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六一”

建英

<p>六一前夕,</p><p>又一个朗朗晴空,</p><p>漫游在影湖楼郊野公园的</p><p>丛林绿野之中。</p><p>看到那些憨态可鞠的雕塑,</p><p>瞬间让我彷佛又回到了</p><p>孩提时代的欢乐时光。</p> <p>一组雕塑展现在眼前:</p> <p>天《祥和》—雕塑诉说着人类怀抱着对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雕塑以简洁的线条、粗犷的形体来刻画青年人携手起舞的姿态,张扬出一派生命的欢乐。</p> 敬一个标准的少先队礼 <p>地《母与子》—雕塑对应着人类生命中的育儿期。运用暗示性结构,极力强调母亲圆润丰沛的姿态,托举孩子于坚忍如土地一般的怀抱之中。最深沉的爱恋,流溢于充满弹性与力量的空间。</p> <p>春《孕》—春对应着人类生命的孕育期,万物生发的春天新生命在无声孕育。“天地之大德曰生”,中国文化具有明确的厚生意识。对生命的爱护和尊重是中国文化的一贯精神。</p> <p>夏《童年》—夏季对应着人类生命的青春期,万物浮沉于生长之门。在这个季节,青春如莲绽放,孩子恣意生长,挥洒着生命中最热烈的生机。雕塑用夸张的装饰性手段,让我们触摸到孩子们欢欣雀跃的蓬勃生命力。</p> <p>秋《家庭》—秋季对应着人类生命的新婚期,年轻的男女携手金色的收获季节,共建美好家庭。家庭欢聚和谐相处的意境,自然跳动在雕塑的节奏里。</p> <p>冬《幸福晚景》—冬季对应着人类生命中的中老年阶段。雕塑展现出当代生活中的典型家庭关系,丈夫妻子支撑起一方天空,稚子在长辈怀抱中嬉戏,彼此搀挽的老人沐浴在桑榆晚景中,一片融融泄泄。</p> <p>再次回到雕塑《幸福晚景》前拍照😄</p> <p>最后附上一张老照片,1969年10月两位老师带领我们6位同学,于延安宝塔山下合影留念。</p> <p>五十一年啦,弹指一挥间!当年的豆蔻少女、青涩少年,我们曾激扬文字,曾同甘共苦。如今两鬓斑白,但我们童心未泯,虽然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p> <p>人物摄影:簑笠翁</p><p>风光摄影:建英</p><p>摄影地点:影湖楼公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