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十中:在学习的路上奋斗不息——濮阳市第二十届小学语文优质课大赛反思总结

濮阳市第十中学小荷园地

<p>  精彩的五月缓缓走过,美丽的六月悄然而至,濮阳市第二十届小学语文优质课大赛于5月31日落下帷幕。在这次优质课大赛结束后,濮阳市第十中学教研团队没有停下反思的脚步,小学部教务处黄捷主任组织全体教师在比赛期间观摩优质课直播,及时总结自己的心得体会。</p><p> 市十中的老师们认真观看比赛直播,并及时总结心得体会。精彩体会摘录如下:</p> <p>  比赛选手董家璐&nbsp;老师体会颇深:这次讲课听课,我学到了很多。首先,关于备课。要备好课,教师先要反复研读课文,精心斟酌每句话,包括评价语,过渡语,这都需要精心的磨课。设计好教学环节,精心设计出层次性清、操作性强的课堂环节。备好学生,预设学生可能的答案,这样才能做到有备无患。</p><p>&nbsp; 感受最深的就是要精准把握语文要素,用语文要素推动阅读的步步深入,用丰富的方法落实语文素养。例如《守株待兔》是则寓言,语文要素是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三位授课老师都围绕语文要素,引导学生多种形式的读,借助插图和注释,想象画面读懂故事,联系生活明白道理。用语文要素推动阅读,用阅读深入领悟语文要素。</p> <p>  李璐参加完优质课比赛后收获颇多,总结出满满的干货:张自福主任总结“三到位、一提高”。“三到位”即教学目标把握到位,学习的组织引导到位,多媒体融合到位。“一提高”为参赛老师的语文综合素养有显著的提高。同时,张主任针对这次优质课比赛的意义,向大家提出了六条建议:1.对语文要素的把握要更加深入精准;2.对教材的研读要更加透彻;3.要增强课时意识;4.对学习活动的组织引导要更加到位;5.进一步突出学生意识;6.信息技术的使用要大胆而谨慎,避免满堂“电”灌。</p> <p>  李雪白老师观看比赛直播后,认真地总结出语文老师的“教”和“如何教”:1.&nbsp;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还应该具备一定的素养。</p><p>2.&nbsp;注重启发式的教学,以学生为本。</p><p>3.&nbsp;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有所收获。</p><p>4.&nbsp;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情境。</p> <p>  高宁老师总结出我们优质课的要求教学的努力方向:张自福主任讲到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评价一节优质课:一是要抓住语文要素,二是思路要清晰,三是语文味道要浓,四是要引导好学生的学习,五是教师素养要优。</p><p> 纵观本次优质课大赛参赛老师的微课,语文味道都很浓厚,而且不同学段体现出了各自学段的特点,低段注重写字和教学设计的创新,高段注重思维的条理。不同课型也体现出了各自的特点,比如识字课就比较注重识字方法的指导和渗透。总之不仅体现出了要“学什么”还教给学生“怎么学”</p> <p>  杨彩霞老师将优质课从教学形式、设计、课堂语言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分析总结。</p> <p>  许梅珠老师现场观摩优质课比赛,当她听到张自福主任评价优质课的五个要求时,她用心地记录下来,并及时和组内语文老师探讨发问:我们设计的课有没有达到这五个要求?如何具体落实?希望大家能在观摩中思考体会……这一连串的发问令老师们在观摩中精准地思考,领会优质课设计思路的精妙以及突破重难点的落实,将观摩推向纵深。</p> <p>  冯会然老师谈到:观摩优质课比赛,我们要在精彩纷呈的课堂展示中体会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抓住这两根线,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关于老师的“教”主要体现在语文要素的具体落实,学生的“学”主要体现在学习方法的指导与运用,二者有机结合,构成富有生机的、充满语文味的课堂。</p><p> 冯老师还总结出参赛选手在具体落实语文要素的方法 ,阐述它的优点以及如何迁移到我们的一线课堂。</p> <p>  杜晓婷老师的体会:说到今年的优质课比赛,令我体会最深的是抓住、明确、解决语文要素的重要地位,这是衡量一节课是否富有学习价值的关键。语文要素如何抓,不仅体现在单元导语、还体现在课后题、插图、交流平台、整本书的语文要素之间的联系。一节优质课的打磨要磨什么?其中很重要的就是语文要素是否以最简洁有效的方式呈现,是否以最佳的方式解决。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磨的就是老师处理语文要素的方式,对话作者、文本和编者意图,将语文要素展现得新、实、准。</p> <p>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个人的奔跑或许很快,但一群人在奔跑中不断汲取学习的力量,方能到达远方。市十中的老师们用实干拼搏的团队精神展现出一股股拼劲:永远在学习的路上奋斗不息,脚踏实地奔向远方!</p>

语文

优质课

老师

要素

学生

学习

比赛

总结

观摩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