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往事

daping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961年 东湖 我的一家</b></p> <p class="ql-block">1961年春节,我们全家7口人在武昌东湖岸边以白石大象为背景拍了一张全家福。这应该是冬天的、一个晴朗无风的日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白石大象驮着兄弟姐妹5个。女孩们剥下了罩衣(棉袄外面的单衣。因棉袄不能拆洗,需外罩一件单衣以挡污染),展示出铺满花骨朵儿棉袄棉裤;男孩们身着鼓鼓囊囊棉装,标准的学生模样。中年的父母站在大象尾侧。父亲一袭中山服,母亲十分“小清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一幅以人物为主的风景照。稳健的白石大象,挺拔的扇子树,平静的湖水,阳光的阴影,衬托出宁静、欢喜、满足、希冀的人物。坚毅的父母和成群的儿女,透露出在艰难困苦里蓄势待发的情态。花发结、框框辫,瓦片头、红领巾,长大衣、毛口棉鞋,白框镜、中山帽,手工布鞋、草编提包,则更像一组条形码,藏着那个时代和社会之于经济与生活、家庭与人口、习俗与审美等丰富的信息。意趣盎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张关乎东湖的老照片,来历几乎偶然,故事有点旁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三年自然灾害带来的全国性饥馑已经在城市显现。城区公共食堂里一两(50克)一个的黑麸窝窝头,乒乓球般大小。学生每天的口粮,只能是3-5个这样的窝窝头。那时候,我家兄妹5人正值长身体的年龄,母亲为我们“吃不饱”整天紧锁眉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60年下半年,父亲在建校刚刚一年的水果湖中学工作。经过“考察”,父母满心惊喜:中学食堂里一两(50克)一个的高粱、野菜窝窝头,比大人的拳头还大,按定量吃饱肚子是没有问题的。凭此一项,父母决计当年年底就从武昌都府堤(当年湖北省行政干校、今陈潭秋中学所在地)搬往水果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时的水果湖,是东湖外围湖塘的统称。在城里人(大东门、小东门内)的眼里,“东湖--水果湖”一片湖汊乱坟,是乡下,蛮荒之地;没有商业,没有人气,黑灯瞎火。中华路小学的同事都劝母亲不要冒然前行。但是,为了那些可以让孩子吃饱的、比大人拳头还大的窝窝头,母亲去意已决。用今天的话讲,让孩子们“吃饱”就是母亲当年的“中国梦”啊!事实证明,这个决策是对的:“水果湖”的窝窝头不仅大,有时,还可以超定量买得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了体现搬往水果湖的正确性,到新家后的第一个春节,父母决定携我们兄妹5人到东湖一游。游园,需要乘车、进餐、门票等花费,在那个饥肠辘辘的年代,这是非常奢侈的,何况我们是泱泱7口的大家庭!水果湖中学距离东湖大约5公里多路程,公交车票大约0.12元/人。如果全家人乘车前往,则需要0.84元。在那个年头,这个数目可以供一个大家庭吃喝两天,怎么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哥哥姐姐提议步行前往,父母欣然赞同。干粮就是高粱野菜窝窝头。正月寒冬,透凉的窝窝头怎么吃呢?哥哥们自告奋勇:我们背开水瓶。“东湖游”的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全家7口,背着干粮、热饮上路了。出水果湖中学侧门,过湿地、菜园,湖医二院(今中南医院)就在眼前。过了湖北医学院(今武大医学院),一溜儿的农田、水塘、茅屋、菜园。单调重复的高压线塔横亘在路上,路,陡然显得漫长。走啊走,终于把黄土飞扬的蔡家嘴抛在身后,左侧是武汉重型机床厂吊车场,右前方就是省博物馆,东湖大门依稀可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首次“东湖游”就这样开始。六十年代初,东湖已经建有行吟阁、长天楼等亭台楼阁。但是,对于年幼的我而言,记得的只是“吃”----也就是“草地野餐”。应该是在今日水云乡附近的那片草地上,全家人围坐于地,吃窝窝头、喝豆浆(最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当年热水瓶里装的不是开水,而是热豆浆。一直以来,我都想不出这豆浆的来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释放着路途的劳累,讲述着各自的见闻,我们嬉闹追逐撒欢,父母则不多言语。大家吃着、说着、歇着,不知不觉太阳已经西斜,开始准备回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就在这个时候,一位胸前挂着相机的摄影师走过来,建议我们拍一张全家福。这下,让父母为难了:为了省钱,全家人自带干粮饮水、来回步行十公里多;如果拍照(还有邮寄费),至少要花费0.80元。在缺衣少食的年代,“游园”已经是一种奢侈,“游园+拍照”就是“奢侈+罪过”的支出。需要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也许是草地上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宽慰了父母,也许是冬日温暖阳光里的东湖感染了父母,也许是摄影师的发现和邀请打动了父母,也许是对选择“东湖--水果湖”的自我认同感激励了父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拍照!母亲为女儿们脱去了罩衣,让满眼花骨朵占据画面;为大孩子系好领巾,让春风轻轻舞动红色;把织有“和平”二字的草编提包挂在象鼻,把开水瓶、铝饭锅等杂物挡在自己身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听着摄影师的摆布,我们5个一字儿坐在大象身上。那一年,父母即将44岁,大哥不到15岁,大姐不到14岁,小哥哥刚满12岁,小姐姐刚满10岁,我(照片中穿围裙的女孩)刚满7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永远记得,白石大象的脊背光滑如砥,与我们的棉袄之间构不成半点阻力。小人小手无处可以“hold”,爬上去、掉下来,再掉下来、再爬上去,一片忙乱。几次三番,才算“搞定”。对小小的我而言,石象大如恐龙,象腿高得好似廊柱,象鼻高耸好似伸往云端。坐在哥姐之间,笑脸装出淡定的样子,心里满是恐高的慌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准备好了、看我这里----”,听着摄影师的指挥,我们用平和的表情配合。那时,距离用“耶”或手势“V”去表现“欢喜”的今天,还隔得很远很远呢。就这样,东湖的摄影师为我家记录下这个与东湖的往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此,这张照片就是父母以定居“东湖-水果湖”为自豪的依据。每次进城,总要带上它,告诉别人“东湖-水果湖”的种种。日子一天天好起来,“小学生的抄写本,由马粪纸变成了白令纸;餐桌上的主食,由高粱野菜窝窝头变成了白面馍馍;孩子的脸上多了红光,母亲的眼里少了愁烦”(我曾经在一篇文章里说过的话),指的就是这段生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这张照片出发,1965年大哥从东湖之畔考入清华大学,我们兄妹吸吮着东湖的清新空气,也慢慢长大成人,做了为社会作贡献的平凡劳动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实,1961年之后,无论是东湖(这座白石大象在1966年“破四旧”中也曾遭遇象鼻被损毁的厄运),还是每个家庭、整个社会或国家,又见证并经历了与那场饥饿、贫穷相等同的重重灾难。但是,在梦想的支持下,一切都成为、或正在成为过去。这个“过去”则成为我们一代代人筑梦、寻梦、逐梦、圆梦的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讲,东湖的往事里,有我们寻常百姓家的往事,有社会和国家的往事;记述东湖的往事,就是昭示东湖的明天,百姓的明天,社会和国家的明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真是感谢这位多情的摄影师。当年,是他不经意的邀请,成就了我们的东湖合影,他应该是东湖风景区的“国营职工”、他的年龄应该小于我的父母、他应该还在世上享受着幸福的晚年吧?我真心地祝福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真的与石象结下了不解之缘。每到东湖,总是要找到那个站在湖边、与扇子树相伴的白石大象。不看见它,仿佛就没有到达东湖。它应当会比我们更加长久地伫立在此,更加广阔地注视着东湖、游客以及各种变迁吧!我真心地祝福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于:2013年5月4日)</p> <p class="ql-block">🔽1965年8月,距离那次东湖之游4年之后,大哥从水果湖中学考入清华大学。临行北京,全家在汉口品芳照像馆合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颁奖花絮:</b></p> <h5><span style="color:rgb(51, 51, 51);">2013年4月底,我在东湖梨园看到武汉晚报暨东湖风景区主办的“东湖往事”征文启示。回到家里,立即写下《东湖往事一一我家在东湖的第一次合影》 。11月,接到了组委会颁奖通知、大会发言通知。</span></h5><h5><br></h5><h5><b style="color:rgb(51, 51, 51);">🔽 获 奖 感 言</b></h5><h5><i>早就以心相交,又兼漫长等待;原以为斯人已去,却不知喜从天降。正是:春来心愿发几枝,金秋不负执著人。</i></h5><h5><i style="color:rgb(51, 51, 51);">我感谢——</i></h5><h5><i style="color:rgb(51, 51, 51);"> 1、感谢东湖管委会 我们生活在一个“大拆大建”的时代。园林居所要么“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要么过度开发、面目全非。象东湖这样保持自信、尊严、高贵的风景已不多见。几代东湖管理人薪火相传、恪守“保护性开发”理念,将东湖建设、保养成风姿绰约的都市天堂,使我们的往事和回顾有所附丽。没有你们的辛勤付出,就没有居民与东湖的幸福互动,也不可能有《我家在东湖的第一次合影》往事与佳话。</i></h5><h5><i style="color:rgb(51, 51, 51);">2、感谢晨报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正当我的“东湖情结”需要表达时,“东湖往事”征文如春风化雨、于无形之中给我以抒发机会。这决不是一种偶然。晨报14年前创刊,牙牙学语,蹒跚学步,谋求进取和发展之路;2010年以来,晨报开展了一系列大型的与读者“互动、共鸣”活动,实践了“新闻立报、服务立报、情感立报”最新理念。吾土吾民有了“家有儿女初长成”之喜悦,我便是晨报青春与成长的直接受益人。</i></h5><h5><i>3、感谢组委会 每个作者都希望自己的文章被他人喜欢。然而,文章从来就是“见仁见智”之物。《我家在东湖的第一次合影》能够得到组委会认同,我感到万分幸运。苏芮的《牵手》说:“因为爱着你的爱,因为梦着你的梦,所以悲伤着你的悲伤,幸福着你的幸福;因为路过你的路,因为苦过你的苦,所以快乐着你的快乐,追逐着你的追逐”。我提笔应征缘此,组委会给奖缘此。我们对民族、国家的过去和未来的感情,又何尝不是如此? </i></h5><h5><i style="color:rgb(51, 51, 51);">最后,我要说:做晨报的忠实读者,做东湖的终身爱人。</i></h5><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颁奖文件</b></p><p class="ql-block"><b></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东湖 翠柳村客舍会议室</b></p><p class="ql-block"><b></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会场一瞥</b></p><p class="ql-block"><b></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指定发言</b></p><p class="ql-block"><b></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获奖证书</b></p><p class="ql-block"><b></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代表合影</b></p><p class="ql-block"><b></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当日报纸</b></p><p class="ql-block"><b></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