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关注幼儿心理健康</b></p> <p> 心理压力,很多人会认为只有大人有。其实除了大人,孩子同样也会产生心理压力。</p> <p> 幼儿园升小学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个转折点,关注幼儿心理健康也是不可忽略的一环。</p><p> 幼儿园和小学是两个不同的教育机构,两者之间缺乏联系,它们对于孩子的学习、生活、行为的要求各不相同,孩子的心理压力就由此产生。</p> <p> 面对孩子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心理需要和困惑,做家长的应该怎么办呢?</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一、家长首先必须了解孩子</b></p><p> </p><p> 在了解的基础上才能理解他们,才能帮助他们</p> <p> 了解,就必须善于聆听他们的心声,善于和他们沟通。家长应该鼓励孩子讲出内心的喜怒哀乐,耐心地听取他们对周围事物或发生的事件的评判。在他们讲述的过程中尽可能不要去打断,不要急于批评或评价。</p><p> 家长要了解孩子,指导帮助孩子,首先要认真学习家教知识提高家教艺术;对孩子说话,要理智思考不要责怪埋怨;叮嘱虽然重要,但要讲到点子上;要放心孩子,放心让孩子去做,做错了,吸取教训,无非花点“学费”;该管的要提出具体思路和要求,做后检查,肯定成绩,纠正不足。</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二、要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b></p><p> 在表达情感时,要对孩子多鼓励,而不要替代。 这也是帮助孩子消除困惑的方法之一。现代的孩子过多的享用和获取,他们只能接受爱,对父母的一句稍重的言辞,就感到受不了,就生闷气,就发脾气,于是家长就不敢再流露自己的不满情绪。其实这样并不能培养出成功的人才。</p><p> </p> <p> 成功人才的心理基础可以用公式表述如下:成功人才=认知能力×情绪能力×行为能力。这其中情绪能力显得更为重要。如果孩子只能听赞扬的话,只能捧着、抱着,那是很难成功的。</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三、在做孩子朋友的同时,千万不要忘记了,你还是孩子的父母,是他们学习、生活的榜样</b></p> <p> 要做孩子的老师和心理医生,家长要重视自身榜样的作用,要自律。我们常常看到有的父母要孩子好好学习,自己却从不学习,甚至到要晋升考试时,还作弊;父母要孩子诚实,自己却经常撒谎;父母要孩子讲究卫生,自己却不讲卫生。</p><p> 心理咨询工作人员经常发现孩子的困惑很多来自家长的行为,他们会十分困惑地问:为什么大人那么“假”?为了减少孩子的这类困惑,家长必须加强自身的修养。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四、要帮助孩子学会交往</b></p><p> 心理学对交往的研究提出了一个相互作用分析的理论,称作PAC分析理论。它告诉我们,每个人的个性是由三种心理状态构成的,这就是:“父母”、“成人”、“儿童”状态。</p><p> “父母”状态以权威和优越感为标志,通常以训斥人的、权威的口气和行为与人交往。他们说起话来总是“你应该……”“你不能……”“你必须……”。</p><p> “成人”状态表现了客观的理智,这种人的行为表现是待人接物冷静,深思明断,尊重别人。这种人说起话来只是:“我个人想法是……”</p><p> “儿童”状态像孩子似的冲动,表现为服从和任人摆布。这种人说起话来总是“我猜想……”“我不知道……”。</p><p> 而和孩子交往的理想状态是“成人刺激”和“成人反应”。这就是说我们与孩子对话时应该冷静点,都应该尽可能理智些,应该相互尊重,这样对话才能进行下去。</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五、要教会孩子欣赏自己,悦纳自己</b></p><p> 我们要做情感的主人。要以我们的榜样和对孩子的真切鼓舞,帮助他们在情绪上逐渐学会独立,能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悠悠自得品味人生,都能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对于不足有信心赶上,对自己的优势要敢于展现。要相信自己一定是个有价值的人,是个成功的人。</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六、要帮助孩子学会宣泄</b></p><p> 当孩子有了不良情绪时,应该帮助他学会宣泄,或是让他到操场去跑一跑,或是放声唱一唱,或者与他信任的人谈一谈,这一切都必须让孩子明确宣泄要选择一个合适的环境,合适的人选。</p><p> </p> <p> 幼小衔接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工作,最关键的就是: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学习。</p><p> </p> <p> 要做孩子的伯乐,包容孩子的挫败感或坏脾气,轻轻地、缓缓地告诉孩子:</p><p>别怕,有爸妈陪着你呢!</p><p>我们一起加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