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过一个有仪式感的儿童节,究竟有多重要?

椰林漫步

<p>  韩国作家金大中说:“礼物表达了人与人之间最温馨、最美好的心意。”</p> <p>  在孩子心里,礼物从来不分贵贱,只有喜不喜欢,他们期待的不过是父母的一片心意,一份重视。</p> <p>  这份心意和重视,还有一个特别美好的名字:仪式感。</p> <p>关于仪式感,《小王子》这样说:“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它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它时刻不同。”</p> <p>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给予孩子仪式感,就如同给孩子生命,注入了无限的希望,替孩子保持着珍贵的童真,这是父母给孩子的终身礼物。</p> <p>仪式感如同生活的调味剂、文化的倍增器,为平凡的生活增添生机,让潦草的生活焕发温馨。</p> <p>充满仪式感的生活,也让孩子变得柔弱和感恩。</p> <p>  亲子教育专家尹建莉说过:“孩子不是为了长大或成功、成才活着,孩子首先是为童年而活,我们要让孩子有过做天使的经历,不要让他生来只能做没翅膀的凡人”。</p> <p>  被幸福感包围的童年,将让孩子一生受益无穷。而这份幸福感,则需要生活的仪式感去传达。</p> <p>  有仪式感,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重视和庄重,觉得自己在“被爱着”。</p> <p>  仪式感不仅仅体现在节假日中,更高级的,是把每一天普通的生活也过得有仪式感。</p> <p>  小小的仪式,可以是约定一家人每天早上多忙都要一起吃早餐,可以是睡前雷打不动的晚安吻,可以是周末抽半天空一起徒步和野餐......</p> <p>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是在潜移默化地向孩子传递一个信息——生活是枯燥或是精彩,是粗糙或是精致,是麻木或是充满期待,一切的意义,都是由你自己赋予的,无关物质。</p> <p>当你每天早起十五分钟为自己和家人做一顿营养均衡的健康早餐,而不是匆匆忙忙在楼下买两块钱包子果腹;当你每天穿着精心搭配好的衣服、化着精致的妆去上班,而不是日复一日的短裤搭配T恤和布鞋……</p> <p>这种富有仪式感的生活,时刻都在帮你教育孩子:用庄重而认真的态度去对待生活里的每一件事情,对自我严格要求,尊重每一个场合。而不是浑浑噩噩地过着每一天,忘了如何投入生活,如何为人生赋予价值。</p> <p>德国作家洛蕾利斯在《我们为什么需要仪式》写道:有仪式感的人生,才使我们切切实实有了存在感。不是为他人留下什么印象,而是自己的心在真切地感知生命,充满热忱地面对生活。</p> <p>或许儿童节过后,孩子又要投入到紧张的学习当中,每天过着重复的生活,但这种仪式感会时刻提醒孩子:在漫长而无边的黑夜里,只有善待自己,才能让生活变得精致而丰盛。</p> <p>我想,这才是父母在儿童节能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吧。愿你和孩子都能感受平凡生活中的小确幸,充盈着对未来的美好向往。</p> <p>摄影:青山秀水</p> <p>出镜:小乖乖</p> <p>时间:2020年国际儿童节</p> <p>坐标:沈阳奥林匹克公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