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班主任在或任课老师在,学生就规规矩矩。班主任不在或任课老师不在,学生就乱哄哄。这种现象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很值得学校管理人员、班主任及任课老师们深刻反思。如果连良好的基本课堂及课间秩序都没有,何谈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效果。</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我觉得学生秩序形成不良现象的根本原因,主要是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理念存在问题。首先我们已经看到,良好的学生秩序不是仅仅靠班主任或任课老师的严厉而形成的。往往非常严厉的班主任或老师,一旦因事离开学生,学生反而表现的更加“乱”!——这是长期高压下的必然的“猛然”释放!相反的比较温柔的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学生秩序也好不了多少---这是“慈不带兵”现象。</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那是不是中性性格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就有利于形成好的学生秩序了?也不一定。那么高质量的学生秩序究竟要靠什么来建立?</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我提出六个关于建立良好秩序的问题,以及相关的建议。对提出的问题,请班主任或任课老师自我回答并思考;对建议,希望大家结合班级实际有针对的去落实。</span></p><p><br></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第一个问题:你的班级有班规,并一直认真落实了吗?</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法治”是形成良好秩序的根本之策。所谓“法治”就是必须要建立起班规。你的班级有班规吗?你的班规是你制定的,还是和学生一起制定的?你的班规是由你落实的,还是由学生落实的?你的班规是否随着学生年级的递增而不断的完善和修订?你的班级是否一直用班规去处理来违纪现象?你是否在你或班干部的主持下,经常对班级全体学生执行班规情况进行小结(每周一次)?你是否游离于班规之外,没有把你纳入到自己的班规中?你如实的回答以上这些问题,就能找到学生形成不良秩序的一些重要原因。</span></p><p><br></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第二个问题:你的学生有强烈的班级集体荣辱感吗?</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要让学生形成对班级的荣辱意识。集体的影响是很大的,如果你班级中的学生没有形成对班级荣誉的珍惜意识,就不可能形成好的秩序。一个珍惜集体荣誉至上的学生,他(她)会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而在一个充满正能量的班级中,个别言行不规矩学生也会很快改变。正所谓:蓬生麻中,不扶自直。</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把一个学生放在集体中(全班或一个小组里),利用集体舆论教育的方式很重要。</span></p><p><br></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第三个问题:你是“保姆式”的班主任或任课老师吗?</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事事包办的班主任或任课老师不一定称职。班级中的事务,凡事你都亲自干,事无巨细,天明忙到天黑,一心光想着把学生放在自己的视野里,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一点也得不到锻炼,自我管理的价值一点也得不到体验。所以只要学生一离开你的视野,就一定会“疯”起来。出力不讨好,伤心不!</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当然,以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为借口,对学生“大撒把”的班主任或任课老师,是极其不负责任的。</span></p><p><br></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第四个问题:学生们真心喜欢你吗?</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努力去做一名走进学生心灵、学生从内心里喜欢的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应该成为我们从教的一个重要追求目标。如果你做到了,你的话学生就会听进去,他(她)会主动自律,不去做对不起你的事。</span></p><p><br></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第五个问题: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建立了有效的监督机制了吗?</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对于学生的行为是你在监督,还是班干部在监督?可能大多数的班级平时主要都是班干部在监督。不管谁去监督,秩序不好就说明监督的成效甚微。建立有效监督机制一是要监督全覆盖,平时班干部监督,那么谁来监督班干部?也就是说对全班学生的监督不能漏人(包括老师)。其二要明确监督者的职责,不要把维持秩序都放在班长或纪律委员身上。可根据班规,按内容要求分工到人。如有监督作业的,有监督卫生的,有监督学生课间活动的,有监督晨读的,有监督对班规执行情况的(这个监督尤为重要),还有监督监督者的等等。其三要及时反馈小结,最长时间不能超过一周,对全班同学集体反馈秩序情况,并根据班规对个别违纪学生及时做出处理。不能光“记账”,更不能“秋后算账”。</span></p><p><br></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第六个问题: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上你是“孤军奋战”,还是善于与搭班老师及家长密切合作形成教育合力?</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在班级良好秩序建立的过程中,一定不要忽视个别学生的破坏性。对个别好动爱吵的学生,一定要与其家长达成教育共识,取得家长的支持。作为班主任还要让所任教本班课的老师,知道自己班的班规,尽量形成一致的育人氛围。</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最后我再说下今后学校对学生秩序的管理建议:执勤的学生以劝导为主,考评主要看班级班规制定和长期落实的效果如何。</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文明有序的学生活动秩序,落实的主体在班级。如果班级不主动去行动,很难取得实质性的效果。</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有规矩,知规矩,守规矩。无论对于我们成年人还是学生,才能更平安,才能更儒雅,才能更高尚,学习才能更高效,成长才能更幸福。</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