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前几天我给弟弟打了电话,本周二也就是农历正月二十五日是父亲七十七岁生日,因新冠病毒的骚扰,珠海市响应国家号召居家隔离,看来父亲的生日只能是弟弟一家与之共同庆贺了。说父亲是超人,主要是因为他57岁的那一年,与乙肝病毒进行了最惨烈的斗争,几乎是生死较量,最终以惊人的毅力,顽强的战胜了病魔。 </p><p class="ql-block"> 公元2000年,在举世欢呼进入新世纪的时候,我们一家人的心情冰冷到了极点,父亲两年前得了肝病,先是慢性肝炎,后来逐渐转化成肝硬化。人们都知道,这种病在当时无法医治,二十年后的今天,现代医学科技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肝硬化还是难题,仍是不治之症,这一年父亲年仅五十七岁。 </p><p class="ql-block"> 说来也巧,我的曾祖父75岁去世,祖父57岁去世,这一年我的父亲正巧是57岁,对于红色家庭长大的我,从来不迷信,此刻却有点茫然,难道真是天意吗?难道老天爷真的这么无情?那一年我对“5”、“7”两个数字非常痛恨,无辜的两个阿拉伯数字,就这样短期内被我认定为“刻星”。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如今二十年过去了,我曾多次回想过父亲战胜病魔的历程,也无数次被父亲战胜病魔的精神所感动。可恶的肝硬化,使多少人命归黄泉,而父亲凭借自己坚强的毅力,勇敢的战胜了病魔,成为医学案例中较为罕见的病例。在太原市传染病医院拿到各项指标都正常的化验单时,就连妙手回春的医生都不相信,她说可能是化验单搞错了,再重新检查一次,两天后化验结果出来还是正常。医生仍半信半疑,让我带上父亲到山西医科大第一附属医院去化验,两天后结果出来依然正常。 </p><p class="ql-block"> 拿着那个化验单我不知道有多么高兴,也不知如何感谢那位白衣天使。二十年过去了,父亲至今健康的生活着,还能在中国南边的海滨城市珠海过冬,在白莲洞公园散步,每天步行万步以上;和年轻人一样不停的发微信,偶尔也学着做个相册在朋友圈晒晒;兴致来了在他的同学群里写几句顺口溜,和他的同学们调侃调侃……在父亲七十七岁生日来临之际,衷心的祝愿他健康长寿。</p> <p class="ql-block"> 说父亲是超人,主要是他的毅力超乎常人,他的心态超乎常人,他对治疗方案的执行超乎常人。 </p><p class="ql-block"> 首先就是父亲对待病魔的毅力。得了肝病的人整天没精打采,萎靡不振,严重时软弱无力,不思饮食,但我父亲异常坚强,在生病的五、六年里没有一次因病卧床不起,没有一天停止锻炼,没有一顿敷衍吃药,没有一句怨天忧人之言。五年多,他每天都打起精神,不仅清理个人卫生,环境卫生,还坚持读书看报。对于常人来说,得了那么重的病,早就卧床休息,还得家人侍候着,但我的父亲没有一天是这样的,他自己从不把自己当成病人,就是凭着自己坚韧不拔的毅力,从精神上战胜了无情的病魔。 </p> <p class="ql-block"> 更令我佩服的是父亲对待疾病的态度。我们都听说过,很多人得了病,不是病死的,而是自己把自己吓死的,父亲从来没有被病魔吓到,一直与病魔进行着搏斗。父亲的身上本来就有红色基因,对老一辈革命家无限崇敬,在对待病魔时,他也遵照毛主席的指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在战略上藐视敌人”,以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同病魔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斗争。他还始终报着同病魔进行“持久战”的态度,尽管病魔时时刻刻骚扰着他,但他分分秒秒都在与之抗争,无论春夏与秋冬,一如既往的坚持晨练,每天早早起床,天气稍微暖和,还走得更远些,到大同东关的街心花园去走路,去锻炼,父亲能以这样的态度对待病魔,难道不是超人吗?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最值得我敬佩的是父亲执行治疗方案的自律性。他对吃药从不打折扣,百分之百的遵照医生的吩咐。五年多时间,每天都喝一副中药,早晚各一顿,每顿一大碗。除此以外,每天三顿都服一大把西药,由于年常日久,母亲煎药,闻到中药味都想吐了,但父亲没有一次任性,每顿都是定时定量,喝完中药时碗底上、碗边上有药的残汁,父亲都再用白开水冲一下喝了。他有时不想吃饭只吃几口,但从没有少喝一次药。他对医生的治疗方案更是从不怀疑,无论是小县城里的医生还是大城市的名医,只要是我慕名找医生开的中药,他都坚持服用,正是他这种宽容的态度,博采众长,才使病情产生了奇迹般的效果。 </p><p class="ql-block"> 能够长期与肝硬化抗衡的病人微乎其微,能够彻底战胜肝硬化病魔的人更是屈指可数,而我父亲经过与病魔五年多的较量,终于成了令人羡慕的幸运者,也创造了医学上的奇迹。 我再一次衷心的祝福他身体安康,也和弟弟们一起感谢他给我们这个家带来的幸福!</p> <p class="ql-block"> 我在百度上查了一下,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 </p><p class="ql-block"> 几年肝病的折磨,尽管理论上病已经痊愈了,其实父亲的身体还是非常虚弱的。2004年在父亲病情好转之后就离开了大同,开始在朔州生活。正好侄子上幼儿园了,很快就上学,父母没有高深的文化水平,也没有上过中高等院校,但是他们和应县诸多的老百姓一样,崇尚知识,且父母两人生活较为严谨,没有一点不良嗜好,于是他们两人就担负起了照顾孙子的责任。弟弟和弟媳忙于工作,奔波于养家糊口中,父母也调整了心态,把照看孙子生活、学习成为生活中的重中之重。 </p> <p class="ql-block"> 任何事都是相对的,父母两人原来平静的生活热闹起来,原来生活相对简单,这一下子增添了小孙子,高兴自然是高兴,喜欢孙子也是没得说,但隔辈生活总是需要磨合的,包括生活的每一个细节。</p><p class="ql-block"> 父亲在外地工作,我们弟兄三人都是母亲带大的,童年时期与父亲在一起的日子更是屈指可数,只是有限的几个节日,如春节、中秋节,但父亲角色转变蛮快的,很快就上道了。在朔州这个阶段,也就是孙子五年级以前,父亲周一至周五,每天接送孙子上学,周六、日送补课,老师、同学、小伙伴、要补的课等等,都成了父亲关注的内容,还有孙子的学业、安全、营养等,父母两人每天忙的不亦乐乎。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孙子渐渐长大了,尽管是累了点,但这种天伦之乐也给父亲增添了满满的幸福感。升六年级时,爷孙三人又离开朔州陪孙子到太原求学,稍微熟悉的生活又翻开了新的一页。 </p><p class="ql-block"> 父母老也老了,还经历了两次“移民” ,刚去朔州有点不适应,这次移居太原却没有丝毫的不适,或许是因为到了省城离我近了些,或许是因为孙子大了向往好学校的心情迫切些。来到太原祖孙三人更是紧紧的绑在了一起,弟弟整天忙于工作,经常出差,弟媳在朔州工作,一周或二周回来一次,家里只有爷孙三人成为生活的常态。 </p><p class="ql-block"> 但父亲的责任更艰巨了,小时候吃饱、穿暖、安全回家就完成了一大部分,眼看着孩子渐渐长高的个子,父亲开始为孙子的前途操心了, 他的品行、学习、事业都成了父亲经常念叨的内容。为了配合徐建功安安静静、一心一意的学习,家里都没有安装电视,多年来父亲晚上7点到8点之间雷打不动,先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然后是山西电视台山西新闻,没有了电视的父亲仿佛生活中缺少了内容,于是我又送了父亲一个小收音机,父亲获取国家大事信息的来源又回到了二十年前。</p><p class="ql-block"> 照看孙子这些事说起来容易,但无怨无悔的做起来难之又难,这件事老父亲一做就是整整十五年。</p> <p class="ql-block"> 孙子上了初中,父亲的生活也更简单了,不用接送,每天只有三件事,汾河公园锻炼、抱着收音机听新闻、和同楼的老乡孙叔海阔天空,每天悠哉悠哉,父亲的身体也恢复到了最佳状态。 </p><p class="ql-block"> 人常说父子之间有“代沟”,祖孙之间似乎就是“代山”了,经过十几年的翻越,孩子不懈的努力,2018年7月侄儿参加高考,以602的成绩被北京的一所985院校录取。</p><p class="ql-block"> 父亲的年龄也超越了他的父亲、他的爷爷,爷孙二人在各自理想的山顶上友好的会师了。<span style="color:rgb(1, 1, 1);">一个患了不治之症的人,不仅勇敢的战胜了病魔,而且还培养并陪孙子整整十五年,考上全国重点大学,或许超人父亲还在继续创造着又一个奇迹呢……</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