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后时代之思考断章!

张永锋

<p>疫情后时代之思考断章!</p><p>宁县二中 张永锋</p><p>1 </p><p><br></p><p> 庚子鼠年,疫情袭来,迅速蔓延,波及世界…… </p><p> ”抗击疫情”的内容和主题是丰富的、多元的,它有着无数种解读的可能:关注国家制度的人,读出了它对国家制度优越性的解说,或许还有国家层面公共卫生及防疫能力的检验;关注人性的人,读出了它对人性善恶的写真与拷问;关注个体生命的人,读出了它对个体生命之短暂与脆弱的考量与思虑;关注家庭的人,读出了它对亲情与责任缺失的焦灼与痛苦……于是,有人把“抗击疫情”看作一幅人性解剖图:有人看到了人心向善人性本真的力量,也有人读出了个体人格衰微的悲凉与沉痛。</p><p>2</p><p> 值此大灾大难来临之际,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奔赴疫情一线,调查研究,指挥疫情防控,安定人心,鼓舞士气!提出了“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要求,发出了“应收尽收,能治尽治”的号召,全国动员,驰援武汉;全民动员,抗击疫情!并且响亮提出“疫情不分国界,携手抗击疫情”的主张,诠释了“救死扶伤,生命至上”的人道主义原则,彰显了我们党和国家人民至上、亲民爱民的执政理念。可是,有的国家打着人权的幌子,百姓、贫民一旦和疫情“杠上”,有可能等待你的就是一个巨大的白色塑料袋,你就可能和生命失之交臂!</p><p> 灾难之际,我们国家作后盾,健康第一、生命至上、全心全意人民服务!</p><p> 这是一道温暖而有力量的曙光,穿越了疫情肆虐的火线,照亮了我们生命的曙光。为人民打通了一个关注生命、健康与尊严的通道。我们为生活在这样一个平等而温暖、强大的国度而幸福:因为,灾难之际,国家是我们每个炎黄子孙的坚实依靠和坚强后盾!康德说:世界上有两样东西要我们敬畏——就是我们头顶的天空和心中的道德律。我们每个人首要的核心道德律就是两个字——爱国!</p><p>3</p><p> “抗击疫情”的思想主题映射在主流人物身上——有白衣执甲、逆行出征的“白衣天使”,也有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沉着应对的白发苍苍的院士。他们割舍亲情,放弃回家过年、与家人团聚的机会,背井离乡,毅然、决然奔赴前线,驰援武汉,救治灾民。誓言铿锵:“我志愿奔赴疫情一线,救死扶伤是我们的天职!”他们在最危险的时刻,义无反顾,奔赴前线;在樱花绽放的时候默默离开,无私、无畏、无悔!顾全大局,大公无私的武汉市民,为了防止疫情扩散、蔓延,宁可“封城”,为了生命,失去自由,为了全国,舍弃自我,这是壮举,更是义举! 全国百姓,是非分明,听从号召,在家“抗疫”,静候疫情解除的命令。中年人冷静、理智,孩子们线上上课,停教不停学;老年人虽然有时也任性、执拗甚至顽固,但只要我们耐心说教、正面解释,循循善诱,他们也会积极配合,不是无理取闹。</p><p>也有默默坚守、无私奉献的执勤人员,他们驻守在个村路口、社区门口一顶帐篷就是一个工作点、也是卧室、或者家!一道袖章、一面锦旗就是指挥棒,就是职责。不畏严寒、不顾风险、不计报酬,驻守阵地、恪尽职守,他们是新时代的大禹,为了工作,忘了回家!</p><p> 还有那些文艺工作者及各界爱心人士,慷慨解囊,捐款捐物,扶危济困,无私赈灾,把爱心与道义寄托在援助武汉的包裹上,车流里……这是人间一道光风霁月的最美风景!</p><p>还有农民工,他们昼夜兼程,奔赴一线,在建设工地上挥汗如雨、加班加点,有些人只求解决吃住问题,不要薪水、不要报酬……他们行动是那么坚决,心灵是那么纯净,让人无不为之动容,感喟唏嘘……</p><p> 有的村干部在大喇叭上“硬核喊话”,虽然言辞不雅,但是满腔充满对村民合同胞生命的忧虑与关切,话糙理端,义正词严!</p><p> 这些人值得我们敬佩,尊敬。</p><p>4</p><p> “抗击疫情”的主题也凸显了一些人人性中的自私与卑劣!</p><p> 有的不法厂家制作口罩偷工减料,以次充好;有些不法商人囤积救援物资,乘机哄抬物价,大发国难财,扰乱市场秩序;有人截留救援物资,中饱私囊,贪婪无度,嘴脸肮脏,心灵龌龊。</p><p> 有的医务工作者预判了疫情,但是因为体制、机制问题不健全,建议不能被及时采纳,有人甚至为此丢了饭碗,乃至丧失生命还遭遇评价不公;有人在救援过程中,不按照程序和流程开展工作,粗枝大叶、态度粗暴;有时医疗物资供应紧缺,输送途径不畅,让救援人员捉襟见肘;有的“键盘侠”在网络空间不遵守网络道德,信口雌黄,不知感恩,是非不分,立场不稳,混淆视听,谣言遍布,蛊惑人心;有的人一意孤行,无理取闹,辱骂、殴打工作人员,不顾及他人安全和生命健康,强行通行,逃之夭夭,还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沾沾自喜,当然法网恢恢,难逃法律制裁!有的工作人员瞒报、谎报疫情,数据失实,贻误疫情防控时机,客观上推迟了复工复产时间,丧失发展的机遇……</p><p> 君不见:有人把电梯里业主用来摁电梯按钮的纸巾,顺手带走,方便了自己的一时之需,却把疫情扩散的风险留给他人;有人随地吐痰、打喷嚏,不加遮掩,把公众场合看得像自己家里一样,旁若无人。 </p><p> 君不见:疫情后期,路上、树枝上到处都有被用过的口罩,在风中翻卷、飘动、招展,不考虑病菌传播的风险。这些口罩一度成为一些卫生习惯差、公德意识淡薄的公民撕裂的一快遮羞布。</p><p> 君不见:有的年轻妈妈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却让已经上了幼儿园的孩子,在大庭广众之下随地大小便,还打着“还是孩子”的幌子,为自己纵容、宠溺孩子的行为狡辩!自己获得安慰之后还喋喋不休的骂娘!试想,他们很早就让孩子失却羞恶之心和公德心,如何让孩子长大后融入社会?他们整天还想着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p><p>5</p><p> 总之,“抗击疫情”的内容是复杂的,多元的、立体的,从反面看,“抗击疫情”犹如一个三棱镜:立体透视了人生百态及众生世相,也折射出了我们公共卫生及防疫制度的弊端,暴漏了传统文化断代和一些人信仰缺失的问题与危机……</p><p> 我们的思考即使断章取义,但绝不能停留在表层和浅层,我们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虽然已经现代化,这不容置疑,但还需要完善和提高;我们的公民意识和素质也亟待强化和提升;我们要面对的困难还不容忽视,我们要做的事情还很多,我们永远在路上,我们任重道远!</p><p> 作者简介:张永锋、宁县二中高级语文教师。曾在《九龙》《庆阳教育》《北斗》《陇东报》《中国教师报》有诗文发表。作品被收录在《华夏之恋》《俊采星驰》《西部诗人四十家》《阳光花丛》《高天厚土传豳风》等书籍。两次获散文网征文等级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