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许久不写白茶的文章,很多老朋友都在问,都在关注白茶的走向。</p><p>跳出白茶的市场,这一年倒是体验了各种茶的顶级滋味,再度刷新自己对于白茶的认知,在未来留下些资料,给真真的爱茶人学习。 真话,不会受到很多人喜欢的,权当一点点写给自己的笔记。 </p> <p>仓库里收藏的,多数是2013年之前的白茶,多个品牌出品的早期茶和银针。这几年的白茶收藏量明显会减少一些,问我的人很多,一笑了之。 </p><p>白茶的初心是什么? 白茶最核心的价值,是天然的药材属性,这样的茶对于自然环境的依赖非常大,一但自然环境过多变化,这个核心的价值在岁月中就会暗淡。</p> <p>2010-2013年,踏遍了福鼎的各个山头,如今看来最大的对比是:</p><p>1、路不好,很多茶生长的地方地方开车进不去;</p><p>2、偏贫困,没有钱给茶打农药和施肥。茶不值钱,不值得投入资金和管理。 </p><p>现在看来,这才是造就早期白茶的大部分都是荒野茶的条件。 </p><p><br></p><p>很庆幸,热爱白茶的我,在这个时间走遍各大白茶山,收录了黄金时段的各品牌和非品牌白茶,也越来越明白很多东西一去不复返了! </p> <p>这一年,放下对于单一白茶的迷恋,在各路高手的陪伴下,老郝重新体验和总结了六大茶类的茶品。 异曲同工、各有妙处。</p><p>很多好茶,都是喝错了,浪费了,以后有机会专门和大家分享。</p><p>这次为了白茶的各种问题,简单总结一些新的心得,抛开以往,给真实的爱茶人一个参考。 </p> <p>1、白茶的生态环境比纯净的环境更重要。在和各类茶的大咖们交流中,老郝总算明白了茶叶的生长环境,不是纯净、单一,水土好就行,这是一个综合的自然环境。 茶叶要生长在一个和别的生物共存的正常环境。</p><p>山川、水脉、别的树种、自然的生态系统。</p><p>非常可惜,这几年的福鼎白茶, 很多走了开山、烧山、整片茶园全部是茶树、整个山头全部是茶树的做法。即便是不施肥、不打药,很纯净的水土, 也破坏了茶叶的生长环境。 可惜、可惜。 </p><p>一片森林、一片茶、再一片原始树林、自然的环境间隔,对于好茶的诞生,必不可少。明年看看是否有时间,再重走一下各大白茶山,找寻新的复合自然条件的白茶,期待一路同行的茶痴。 </p> <p>这样就很清楚,为何早期白茶,即便不是专业制作、即便做的有的偏红茶、有的偏绿茶,其时间转化的药用价值越来越高。那时候的白茶,它生长环境自然,就算长在村子里,大家也懒得打理它。</p><p>这样的茶,保留了珍贵的原始属性。 你看老百姓自己存的老茶, 有的都变质了、基本上没有了茶的口感,可是生病了煮上一锅,喝上几碗发发汗、再去几次茅房,毛病就好了。这才是,真实的白茶初心。</p><p><br></p><p>原生态 比 纯净更重要;</p><p>原生态 比 工艺更重要(最近大家都在过度关注工艺了。 面粉,可以做成各种滋味和味道,这并不能改变面粉的属性,原材料是基础)</p> <p>2、 有关政和白茶和福鼎白茶</p><p>有一个很大的误区,这一年终于整理明白了。 茶都是好,要根据自然的天气制作才好。 这里简单写一条,给大家参考:</p><p>福鼎白茶:海洋性气候影响(距离海近),福鼎白茶制作需要阳光,阳光可以改变空气中的海洋气氛影响、保留白茶的天然属性;</p><p>政和白茶: 距离近海远一些,山里的隔绝更好,这样的茶根据空气,需要阴干,才能保留茶叶的天然属性。 </p><p>好吧,我承认这些年我错了,冷落了政和白茶,空了会专门去政和白茶产地拜访各路名家,丰富自己的资料库。</p><p><br></p><p>总结:</p><p>福鼎白茶 晒的好</p><p>政和白茶 阴干好</p> <p>3、 有关白茶产量</p><p>这一点,我只能是选择无语了。</p><p>很多品牌的出品量远远超过可采摘量的我几十倍。而且早几年都没有老茶或者售罄的,这两年又都在出品各年份老茶了。</p><p>貌似这不是我能够管理的事情了, 作为白茶的米粉,我就喝好自己的茶,记录自己的成长,静待茶好。 期待白茶回归初心的那一天!</p><p><br></p><p>随手写点,给自己留底。 有参考价值的,大家自己看着吧。 </p><p>2020一个特殊的年份!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