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内容简介:</span> </p><p> “活教育”思想,是陈鹤琴先生于1940年在江西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时提出,经过7年的教学实践建立的一个教育理论体系。这个理论包括:目的论、课程论和方法论,以及17条教学原则和13条训育原则。它既是陈鹤琴长期教育实践的概括和总结,又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是中西文化与教育思想融合的产物。</p> <p> 这个寒假,一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将原本的年味冲击的荡然无存,为了疫情防控的需要,大家都不能出门宅在家。正好工作室的徐子岚老师倡导和要求大家充分利用这样的时光,研读一本幼教专著、练习技能,提升业务能力。</p><p> 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一书是经友人推荐的。在平时的工作及各种培训和论著中,对陈鹤琴先生及他的活教育思想,经常听到一些介绍或解读,可自己从未完整的研读过“活教育”思想,于是在疫情居家期间买来这本《活教育》,静心品读。</p> <p> <span style="font-size: 15px;"> ( “愿全国儿童从今日起,不论贫富,不论至于一律享受相当教育,达到身心两方面充分的可能发展”——这是陈鹤琴先生的墓志铭。)</span></p><p> 近乎90年过去了,再着眼我们现在的幼教工作,陈先生的思想及目标都是相当的超前,纵观陈鹤琴先生的儿童教育思想,我们可以清晰的发现儿童教育科学化的基本思路,那就是:“要科学认识儿童,顺应儿童的天性,给予儿童活动的机会和条件,给予儿童适宜的指导和帮助,要爱儿童”。陈先生提出“首先要了解儿童心理,认识儿童才能谈到教育儿童,这是活教育,而不是死教育”。</p> <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一、活教育的目的论</span></p><p> “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被陈鹤琴先生认为是“中国教育唯一的特点,不苟同于其他各国的教育目的”。教育的对象是“人”,所以“做人”是教育最起码的任务,他将“做现代中国人”定义为:首先是身体的健康,有了健康的体魄才能够有幸福的生活和成功的事业; 其次是要具备创新的精神,教育应激发儿童本性中潜藏的创造欲望,以培养其探索和创造能力,现今社会的发展依然要求现代人不断的创新,开拓进取;同时还要有服务的精神;要有合作的态度;有世界的眼光。由此可见,“活教育”的目的论从普遍到抽象的人类情感和认识理性出发,目的是改造国家,改造人,推动社会进步,同时强调了民族意识、国家观念、时代精神和现实需求,表达了陈先生对人的发展,教育社会变革的追求。这个看似简单直白的命题,却有着十分深刻的思想和时代内涵。</p> <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二、活教育的课程论</span></p><p> “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的课程论,其意义在于改变人们对于教育的错误观念,把教育的领域扩大到整个社会,培养儿童直接去接触各种活的知识。陈鹤琴的“活教育”课程论强调了课程的目标性、生活性、自然性、社会性、综合性。是让自然社会、儿童生活和学校教育内容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陈先生所谓“活教材”是指取自大自然大社会的“直接的书”。儿童应在与自然社会的直接接触中,在亲身体验和观察中获取经验和知识,这有利于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儿童动手操作的能力,有利于陶冶儿童的性情。人的生活离不开自然界,也离不开社会,书本的知识固然也是若干经验的代表,但是活生新鲜的教材应该是直接采于大自然、大社会。</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三、活教育的方法论</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 </span>陈先生说,活教育的教学方法也有一个基本原则,什么原则呢?就是“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他强调,教学中应注意儿童直接经验的掌握,教师应积极地鼓励儿童去实践,去获得直接经验。他说,活教育的教学应“着重于室外的活动,着重于生活的经验,以实物做研究对象,以书籍做辅佐参考。换句话说,就是注重直接的经验”。他说“这种直接的经验就是使人进步的最大动力”。陈先生认为“做”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是活教育教学论的出发点,也是教学方法的基本原则。他强调所有的学习都要靠“做”,基于他的“做”的教学原则,他把活教育的思想贯彻到教学过程当中去,强调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在活动中直接经验的获取。</p> <p> 这位中国学前教育泰斗的思想之深刻、理念之先进,令我深深折服,虽说陈先生的活教育思想在我们的学前教育中以得到了应用,但今后我将继续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和我的老师们去认识儿童,了解儿童,努力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践行陈先生的活教育思想。相信在未来,我们的幼儿园、我们的学前教育,也会如陈鹤琴先生心中所愿那般美好吧!</p> <p> <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杨陵区第一幼儿园园长</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徐子岚名师工作室成员 张靓</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