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陆市线上学习︱4-6年级语文课外经典阅读积累简报9

每文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第九期※</b></h1><br><div><b>『五年级课外阅读积累案例』</b><br><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季羡林《听雨》</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安陆市王义贞镇中心小学 孙晓琼</b></div><font color="#ed2308"><b>学习点:</b><br> 品味情景交融的意境,欣赏独具魅力的语言。</font><br><b>教学平台:</b><br> 微信群、班级小管家、钉钉直播课堂<br><b>指导过程:</b><br><b>一、推送文章,自主阅读</b><br> 1.班级微信群推送文章。</div><div> 2.班级小管家提出阅读要求和任务,学生自主阅读。<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听 雨</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季羡林</div> 从一大早就下起雨来。下雨,本来不是什么稀罕事儿,但这是春雨,俗话说:“春雨贵似油。”而且又在罕见的大旱之中,其珍贵就可想而知了。<div> “润物细无声”,春雨本来是声音极小极小的,小到了“无”的程度。但是,我现在坐在隔成了一间小房子的阳台上,顶上有块大铁皮。楼上滴下来的檐溜就打在这铁皮上,打出声音来,于是就不“细无声”了。按常理说,我坐在那里,同一种死文字拼命,本来应该需要极静极静的环境,极静极静的心情,才能安下心来,进入角色,来解读这天书般的玩意儿。这种雨敲铁皮的声音应该是极为讨厌的,是必欲去之而后快的。<br> 然而,事实却正相反。我静静地坐在那里,听到头顶上的雨滴声,此时有声胜无声,我心里感到无量的喜悦,仿佛饮了仙露,吸了醍醐,大有飘飘欲仙之概了。这声音时慢时急,时高时低,时响时沉,时断时续,有时如金声玉振,有时如黄钟大吕,有时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有时如红珊白瑚沉海里,有时如弹素琴,有时如舞霹雳,有时如百鸟争鸣,有时如兔起鹘落,我浮想联翩,不能自已,心花怒放,风生笔底。死文字仿佛活了起来,我也仿佛又溢满了青春活力。我平生很少有这样的精神境界 ,更难为外人道也。<br> 在中国,听雨本来是雅人的事。我虽然自认还不是完全的俗人,但能否就算是雅人,却还很难说。我大概是介乎雅俗之间的一种动物吧。中国古代诗词中,关于听雨的作品是颇有一些的。顺便说上一句:外国诗词中似乎少见。我的朋友章用回忆表弟的诗中有:“频梦春池添秀句,每闻夜雨忆联床。”是颇有一点诗意的。连《红楼梦》中的林妹妹都喜欢李义山的“留得枯荷听雨声”之句。最有名的一首听雨的词当然是宋代蒋捷的《虞美人》,词不长,我索性抄它一下:<br> 少年听雨歌楼上,<br> 红烛昏罗帐。<br> 壮年听雨客舟中,<br> 江阔云低,<br> 断雁叫西风。<br> 而今听雨僧庐下,<br> 鬓已星星也。<br> 悲欢离合总无情,<br> 一任阶前,<br> 点滴到天明。<br> 蒋捷听雨时的心情,是颇为复杂的。他是用听雨这一件事来概括自己的一生的,从少年、壮年一直到老年,达到了“悲欢离合总无情”的境界。但是,古今对老的概念,有相当大的悬殊。他是“鬓已星星也”,有一些白发,看来最老也不过五十岁左右。用今天的眼光看,他不过是介乎中老之间,用我自己比起来,我已经到了望九之年,鬓边早已不是“星星也”,顶上已是“童山濯濯”了。要讲达到“悲欢离合总无情”的境界,我比他有资格。我已经能够“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了。<br> 可我为什么今天听雨竟也兴高采烈呢?这里面并没有多少雅味,我在这里完全是一个“俗人”。我想到的主要是麦子,是那辽阔原野上的青青的麦苗。我生在乡下,虽然6岁就离开,谈不上干什么农活,但是我拾过麦子,捡过豆子,割过青草,劈过高粱叶。我血管里流的是农民的血,一直到今天垂暮之年,毕生对农民和农村怀着深厚的感情。农民最高希望是多打粮食。天一旱,就威胁着庄稼的成长。即使我长期住在城里,下雨一少,我就望云霓,自谓焦急之情,绝不下于农民。北方春天,十年九旱。今年似乎又旱得邪行。我天天听天气预报,时时观察天上的云气。忧心如焚,徒唤奈何。在梦中也看到的是细雨蒙蒙。<br> 今天早晨,我的梦竟实现了。我坐在这长宽不过几尺的阳台上,听到头顶上的雨声,不禁神驰千里,心旷神怡。在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有的方正有的歪斜的麦田里,每一个叶片都仿佛张开了小嘴,尽情地吮吸着甜甜的雨滴,有如天降甘露,本来有点黄萎的,现在变青了。本来是青的,现在更青了。宇宙间凭空添了一片温馨,一片祥和。<br> 我的心又收了回来,收回到了燕园,收回到了我楼旁的小山上,收回到了门前的荷塘内。我最爱的二月兰正在开着花。它们拼命从泥土中挣扎出来,顶住了干旱,无可奈何地开出了红色的白色的小花,颜色如故,而鲜亮无踪,看了给人以孤苦伶仃的感觉。在荷塘中,冬眠刚醒的荷花,正准备力量向水面冲击。水当然是不缺的。但是,细雨滴在水面上,画成了一个个的小圆圈,方逝方生,方生方逝。这本来是人类中的诗人所欣赏的东西,小荷花看了也高兴起来,劲头更大了,肯定会很快地钻出水面。<br> 我的心又收近了一层,收到了这个阳台上,收到了自己的腔子里,头顶上叮当如故,我的心情怡悦有加。但我时时担心,它会突然停下来。我潜心默祷,祝愿雨声长久响下去,响下去,永远也不停。<br><br><div> 3.信息反馈,了解学情<br> 通过班级小管家提交的学生阅读笔记,掌握学生自主阅读的效果,并在微信群中展示优秀读书笔记。<br></div></div> <b>二、直播课堂,指导阅读</b><br> 1.创设情境,导入文本<br> 师:(课件展示)同学们,你们看——春雨绵绵、夏雨滂沱、秋雨潇潇、冬雨刺骨,说到雨,你们的脑海中肯定会浮现出许多的画面。唐代大诗人杜甫写过一首《春夜喜雨》,大家会背吗?<br> 指一名学生连麦背诵。<br> 师:这首《春夜喜雨》抒发了作者的喜悦之情,体现了他对国计民生的关注。今天这节阅读指导课,我们一起走进北大教授,著名学者、作为农民儿子的季羡林先生的散文《听雨》。<br> 2.品味探究,走进文本<br> (1)倾听雨声——体会作者心情<br> 作者听雨的心情是怎样的呢?你是从哪些语句感悟到的呢?<br> 学生能抓住“无量的喜悦”“心花怒放”“兴高采烈”“怡悦有加”等词体会作者的喜悦心情。<br> (2)感受雨声——感受意境,品味语言<br> 师:作者是如何描写听雨的这份喜悦感受的呢?又是如何描写听到的雨声的?<br> 出示文段“我静静地坐在那里,听到头顶上的雨滴声……”,点一名学生连麦读。<br> 赏:让我们细细品味一下这段文字妙在哪里(出示文段)<br> 生:这段文字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把雨的声音、样子写得很生动,仿佛这样的一场雨就在我们眼前!<br> 生:作者采用视觉和听觉相结合的手法,把雨的声音描摹得很生动。<br> 师:再读读,看你还有怎样的发现?<br> 生:句子不长,有很多四字词语。<br> (通过讨论明确:运用了排比、比喻的修辞,用了四字成语或成语,化抽象为形象,从听觉和视觉上将雨声表现得生动、细腻。)<br> 师:读着这样的文字,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br> 读:大家一起把这段文字读一遍,感受雨声给我们带来的意境美。<br> 师启:作者由听雨还联想到了哪些场景?<br> 生议:学生品读,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br> (在罕见的大旱之中,联想到了麦子、血管里流的是农民的血,进一步联想到麦苗吮吸雨滴变青了、二月兰因雨开出了小花、荷花因雨而醒准备力量冲击……)<br> 师:作者在⑥—⑨段这四段中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br> 适当引导:散文注重联想和想象,这里是实写还是虚写?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br> (3)回味雨声——领悟文章主旨<br> 师:作者满怀喜悦,通过联想刻画这些场景,你读了以后有哪些感悟?你觉得作者在关注什么?<br> 学生发表意见,引导明确:关注民生(关心劳动人民)、关爱自然、关爱社会。<br> 师:作者在这里完全把自己当做一个“俗人”,通过听雨表达了这样一份关注,那本文四、五自然段为什么还要写古代“雅人”听雨呢?<br> 学生讨论后明确:这些雅人听雨虽然也是在体味人生,但都仅限于个人喜悲。而作者关注的是民生,这种对比的手法,反衬了他听雨的境界更高。<br> 师结: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一个到了望九之年的老人的豁达的人生态度。<br> 3.读写迁移,走出文本<br> (1)自然界也有很多美的声音等着你去倾听,如风声、雷声、虫鸟呢喃的声音……哪种声音拨动了你的心弦,触发了你的情感呢?请敞开心扉,写一篇短文,诉说你的情感。<br> 要求:①试着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可以发挥联想和想象,让你的文章更具意境美;②字数在200字左右。<br> (2) 推荐阅读梁衡《海思》,完成读书笔记。<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海 思</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梁衡</div> 没有见过海,真想不出她是什么样的。<br> 眼前这哪里是海呢?只有水,水的天,水的地,水的色彩,水的造型。那如花灿烂的浪,时起时伏的波,星星点点的雨,湿湿蒙蒙的雾,一起塞满了这个蓝天覆盖下的穹庐。她们笑着、叫着,舔食着天上的云朵,吞没了岸边的沙滩,狂呼疾走,翻腾飞跃。极目望去,那从天边垂下来的波涛,一排赶着一排,浩浩荡荡,如冲锋陷阵的大军;那由地里泛起的浪花,沸沸扬扬,一层紧追着一层,像秋风田野上盛开的棉朵。那波浪互相拥挤着,追逐着,越来越近,越来越高。赶来到脚下时便成一道道齐齐的水墙,向一匹扬鬓跃蹄的野马,呼啸着扑上岸来,“啪”的一声,一头撞在那些圆溜溜的礁石上,顷刻间便化作了点点水珠和星星飞沫。还不等这些水珠从礁石上退下,又是一排水墙,又是一声巨响,一阵赶着一阵,一声接着一声,无休无止,不穷不尽。倒是水雾里的那几只海鸥在悠闲地盘旋着,打着浪尖。我站在礁石上,任海风鼓满襟袖,任浪花打湿鞋袜,那清风碧波,象是从天上,从地下,从四面八方,从我的五脏六腑间一起涌过。我立即被冲洗得没有一丝愁绪,没有一星杂虑。而那隆隆的浪。滚滚的波,那浪波与礁石搏斗的音乐,又激荡起我浑身的热血。海啊,原来是这个样子。 <br> 每天,我在海边散步,便被织进一张蓝色的大网中。我知道这水和空气本是透明无色的。但天高水深,那无数的“无色”便织成了这种可见而不可触的蔚蓝色,似有似无,给人一种遐想,一种缥缈,一种思想的驰骋。朱自清说,瑞士的湖蓝得像欧洲小姑娘的眼,我这时却觉得这茫茫的大海蓝得像一个神秘的梦。 <br> 渐渐,我奇怪这海的深和阔。那滚滚的海流何来何去?那万丈长鲸,何处是它的归宿?那茫茫的彼岸又是什么样子?我想起书上说的,在那遥远的百慕大海区,舰艇会突然失踪,飞机会自然坠落。在大西洋底,有比喜马拉雅山还高的海岭在起伏,有比北美大峡谷还深的海洋深谷在蜿蜒。还有那海底的古城,那长满了绿苔的墙,那住宅和商店的房。真不知这一片深蓝色中还有多少个这样的谜。本来,不管是亚洲高原上的大河,还是澳洲大陆上的小溪,都将在这里汇合;不管是杨贵妃沐浴过的温泉,还是某原子能电厂用过的冷水,都要在这里相聚。时间和空间在大海里拥抱。太阳晒着将这一切蒸发、循环;台风鼓着,将他们翻腾、搅拌。亿万年的历史,五大洲的文明,纵横相间,一起在这里汇拢,融进这片深深的蓝色。科学家说,物质是不灭的,那么捧起一掬海水,这里该有属于大禹那个时代的氢,也该有哥伦布呼吸过的氧。于是,我明净的心头又涌上一汪蓝色的沉思。 <br> 当我从海湾的那边返回时,是乘的船。风平浪静,皓月当空。船在月光与水波织成的羽纱中飘荡。我躺在铺位上,倾听那海风海浪的细语,身子轻轻的摇晃着,不由想起那唱着催眠曲的母亲,和她手里的摇篮。本来,地球上并没有生命,是大海这个母亲,她亿万年来哼着歌儿,不知疲倦地摇着,摇着,摇出了蜉游生物,摇出了鱼类,又摇出了两栖动物,脊椎动物,直到有猴、有猿、有人。我们就是这样一步步的从大海里走来。难怪人对大海总是这样深深的眷念。人们不断到海边来旅游,来休憩,来摄影作画、寻诗觅句。原来是为了寻找自己的血统,自己的影子,自己的足迹。无论你是带着怎样的疲劳、怎样的烦恼,请来这海滩上吹一吹风、打一个滚吧,一下子就会返朴归真,获得新的天真、新的勇气。人们只有在这面深蓝色的明镜里才能发现自己。 <br> 当我弃船登岸时,又转过身来,猛吸一口带咸味的空气,海啊,你在我的心里。 <br> <b>三、微信连线,师生共读</b><br> 针对学生的读书笔记或文章的难点处,教师利用课余时间抛出话题,引发学生讨论,在轻松的聊天中谈读书,学生会兴味盎然!<br> <b>『教研员点评』</b><br> 孙晓琼老师的这节课外经典阅读指导课,总体设计为“1+1+1”:陪读1篇+学写短文1篇+自读1篇。这组读写结合的阅读指导课,于五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的课内阅读经验和习作经验做基础,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以“万物有灵”为主题,语文要素是“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对于学生阅读理解而言,《听雨》和《海思》比《白鹭》《落花生》《桂花雨》《珍珠鸟》稍微难理解,但这些文章都属于“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这个“1+1+1”的构思,很合适。陪读篇目的阅读指导,设计极简:倾听雨声,体会作者心情——感受雨声,感受意境、品味语言——回味雨声,领悟文章主旨。陪读篇目的三个环节由浅入深,学生读起来不累。<br> 从文字的案例来看,陪读篇目阅读指导的第二个环节“感受雨声,感受意境、品味语言”,品味语言和感受写作手法,放在一起进行,有点杂糅。“感受意境”这一点,落实得有点不够。这是从优化老师的设计指导来看,其实,从学生的阅读积累笔记和学写短文所呈现的图片来看,端正地摘抄词句,充满灵气的习作句子——学生极有收获。<br> 和学生一起读起来,思考怎么让学生从课外经典篇目中汲取营养,行动起来,学生就会有所获,老师亦会从所思所行中有所获。<br> 供稿︱安陆市王义贞镇中心小学 孙晓琼<br>制作︱安陆市涢东学校小学部 肖敏<br>编审︱安陆市教研室 张明霞<br>

听雨

雨声

学生

阅读

作者

感受

意境

安陆市

雅人

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