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在舞钢市灯台架地区,有一个神秘的地方—石梯。</p><p>石梯既是一段路,又是一个地名。它以开凿在悬崖陡壁上的石阶道路而命名。</p><p>五十年前的六百年里,它是居住在灯台架半山坡上的余姓人家的唯一出路。六年前,随着一声火药炮响,横栏在石梯河谷上游的石墙轰然崩塌,一条水泥路修到了石梯顶余家门口,这条攀爬了几百年的石梯路便成了见证历史的古迹,淹没在杂草丛林之中。 </p> <p>从前,石梯一带是荒山野岭,无人居住。明朝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中国人口大迁移,一余姓两口带着四个儿子从山西洪洞县来此定居。这里群山连绵,沟壑纵横。那时灯台架地区降雨频繁,常有山洪暴发,河谷里无法居住,更难耕种,余家就在河谷上游西岸岭上半山腰建房安家,并在崖壁开凿约一里长的石梯作为出路。从此,余家所在的这个山岭就叫“余家岭”,余家所居之地就叫“石梯顶”,下面长约十里的河谷就叫“石梯沟”,这一带地方就叫了“石梯”。</p> <p>余家人烧荒扒石,开垦土地,起初生活异常艰苦。后来,大儿子成家生子,带着三弟、四弟迁往沟外谋生,只有老二和父母留了下来。</p><p>历史上,中原地区的民房大都是土墙草顶结构,黄背草则是主要建筑材料,木炭是重要的紧俏商品。老二一家勤劳吃苦、拓荒不止,除种粮外,就大面积种植黄背草和柞树。经过代代经营,余家的草坡、林坡面积越来愈大。他们典坡卖草,伐木烧炭,粮食充足,人财两旺。至民国初期,繁衍至一千多口,居住地扩展到石梯河两岸及附近。余家成了远近闻名的大户。为了防范兵灾匪患,余家在石梯之上的山头垒石筑寨,名曰“余家寨”,至今尚存。</p> <p>民国初年,兴起于宝丰的白朗起义军南征路过此地,要求余家提供给养。白朗军到来之前,早已得到消息的余家族长通知各家躲进寨子,粮食、牲畜和贵重物品也都转移到寨内。由于余家岭只有石梯一条路,一夫当道万夫莫开,护寨队据险死守,白朗军一天一夜也未能攻破。由于他们急于南下湖北,就放弃了攻寨,临走把石梯沟两岸的几百间民房全部烧毁。此次事变令余氏家族元气大伤,大部分人感觉此地不安全,就大举携财外迁。</p><p>近代以来,不少外姓人家陆续迁进石梯一带。现在居住在石梯的余姓仅有四十多口,而石梯顶只剩余运亭兄弟三户人家。别看只有三户,你在百度地图上输入“舞钢市杨庄乡石梯顶”,它赫然在目。</p> <p><br></p><p>“灯台架”也是由石梯余家起的名。余家从山西初来乍到,看见耸立于群山之巅、均匀并立的三座山峰,微微倾斜、中间平坦,酷似油灯的底座架子,因此就叫它“灯台架”。以前我去灯台架景区总有一个疑问:那座主峰明明像个“靴子”,为什么叫“架子”呢?后来到了石梯这里,才恍然大悟。</p> <p>石梯虽然距舞钢市中心仅二十多公里,但由于处在平顶山和驻马店交界的大山之中,偏僻闭塞,至今尚未开发,仍然保持着原始自然生态,是石漫滩国家森林公园的组成部分。这里葱岭叠翠,峰秀石奇,树大林深,水旺河清。还有许多扑朔迷离的神话传说、神乎其神的近代战事、令人敬仰的红色故事,如“南方蛮子盗神灯”、“潜伏在道观里的女司令”等等。石梯余家的经历本身也是中国农民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的历史缩影,是一部无字的励志教科书。</p> <p>因为远离尘嚣,石梯人仍然保持着勤劳朴实、热情好客的民风。去年,余家在石梯顶建起了既能吃又可住的农家饭庄。山坡土鸡、草滩白鹅、田园时蔬、珍菌野味、本土茶叶,都产自房前屋后和周围山林。食材天然绿色,任你选取;饭菜量大价低,让你不忍砍价。</p> <p>初夏时节,神秘的石梯格外幽静。高山之巅,溪流之旁,万绿丛中,石梯上余家红黄色的房舍格外美丽耀眼。</p> <p>曲径通幽处,林深人不知。朋友,来此置身天然氧吧,登石梯、上石寨、下溪流、逛森林,既可怀古追远、目睹灯台架之真容,又可赏原始山川风光、享受自然生态之惬意,还能听美丽动人的故事传说、品鉴真正的农家茶饭风味,岂不快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