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仁龙

劉飛龍印

<p><br></p><p>壹</p><p><br></p><p>刘仁龙,晚清年间大学仕,莒县东莞镇后石石崮后人。</p><p>仁龙,仁为名字,龙为辈份。</p><p>刘氐先祖族规,以金水木火土五代排辈。他这代应为水字辈,龙主水,故而用龙代之。</p><p>刘仁龙祖业还算殷实,只因其父早年病亡,他与母亲相依为命,日子却过的很清贫。</p><p>刘仁龙一个爷爷内的叔伯兄弟,排行共有十人,英龙,化龙,云龙,雨龙,飞龙等,时人称之刘氏十龙。</p><p>然而,当初十条龙中,孤儿寡母的刘仁龙是最为穷困的。</p><p>在任何社会里,从小受过磨难的孩子懂事早。刘仁龙这年十五岁,由于各种原因,家里的几亩薄地已卖得差不多。</p><p>无可奈何的刘仁龙决定放弃学业,要出门经商。</p><p>在旧社会,经商是一门大家看不起们职业。商人与伤人画等号。那些小商小贩,游走街头,还得叫喊,老百姓看不起他们,给他们起了个绰号“叫街地”。</p><p>刘仁龙并不关心别人怎么看,为了生活,为了活下去,他顾不了那么多。</p><p>人若要脸,就先不要脸。上去就要脸,永远要不了脸。因为脸不是别人给的,脸是自己争取的。</p><p>刘仁龙恭恭敬敬去叔叔伯伯们那里拜门子,总算借了些铜钱。他下乡满街吆喝着,收购了些核桃栗子等山果,驾驴车拉到莒县城卖掉。再从莒县陵阳镇捎回些黑陶,从批发市场为别人捐些茶叶等货物,回家挣点差价运费等。虽然起早贪黑,十分辛苦,但是这一来一回总算能挣点小钱。</p><p>刘仁龙为人歉和,又很勤奋,半年下来还上了借款,自己也攒了点资金。</p><p>却这一天,天突然下起了雨。刚从莒县装上货物的刘仁龙,只得找了家旅店住下。平常刘仁龙是不住旅店的,因为不舍得住。下雨天没法赶路,也无法露宿。</p><p>刘仁龙住下的这家旅店在县衙附近,一位赵姓老板所开。赵老板对人热情,住宿费也比较合理。刘仁龙只要住宿都会选择这里。</p><p>下雨天黑的早,刘仁龙虽然累了一天,但躺着怎么也睡不着。</p><p>隔壁房里住个两位客人,他们你一言我一语聊着天。</p><p>刘仁龙反正睡不着,就听那两人瞎聊。</p><p>俗话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刘仁龙从他俩人的聊天中得知,南方的茶叶等非常便宜,便宜得不可想象。</p><p>刘仁龙当晚就有了新的打算,有机会一定要到南方看看。</p><p>第二天早上,刘仁龙在旅店门外的屋檐下,看到一道人模样的人躺在墙角,衣衫褴褛,瘦骨嶙峋。刘仁龙见其可怜,拿出两个铜钱放在了道人手中。</p><p>道人缓缓醒来,叫住了刘仁龙,龇牙一笑道:“小兄弟,你送我两个铜板,我送你两句话可好?”</p><p>刘仁龙点头笑了笑说:“行呀,望恁指点一二。”</p><p>道人言:“千灾万险后,富贵方还乡。仁名在江湖,乘龙近亲王。”</p><p>刘仁龙再问言中何意,道人笑答:“天机可测不可泄,遇难当过定能过。望君修好事前因,种下善因必善果。”</p><p>刘仁龙又欲问其意,谁知那道人反了下身子后已鼾声四起。</p><p>任何一人的人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即使身为帝王也是如此。刘仁龙当然也不例外,第一次出远门就差点丢了性命。</p> <p>贰</p><p>第二年春天,刘仁龙又筹了些资金,踏上了去福建的路程。</p><p>刘仁龙刚到福建,因为水土不服开始腹泻。</p><p>换水土为什么会腹泻呢?要说明白这一点,得先说一说人为什么会腹泻。</p><p>腹泻其实是人体的一个排异现象。排异是为了自我保护。</p><p>当人吃了凉的东西或坏的东西,健康的人体,为了不让吃进去的这些东西伤害身体,会自动从下排出,所以,就行成了腹泻。</p><p>换水土腹泻,是因为人体自我保护糸统,认为摄入的异乡饮水等食物,有可能伤害身体,开启了自我保护,就形成了腹泻。</p><p>这天上午,正在赶路的刘仁龙,又开始一阵阵腹痛。他急忙钻进了路边一片茂盛的柏树林子里。</p><p>进了树林发现是一片坟墓,他也顾不上忌讳,急忙解衣解决了一下燃眉之急……</p><p>在旧在会,大户人家的祖坟都是有人看管的。仁龙刚系好衣带就被守陵人抓了个正着。</p><p>自古在别人祖坟前大小便是对人家的一种大不敬,可以说是对人家族人莫大的侮辱。</p><p>愤怒的守陵人不容仁龙辩解,上去就一顿暴揍。俗话说,屋漏偏逢连阴雨,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这些话都在年龄尚小的刘仁龙身上一一验证着。</p><p>守陵人把刘仁龙毒打了一顿后,又把他扭送到族长面前。</p><p>刘仁龙又是赔理又是道歉,还是被关进了人家的柴房三天三夜。</p><p>刘仁龙花尽了身上的钱财,等那家人家完全气消了这事才算了结。最后,刘仁龙被那家人又打又骂地赶到了大街上。</p><p>在陌生的地方,刘仁龙,一个孤身无助的少年,有家已不能回。他漫无目的地在异乡游走着。</p><p>这真是:</p><p>“孤身异乡客,</p><p>昨日不可回。</p><p>如今贫如洗,</p><p>无颜故土归。”</p><p>刘仁龙,还好父亲健在时读过两年书,他在最这绝望的时刻,总会默默想起孟子的贤文:</p><p>“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p><p>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p><p>刘仁龙暗想:我命由我不由天,一定会混出个样子来再回家乡。我一定要努力奋斗,他日一定会锦衣还乡,一定会光宗耀祖!</p><p>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依。</p><p>塞翁失马,焉知非福!</p><p>幸运与不幸有时真的会交替出现。幸运之神已悄悄的向刘仁龙走来。</p><p>有时候,改变人命运的并不是什么大事,往往都是些小事。</p><p>也可以说天下并无大事,因为所谓的大事,其实都是由一件件小事组成。</p><p>天底下除了生死,其它都是些小事。你眼中的大事,在别人眼中只不过是个气。</p><p>这一天,刘仁龙不知不觉已走到了茗茶之乡安溪。在安溪的长街上,有家酒楼的门前贴着一张招聘启示。酒楼老板正急招一位小跑堂。</p><p>刘仁龙打算进去应聘,先出点力气解决一下吃饭住宿问题。</p><p>老板见刘仁龙白白净净,虽然衣着有些破皱,但见其眉宇之间精神气度还可以,觉得此孩虽年龄不大,绝对属君子之人。</p><p>询问之余,听其言语清晰,回答问题有条不紊。</p><p>对其笔试,力而不失,身姿展而不夸,笔迹流水行云。</p><p>老板见后甚是喜欢,当即聘用。</p> <p>叁</p><p>酒楼,自古至今,不是穷人可以随便消费的地方。</p><p>能进出酒楼消费的多为商贾和官宦。</p><p>刘仁龙在酒楼里干了一年,已从客人们的言谈中听到了好多官商之道。</p><p>也许是酒楼里的生活好,虽然有时吃些客人的剩饭剩菜,曾经的纤瘦少年,已长成了一位魁梧帅哥。</p><p>后石崮后三面环水,而且其水平善,生长于后石崮后的男孩,几乎个个会游泳。</p><p>从小在后石崮后长大的刘仁龙,水性自然不差。</p><p>酒楼旁有一条江,尤其是在夏季汛期,流水湍急。刘仁龙有空就到江里游泳,久而久之,对这段江水的水性了如指掌。</p><p>也许一切都是天意,名龙者居水必吉昌。在以后发生的一件事,大大改变了刘仁龙的命运。</p><p>这日,酒楼里来了一拨客人,客人包下了整个酒楼。客人里有女眷,还有几个不同年龄的小孩子。</p><p>小孩子们不用酒水,早早吃完午饭,席散后到楼下玩耍。小孩子们如放飞小鸡群,跑跑跳跳地来到近在咫尺的江边。有个年纪较老的管家,紧跟在孩子们后面。</p><p>其中有两个男孩特别调皮,跑在了最前头。两孩子你推我搡,较小的那个孩子踉跄了几步一头扎在了江里。</p><p>正置初秋,江水较大,落水的小孩子被翻滚的江水瞬间冲走……</p><p>岸上的孩子们吓得大呼“救命”,那老管家也吓的嗓子都喊直了。</p><p>刘仁龙也听到了“救命”声,扔下手中的托盘,迅速跑上江边。</p><p>刘仁龙救人心切,衣服鞋子来不及脱掉,纵身一跃跳入江水……</p><p>由于江水过急,孩子在水中时隐时现。经过一番折腾,刘仁龙终于在离酒楼不远一处平阔之地,拽住了落水的小男孩。</p><p>他一只手抓住孩子的衣服,用另一只手游回到岸边,在众人的帮助下,刘仁龙把孩子救上了岸。</p><p>今日包酒楼的是被救孩子的父亲。姓李,职业是宫廷采办。专为皇宫采购某些生活用品的官吏。</p><p>到了晚上,为报答孩子的救命之恩,李采办亲自宴请刘仁龙。并拿出了二十两白银,表示对救子之恩的感谢。</p><p>刘仁龙看到银两,笑了笑,又摇了摇头。</p><p>李采办以为刘仁龙嫌钱少,向老管家示了个眼色,老管家又添上了白银三十两。</p><p>刘仁龙依旧摇了摇头,道,“您这钱俺不能要。”</p><p>李釆办道:“阁下,为什么不能要?你在这里跑堂,也不是为了钱,只要是钱,怎么来的重要吗?”</p><p>刘仁龙恭敬道:“李大人,这是两码事。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做跑堂是我的工作,但救人不是。救人只是一次偶然事件,我当时并没想过救人还得……。”</p><p>李采办微微一笑,点了点头:“嗯,言之有理!儒子可教也!”</p><p>吃完饭,刘仁龙起身道:“李大人,您先忙,若无它事,我先退下了。”并弓身作了个辑。</p><p>李采办道:“且慢!小兄弟你先坐一下。”转脸看了一眼旁观的老管家。老管家迅速差人喊来了酒楼的老板。</p><p>李采办对酒楼老板道,“我看你这位手下德才皆可,阁下可否割爱,让其到我门下,让这个小兄弟有一个更好的前程?”</p><p>刘仁龙在酒楼干得非常好,深得老板喜爱,酒楼老板当然不舍得。但他知道,得罪不起这位李大人。酒楼老板哪敢说半个不字,诺诺连声只言“好!好!好!只要李大人喜欢,一切都好,一切都好!让他随您去就是了。”</p><p>李采办又转目看了下刘仁龙。</p><p>刘仁龙迟疑了一下,拱手道,“能拜于李大人门下,在下求之不得,堪称三生有幸。但恐鄙人才疏学浅,怕来日给大人您办不好差,误了您的大事。”</p><p>李釆办道:“今日与阁下相处,虽时间甚短,但我已对阁下人品与才学有了些许了解。我也是为宫中办事,当然对用人不可随便,用你也是经过慎重考虑的……”</p> <p>肆</p><p>刘仁龙在李采办手下当差,勤勉好学,不出半年很快成为了李采办的得力助手。</p><p>在大清晚期,白莲教已经盛行,拜上帝教也斩露头角,世道已经变得很乱。反清人仕在全国遍地开花,许多饥民论为乞丐,或上山为匪。李采办所购物品经常被匪人打劫。</p><p>因为是宫中物品,多为上等名贵之物,无法用其它物品替代。</p><p>李采办等人,也只得请命宫里,动用官兵剿匪。然而劫财物者多是有组织有准备的当地人,地形熟悉,而且有些地方易守难攻。即始是攻下了山头,往往不是得不偿失,或被劫财物已经悉数散尽难以追回。</p><p>李釆办被这些匪徒弄得是一筹莫展,经常夜不能寐。</p><p>又因那些为李采办运货的手下,经常被杀,李采办手底下几乎已无人可用。</p><p>一次,李采办在苏州购得了一批重要货物,因怕路上出事,叫来了所有手下,让大家想个万全之策。</p><p>大家各抒己见,李采办觉得都不妥。</p><p>最后李采办决定,花些重金,雇佣两百名官兵护送货物进京。</p><p>当晚,刘仁龙独自找到李采办,对李采办道,“李大人,我有一策,不知可行否?”</p><p>李采办道,“即然你有想法,今天众人面前为何不讲?”</p><p>刘仁龙道,“大人,在下不在众人面前讲是有原因的。”</p><p>李采办急问,“什么原因?”</p><p>刘仁龙答:“其一,若此策能成,在下不敢夺大人之功;其二,在下担心,我们身边可能有匪徒奸细,在众人面前不可说,这样会坏了李大人您的大事!”</p><p>李采办问:“什么?你怎么知道我们人里有匪人的奸细?”</p><p>刘仁龙答:“大人您发现没有,为什么劫匪每次对我们的行动都了如指掌,而且每次劫的多是容易销赃的物品?没有奸细作内应,提前给土匪报信,以我们的防范,土匪不可能那么容易得手。”</p><p>李采办听后沉默不语,频频点头。</p><p>李采办看看刘仁龙,“刘老弟,这次你觉我们应该怎么办?”</p><p>刘仁龙道:“我们可以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不知李大人觉得如何?请李大人定奇!”</p><p>次日,大家都整装待发,而李采办却突然下令道,“老子最近很累,想在些地玩耍两天,待两日再走。”</p><p>刘仁龙听后有些急燥,忙道:“李大人,昨日即然已定行期,咱们就应该赶快启程,大家家中都有老小,我们都出来这么久了,您可以有时间的时候再来玩呀!”</p><p>李采办大怒:“老子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想几时走就几时走,哪轮到你小子说三道四?”</p><p>刘仁龙也知道自己刚才言语过于急燥,忙解释道,“前些日收到家书,家母生病,俺只是想赶紧办完这趟差,回家看看高堂,以尽做儿子的孝心。”</p><p>李采办怒道:“自古忠效难双全,你即然这么孝顺,你现在就可以给我滚,立即绐我滚!”</p><p>刘仁龙脸上有些挂不住,道:“李大人,这些年跟着您,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即使我说错什么,你也不该这么待我!”</p><p>李采办大怒,“你还敢顶嘴?你小子快给老子滚,老子现在看见你就烦,你绐我立马滚蛋!”</p><p>刘仁龙垂头道,“好!好!滚就滚!”</p><p>众人皆知道刘仁龙与采办以前的事,赶紧替他说情,李采办摆了摆手,“这小子让我这些年惯坏了,随他去吧!”</p><p>刘仁龙见李采办怒火未消,只得转身进了自己房间,简单收拾了一下行礼,一步三回头地走出了大院。</p><p>李采办叹了声气,道,“世上有谁也不多,无谁也不少,不要觉得自己了不起,以为缺了张屠夫,就吃不上猪头肉了吗?”</p><p>很快两日过去,李采办命令大家把物品装上马车,走陆路向京城方向奔去。</p> <p>伍</p><p>因为这次为宫内釆购的物品希缺而贵重,所以李采办他要亲自押运。</p><p>又因为一时生气撵走了刘仁龙,李采办失去了一个得力助手。</p><p>李采办以改前期高高在上,对下属不冷不热的态度,开始对手下人问寒问暖,关爱有加。</p><p>他们一行分前、中、后三队,不紧不慢小心翼翼地赶路,生怕有什么闪失。</p><p>两日后他们来到了预定地点,一家驿馆,这些驿馆基本都是皇家的官驿。</p><p>这些官驿,多设在有重兵把守的重镇要塞,一般劫匪不会在此种场地打劫。</p><p>更重要的是,驿馆里的馆长是李采办的原籍的同窗好友,也是李采办多年来交心要好的生死兄弟。</p><p>大家在官驿夜宿自然放心,有人提议喝点小酒。</p><p>李采办这次并没有阻拦,见大家高兴也陪他们喝了几杯。</p><p>也许是因晚上酒喝多了,次日大伙起的都较晚。</p><p>吃毕早饭,大家按惯例检查了下车上的物品,油布都盖的严严实实货物看起来并无变动模样。</p><p>李采办道:“在这里尽管放心,不会有事的。”</p><p>大家都各司其职,井然有条,排队出了驿馆。</p><p>一路上,李采办骑马跟在拉货的马车车队后面,除了发布重要命令,基本不多说一句话。</p><p>车队已经走了十多天,已走进了江浙交界处。李采办命令大家要小心。大家都竖起了耳朵,瞪起了眼,生怕匪人突然出现。</p><p>在咱大中国,两省两地交界处一般都是险山大河。各个地域就是以山河溪川作界的。这样划分,是为了让中央政府的命令,能迅速在各级传达;也可让各地方的情况信息,迅速上报于中央。再者,交通不便的两地划为一个行政区域,老百姓去政府办事也不方便。</p><p>这我是咱大中国各省市区域为什么不规则的一个原因。</p><p>美国各州地界很多是直线,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美国土地多是平原。</p><p>江浙两省交界的这个地方名字叫龙虎山。龙虎山山根有条大路,是南北两地的交通咽喉。其峰险峻,山下有河,是个易守难攻之处。</p><p>各行各业都有各行各业的“道”,这“道”是行內的规矩。劫匪也有劫匪的道,他们不是什么人都劫的。他们一般不劫当地人,而且对当地人还特别好。因劫匪自己本多为当地人,劫当地人弄不好被认出;再者他们还得靠当地人消赃,靠当地人为他们提供的生活物资等。</p><p>劫匪不是什么东西也劫,首先劫的财物必须值钱,必须易于搬运,必须易转手变现等。</p><p>物资在运输时,商家必定经过包装,从外观上看不出是什么东西。</p><p>为了有目的的打劫,社会上衍生出了一种职业,他们与劫匪合作,为劫匪提供准确信息,这种职业叫做“钩子”。</p><p>有些钩子相当于打入各商队内部的卧底,也有的钩子就像各种情报贩卖者。</p><p>闲片扯远,书归正传。李采办等一行人刚来到山口处,一只响箭射在了大路中央,半山崖上闪出一群匪徒。</p><p>为首的一匪徒喊话道:“下面的人你们听着,我们这只是为了求财,我们不想杀人。也劝你们,不要为了财,白白搭上性命。”</p><p>李采办前队的领队站出来答话:“你们少废话,这些货物就是我们的命,你们想要可以,你们可以凭能耐下来拿!”</p><p>匪首道,“现在货物是你们的,以后也未必是我们的。你们若舍命不舍财,惹我们急了,我们放一拨火箭,给你们烧的一干二净。我们不损失什么,你们可损失大了去。”</p><p>前队领队答:“我们也不相信,你们目的是烧掉这批货物。”</p><p>双方各执一词,相持不下。</p><p>劫匪仗着人多蜂拥而下,打架的管打架,搬货的管搬货。</p><p>其中有几架马车已被匪人得手,匪徒们赶紧掀开油布,去砸木箱。但当他们砸开木箱后直接傻了眼……</p> <p>陆</p><p>匪徒们掀开油布,打开了木箱,可是木箱里并没什么贵重物品,全是柴草与石头。</p><p>匪徒们发现上当,匪首命令赶紧鸣锣。</p><p>锣声响起,匪徒们纷纷向山林撤回,逃命而去。</p><p>木箱里的货物咋会凭空消失,变成柴草石头的呢?</p><p>想要说明白李采办车上一箱箱的货物,怎么全变成稻草石头的,这事还得回过头来说起。</p><p>那晚,刘仁龙找到了李釆办,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李采办连声道:“妙,妙,妙!”</p><p>次日李釆办与刘仁龙便上演了一出双簧。</p><p>李采办延迟两日出行,只是为了让刘仁龙有充足的准备时间而已。</p><p>却说刘仁龙,迅速到了另一个城镇,订做了同样的木箱与马车。</p><p>木箱里直接装的是柴草和石头。因为这些年跟李采办做事,好多商家都认识他。商家们对仁龙的行为表示不解,问其原因,他只是笑而不答。</p><p>刘仁龙又找上当地最大镖局,要求只要两名镖师押运货物。</p><p>镖局查验货物,大惑不解,问刘仁龙原因。仁龙无可奈何,只得答道:“只因赌钱输了货款,为了自保,偶遇高人,为我出此下策,希望他日被人打劫,好对赌输的钱款有个交待。”</p><p>镖师们听后哈哈大笑,便派了两位老弱镖师为其护镖。</p><p>自古镖匪一家。</p><p>没有匪,自然没有了镖。镖匪勾结,镖有活干,匪有钱挣。</p><p>中国有门哲学称为阴阳。无阴则无阳,无阳则无阴。阴阳相生相克,相辅相成。镖与匪也相辅相成,往往镖中有匪,匪中有镖。</p><p>刘仁龙越盼被劫,镖局更不希望被劫。镖若被劫,丢的是镖局的名声。刘仁龙为了自保,箱内装石头这件事,很快在江湖上悄悄传开。</p><p>那一夜,李采办与刘仁龙的车队,一前一后进了驿馆。上回已交待驿馆长与李采办的关糸,再者那两个老弱镖师又喜欢杯中之物,所以就这么简单,两队货物来了个移花接木。</p><p>次日,天未明,刘仁龙就叫醒镖师起程,奔向了回京之路。</p><p>刘仁龙他们一行人,可以说比想象中顺利的多,比预期提前数天到达了京城。</p><p>关于李采办在此多说两句。釆办并非是什么官职,可以说这位李采办大人根本就不是官员。</p><p>古代,官是为皇家做事的,直接拿国库的工资。就如今天的公务员等。</p><p>官下面雇了些为政府官员服务的人员,称之为吏。官员手下的师爷,差役都属于吏。李采办就属于差吏。</p><p>吏不从国库领钱,吏的工资是从官员手中领取。</p><p>王爷们手下好多办事人员,他们也不是官,他们多数是吏。</p><p>现在社会中,政府里的临时工就类似古代的吏。</p><p>李采办并不为哪位官员当差,而是为正黄旗宁古塔氏,宁王爷办事。</p><p>在清朝后期,皇帝吃的一个鸡蛋,价格都能达到一两白银,很多人骂内务府的太监贪财心黑。笔者认为,这委实让内务府的太监们背了个大黑锅。</p><p>太监只是奴才,奴才没有那么大本事。若是内务太监的原因,估计王公大臣们也饶不了他们。大清律法,太监禁止出宫,内务府的太监们,只能从皇亲国戚那里为皇家采购安全食品。宫内用品的利钱大头,多是被王爷们拿去了。</p><p>每一朝皇帝,都有每一朝的王爷。</p><p>王爷贵族们,包括他们的子孙,多数是些纨绔子弟;他们不学无术,好吃懒做,除了某些有能力的皇家子孙,能入朝为官外,大部分皇亲靠钻营取巧,获得财富。</p><p>这位宁古塔王爷,与当代皇帝爱新觉罗氏,有几重新旧亲戚关系。他们家族,不参与朝中政治大事,只是给皇家做些各种货物供应。</p><p>宁王爷手下人员也不少,李采办只是其中一位。</p><p>这次外出办事的几批人中,唯李采办他们做的特别别好,刘仁龙自然也得到了王爷的赏识。</p><p>宁王爷奖罚分明,给了刘仁龙赏银等若干财物。</p><p>当时有些兄弟们被罚,刘仁龙便把自己的赏银悄悄分给了他们一些。</p> <p>柒</p><p>刘仁龙待人接物都非常仁善,不但得到宁王爷的赏识,而且同事们也很认可他。</p><p>大清局势越来越乱,李采办在一次采购中被土匪打死。刘仁龙理所当然的接替了他。</p><p>接到任命,刘仁龙根本高兴不起来,在乱世之中,丢财害命之事时有发生。为了运货安全,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匪患问题。</p><p>刘仁龙经宁王爷允许,挑选了三十余名年轻力壮功夫好的小伙,组织了一个特务队。特务由刘仁龙亲自带领,执行货运安全特别任务。这些特务队员,每人配发两把西洋短火枪。</p><p>刘仁龙带着这三十人,在运货必经之路上,去各土匪拜门子,很多土匪都接了礼金,答应只要刘仁龙的货物经过,绝对保证安全。</p><p>却说,在狼王岭一带有一帮土匪,土匪头子叫高大头,山寨上有三百余人,这伙土匪抢男霸女,危害一方。也许是因山高路险,也许是官方无能,官方曾多次剿匪都无功而反。</p><p>这一天,刘仁龙带上银票,与两随人去狼王岭拜访高大头。</p><p>经过数十道关卡,层层盘查,终于见到了高大头本人。</p><p>高大头身高近一米九,瞪了双牛眼,一脸横肉。身体较胖,挺着个大肚子。</p><p>刘仁龙向前作辑道:“高头领你好,在下刘仁龙,手底下的货物经常从贵地经过,希望阁下能高抬贵手,万分感谢。”</p><p>并示意手下拿出了银票。</p><p>高大头只是“哼”了一声,命手下接过了银票。</p><p>高大头看了银票,对刘仁龙等挥了挥手:“滚吧!”</p><p>刘仁龙道:“高头领,咱们还没谈谈呢!”</p><p>高大头牛眼一瞪:“谈什么?在这里天老爷老大,我老二,和你小子有什么可谈的?快滚,小心老子弄死你们几个。”</p><p>刘仁龙微微一笑,向高大头拱手道:“高头领,这事真的没有回旋余地吗?我们再商量一下可好?”</p><p>高大头道:“商量个屁,你有我灭了我,这里没得商量!”</p><p>刘仁龙道,“好!咱们后会有期!”</p><p>高大头手下的小娄娄们也都齐声喊“快滚,快滚!”</p><p>刘仁龙环看了一下四周,带领两手下下山而去。</p><p>当夜,高大头正在睡梦中,被人从被窝里抓了起来。山寨大堂的灯光下,高大头这才发现,抓他们的正是白天来拜门子的刘仁龙他们。</p><p>高大头的几个小头目,也早已被绑在了堂下柱子上。</p><p>高大头这回软了,忙屈膝跪下嗑头道,“刘大人,饶命!您说怎么办就怎么办,只怪今日我狗眼不识真人,得罪了刘大人您!只求您饶俺一条狗命!”高大头的话有点语无伦次。</p><p>刘仁龙道,“其实在下也不愿与高首领结下什么梁子,只是在下的有些货物必须经过贵地。今日登门拜访阁下又不待见,无奈才出此下策。”</p><p>高大头脸上直冒汗,不敢正眼看坐在他交椅上的刘仁龙一眼。答道,“久仰刘大人威名,仁义侠胆,今日已领教,却实佩服,佩服!”</p><p>刘仁龙道:“只要高头领真能看得起在下,希望你我不计前嫌,再谈以后事宜。”</p><p>高大头忙道:“好说,好说!”</p><p>刘仁龙命人给高大头解开绳索。</p><p>高大头站起身来,拍了拍身上的土,活动了一下脖子,又活动了一下手腕。</p><p>高大头突然眼露凶光,双手抓起身边的长凳向刘仁龙扫去……</p> <p>捌</p><p>土匪头子高大头,到底是何许人也?等我细细道来,</p><p>高大头亲兄弟七个,他是家中老二。</p><p>由于兄弟们多,家教又不好,从小就喜欢打架斗殴,总爱欺负邻家小孩。</p><p>当他们兄弟长大后,他的妹妹又被县太爷看中纳了妾,他们兄弟更开始胆大妄为。</p><p>这高大头,靠与县太爷的关系,竟然当上了衙门里的捕快。</p><p>他当上了捕快后,那真叫无法无天!什么欺男霸女,什么欺行霸市,无论什么伤天害里的事他都能干得出来。</p><p>有一次,高大头在办案时,竟强占了事主的妻子,还失手打死了事主。</p><p>身为父母官的县太爷是他姐夫,作为老百姓又能怎么了样呢?</p><p>自古百姓就是羊,虽然羊也会在狼面前反抗,然而羊在狼面前的反抗,最终成为茶余饭后的笑话。</p><p>狼也不能把羊赶尽杀绝,羊没了狼也会饿死。</p><p>天不能永远是阴天雨天,它也有晴天的时候。县太爷因为派系的原因,被新来的知府大人拿下。</p><p>其罪名不过是些贪污受贿、草菅人命等。</p><p>高大头失去了靠山,又有人命在身,只得逃进山里当起了土匪。</p><p>高大头在县衙里的那些衙役们,与高大头本就是一丘之貉。当了土匪的高大头,靠以前在县衙的各种关系,又非常熟悉衙门里的套路,在匪窝里缕缕建功,不出一年就做到了二当家。</p><p>做到二当家的高大头并不知足,他给衙门里以前的衙役兄弟透露消息,抓了自己的大当家。衙役门立了功,高大头顺理成章成了山寨老大。</p><p>有时候毁掉你的不是敌人,可能是你所谓的朋友或兄弟。这句话又印证在了高大头这群人身上。</p><p>高大头手下的人,也有知道他的这些猫腻。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各为各的利。又不是亲人,谁愿冒着风险去死去的人揭开真象?</p><p>社会就像贴好的地板砖,表面很是光滑。当揭开地板砖看里面的真相时,可能让人无法直视。</p><p>社会如此,土匪窝里更如此。</p><p>高大头当了老大后,光姨太太娶了好几个。他与贪心不足,与其手下有的小头目的老婆们也有染。</p><p>这些小头目,敢怒不敢言,也只有忍着。</p><p>书接上回,刘仁龙命人放开了高大头,高大头趁机抓起长木凳扫向他扫来……</p><p>刘仁龙见状忙起身躲闪,高大头长凳扫空。高大头顺势又抡起长凳,从上往下劈来,刘仁龙身形一旋又躲开了。</p><p>这样来回四五个回合,刘仁龙始终只是躲闪着。</p><p>高大头却不依不饶,招招都痛下杀手。</p><p>这时,只听“砰”的一声枪响,高大头踉跄了一下,接着倒在地上抽搐了几下死了。</p><p>是谁开的枪?开枪的是李采办的亲侄子。这个小李此时眼睛通红,怒气冲天。看得出,他的眼睛里全是仇恨。因为当年,他亲眼看见,他的叔叔李采办,就是死在了高大头的手里。</p><p>明天和意外不知哪个先到。有些意外真的不是意外,只是看似偶然的一种必然。</p><p>高大头一死,群狼无头。</p><p>刘仁龙扶起地上的交椅做了上去,来回看了几遍下面的匪徒道:“下面你们哪个是二当当的?”</p><p>匪徒们没有人应声。</p><p>有几个匪徒向一个络腮胡子的大汉邪眼看去。</p><p>刚才开枪的小李子,走到络腮胡面前,用枪托了一下他的下巴:“你就是二当家的?”</p><p>络腮胡吓得直哆嗦:“嗯,是!是是!”</p><p>刘仁龙叫人给络腮胡松绑。络腮胡跪在地上吓得说:“不敢了,不敢了。”</p><p>他刚才已亲眼看到了高大头,刚松绑不到半袋烟,就变成了一俱尸体,他能不怕。</p><p>有很多歹人,整天高喊天不怕地不怕,死也不怕。你若枪口指头脑袋上,一扣扳机就死,我想信你绝对能看到他尿一裤子。</p><p>人,没有不怕死的人;人,只有不怕死的时刻。</p> <p>玖</p><p>刘仁龙指了指络腮胡道,“你是二当家?好了,你现在就是大当家的了,我们可以合作吗?”</p><p>络腮胡吓得如同筛糠,连连应诺。</p><p>小李子请示道,“刘大人,这帮人作恶多端,咱们把他行全部杀掉算了!”</p><p>刘仁龙道:“不可,他们虽然是匪,但是多数是因生活艰苦,被迫无奈,有些人甚至是因遭遇社会之不公,无法生存而为之。除了少数是大恶之人,他们多数人都是平民百姓。试想,作为平民百姓,不到万不得已,谁愿过这种提心吊胆不见天日的日子呢?”</p><p>群匪也听到了刘仁龙所说的每一句话,高呼:“刘大人英明!刘大人饶命!”</p><p>刘仁龙带着手下这帮人,先礼后兵,以仁心义事,征服了各路匪徒。从此,凡商队挂了刘氏龙旗,一路绝对平安无事。即使偶尔有次意外,只要刘仁龙出马,便会轻松摆平。</p><p>刘仁龙越干越出色,不但得到宁王爷的赏识,而且他的事还传到当时道光皇帝的耳朵,道光皇帝还给了他些封赏,称之为大清皇家大学仕。</p><p>刘仁龙虽然仕途通达,但做人很低调。</p><p>每次路过莒州城,总住那个便宜的赵家旅馆。</p><p>虽然县太爷对刘仁龙奉为上上宾,但刘仁龙还是很少惊动他们。</p><p>莒县,夏为莒部落,商属姑幕国,周为莒子国。西周到春秋初期为莒国。</p><p>成语“勿忘在莒”的莒,就是今日莒县的莒。</p><p>莒县最有名的是浮来山,浮来山上有中国唯一没有重建的古寺,定林寺。</p><p>定林寺中有世界上最古老,最粗大的银杏树。在该树下鲁、莒两国国君曾结成友好同盟。</p><p>此树到底有多大?没有见过的可以去莒县浮来山亲自看一眼。</p><p>银杏树太有名,曾经刘仁龙陪同宁王爷到莒州游玩过。</p><p>县太爷接待过宁王爷与刘仁龙等一行人,自然对刘仁龙十分恭维。</p><p>这日刘仁龙路过莒县,又住进了离县衙不远的赵家老店。</p><p>只见赵老板愁眉苦脸,刘仁龙问其原因,赵老板也深知刘仁龙的为人,就把最近发生的事情向刘仁龙一一道来。</p><p>县太爷有一个妾,崔氏,莒北招贤人。崔氏有一弟弟,名叫崔狗儿。崔狗儿从小就不务正业,纯粹的二郎八蛋。</p><p>崔狗儿去姐姐家玩耍,途经赵家旅馆,看到了赵老板的女儿面容娇好,身材婀娜,便请媒婆上赵家提亲。</p><p>县城里的居民,都了解这个崔狗儿的怎德性,人长的龌龊,事做的混帐。</p><p>走起路来大摇大摆,一副天老爷老大,他老二的模样。说起话来大呼小叫,见谁咬谁。因为他姐夫是县太爷,大家皆敢怒不敢言。</p><p>这崔二狗给赵老板捎话道,“不成亲家,便是仇家!”</p><p>赵老板不想让女儿落入狗窝,可是即惹不起,又躲不起,所以愁得不知如何为好。</p><p>刘仁龙听后甚是愤怒,拍桌而起。</p><p>次日,刘仁龙去了县衙,县太爷跪接了他。</p><p>刘仁龙问起了崔狗儿之事,吓得县太爷直磕头。</p><p>刘仁龙告诉县太爷:“当年有次我身无分文,是赵老板让我免费住店,而且还对我资助,赵家的事就是我的事,我怎能不管?”</p><p>县太爷吓得直哆嗦,道“我,我…我一定对这帮混蛋好好管教,请刘大人放心……”</p><p>刘仁龙再也没多说什么,起身便出。</p><p>县太爷爬起来紧跟身后相送,一并对旁边的管家摆了下手。</p><p>管家也弓背随身跟来。</p> <p>拾</p><p>刘仁龙一路没有一句话,直走向赵家旅馆。</p><p>县太爷与其管家也尾随而入。</p><p>赵老板见县太爷到来忙上前迎接,县太爷已经没有半点官架子,忙上前给赵老板作揖。</p><p>赵老板却吓了一跳,不知如何是好。</p><p>县太爷道:“想不到赵老板与刘大人有如此渊源,失敬,失敬!以后还得依靠赵老板多多照应。”</p><p>这赵老板听得一愣一愣的,好久才缓过神来,他万万没想到,面前这位当年的小商贩,现在已成了手眼通天的大人物!</p><p>县太爷命管家订了些好酒菜,送到赵家旅馆。此次宴请,一为刘仁龙接风,二为赵老板赔罪。</p><p>赵老板得到刘仁龙的鼎力相助后万分感谢。</p><p>这日赵老板找了个机会请刘仁龙吃饭以表谢意。</p><p>酒过三巡后,赵老板话语支吾,欲言又止。刘仁龙道,“赵老板有什么事尽管说来,只要在下能帮你一定帮你。”</p><p>赵老板道:“小人知道刘大人已到婚娶年龄,至今还无有个暖脚的人儿。在下深知不敢高攀刘大人您。先前,我找人给犬女算过一卦,她命中近贵,子孙昌盛,但只能为贵人之妾。若刘老爷不嫌弃,让贱女给你做个外室答应吧。”</p><p>刘仁龙道:“此事不可,当时帮你并无图报,这样以来,别人会说我不仁不义的,以后我如何在各界行走。再说哪有先妾再妻的道理。”</p><p>赵老板道:“先妾再妻自古有之,有能力的男人三妻四妾是很正常的事。当今天下,有多少男人都妻妾成群,就让犬女绐大人做个外室吧,俺家闺不求名份,只求万事平安足矣。”</p><p>刘仁龙一直推诿,“不可,不可!崔狗儿那事我一定给你处理好。”</p><p>不久后,县太爷因贪污受贿,失职渎职罪等罪被罢免。</p><p>二十年前我遇到一位老者,因皆姓刘双方就聊了起来。</p><p>那位老者知道我是莒北东莞人后,他说他祖上是东莞石崮人。</p><p>我说应该是石崮后人吧,他说具体他也不楚。</p><p>他听老一辈人说起,他那个祖爷爷是一个大官的外室所生,并未回去认祖,他祖爷爷名字叫刘安心,因为老祖奶奶家为了保平安才做了老祖爷爷的妾。当有了祖爷后才起了这么个有纪念意义的名字。</p><p>近几年来,我对后石崮前人事的深入了解后,我想,这位刘氏老者的祖爷爷也许是叫刘安薪才对。</p><p>很多事只是传说,不一定是史实。</p><p>但是,有时传说比历史往往还要真实。就象中国的《山海经》,现代人研究发现,看似神话一样的故事,竟然可在各大洲对应。</p><p>刘仁龙的顶头上司,宁古塔王爷,他有位侧福晋是汉人。所谓福晋,就是大清王朝王爷的小老婆。</p><p>这位侧福晋祖上是杭州人,他爹一位京官。侧福晋生有一女,生得聪明伶俐,长的花容月貌,在众多格格之中,出类拔萃,甚得宁王爷痛爱。</p><p>宁王爷并没给这个女儿起满族名字,而是给起了一个汉名——玉芙蓉。大家称她为芙蓉格格。</p><p>玉,就是王字多了一点,暗喻王族之意。</p><p>中国四大姓中,刘是大汉的国姓,李是大唐的帝姓,张是玉皇大帝的本姓。皇家有权有势,容易娶妻,自然多子,富有养的起孩子,所以这三姓人口自然就多了起来。</p><p>好多帝王正室,改朝换代之后,为了不被追杀,还记住先人的辉煌,便把自己改成了王姓,王姓虽无什从显赫王朝,姓王的那么多,读者今日应该理解了吧。</p><p>却说这年,芙蓉格格的姥爷过世,宁王爷命刘仁龙等人护送芙蓉格格母女去杭州奔丧。</p><p>在回来的路上,他们做的是官家大船,走的是京杭大运河。</p><p>虽然是官船,并不太平。洪秀全的太平军,四处杀伐,官船庞大,乘坐的多为达官贵人,所以更容易被他们乱军攻击。</p><p>这天夜里,杀声四起,刘仁龙他们做的官船受到了太平军的攻击……</p> <p>拾壹</p><p>刘仁龙听到喊杀声,立刻提刀冲出卧房。太平军也已经冲上了船,刘仁龙横刀立在格格的房间门口。</p><p>随行的保镖们也闻声而起,各拿兵器冲向太平军。</p><p>太平军太多,官兵们伤亡很大,渐渐有些不支。</p><p>刘仁龙急急敲开格格的房门,格格与随身丫环早以吓得不知如何是好。</p><p>刘仁龙推开房间后窗,示意大家跳船。</p><p>紧关的房门传来了撞击声,丫环跑到了门口用身体顶住了门,并大喊:“格格,刘大人,你们快跑,希望您以后能照顾一下家中双亲俺就知足了……”</p><p>刘仁龙回头看了看丫环,想去拉她一起走,同时格格也回手去拉丫环,可惜那丫头已被穿门而过的利剑刺伤,口中已经开始吐血……</p><p>刘仁龙这些年也参加过很多战事,他心里明白,这种情况下百分百这丫环必死无疑。</p><p>刘仁龙顾不上男女授受不亲,一把抱起大哭的格格,踢开窗子跳入了水中……</p><p>刘仁龙到了水中,那真如鱼得水,他带着格格很快就游到了岸边,爬上了岸。</p><p>刘仁龙领格格到了一个山村,弄了些百姓的粗布衣裳,俩人各自换下锦绣服装,穿上了布衣。</p><p>为了在一起方便,他们在路上以兄妹相称,一起向北京方奔去。</p><p>刚开始俩人并无多少话说,格格也觉得不说话太尴尬,就时不时向刘仁龙扯一些无关紧要的话语。</p><p>刘仁龙对格格的问题总是认真的回答。一来二去,两人的话也就多了起来。</p><p>到了山东境内,格格建议很久未回家的刘仁龙回家看望一下老母亲。</p><p>他们路过莒州城时,刘仁龙向格格讲了好多莒地的历史故事。</p><p>如齐桓公在莒,乐毅攻莒,鲁莒会盟,齐襄王以莒复国等。</p><p>格格到了后石崮后,被后石崮后的景色惊呆。潍河之水清澈见底,从北缓缓而来,经过村东,又环绕村东南河套山,向东南流去。</p><p>河套山上的核桃树,一搂多粗,山中鸟鸣阵阵。路边野花繁茂,香气扑鼻。远处的群山,树木苍翠,生机盎然。虽然太平天国,白莲教等,在各省各地都十分猖獗,后石崮后就像世外桃源,风平浪静,一尘不染。</p><p>据传说,一九四三年,后石崮后驻扎着一个团的八路军,日本鬼子侦察兵发现后,派飞机来轰炸后石崮后,具体情报是,八路军驻地在孟疃之西,驻地村前有山,山上有庙。飞机从后石崮后村顶飞过,因为后石崮后四周全都是参天大树,并未发现有后石崮后村。飞机飞的太快,飞到了大沈庄上空。正好大沈庄前的文山上也有一座庙,日本飞机开始对着大沈庄一阵狂轰滥炸。</p><p>当天,大沈庄就被鬼子炸死二百多人。在建国前,大沈庄人口只有八百人,而后石崮后人口只有六百人。</p><p>近几年来,后石崮后周围又栽上了树,这正应了习主席的那句话,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看来后石崮后的好运已经不远了。</p><p>刘仁龙领格格来拜见母亲,格格做了个万福道:“伯母您好!”</p><p>母亲见儿子突然归来,喜出望外,问了几句话后便忙着去做饭。</p><p>刘仁龙与格格也插手帮忙。其间,母亲知道了格格的身份,她抬起手来打了仁龙一巴掌,道:“你这孩子怎么越来越不懂事了?为娘从小怎么教导的你?人要有尊卑有别,长幼有序。格格为万金之体,你怎么这样对她?”</p><p>刘仁龙也不辩驳,只是傻傻地笑。</p><p>母亲又道:“格格为尊贵之身,你怎让她喊我伯母,你要折煞老身!”</p><p>格格笑着道:“伯母息怒,这全是我的主意。俗话说落地的凤凰不如鸡。再者我更不是什么凤凰,我母亲只是父王的外室。唉!不提这些也罢!这些日子,路上兵荒马乱,若无刘大哥三番五次相救于我,我早已成了孤魂野鬼了。”</p> <p>拾贰</p><p>格格让刘仁龙在家多待几日,好好陪伴一下年迈的老母亲。</p><p>为了不让格格身份暴露发生意外,刘仁龙对村民说格格是远房姨家的一个表妹。</p><p>刘仁龙领着“表妹”看遍了后石崮后的山山水水。</p><p>后石崮后四周的山水,按二十八星宿来讲,东边的那条河象一条龙,属于东方青龙木;西边的大岭与西岭南北向而卧,象两只趴着的老虎,属于西方白虎金;后边的两座圆圆的北岭,两条山根向前探去,象两只爬行的乌龟,属于北方玄武水;南方悬水山上有庙,常年香火,庙宇红墙青瓦,象一只鸟冠,属南方朱雀火。</p><p>后石崮后又三十六泉,酸甜苦咸辛五味具全,刘仁龙陪格格品尝了所有的泉水。</p><p>可惜今日,有些山泉被破坏;有些山泉被建国后修建的水库淹没;有些山泉在土改时划入了其它村庄……</p><p>刘仁龙又向格格讲了后石崮后的许多神话传说,格格都听得津津有味。</p><p>刘仁龙领格格叩拜了土地庙,土地庙里有一块石碑,记录了后石崮后的许多轶事。</p><p>碑文记载,后石崮后的土地庙,重修于大明万历四十八年。</p><p>刘仁龙领格格来到了后地,并给她讲了什么叫后地,其实后地就是埋葬死人的地方,也就是坟场。后地里有许多碑,碑上的人家并不姓刘。</p><p>相传,很久以前,后石崮后人多数姓季。有个季老头,大冬天早起,发现后地的碑林中,有只黄母鸡,领着一群毛绒绒的小白鸡在觅食。</p><p>季老头明白,老母鸡不可能在冬天里孵小鸡,知道此鸡群一定有异!他拣起块石头,砸向小鸡,一只小鸡被砸死,死后的小鸡立即变成了一定银元宝。</p><p>他赶紧去抢元宝,被老母鸡回头啄了一口。</p><p>季老头被鸡啄的伤口,一直流血不止,让他疼痛难忍,他只得去看医生。为了治伤,季老头花完了那块元宝,当元宝花完那天,他的伤口才愈合,而且愈合的很神奇,因为没有一点痕迹。</p><p>且说后石崮后北面,有个叫肖家墙框的地方。有人半夜路过肖家墙框,听到有公鸡啼鸣。肖家墙框以前名叫肖家庄,因某种原因肖家庄败落,只剩下墙框而得名。</p><p>肖家墙框并无人居住。即然没人居住,那来的鸡叫?这人便寻声找去,在乱石之中,扒拉出一只生绣的铜公鸡。</p><p>这人把铜公鸡抱回家放在窗台上,每天早晨铜公鸡都按时打鸣。</p><p>这人觉得铜公鸡身上的绿锈很难看,就弄了些砂纸把铜锈除了个干干净净。铜公鸡一下子变得金光闪烁。可是从此以后,公鸡再也没叫过。</p><p>这人找了个明白人问其原因,明白人告诉他,那绿色的铜锈是公鸡的羽毛,想要让公鸡再能叫唤,得等公鸡七百年后,生齐羽毛时才行。</p><p>刘仁龙又向格格讲了箕国的故事,石泉府九莲仙子的传说,六月初八香火会的由来,齐长城杨廷山等的来历……</p><p>格格听着每一个故事,向往着每一个传说。</p><p>时间过得飞快,一晃已过半月。格格对后石崮后产生了感情。临行时恋恋不舍。</p><p>后后崮后不象王府,没有勾心斗角,没有名利薰心,没有互相伤害,没有人人自危;后石崮后只有日出日落,只有晨鸡暮犬,只有采桑种麻,只有男耕女织。</p><p>在格格心里,后石崮后就是人间天堂。</p><p>格格从小读过五经四书,受到过良好教育,她感叹道:“后石崮后,真是个安静的地方,能生于此处是人生之大幸,我愿将余生在此度过,亦希望百年以后能长眠于此。”</p><p>刘仁龙与格格不日便回到京城,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在他们回京之前,京城已大变了天。</p> <p>十叁</p><p>刘仁龙与格格进京后,才知道老皇帝已驾崩。</p><p>新皇帝上位后,宁古塔王爷的权利大大降低。</p><p>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一代亲戚一代人。</p><p>新皇帝对宫内宫外人员进行了一次大换血。</p><p>除了那些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无关紧要的人员基本换了个遍。宁王爷也就失去了为宫内供应货物的机会。</p><p>有人笑时有人哭,有人得时有人失。阴阳转化,生死起落,天下之事本就如此。</p><p>幸好,宁古塔王爷在京里京外还有些商铺,还能挣些王室开支。</p><p>由于社会动荡,朝事更变,宁古塔王爷的财务收入急剧下滑。</p><p>为了节省开支,宁古塔王爷开始裁员。丫环,家奴,门客,护院等多余人员,给予路费。遣返回家。</p><p>刘仁龙深知宁古塔王爷的无奈,自修请辞书函,提出回山东故里。</p><p>当晚,宁古塔王爷命人把刘仁龙叫到了内院。</p><p>坐在太师椅上看报子的宁古塔王爷,抬眼看了看步入书房的刘仁龙。</p><p>刘仁龙单膝跪拜道:“王爷您好,给你请安!”</p><p>宁古塔王爷挥手示意刘仁龙起来,刘仁龙抖了两下衣袖站起后退了两步。</p><p>宁古塔王爷指了指刘仁龙身边的木凳说了声“坐”。</p><p>刘仁龙知道礼数,哪敢坐下。</p><p>宁古塔王爷道,“贤侄,这是内宅,没有外人,你尽管坐下就是。”</p><p>刘仁龙见王爷只得道,“谢王爷赐座!”</p><p>宁古塔王爷放下手中的报子,端详了刘仁龙一会儿。问道,“贤侄跟随本王有几年了?”</p><p>刘仁龙答:“小的道光二十年至今,跟随您有十个春秋冬夏了。”</p><p>宁古塔王爷叹了口气:“能跟我干十年的人不多,他们多数半路因各种原因离我而去,最痛心的好多都是永别。”烛光下看得出,宁古塔王爷很伤心。</p><p>“生死沉浮人生常事。本王有幸为先皇办差三十余年。走到今日境况,本王早有心里准备。幸亏我小心翼翼,能平安无恙到今已是万幸。”</p><p>刘仁龙道:“王爷您不必担心,来日皇帝一定会启用旧臣,再次重用您的。”</p><p>宁古塔王爷苦笑道:“那除非太阳从西边出来。贤侄不用给本王宽心,我心里比谁都明白。”</p><p>宁古塔王爷长舒一口气道,“仁龙贤侄,你是我的得力干将,我不舍的放你走。官场如战场,我也不希望你在这官场上混得太久。本王现在只是还有点挂心事,请你帮忙。”</p><p>刘仁龙躬手道:“王爷您有什么吩咐,尽管讲来,只要我刘仁龙能够办到,上刀山,下火海在下万死不辞!”</p><p>宁古塔王爷沉默了一会:“这事说来话长。本王今生娶了几房福晋,她们我并不喜爱,都是先王为了本王前途作的政治联姻。唯有玉芙蓉格格的母亲我最喜爱。奈何满汉不通婚,有违祖宗家法。唉!因此,她们母女都受了太多的委屈。”</p><p>刘仁龙在一边不敢乱答话,只是时不时的点点头。</p><p>宁古塔王爷双眼直盯着刘仁龙,继续说道:“玉芙蓉格格他日出嫁,恐怕府中众人,反对本王给她陪送象样的嫁妆,若真有那一天,本王心里会特别难受。所以今夜想请贤侄帮本王个忙。”</p><p>刘仁龙听后,连忙道:“王爷您命我如何去做,请王爷尽管吩咐就是。”</p><p>宁古塔王爷道:“你这几年为本王办事,商道应该很是熟悉。本王给你一笔资金,你尽力而为经营,赔了本王不怪你,挣了你给我保存好,待玉芙蓉格格出嫁时给她当作陪嫁。”</p><p>刘仁龙答:“王爷,在下会尽力而为,绝不辜负您对我的期望。”</p><p>次日,刘仁龙收拾了一下行装,踏上了去江南的大路……</p> <p>拾肆</p><p>中国有个词,叫做“危机”。从字面上讲,危机二字中的危字,表示的是危险,机字,表示的是机遇;危机其实就是危险与机遇并存。富贵险中求嘛,风险往往与利益成正比。</p><p>由于太平天国运动的越演越烈,各省地商业都受到严重创伤,买的买不到,卖的卖不了。</p><p>动荡的社会,物资运输成本也大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直线下降。</p><p>刘仁龙到了南方后发现,好多北方的紧缺物资,在南方却是白菜价。</p><p>刘仁龙这次不再以上司要求采购,而是靠自己眼光按市场需求买卖。</p><p>他从南方运回大量各种物品,在山东,河北等地销售。</p><p>他还把北方的特产运往南方。这来来回回又增加了许多收入。</p><p>他在临沂、莒州、沂水、密州、潍县等地都设了批发点。</p><p>刘仁龙从南方的福建、浙江、江苏、到北方的山东、河北一带名气很大,凡是他的货物在运输中很少发生意外。</p><p>刘仁龙对朋友非常仁义,善于用人,朋友很多,所以生意做的十分兴隆。</p><p>刘仁龙对手下员工要求很严,凡短斤少两,以次充好,做事失信等一律开除。对于优秀员工绝对奖励。</p><p>到了年底,刘仁龙向宁古塔王爷报帐,王爷对他非常满意,并让刘仁龙先代管那些钱财。</p><p>第二年秋,宁古塔王爷五十岁大寿,刘仁龙也在被邀请名单中。</p><p>虽然大清朝已病入膏肓,虽然大清皇帝的子民很多正在经疾苦,但宁古塔王爷的寿宴办的依然非常丰盛。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作为皇亲国戚,其实宁古塔王爷这与以前办寿宴相比,已经差得太多太多。这寿宴到底有多丰盛,反正我是想象不出。</p><p>寿宴过后,宁古塔王爷留下了刘仁龙,说是有重要事情吩咐。</p><p>宁古塔王爷并没有话入正题,只是先给刘仁龙讲了很久很久前的一个故事……</p><p>明朝末年,天灾人祸,蝗灾旱灾频发。</p><p>山东有个小伙子,与父母逃荒去东北,母亲在途中便去世了。到东北后,父子二人相依为命,暂居于长白山下,以挖参为生。</p><p>没过两年,小伙子的父亲也因病走了。这小伙觉得人应该叶落归根,想把父母的遗骨送回山东下葬。</p><p>小伙便背起父母骨灰向山东走去。</p><p>这天下午,他走到了一个叫老龙岗的地方。</p><p>东北野兽太多,村庄相隔太远,看天色已晚,只得提前在老龙岗找店住宿。</p><p>好容易找到一家店,住宿时店家嫌他带着灰秽气,怎么也不让他进店住宿。</p><p>小伙无奈,只得找个地方把父母的骨灰放起来,次日再取。他寻找到一片密林,走进林子。见林子里有棵非常大的树,大树的四周全是坟墓。</p><p>小伙子爬上那棵大树,把父母的骨灰挂到了那棵大树的树杈子上。</p><p>他再回旅店时,店主这才让他进店住宿。</p><p>那夜,幸亏他没露宿野外,半夜里刮起了大风,下起了大雨。风雨声中似乎有人喊马叫,很是吓人。</p><p>第二天天晴,小伙子早早起床,去林子里取父母骨灰。当到了林子时才发现,昨晚的大风,刮来了砂石,把那片坟地连那棵大树全部淹埋。小伙子看了看情况,已根本不可能找到父母的骨灰了。</p><p>原来这棵大树下是片风水宝地,有好多懂行的人便把祖上的遗骨葬于此地。</p><p>但是那些懂行的人,没有一人看透这块宝地的正穴在哪。这块宝地属于罕见的天穴,正穴就在高处的大树上。</p><p>大树下的坟墓,他们只占了偏穴。</p><p>这小伙见父母骨灰已葬于此,觉得都是天意,他再回山东已没有了意义,就在当地落了脚。</p><p>因小伙在山东时读过几年书,他懂得很多別人不知道的知识,所以他在当地人眼里很吃香。</p><p>这小伙人不但帅,而机灵,得到女贞部落首领的赏识,没多久,被首领一家看中,做了上门的女婿。</p><p>小伙子后来有了个儿子,他这个儿子非常有名,史称——皇太极!</p><p>宁古塔王爷讲到这里,叹了声气,“本来满汉可以一家亲,可惜有祖上那位曾是蒙古公主的孝庄老太后,为了她娘家蒙古的政治利益,趁几位先皇年幼,禁止满汉联姻……”</p><p>宁古塔王爷顿了顿,“仁龙贤侄,我告诉你一个天大的秘密,本王,其实也有汉人一半的血统……”</p> <p>拾伍</p><p>宁古塔王爷的秘密,并不是什么秘密。他这秘密,王府内众人皆知,只是众人不言而已。</p><p>宁古塔王爷的生母是汉人,奈何老王爷的大福晋不会生养,无奈之下,只得把这位小王爷过继给了大福晋。</p><p>其他几个小王爷,生来都不及这位有汉人血统的小王爷优秀,老王爷临终之前,还是把位传给了咱这位新王爷。</p><p>宁古塔王爷道:“本王是半个汉人,甚崇尚汉文化。玉芙蓉格格是本王最疼爱的一个女儿,他额娘又是汉人。本王想给她找一个汉家女婿。”</p><p>刘仁龙答:“恭祝王爷您早日找到乘龙快婿!不知道在下怎样才能帮得上王爷。”</p><p>宁古塔王爷笑答:“只要贤侄一句话即可。”</p><p>刘仁龙道:“只等王爷您吩咐,在下一定替你办到!”</p><p>宁古塔王爷直了直久做的腰背,“你还记得我让你为格格挣钱做陪嫁的事吗?”</p><p>刘仁龙答:“在下记得。”</p><p>宁古塔王爷道:“我看你经营一年下来,连本带利已价值不菲。我打算把这份财产全部送给你,你明白本王的意思了吗?”</p><p>刘仁龙听后有点惊讶,慌忙道:“多谢王爷抬爱,在下这是祖上几辈子修来的福气,能连理金枝玉叶的格格!”</p><p>宁古塔王爷道,“是你祖上修的不假,更是你自己努力所得。本王已考察你很久,你品行具佳,且颇具才华。如今大清,内忧外患,危在旦夕。本王想让你把格格带回山东老家,找一个安静的地方生活。本王再送你百两黄金,回到山东后,给你们居处修些工事以防不测。”</p><p>刘仁龙立即跪叩道:“谢谢王爷!”</p><p>宁古塔王爷笑道:“贤婿,还不改口呀?”</p><p>刘仁龙立刻应道:“谢谢父王。”</p><p>宁古塔王爷叮嘱刘仁龙:“满汉之争久矣,他日必有一场大战。格格之事,回家尽力保密,省得以后多生事端,且记且记!为了你俩的事不受阻碍,择日,以本王命你护送格格去杭州省亲的理由,你们速回山东吧。”</p><p>刘仁龙道:“谢父王为我们着想!”</p><p>宁古塔王爷微微一笑:“去年听芙蓉说起过,贤婿故里真是个好地方,待本王有空去你那里看看。”</p><p>咸丰二年,刘仁龙回到故里后石崮后。</p><p>到了冬天开始修建后石崮后村围墙。围墙修成后,四周建有七个炮楼。有东门、南门和西门。</p><p>两年后刘仁龙家中添了个胖小子。</p><p>因下一辈应该属木子辈,草为木,以薪为辈,取大名叫焕薪。</p><p>几年后格格病亡,刘仁龙也未续弦。</p><p>很多人劝刘仁龙再娶,刘仁龙说不想以后让家产分给别人,这样会对不起焕薪他的母亲。</p><p>刘仁龙的帐房有一妹,帐房曾三番五次托媒说给刘仁龙。</p><p>后来帐房的妹妹为刘仁龙生下一子,取名芳薪。</p><p>刘仁龙百年后,葬在了后石崮后东的仁家山下。</p><p>后来刘焕薪与刘芳薪分家,他们管账的舅舅给分了两份,两份家产差距很大。</p><p>舅舅给做了两个阄,先让老大刘焕薪抓,焕薪抓起一看是少的那份。舅舅拣起另一个阄,说这个不用看了,随手就扔进了火炉里了。</p><p>刘焕薪有八个儿子,刘芳薪有六个儿子,民国时称之为十四大门。</p><p>传说刘焕薪命中克妻,娶了六个老婆,后五个不是纳的妾,全都是续的弦。</p><p>娶老六时,老六结婚用的是白被头,有人问她为什么不用红的?俺这叫白头皆老。</p><p>老六经常向刘焕薪告状,“老爷,大儿媳妇、二儿媳妇和三儿媳妇今天又说风凉话了。”“她们说等我们闺女长大了也嫁个老头,你看多享福。”“老爷,大儿家那咱那个大孙子又欺负咱儿子啦!”</p> <p>共和国的老兵,刘太仁</p> <p>拾陆</p><p>刘芳薪六子十七孙,他有个儿子名刘九如,后石崮后老人应该都听说过。</p><p>刘焕薪有八子二十四孙,他四儿子刘旦如当家。刘旦如比刘九如大近二十岁,已很难有人记着他了。</p><p>他们为什么是如子辈呢,因为他们这辈应该属于火字辈。“如”字,拆开是“女”字与“囗”字。女人喜欢搽口红,所以女口则红;红色为火,因此“如”字辈就成了火字辈了。</p><p>刘芳薪是西天井,刘焕薪是东天井。</p><p>刘旦如办了个免费的成人学校,时称“大学”。校址在今天的大队院。</p><p>刘九如办了免费的小儿学校,时称“小学”。校址在刘风荿家门前。</p><p>刘旦如请很多医生来后石崮后行医,免费为村民治病。那时后石崮后很多年轻人跟着请来的医生们学医,所以,后来后石崮后出了好多医生。抗战时有好多人还当了军医。</p><p>刘九如在西门囗盖了两间房子,舍衣舍饭。专门有人时刻在这里,为逃荒要饭的人做饭吃。</p><p>刘旦如,有次看到长工往家偷粮食,拐弯进了茅侧,长工吓的站在街口呆了。刘旦如骂道,“你还不快走,你早得臭死我?”</p><p>刘九如过年为佃户送钱送粮,向他们问寒问暖。</p><p>刘旦如见粮食欠收直接对佃农免租。</p><p>……</p><p>好人好事太多,大大小小若干。</p><p>刘旦如,能知道他的人已越来越少。</p><p>刘旦如的二儿子,刘承爱,时为后石崮后保长。不善于当家,为了应付当时各种赋税,开始卖地卖祖产。有人戏说他,假若日本鬼子再坚持三年,刘承爱就会让东天井所有家人,成为贫下中农。</p><p>刘旦如的三儿子名刘承素,时人称他十六老,爷爷。十六奶奶会掐掐算算,活到一百多岁。</p><p>刘旦如四儿子刘承愿,传说是国民党鲁中情报站站长。在国民党南撤时,查出他是共产党卧底,被军统直接活埋。刘承愿有个儿子,名叫刘斌。</p><p>刘旦如长子刘承忠。</p><p>刘承忠有六个儿子。</p><p>刘承忠二子刘西箱,在日本侵华时参了军,家里为了让他给家中留种,参军前娶了早已定婚的未婚妻,也就是莫正民的妹妹。刘西箱知道参军抗日会九死一生,不想耽误她人的青春,洞房未进就走了。</p><p>一九四二年刘西箱战死在安徽省、立煌县、卧子埠。</p><p>同年,刘承忠十五岁的六儿子刘西舜,参加了八路军。刘西舜在上海做过卧底,娶了陈果夫秘书的千金。</p><p>国民党逃入台湾时,刘西舜他们一个团便装跟进,被惊弓之鸟的敌军发现。</p><p>刘西舜好多战友,在澎湖列岛上与敌人战斗半月余,最后枪声越来越稀,据说他们无一人投降,除几个水性好的,其他人全部战死。</p><p>刘西舜打完子弹,凭水性好跳进海里,游回大陆,拣回了一条命。</p><p>刘西舜一九八六年病故,时年六十岁。火化时,骨灰里还有几块炮弹皮。</p><p>刘承忠的三子刘西策,是八路军地下党,在传递情报时牺牲。</p><p>刘承忠长子刘西箕,小儿麻痹症,在家务农。</p><p>刘承忠四子刘西正,因腰部早年受伤,未能当兵。</p><p>刘承忠五子刘西全,与土匪搏斗中死亡。</p><p>刘西正长子刘抬印(身份证叫刘太仁),一九三八年生人。一九五八年参加了炮击金门战役。炮弹在他身边暴炸,导致如今耳聋。在此次战役中荣立了二等功。</p><p>唉!一切都是往事,早晚被历时间淹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