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青岛老房子(三)

王岩

<h3><font color="#010101">  青岛的前海一线及中山路曾经是青岛最繁华的地段,也是殖民阶段欧式建筑比较集中的地方,我们继续青岛老房子的故事:<br>十一、常州路<br>1、欧人监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欧人监狱位于常州路25号。其始建于1900年,用来关押非中国籍犯人,建筑面积8297.5平方米,各种建筑20余栋,是一片以古堡式建筑为主体的建筑群,也是19世纪末德国侵占青岛的历史见证。此监狱自建成之日起,一直使用到1996年。</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 清真寺礼拜堂所:</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清真寺礼拜堂所位于常州路9号,建于1898年,原为德国第一邮政代理处。此后不久,业务搬到总督府租下的胶州德意志帝国邮政大楼里。 胶济铁路通车后,一些穆斯林从各地陆续移来青岛,传入伊斯兰教。1929年,王万英和回民穆斯林穆华亭、刘尊五、石小坡等人发起募捐,得到青岛市回族市长马福祥的支持,购买了常州路9号、11号、13号房屋,并将9号原第一邮政代理处的建筑改建成为清真寺。抗战胜利后,青岛回民成立了回教协会。解放后,回教协会撤消,成立清真寺理事会。1958年成立了清真寺民主管理委员会。文革期间宗教活动中止,青岛市物资局占用了11、13号院改建成宿舍楼。1981年,清真寺全面整修,1982年7月正式对外开放。</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3、邮电所长官邸:</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邮电所长官邸位于常州路7号,1898年当时的德国在青岛建立了第一个邮电所和邮电所长官邸,随着历史的演变,今天成了民宅,因没有维修过,还是原始样子。</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十二、太平路、泰安路、朝城路、兰山路<br>1、清总兵衙门旧址:</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该处原为清朝驻青总兵衙门,1958年拆除后建人民会堂,为全市重大会议及大型文艺演出重要场所之一。</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毕娄哈别墅:</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毕娄哈别墅位于太平路13号,阿图尔·毕娄哈(Bialucha),1880年生于德国萨克森州,1897到1899年就读于卡托维茨的一所技术学校。1929年,毕娄哈和青岛天主教会之间有了设计合作,1932年开始毕娄哈有了自己的建筑公司。1931年到1934年毕娄哈负责了圣弥爱尔大教堂的施工管理。设计来自于德国传教士阿尔弗雷德·弗莱波尔,毕娄哈能参与其中纯属偶然,工程管理本来由弗莱波尔SVD的教友克莱曼负责,他携带方案于1931年4月抵达青岛,5月8日开始施工,但是之后克莱曼突染恶疾并于9月12日病逝,于是毕娄哈得以介入。1934年10月28日圣弥爱尔大教堂落成典礼隆重举行。别墅现在由《中国文化报》青岛记者站租用。</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3、天后宫:</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位于太平路19号,建于1476年-明成化三年,是市区现存建筑历史最早的庙宇,俗称中国大庙,是渔民商人出海前祭神的场所。初称天妃宫,后改成天后宫。</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4、板井贞一宅第:</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板井贞一宅第位于太平路23号,建于1929年,三井幸次郎设计,占地2174平方米,建筑面积465.8平方米。日商板井贞一在青岛的活动资料暂未查到,在日本网站的记述:佐贺市松原驹侨居国外官厅贷加钱归还促进会理事长板井贞一等五人,从昭和25年一直到27年在众议院的大藏的委员会,提出关于侨居国外官厅借款的还债的实施的上访书。在外借款建立的豪宅之一,就是这栋宅第,板井贞一后回到日本。1950年9月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青岛基地正式组建,首任基地司令员易耀彩和政委住在这里,政委住楼下,司令员住楼上。</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5、栈桥回澜阁:</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位于太平路10号,建于1891年。1892年,清政府青岛驻军在此搭建了一座铁木结构、以木铺面的栈桥,长约200米,专供装卸军用物资之用。德国侵占青岛后,对栈桥加以改建,桥身延长至350米,并在桥上铺设了轻便铁轨,专事运输由德国运来的物资,大港码头建成后,栈桥遂向市民开放。1931年,国民党青岛市政府在堤上新建起一座中国传统式的双层飞檐八角亭阁,名“回澜阁”。阁顶覆以黄色琉璃瓦,四周有24根圆形亭柱。阁顶为二层圆球形厅堂,中央有34级螺旋式阶梯,可回旋上二楼。 </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6、亨利王子饭店:</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饭店位于太平路31号,是一座德国式建筑,建于20世纪初,德占期间德国亨利亲王曾两次下榻于此,因而当时俗称为“亨利王子饭店”。1912年孙中山卸任大总统职务后到青岛考察商务曾下榻于此。现栈桥王子饭店。</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7、礼和商业大楼:</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礼和商业大楼位于太平路41号,建于德占青岛时期(1897——1914年)。是德国在中国最大的一家贸易公司,此楼是驻青岛办公所在地。建筑面积1513.09平方米,后曾为河南路小学、幼儿园,现在是宾馆超市。</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8、青岛火车站:</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青岛火车站位于市南区泰安路,始建于1900年1月,竣工于1901年秋。火车站是由德国人魏尔勒和格德尔茨设计,由山东铁道公司施工的。当时的火车站主要由钟楼和候车大厅两大部分组成,北联一层办公用房,建筑具有德国文艺复兴建筑风格,火车站是胶济铁路的终点站,也是青岛的景观建筑之一。1988年青岛火车站改建,1994年原楼拆除,原楼正立面被砌于新建筑中,改造后的车站就是当今的模样。</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9、 车站饭店:</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车站饭店旧址位于兰山路28号,德式建筑,建于1913年,建筑造型很美,是第一批被列入青岛历史优秀建筑名单的老建筑之一。</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10、德华大学:</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德华大学位于朝城路2号,1905年,德国开始执行将青岛建成模范殖民地的计划,投入巨资兴建各类基础设施。1907年,德国计划在青岛租借地创办一所高等学堂。1908年,中德两国代表,学部尚书张之洞和汉堡殖民学院汉学家奥托-福兰阁(Otto Franke)通过谈判,决定在青岛联合办学,其开办经费由德国政府投资60万马克,中国政府投资4万马克。总管全校事务的学堂监督(即校长)由德国人担任,中国方面可委派一位学堂总稽察,行使监管中国师生以及与校长共同签署学生毕业证书的职能。1909年9月12日学校开学(开学典礼在10月25日补行),第一任校长为德国地质学家、海军部官员格奥尔格·凯贝尔(Georg Keiper),总稽察为学部员外郎蒋楷。1912年时该校有德国教师26人,多数拥有博士、硕士学位,如数学教授康拉德·克诺普、植物学教授威廉·瓦格纳、物理学教授卡尔·艾利希·胡普卡等,也有6位既有中国科举考试功名,又有新式学堂学历的中国教师,包括中国文学及伦理学教授于濂芳等。学生来自全国和海外,1912年在校学生有340人,1914年达400余人。1914年,德华大学因日德战争爆发停办,在校学生中有43人迁至上海同济医工学校,同济医工学校因此增设土木科。现为青岛铁路分局。</font></h3> <h3>11、总督府屠宰场办公楼旧址:</h3> <h3>  屠宰场旧址位于观城路65号,建于1906年,由德国人斯托塞尔设计。现为智障幼儿园。</h3> <h3><font color="#010101">12、 青岛大礼堂:</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青岛市大礼堂旧址位于兰山路1号,建造年代:1934年至1935年,是中国人自己设计施工的,结构也是钢混而不是砖石木,不过风格还是接近欧式的。前几年曾用为中国光大银行青岛分行,现在是青岛市音乐厅。</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十三、中山路及周边<br>1、国际俱乐部:</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青岛国际俱乐部位于中山路1号,在1910年由德国人设计建成,开始是德国上层社会人士的俱乐部,后来经历多次变迁,到了1949年,被新政权解散的国际俱乐部由中苏友好协会取代,除了苏联学者来此参加舞会外,茅盾等人也在这里举办过文艺讲座。然而场面更大的莫过于1953年,青岛市12万市民参加的“斯大林逝世追悼大会”。中苏交恶后,这里又变成了青岛市科学技术协会的办公室。</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亚当斯大厦:</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美国人亚当斯是青岛美国商会会长,1935年他在中山路上建了六层的亚当斯大厦,当时是中山路上第一高楼。1942年大厦改为青海大楼,解放后改建为青岛百货公司,后改称青岛第一百货商店。 </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3、中国银行青岛分行旧址:</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中国银行青岛分行旧址位于中山路62号,建于1934年,欧式建筑,陆谦受、吴景奇设计,现是青岛工商银行办公地。</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4、山左银行:</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山左银行位于中山路64-66号,建于1934年,欧式建筑,建筑师刘诠法设计。</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5、上海商业储蓄银行:</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位于中山路68号,建于1934年,欧式建筑,建筑面积约2450平方米,苏夏轩设计,公和兴营造厂承建。</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6、大陆银行:</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大陆银行位于中山路70号,建于1934年,欧式建筑,建筑师罗邦杰设计,新慎记营造厂承建。</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7、金城银行:</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金城银行旧址位于河南路17号,建于1935年,欧式建筑,建筑师梁华生设计。</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8、中国实业银行:</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中国实业银行旧址位于河南路13号,建于1934年,欧式建筑,建筑师许守忠设计。</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9、青岛商会旧址:</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青岛商会(1921年)旧址位于中山路72号,德国三段式建筑。地上二层,地下一层,有阁楼。花岗岩蘑菇石砌基,拉毛墙面,拆坡屋顶。中轴线式布局,正门向东,两侧有翼门,花岗岩砌门套,上有山花雕饰,檐口做平面处理,左右各有一尖顶式堡楼,上复绿色铜皮。</font></h3> <h3>10、亨宝商业大楼:</h3> <h3>  亨宝商业大楼(也叫汉堡大楼)位于中山路肥城路路口,建于1901年,曾为亨宝海运公司、胶州地方法庭的办公室,30年代被用作饭店、好莱坞舞厅,解放后为青岛食品店(俗称三八店),现建筑为90年代按原样重建。</h3> <h3><font color="#010101">11、交通银行:</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交通银行青岛分行旧址位于山东省青岛市中山路93号,罗马式建筑。建于1929年。由中国第一位留美归国的建筑师庄俊设计。是一座典型的"柱式"罗马建筑,建筑占地1371平方米。</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交通银行是旧中国四大银行之一,1923年在青岛设立分行,后在中心商业街中山路建造了这座银行大楼。曾为联合准备银行青岛分行、中央银行青岛分行,青岛解放后一直为中国建设银行青岛分行。</font></h3> <h3>12、义聚合钱庄:</h3> <h3><font color="#010101">  义聚合钱庄位于中山路82号。1927年,山东掖县夏邱堡乡西庄子村人王德聚以其本人及二哥王聚义、弟弟王聚合弟兄三人名字的末后一字为名,于1928年2月在开设了义聚合钱庄。义聚合钱庄开张后,王氏弟兄同心协力,很快便形成自已独特的经营方式。此后经过十几年的苦心经营,义聚合钱庄由一个小小的钱庄迅速发展成拥有百万以上资产的大企业,跃居本市银钱业之首。在经营中,义聚合钱庄除办理存款、放款及汇兑业务外,还兼营土产业务,并取得经纪人资格,其经营的独特之处还在于,钱庄本应以存、放、汇兑为主要业务,而义聚合却以经营土产为主,钱庄为副,这种本末倒置的独特经营方式,给王氏弟兄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他们购置办公大楼、仓库、建造别墅,成为当时青岛的富有者。1938年日占青岛后,店址被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占用。1945年日本投降后恢复营业。1949年歇业。前段时间由中信银行使用,现空闲维修。</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13、山东大戏院:</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山东大戏院建成于1931年,面积1500多平方米,四层楼,其中一、二层为观众厅,共有750个座位。这座由中国人开办的电影院打破了外国人的垄断,为中国影片的放映提供了阵地。1931年12月15日,山东大戏院举行开业典礼,同时放映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故事片《歌女红牡丹》,在开业仪式上,特地从上海邀请了电影《歌女红牡丹》主演、有中国电影皇后美誉的胡蝶来剪彩,当时中山路上人如潮涌,“追星”一族都争相一睹“皇后”风采。开张之后,山东大戏院专门上映我国明星、友联、百代、天一等电影制片厂出产的影片,受到各界群众的欢迎。山东大戏院解放后更名“中国剧院”,文革中一度改名为“新中国电影院”。1986年更名为“中国电影院“,上世纪八十年代,是中国电影发展的鼎盛时期,它和红星电影院平分了岛城电影院的票房。</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14、春和楼:</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青岛市区最早的饭店之一。位于市南区中山路与天津路交汇处。1897年由周姓人家开设,后由旅居青岛的天津富商朱子兴在中山路与天津路相交处投资扩建。1956年公私合营。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15、劈柴院:</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劈柴院位于青岛市南区中山路商业圈,劈柴院有个路名叫江宁路,德国占领青岛后,于1902年修建了此路。</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至于劈柴院这名字的来历,有人说,这里原先是个“劈柴市”,全是卖劈柴的。还有人说,这些劈柴除了供市民烧火做饭,还供应大窑沟窑炉烧制砖瓦等等。</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现在劈柴院是一条小吃街,里面有各色小吃,另外还有一些纪念品,还有捏面人儿的,晚上还有曲艺相声表演,十分热闹。</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江宁路10号好似娱乐大院,有一家电影院叫大光明,周围有永安、共乐几家茶社。“戏法大王”王鼎臣,外号“王傻子”在此演过,新凤霞在西大森的演出空闲时,还独自跑来为“王傻子”帮工。还有相声演员马三立、评书演员葛兆洪、山东快书演员高元钧、曲艺世家刘泰清等等,也都曾在这里练过摊儿。</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16、盛锡福:</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老青岛,有一句老话:"头戴盛锡福,脚踏新盛泰,身穿谦祥益,手戴亨得利"指的是岛城盛锡福、新盛泰、谦祥益、亨得利四家老字号商店。如今新盛泰皮鞋店已经没有了,而其他三家尚存,盛锡福是其中的一家,位于中山路141号,始建于1911年,由山东掖县人刘锡三创建。建国后在三大改造中进行了公私合营。顺应解放后的形势,青岛"盛锡福"的传统产品如草帽、呢礼帽等已少有销售,转而生产销售解放帽、八角帽、鸭舌帽等,儿童帽子占了一定销量。礼貌待客、和气生财,是盛锡福的核心经营理念,也正是这种理念,为盛锡福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17、谦祥益:</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青岛谦祥益商厦创建于1911年,是章丘旧军孟家祥字号企业和青岛老字号绸布业商店之一,位于北京路9号。资金白银3万两。其门头字号为清朝翰林、法部侍郎王序(同音字)所书写。孟家先后在周村、郑州、北京、天津、上海、苏州、武汉、济南、烟台等地设立若干总号、分号近20处,投资白银合计400余万两。抗日战争时期,谦祥益经理时品三兼任青岛市绸布业同业公会理事长及青岛市商会会长。1955年谦祥益实行公私合营。1966年成为国营企业。“文革”期间老字号招牌被砸,更名为青岛东风绸布商店,1970年又更名为青岛绸布呢绒商店。1985年恢复原店名,这座百年历史的老楼至今还在北京路上。只可惜,已是人去楼空,物是人非。</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18、亨得利:</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亨得利钟表眼镜公司位于中山路144号,是青岛历史最久的大型钟表眼镜专业店。1924年由浙江人郑章华创建,1956年公私合营,该公司合并了亨达利、长城、金龙、金星、美丽钟表店和三山诚眼镜店后改为国营企业。</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19、东华旅社:</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1920年,天津人、富商朱子兴集资在天津路上建了东华旅社,曾经是中国人在青岛开办的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旅馆。当时青岛人的中国旅馆,一般日租房为5角至8角,而东华旅馆高者日2元,相当于普通人半个月的工资。</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0、青岛市物品证券交易所:</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青岛市物品证券交易所位于大沽路35号,建于1933年,设计师为刘诠法。青岛市物品证券交易所,以土产、纱布的期货交易为主。交易所设有理事会,订有必要的规章制度,并注册备案。交易所担保买卖双方按期交货、收货;向成交双方收取一定的费用。1937年7月7日,日占青岛。8月,交易所被迫与取引所合并。1945年8月,抗战胜利,成立了青岛交易所复业筹备处,进行筹备工作,备文申请国民政府,奔走达两年之久,终无结果,青岛交易所终于永告结束。解放后,曾作为工业品展览馆,现在改成宾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1、胶澳电气事务所:</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胶澳电气事务所旧址位于中山路216号,建于1909年。主入口面东,中部和顶端开有竖长的窗户。从西北两个方向看,大楼远远高出周边建筑,其外立面的竖向装饰,则加剧了观者对其高度的敬畏。<br>(未完待续)<br> 王岩 2016年6月21日</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