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课教学,风采依旧一一椰林二小一年级语文研讨活动

翩若惊鸿

<p>  伫立在六月的风里,</p><p> 聆听着夏风的声音,</p><p> 透过阳光里缕缕的绿意,</p><p> 一曲优美的旋律,</p><p> 伴着祥和的小曲在校园里凑起。</p><p> 红领巾组合的图案下,</p><p> 如冰镇的清茶清凉顽皮,</p><p> 和着夏花飘过的长发,</p><p> 如杨柳摆动婀娜多姿。</p><p> 祖国蓝天妖娆美丽,</p><p> 恩典礼泉收藏珍惜。</p><p><br></p><p> 一一题记</p> <p>  一、活动方案。</p><p> </p><p> 疫情后复课的平安校园,为了继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展示教师的课堂风采,2020年6月3日,椰林二小在龙孟娟语文科组长的组织下,开展了部编本一年级语文公开展示课活动。本次活动由担任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的赖翠莉和龙丁莉俩位年轻的美女老师执教,教学内容分别为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识字课文《操场上》和《古对今》。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她们精彩的课堂教学片段。</p><p><br></p> <p>  二、平安课堂展风采。</p><p> </p><p> 1、6月3日第一节课在一(2)班教室,赖翠莉老师教学《操场上》的课堂掠影。</p> <p>  (1)赖翠莉老师教学《操场上》这篇课文时,把握了教材的特点,从对儿歌的学习中认识生字,并注重字音的拼读,以及学习兴趣的培养。</p><p><br></p> <p> (&nbsp;2)整节课通过对课文的学习,认识了14个生字,学会了书写“打”、“拍”两个字,体现了“多认少写”的教学理念。</p><p><br></p> <p>  (3)赖老师利用生字卡片形式引导学生认读生字新词。使学生认识了文中的14个生字,这一环节突破了本课的教点难点。</p><p><br></p> <p>  2、6月3日第二节课在一(1)班教室,龙丁莉老师教学《古对今》的课堂掠影。</p><p><br></p> <p>  (1) 《古对今》这篇韵文融合了数学知识、语文知识、吟诵知识、思维训练知识的识字课。龙老师从玩“对对碰”游戏导入,寓教于乐,向我们展示了低年段的孩子如何在玩中学,在玩中成长,在玩中进行思维训练。</p><p><br></p> <p><span style="color: rgb(15, 84, 143);">&nbsp; (2)接着是课文朗读。课文的配乐朗读入情入境,课件配图精美生动,使孩子们始终充满激情地投入在本课的学习当中。</span></p> <p> (3)龙丁莉老师利用做"摘星星”游戏来巩固生字新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看孩子们个个举起小手,学习积极性多高呀!</p><p><br></p> <p>  (4)老师教的精彩,学生学有所获,听课的老师也在认真观摩,并做好听课记录。</p> <p>  三、认真研讨,力求进步。</p><p> 今天第三节课,由于学校安排我代课,所以没有参加今天的研讨活动。但从参研老师们反馈的信息了解到,学校领导和老师们就这两节观摩课堂进行了积极认真的评价。学校领导和老师们一致肯定了两位老师的课堂教学功底。老师们各抒己见,既说明了成功之处,也点明了不足之处,并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p><p><br></p> <p>  四、不足之处,个人建议。</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听完这两节课后,我想对这两节课堂的一些细节谈谈自己的一点意见和建议。</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1、赖老师教学《操场上》的过程中,在学习生字词这环节,一部分学生对生字的认识还没有达到能“搬家”的效果。低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于生字的认识要通过多读多看加以记忆,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要利用拼音这一拐杖进行过度。我认为赖老师还应该在这一环节上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搬家”的训练。若是在学生动手后再自己读一读,全班再交流交流,那么学生的成就感或许会大些 。</p><p> &nbsp; 2、汉字的书写要根据汉字的结构和笔画名称进行指导。例如“拍”字是左右结构,右边的“白"字的第三笔是横折,不是横折勾。这样的细节问题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避免。</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3、课堂的设计要多花一点功夫去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制定合适本班学情的教学目标,并尽可能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把握好时间,完成教学任务。</p><p><br></p> <p>  4、教育是从做中学,也就是从活动中学的。龙老师在教学《古对今》的过程中,在孩子们学习了韵文中的对子后,在课外延伸,回归生活环节,如果能让孩子们动手试着自己写写对子并及时进行评价,我想这样的学习活动,是可以让孩子们达到语言表达和思维训练的双向提升的。</p> <p>  五、结束语</p><p> 复学后的教育教学工作紧张繁忙,而教育研讨活动是一个相互切磋,共同提高的学习机会。在研讨过程中我们应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愿椰二语文科组的伙伴们一路学习,一路成长,共同进步!</p>

老师

教学

生字

学习

课堂

学生

一年级

研讨

语文

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