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我的研究生导师李德滋先生

老根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回忆我的研究生导师李德滋先生</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牟在根</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div> 2020新年伊始,元月3日美国在伊拉克巴格达机场,使用无人驾驶飞机炸死了伊朗最高军事领导人卡西姆•苏莱曼尼将军,这就注定了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紧接着伊朗击落乌克兰民用客机造成所有176名乘客和机组人员丧生,还有澳洲山火持续五个月、美国发生40年来最严重的乙型流感、非洲爆发约3600亿只蝗灾、多地地震和火山喷发,尤其是新冠肺炎COVID-19的爆发,想起了流浪地球的台词,“最初,没有人在意这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千万别等真正的末日来临之后,我们才意识到,曾经我们明明有机会拯救自己。好在我们国家在党中央的一声令下,通过封城,超过一千多万人口的大城市—武汉,最大程度地遏制了病毒的扩散,这是中国历史上采取的史无前例的举措,经过全国人民的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击疫情,而且付出了80000多名的病毒感染者和4000多名的鲜活的生命等沉痛的代价之后,3月上旬基本控制住了新冠肺炎疫情,并取得了抗击疫情斗争的初步胜利,武汉城市必将再一次被载入英雄史册。我们国家经过这次抗击疫情之后,乌云终将过去蓝天白云必将再现,我们的哈尔滨工业大学也将以崭新的面貌迎来100年华诞之际,此时此刻我特别怀念我的研究生导师李德滋先生。<br> 李德滋先生1917年12月出生于福建省福州,1934年至1939年在交通大学唐山交通学院土木工程系读书,1938年至1948年在滇缅公路、铁路的建设中任公务员、副工程师、主任工程师等职务,1948年至1952年任燕京大学副教授、土木系主任。1952年从燕京大学调到哈尔滨工业大学,担任土木系主任,并在1955年至1956年期间,还兼任哈尔滨建筑工程局局长。1956年至1958年李德滋先生到苏联古比雪夫建筑工程学院进修,1959年回国续任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主任,1978年李德滋先生被评为教授,见图1。<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图1 李德滋先生参加会议时的留影</h3> 李德滋先生长期从事钢结构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所主持的钢柱柱脚锚柱的应力分析和设计研究成果,纳入到我国当时新修订的《钢结构设计规范》中,并著有《焊接钢结构》、《钢结构》等著作。 1956年李德滋先生荣获由院长郭沫若亲自签署的“中国科学院土木建筑研究学术委员会委员证书”, 1976年他对镜泊湖水电站高层钢管材质和应力进行了认真分折和研究,在这个基础上对水电站的基础结构进行了调整,据改正后估算这个电站不必继续投资,可再用20年,为国家节省了大量资金。他曾主持并写出的“我国低温湿地区建筑钢结构钢种选择的初步建议”,均为国家标准或规范所采用,在我国钢结构学术界具有深远的影响,对我国土木建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学术上担任哈尔滨土木工程学会第二届副理事长,中国焊接学会第十五届焊接结构委员会主任。1983 年受聘赴美国埃欧大学讲课,被誉为“我国钢结构科研教学领域里的著名专家学者”,我记得李德滋先生在美国有一位姐姐也是当教授的,可以说是教育世家了。<br> 李德滋先生1950年10月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曾任黑龙江省政协五、六、七届常委,由于其在政协和党派工作中积极参政议政,严格要求自己,被授予为“在四化建设中成绩优异的政协委员称号”。他1988年5月退休后,将自己收藏的中、英、俄文图书捐给了建工学院,学院设立了李德滋先生图书专架。李德滋先生一生淡泊名利,寡欲清心,执着事业,宠辱不惊,生活俭朴,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后, 5月19日中午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学院院办来了一位特殊的捐款者,她自称是一位退休职工的孙女,替爷爷向四川地震灾区捐献赈灾款两万元人民币。院办工作人员请她留下老人的姓名,但她说老人不让留姓名,在工作人员一再地猜问下,她才默许地点点头。原来这位不留姓名的捐款者就是土木学院退休多年的老教授、民盟老盟员、美国侨眷、原省政协常委、92岁高龄的李德滋先生。难能可贵的是,他退休多年,仅靠退休金生活,平时很注意节俭。当得知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的消息,他毫不犹豫地拿出自己的积蓄,向灾区人民献上一份爱心。这就是我的恩师—李德滋先生!<br> 那么,我是何时开始跟我的恩师李德滋先生建立起师生缘分的呢?这件事得从我上大学开始说起,我是黑龙江汤原人,生于1960年9月,18岁那年正好赶上了邓小平的改革开放和恢复高考,基本上是第一届,我考上了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1959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系独立建院,成立了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在外独立发展40余年经过哈尔滨建筑大学,于2000年回归到母校成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的工民建专业。因为刚刚恢复高考,学校77级是78年3月份入学,而我们78级是78年10月份入学的,所以基本上可以认为一届,俗称77-78级,我们工民建78级是招了4个班,我分配到工民建78级-2班。我是从农村来的孩子到省城哈尔滨读书,所以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的机会,平时都非常用功,刻苦学习,特别努力。我记得大一考高等数学时,我们工民建4个班得100分的唯独我一个人,当时非常高兴,但保持低调,这种学习劲头一直坚持到大学毕业,4年的学习成绩排工民建4个班的名列前茅。在大二大三的学习过程中,我慢慢的对钢结构比较感兴趣,也开始了解考研究生问题以及钢结构方向研究生考试的科目,其中了解到钢结构方向研究生专业,基础课考材料力学,所以我提前开始学习材料力学,到工民建77级的材料力学课旁听,这样我相当于学了两遍,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研究生考试中材料力学得了94分,在我的研究生考试科目中得分最高的,那年能够考上研究生,这门课的成绩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我们大学毕业时,在工民建78级4个班130多名同学中,有6名同学考上了研究生,当然我们都是学习非常优秀的学生,他们是,工民建78-2班的国明超(现在美国工作)、单荣民(也在美国工作)同学和我,工民建78-3班的吕玉山和刘广义同学,工民建78-4班的刘殿忠同学。1981年我们建筑工程系有钢木教研室、混凝土教研室、施工教研室等教研室,各教研室副教授比较多,教授还是比较少的,我记得有,钢木教研室的李德滋先生、钟善桐先生等。在申请研究生导师阶段,钟善桐先生已经有两位学生申请,他们是玻璃钢78级的王湛同学和工民建78-4班的刘殿忠同学,所以我呢为了避免过度的竞争,就申请李德滋先生为我的指导老师,最终通过了,我觉得非常非常的开心,成为了李德滋先生的弟子,成为了李德滋教授的研究生,感觉无尚的光荣。1982年9月研究生开学时,我基本上是李德滋先生的关门弟子,当时李德滋先生指导的研究生有三位,他们是,工民建77级的齐骥(2007年至2015年曾担任过建设部副部长)和冷志刚(现在美国工作)师兄和我。<br> 李德滋先生指导研究生非常仔细而且亲力亲为,研一阶段制定的研究生培养计划见图2和图3。研一学完基础课之后,李德滋先生1983 年受聘赴美国埃欧大学讲学,所以让我提前进入研究生课题研究,亲自选定了硕士学位论文题目,主要是研究角焊缝群在偏心荷载作用下的合理计算,每次指导的时候因为李德滋先生已经是65岁高龄了,所以让我到他的家里进行指导,他住在离学校不远的苏式独栋专家楼(应该是苏联专家住过的楼吧)的二层里,他的书房满屋子都是书,包括中、英、俄文在内的书和资料,还给我提供了二十篇左右的英文论文的复印件(那时复印还是比较贵的),这对我完成学位论文有非常大的帮助,而且为了完成学位论文李德滋先生特意给我买了一台日本SHARP公司出品的PC-1500袖珍计算机,可以通过BASIC语音编程的计算机,见图4。另外我每次到他家的时候,师母都热情的接待,师母对李德滋先生进行非常细心的照顾,当时哈尔滨冬天也没有太多的绿叶菜,主要是大路菜土豆白菜萝卜,每次都能看到师母给李老师熬白菜豆腐汤补充些营养,能够体会到老夫妻的恩爱生活,也是非常简朴的生活。<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图2 研究生培养计划封面</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图3 研究生培养计划</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图4 日本SHARP PC-1500袖珍计算机</h3> 我们读研究生阶段每人都有2000元的研究生的科研经费,利用这个经费进行了试验研究,包括不同角焊缝群受力状态试件的设计、加工制作、试验以及试验数据的分析等,在这整个研究过程当中,李德滋先生都给与了具体的指导,从而能够初步的完成了学位论文。这时李德滋先生要到美国埃欧大学讲学,所以我们三位弟子建议跟他一起照个相作为纪念,他欣然同意,我们四个人一起到照相馆照了相,这应该是我的第一张彩色照片,其中站着的是我,前排是齐骥,后排是冷志刚,见图5。进入硕士学位论文答辩阶段,李德滋先生已经去了美国,所以未能参加我的答辩,由于我提前进入了学位论文的研究,我们三位弟子一起进行了答辩,答辩委员会主席是钟善桐先生,委员会成员还有沈世钊老师、朱起老师等,还有外面请来的专家,包括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结构研究所的专家和北京钢铁研究总院的专家等两名,这两名专家的接站送站,安排住宿吃饭都得由我们来办,所以事情还是蛮多的,通过这些也锻炼了能力。那时的答辩也没有现在的电脑和PPT等软件,所以把答辩的内容手写在很多张的零号图纸,再贴在墙上进行答辩,我提交的硕士学位论文见图6。答辩过程比较紧张,各位专家提的问题也都比较尖锐,但总算我们三位弟子都顺利的通过答辩,获得了工学硕士学位。在研究生学习阶段李德滋先生给与我们的弟子比较宽松的学习氛围,研究之余时间也出去玩一玩,觉得非常开心,一些开心游玩的照片见图7-图8,我们也有过曾经非常开心的芳华时节。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图5 跟李德滋先生唯一的一张合照</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图6 我的硕士学位论文</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图7 跟我的师兄一起出玩</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图8 跟我的研究生同学一起出玩</h3> 学位获得之后关于毕业分配的问题,当时都是国家统一分配,又是邓小平恢复高考之后的第一届毕业研究生,选择范围非常广,而且随你选,我是农村来的学生,非常向往祖国的首都北京,因此就选定了北京,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结构研究所,这应该是我们建筑行业最高的研究机构,于是我 1984年11月13日到建研院结构所报到,开始做升板建筑和大跨空间钢结构方面的研究,一直到1994年2月份,近十年的时间在建研院工作,对建研院还是很有感情的。之后在1994年3月至1999年6月去韩国留学,到韩国大邱的国立大学—庆北大学校建筑工学科攻读博士学位,学位论文主要研究单层网壳的模糊优化的问题,1999年2月获得博士学位之后6月份回国,7月份以人才引进到北京科技大学土木工程系工作,主要从事钢结构与混凝土结构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到目前为止已经在北科大工作20多年了。现担任教授、博导和结构工程学科带头人,并兼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空间结构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结构抗倒塌委员会委员、韩国薄壳与空间结构学会终身会员、IASS 国际薄壳与空间结构学会会员、《钢结构通用规范》编制组委员、《空间结构》杂志编辑委员会委员以及《建筑结构学报》论文评审专家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会议评审专家等。在这20多年间培养了80余名硕博士研究生,发表了200余篇学术论文,为国家的教育事业做出了一点贡献,这都是恩师李德滋先生的教育和长期潜移默化影响的结果,所以我非常感谢您—李德滋先生!<br> 此外,留学回国之后我只要有机会到哈尔滨的话,每次都到我的导师李德滋先生的家里拜访他,有一年春节我带夫人回家过年路过哈尔滨一起拜访了他,他非常高兴一定要请我们吃饭,在二校区住宅小区附近餐厅请我们吃饭,我们觉得非常非常开心,感觉到一种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那种感觉,也因为李德滋先生跟我家父年龄相仿,比我父亲小一岁,但我父亲早已去世,那种父爱的感觉是很浓烈的。还有2003年年初他给我写了一封信,其中附带了两张照片,见图9-图10。<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图9 李德滋先生在哈尔滨家里</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图10 李德滋先生在美国华盛顿</h3> 一张是在哈尔滨的家里的,另一张是在美国华盛顿照的照片。这说明李德滋先生您心里有我这个弟子,也非常挂念着弟子,为此我表示非常的感谢。李德滋先生,您一辈子淡泊名利,生活俭朴,清心寡欲,奉献在祖国的教育事业上。李德滋先生2010年因病在哈尔滨不幸逝世,享年94岁,您的逝世是哈工大的一大损失,我们弟子们也深感无比的悲痛。哈尔滨工业大学为李德滋先生举办了隆重而肃穆的追悼会,我跟齐骥师兄都参加了,也都最后见到了您一面。您一生在政协和党派工作中积极参政议政,严格要求自己,热爱祖国,热爱自己的事业,您半个多世纪从事教育生涯和科学研究的光辉历程,永远激励着我们后辈们继续向前。李德滋先生,您的一生是为科学研究和教育贡献的一生,是成功的一生,也是幸福的一生。2020庚子鼠年,我的恩师李德滋先生已经去世十年了,我也到了花甲之年,思绪良久,对我来讲真是师恩难忘,作为您的弟子,我永远怀念您——李德滋先生! 愿先生千古,愿生者自省!<br>最后以唐代诗人杜牧的古诗来结尾吧!<br>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昔话平生志,高斋曾见留。道孤心易感,恩重力难酬。</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独立千峰晓,频来一叶秋。鸡鸣应有处,不觉泪空流。</span></div></h1> <div style="text-align: right;">牟在根</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2020庚子年4月25日于北京科技大学</div> 参考文献:<br>[1] 侯健,复旦大学,纪念我的导师李扬汉先生诞辰100周年,2004年.<br>[2] 潘云唐,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切怀念我尊敬的导师-我国最长寿的地质学家崔克信教授,2013年.<br>[3] 何新文,湖北大学,难忘昙华林—怀念我的导师石声淮先生,2011年.<br>[4] 卢现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回忆我的导师张寄涛教授,2009年.<br>[5] 经盛鸿,南京大学,回忆我的导师王栻先生,2015年.<br>[6] 王晋,外交学院,回忆我的导师—宫少朋,2017年.<br>[7] 李寅生,陕西师范大学,忆我的硕士导师高海夫先生,2004年.<br>[8] 安徽师范大学,怀念我的导师宛敏灏先生,2011年.<br>[9] 电子科技大学,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记忆我与导师的点点滴滴,2014年.<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