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坚]二顺

杨坚

<p>春寒料峭,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空气中挟杂丝丝寒意,连绵起伏的青山林,山风卷着树叶一浪接一浪,“哗、哗”作响。</p><p><br></p><p>山下的村庄,一群妇人围坐在一起,纳鞋底、织毛衣,拉着家常。窗外有几缕阳光照了进来,墙角零零星星几朵寒梅绽放。</p><p><br></p><p>街上有人匆匆走过,说是村里某某家的女人刚刚生了一个大胖小子。正说着,突然间母亲感觉肚子也开始了阵阵猛烈的抽搐剧痛,看来也是生产在即了……</p><p><br></p><p>一个上午,村里两个男孩呱呱坠地了。</p><p><br></p><p>&nbsp; “你们俩多么有缘分啊,”母亲对着二顺说:“你是上午10点出生”,然后指了指我说:“他是中午12点出生,同年同月同日生,就差一个时辰,你们俩是约好结伴来的吧?”</p><p><br></p><p>哈、哈、哈!看来真的有缘,在潜意识中,我们就有一种与其他人不同的亲切感,就连母亲见到他,也格外的热情,每次看到二顺来了,她总要抓一把瓜子或者递几颗糖给他。</p><p><br></p><p>我们渐渐长大,平日里大人们忙,没空管我们,我和二顺常常一起去山上摘野果、去树上掏鸟窝、去溪里摸螺蛳,一起走过了那段难忘的童年时光。</p><p><br></p><p>转眼到了上学的年龄,我和二顺在同一个班上。也许就是因为比我早了这么一个时辰,他长得比我高一个头。每每我和同学在打打闹闹中发生了小摩擦时,他总是跑过来旗帜鲜明站在我一边,“怒怼”他们。</p><p><br></p><p>&nbsp;&nbsp;&nbsp; &nbsp;二顺的学习成绩不好也不差,但还是蛮用功的,放学后,他经常来我家和我一起做作业,他说家里太吵了:他父亲是远近闻名脾气火爆的人,而且还是赌徒加酒徒,母亲一天到晚阴沉着脸,像个“锯了嘴的闷葫芦”,平日里一声不啃,但吵起架来时,嘴又特别的犟。</p><p><br></p><p>他父亲每次赌输了钱或者喝醉了酒,一回到家就会大发雷霆,找茬儿打老婆揍孩子出气,家里总是闹得天翻地覆、鸡飞狗跳的。二顺下面还有个妹妹,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一家人都活得战战兢兢的。</p><p><br></p><p>他说就喜欢我们家那种和睦的气氛。</p><p><br></p><p>小学毕业,我考上了外地的一所中学,二顺在村里的学校上学。住校后,我们见面的机会少了。但是每到周末或放暑假时,他仍会兴冲冲地跑到我家里来,我们互相向对方交流学校近期发生的一些趣事。</p><p><br></p><p>&nbsp;&nbsp; &nbsp;有一次我从学校的图书馆借到一本小说,周末,把书带回了家。二顺看到小说后十分喜欢,问我能不能借给他看一下?他想带回家仔仔细细地阅读,并说明天就归还。我答应了。</p><p><br></p><p>&nbsp;&nbsp;&nbsp; 第二天一早,二顺哭丧着脸拿着只剩下半本的小说来到我家,说是昨天晚上在煤油灯下看书时,他母亲唠叨他不干活还要点灯看书耗费煤油。这时,他父亲醉醺醺地从外面回来,虽然平时父母不和,但在打骂儿女时,俩人的态度出奇地一致。他父亲二话不说三两下把小说撕毁了一半,完全不顾在一旁哭喊恳求的儿子,还赏了他几个“五指粟”,打得二顺眼冒金星……</p><p><br></p><p>&nbsp;&nbsp;&nbsp; 看到被撕毁的半本残书,我心疼死了,不断地埋怨二顺,恨死了他的酒鬼父亲了。二顺也很不好意思,眼睛红红的,内疚地低着头,很久都不敢来我家。不过,过了一段时间我们又和好了。</p><p><br></p><p>一天下午,天气非常寒冷,残冬的太阳慵懒无力地照着大地,像个蹒跚的老人,慢慢走向西边的山头。我因事向学校请假,还没等到放学就提前回家。在村口,碰到了二顺,看到他手中提着一只菜篮子,篮子里装满了青菜和萝卜,吃力地提着往家里走,体态瘦小的妹妹跟在身后。俩人穿着单薄的衣裳,缩着身,脸冻得红红的,双手长满了冻疮。我说:“二顺,你今天怎么没上学了?”他扭过头说,“我不去上学了,我退学了。”说完就转过身子,带着妹妹加快了脚步,头也不回的走了。夕阳中,北风吹乱了两个羸弱的背影。</p><p><br></p><p>回家后,我听母亲说,二顺的父亲一直赌性不改,家里还是老样子,他母亲就素性跑到外面给别人家当保姆去了,有时雇主欺骗她不给工资让她白干活,她明知受骗也不愿回家,也许她觉得在外面再苦再累,也要比家里吵吵闹闹挨揍更好吧。现在只是苦了两个小孩子没人管了。学校交学费时,父母没有一个人愿意拿出钱,于是二顺干脆退学了。</p><p><br></p><p>“二顺可是个好孩子啊!”母亲惋惜地说。</p><p><br></p><p>暑期里的一天,我在家里做作业,二顺来了,静静地在边上坐着,等我做完作业,才和我说话。</p><p><br></p><p>他翻看我的英语书,突然问,“桔子”的英文怎么读?我说是“orange”啊。他说不对,“桔子”不是这么读的,叫“剥了皮吃”。我没反应过来,愣在那里。他接着又问,“鸡蛋”的英文怎么说?我说“egg”啊,他说,你又错了,应该读作“剥了壳吃”。这时,我才醒悟过来,二顺在和我开玩笑呢!“呵、呵、呵……”,我俩笑出了眼泪。平日蔫蔫的二顺,这时,脸上才露出了开心的笑容,他告诉我,这是跟别人学的“伊拉克语”。他天真的笑容里,写着我们都还是个孩子啊。</p><p><br></p><p>&nbsp; &nbsp;&nbsp;&nbsp;笑完后,我说,二顺,你就这样不上学了,不可惜吗?二顺突然心情难过了起来,他对我说,有好几次,偷偷地跑到学校的附近,看到往日的同学,听到教室里传过来琅琅的书声,他就哭了。还有一次,他悄悄地蹲在教室外的窗下,听着老师讲课,被发现后,老师让他坐进教室里去听课。看到他这么想上学,班主任就上门做他父亲的思想工作,让二顺重新回到课堂。他父亲当着老师的面答应得好好的,可当老师走远时,他冲着那个背影“呸”的一声,吐了一口浓痰,责怪他吃撑了多管闲事。有人来村里收破烂,他干脆把二顺这些年读过的所有书本全部卖掉了,拿着换来的一点钱,又出门会赌友去了。</p><p><br></p><p>二顺长叹了一口气说:“多羡慕你能上学啊,可惜我这辈子是念不得书了。今天我来这里是要和你告别的,我要走了。”我问他要去哪里?他说有亲戚在厦门那边海塘养鸭子,人手不够,父亲嫌他在家里吃闲饭,说把他养这么大,该去赚钱养家了,于是就打发他过去帮忙。二顺自己也说想出去碰碰运气,明天他就要走了。</p><p><br></p><p>听到这个消息,一时间,我找不到更好的话语来劝慰他,只有默默替他祝福。</p><p><br></p><p>这以后,也就一直没有见到二顺了。</p><p><br></p><p>这些年,我一直在念书。埋首在书本的海洋里,念完了初中、高中,去了外地的一所大学求学。大学毕业后,通过向全社会公开招考,我考进了仙居报社,成为了一名文字记者。</p><p><br></p><p>&nbsp;&nbsp;&nbsp; 2000年夏日的某一天,我接到通知,报社派我去某地采访一个新闻事件。</p><p><br></p><p>&nbsp;&nbsp;&nbsp;&nbsp; 湛蓝的天空,火辣辣的阳光直射了下来,闷热的空气中几乎没有一丝风儿,知了躲在树叶底下搧动着音膜,震耳欲聋的叫嚣着,满树翠绿的叶子,晒出了一幅蔫蔫的疲态,整个大地像烧透了的砖窑,压迫着人喘不过气来。</p><p><br></p><p>我乘坐公交车到达某地的车站。刚下车,一群躲在林荫树下的“摩的”车主,“呼啦”一声全涌了上来,把我围得水泄不通,一只只手强伸过来拽着我,七嘴八舌地问我要去哪里?又闷又热中,我挣脱出他们的重围。突然间听到有人在喊我,抬头一看,不远处的林荫树下,发现二顺坐在“摩的”上,微笑着向我招手。</p><p><br></p><p>多年不见,二顺黑了瘦了苍老了不少,不过,我们见面还是分外亲热,我问起了二顺他这些年的情况:他先是去厦门那边的海塘,帮亲戚养鸭,风里来雨里去,辛辛苦苦几年下来,也没有赚到多少钱;后来听人说市场上对白炭需求量很大,能卖个好价钱,他便跟人跑到江西深山老林的炭窑,帮炭老板烧白炭;后来也曾开过早餐店,替人送过家俱,但是,都没有挣到什么钱。</p><p><br></p><p>前几年他回家时,看到镇上有人在开“摩的”,生意不错,虽然辛苦,但是不用太多的本钱,也不费太多的脑子,于是,他也加入了这支“摩的”队伍。只是这些年,开“摩的”人多了,私家车也多了,生意渐渐差了。再加上交警经常上街查禁“黑摩的”,现在生意也难做,不过,虽说风餐露宿担惊受怕,但毕竟多少还是能赚一点,“没有文化没有技术的人,我又能干什么去呢?”二顺一脸苦笑。</p><p><br></p><p>&nbsp;&nbsp;&nbsp; 我们这样的年纪,家庭是绕不过的话题,但没想到二顺尴尬地说,他一直单身还没有结婚。</p><p><br></p><p>我问他怎么回事?他说,他父亲还是那样酗酒嗜赌,母亲这么多年一直在外当保姆,帮这家做几天活,帮那家干一段时间,几乎都不着家,妹妹为了早日脱离这个家庭,早早就谈了男朋友,嫁到外省去了。这些年,他把在外边赚的钱寄回家,都被父亲拿去赌光了。</p><p><br></p><p>也曾有媒人上门替他说亲,但女方一了解到二顺父母的情况后,马上打了退堂鼓。</p><p><br></p><p>&nbsp;&nbsp;&nbsp; 曾有一个外省妹子来过他家,但没想到是骗婚的,拿到一笔二顺东拼西凑来的彩礼钱,人却跑了。</p><p><br></p><p>&nbsp;&nbsp;&nbsp; 只是,到现在,二顺怎么也不相信这个女人是骗婚的,他拿出和这个女人的合影照给我看,照片上,那个女人很清秀,二顺笑得很开心。二顺说,在他家的那段日子,女人待他很好,给他做饭,给他烧水,晚上等他回家,有了女人的家庭才是个真正完整的家啊。</p><p><br></p><p>&nbsp;&nbsp; 那天,她说去镇里一趟,出去后就再也没有回来。走之前,女人把他的家里里外外收拾得干干净净,把他家所有的衣服被子都清洗了一遍。除了前期付给她所谓的“兄弟”几万元彩礼,什么也没有带走。“她肯定是受拐骗集团胁迫,无奈才走的吧”,二顺一直坚信,“也许有一天她还会回来的”。</p><p><br></p><p>&nbsp; &nbsp;&nbsp;后来,再有媒人上门来给二顺说亲,他都回绝了。他把这张合影照藏在身上,想念了,就会拿出来看看。</p><p><br></p><p>&nbsp;&nbsp;&nbsp;“你们读书人,知书达理,懂得多,有文化多幸福啊,不用像我这么辛苦。”二顺说着。</p><p><br></p><p>&nbsp;&nbsp;&nbsp; &nbsp;&nbsp;路途不远,一会儿功夫,把我送到了目的地,当我要掏钱时,二顺坚决不让,豪爽地说:“谁让我们是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呢!”</p><p><br></p><p>二顺一直在马路上目送我离去,我走过了那条长长的开满了木槿花的小径,蓦然回首,发现二顺还孤零零地在那里。</p><p><br></p><p>苍穹之下,有几片白云在慢慢游动,城市的空气中有一阵热浪拂过,一排排苍翠的香樟树,掩映着高楼林立,商场门口的音响里,高分贝的播放着高胜美的老歌:</p><p>问一声那海鸥,你飞来飞去有何求</p><p>问一声那彩云,你飘来飘去多烦忧</p><p>看看看潮来又又又潮往</p><p>那那那波涛滚滚永无休</p><p>……</p><p><br></p><p>阳光斑驳地透过树叶的间隙落在二顺的身上,他斜着身子半骑在摩托车上,久久的孤独的在那里凝视着我,一动不动。仿佛如果此刻有什么事情发生的话,他还会像小时候一样,随时随刻,奋不顾身地跑到我的身边……</p><p><br></p><p>他身后的街道,是汹涌的人流,车水马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