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text-align: center;">编剧:李星光</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改编:雷平良</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导演:雷平良 孙伟华</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作曲:陈联席</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化妆:咸阳玲珑戏曲摄影工作室</p> <p>【现场】凤翔县人民剧团,新编秦腔历史剧《苏轼在凤翔》5月15晚在雍州大剧院内审彩排,更多活动详情动态,敬请关注中国秦腔网(www.qinqiang.com)</p> <p>宋仁宗嘉佑六年(1061年),时年二十四岁的苏轼通过制科御试,以大理寺评事赴凤翔府签书判官,这位笑傲官场的千古英雄便是从凤翔这片黄土地,迈开了出仕的第一步。</p> <p>部分幕后花絮</p> <p>凤翔古称雍,项羽封章邯为雍王,即此地。在汉、唐、宋、元时期,凤翔一直是府治所在地。往前推到秦代,这里是秦国的都城,先秦20位王公在此建都327年。再上溯,这里还是西周的发祥之地,《禹贡》中记载的华夏九州之一雍州之名就来自于此地的雍山、雍水。秦置雍县,沿用千年。北魏时的平秦郡、岐州,隋代的扶风郡,治所均设于雍。因“凤凰鸣于岐、翔于雍”的传说,唐至德二年(757年)改为凤翔府。</p> <p>凤翔有三绝:姑娘手、西凤酒、东湖柳。凤翔素有“民间工艺美术之乡”的美誉。</p><p>在今天的凤翔街头,随处可见苏轼凤翔任职期间官榷予民、公正司法、疏浚东湖、改善漕运、礼孔崇儒等典故版画、人物镌刻,形态迥异,风物相宜,精神照人,使观者驻足犹闻当年苏轼在凤翔呕心沥血心系百姓的事迹。凤翔于雍,才有后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英雄气慨。</p> <p>凤翔也是苏轼文学创作的一个新起点,仕途为苏轼的文学创作开拓了更为广阔的视野,《凤翔八观》、《石鼓歌》、《太白山早行》《王维吴道子画》等130余篇诗文和《喜雨亭记》、《凌虚台记》等名篇佳作都成于凤翔。苏轼为凤翔留下了一笔厚重的文化遗产,他的文风和学风,也极大地影响和激励了凤翔一代代学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