><p> 据《井陉县志料》农家副业篇记载“本邑第一、第四两区沿绵河各乡,每年农事既毕,有在河身附近安设水磨者。大都以各种树木破成小片,磨之成末,名为香末,可以制香。除供给本地香坊外。大宗行销于获鹿以东。亦有磨杂粮面,供本地食用者,俗名杂合面。此项水磨,名曰札磨(俗称季子磨)。自秋末开始,至翌年夏初农事忙碌时,即将磨拆去,仍归田间工作。另有一种水磨,安设于距河较远地方,常年营业不停者,此项水磨,名曰老磨。只磨麦粉,不磨香末及杂合面。”</p><p> 解放后,随着全国兴修水利工程的开展,上世纪70年代山西省将娘子关大部分水源抽回本省境内,部分余水也被当地政府“引水上山”灌溉农田。绵河水时常出现了断流,遇到汛期洪水暴涨,水磨不得不停产。2003年绵河水磨又经历了一次“原料危机”。水磨所磨香末的原料主要来自井陉周边山上的一种灌木,当地人俗称“林榔”,学名“野皂荚”。由于周边一些工厂因为原料不足,纷纷到井陉收购“林榔”等木料,致使“林榔”迅速减少,破坏了生态环境。井陉县立即采取措施下令查禁林狼条的采割,绵河水磨也被禁止收购林榔原料。</p><p> 古老的水磨濒临灭绝的境地,而掌握水磨建造技术的工匠也寥寥无几,几盘仅存的水磨成为绵河上珍贵的“活化石”。</p><p> 下图为仅存的几个绵河水磨之一。</p> <p> 水磨主要由磨扇、磨盘、轮柱、水轮、铁蒺藜(锥股)、木筛、连杆、粮斗、立柱等零部件组成。磨濠、磨房、引渠也是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p> <p> 下图为引渠</p> <p> 走进房中,一位老师傅正在操作磨盘,碾磨玉米面。这位老师傅正是水磨面第三代传承人宋来保老人。旁边帮忙的是要磨面的顾主,大家有说有笑忙碌不停。</p> <p> 两盘水磨,下图这盘水磨并未使用。</p> <p> 水磨房下的磨扇,左边的磨扇在水的冲击轰隆转动,带动上边的磨盘旋转。据说,驱动磨扇转动,需要相当于十三匹马的动力,可见水的冲击力有多大。右边磨扇静静的停在那里未使用。</p> <p> 现在,人们吃面粉通常或在粮店、超市购买,或拿粮食在面粉厂电磨磨面。而在绵河周边的百姓,仍然喜欢吃水磨面。据几位磨面人介绍,水磨磨出的面粉细腻,口味纯正,吃的香,存放时间也比较长,据说存放五六年也不会变质。</p><p> 听了几位磨面人的介绍,赶紧买几斤玉米面回家喝粥尝尝鲜。</p> <p> 走出水磨坊,不远处正是要找寻的井陉便桥。</p> <p> 历史上,井陉县地瘠民贫,邑人什九业农,经济力量非常薄弱,且全县境内四面皆山,沟涧纵横。夏秋时节,山洪时发,为方便农田、行人往来,在清雍正年间共建有石桥26座,木桥9座,并在河东、微水、固底、洛阳等地建有津渡船舶,以利行人。到民国二十三年时,石桥己多半倾圮,完整的石桥,不过十之二三。而木桥则就是便桥,每年随修随拆。据民国《井陉县志料》民生篇记载:“邑内绵河蜿蜒,以地势高低差甚大,水流湍急,人多病涉。故沿河各乡,每年霜降搭桥,翌年小满拆去,均有定期,习以为常。而小满至霜降间,河水不时涨发,浮桥不能存在,人民往来,必须涉水。其不敢涉水者,水小时,或乘骡马渡过,或由善水者负之以渡。水大时,则必须船舶为利济品。”以上记载可看到,便桥在绵河沿岸被广泛使用。</p><p> 据张河西村老人介绍,眼前的这座便桥自古就有,位置也在此,每年霜降搭建,第二年小满时拆除,不然洪水就会冲走。由于河道受山洪洪水冲刷,山洪暴涨时,河底变迁无定,河水深浅无常,因此造成河道经常南北有异、宽窄不同。便桥就随河道变迁而南北变化,但总体位置一直未变,河道宽度也比过去窄了许多。</p> <p> 便桥在当地也叫“梢桥”,据说过去搭便桥是用木凳做桥墩,用木梁架桥,用忽雷圪针(林榔)、荆梢(当地野生灌木)搭桥面,上面铺土石,方便行人、骡马行走。现今的便桥己改为铁凳做桥墩,铁板做桥面了,比过去安装和拆卸方便了许多。</p><p> 听说这座便桥的使用自古就有,那为什么能保留至今仍然使用,张河西老人的回答解开了我心中的疑惑。这座便桥一直是由张河西村负责安装和拆除。历史上从井陉县治天长古城出西门走驿道到娘子关进出山西,除走校场、蔡庄、乏驴岭、地都、娘子关外,还有一条古道是出西门,走此便桥跨绵河,到张河西后,沿崎岖山路,翻山越岭,蜿蜒向西,可到乏驴岭而达娘子关。并且这条山路比上一条驿路要近些。因此,乏驴岭、蔡庄等村一些村民要到天长古城至今还会选择走山路到张河西村,再走便桥进古城。同时,张河西、李河西、黄沟等附近村民走近路到天长古城、校场、荆蒲兰等村也会选择走便桥而达。此外,雪花山上的庙宇自古到今香火很旺,周边许多人为走近路,多会选择走此便桥进张河西,再登雪花山。</p> <p> 在桥边,不时能看到有行人从桥上走过。</p> <p> 现在的便桥桥面,宽约50厘米,长约30米左右,走在上面,除有“咯噔”的铁板声响外,还是很牢靠的。</p> <p> 铁制的桥凳。</p> <p> 走过便桥,回头再望水磨坊以及西边的河水,景色怡人!还是很美的。</p> <p> 河边洗衣服的老人</p> <p> 顺着满是鹅卵石的河滩小路,前方就是张河西村以及背后的雪花山了。</p><p> 张河西村并不大,该村与李河西、黄沟村三村沿雪花山脚相连排列,在民国前三个村为一个村庄,称寨河西村,解放后才分立为三村。据张河西村张氏谱书记载: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年--1620年)老祖张氏从山西洪洞县迁居此地立庄,因地处绵河西岸,借此冠以姓氏取村名为张河西。</p> <p> 走进村口,首先见到的是一棵千年古槐树,树下有一座关公庙,并有古井一口。</p> <p> 与关公庙相邻的是座观音庙,观音庙院内也有一棵古槐树,相比关公庙旁的古槐树,这棵树的村龄似乎稍短一些,但也应是千年以上。 </p><p> 听村中老人讲,这里的庙也是雪花山供奉的二皇姑(俗称二奶奶)的行宫。也是雪花山农历四日十八庙会上山烧香人们的歇脚之地。据传说,大皇姑妙青的主山在鹿泉的莲花山,二皇姑妙银的主山在井陉雪花山,三皇姑妙善的主山在井陉苍岩山。</p> <p class="ql-block"> 走过古庙,但见石太铁路穿村而行,呼啸而过的列车很是频繁,我想张河西的百姓早己习惯了火车经过的扰乱了吧。</p> <p> 一座普通简易的井陉便桥,却有着悠久的历史,这或许就是我记录它的本意吧!</p><p> 绵河及沿岸的古迹还有很多,吸引着我继续探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