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靖县的土楼——裕昌楼

aaa杨公风水陈聚财

<h3>南靖县的土楼——裕昌楼</h3><h3><br></h3><h3><br></h3><h3>中国有着漫长的五千年历史,诞生了各地不同的民居建筑,凝聚而成了独具东方之美的建筑文化。虽然古人的本意并不是把建筑当作艺术,但那些匠心独具的建筑构造和装饰艺术,早已成为了一件件供后人观摩的展品,无声地讲述着过去的故事。</h3><h3><br></h3><h3>很多建筑乃至城池,会从防御的角度出发去设计建造。</h3><h3><br></h3><h3>因为在过去,民族矛盾、阶级矛盾错综复杂,有时无法解决,只能依赖高墙、望楼、炮台、角楼等等的军事防御性设施。</h3><h3><br></h3><h3>在福建西南部的山谷中,一种身形庞大、结构坚固的奇特建筑巍然矗立。</h3><h3><br></h3><h3>在福建漳州,土楼民居有近2000座,仅南靖县就有1300多座,堪称土楼王国,南靖也是全国土楼最多的地方。</h3><h3><br></h3><h3>作为福建土楼的杰出代表,南靖土楼经过历史的洗礼,如今仍然能完整地保留着原始风貌,实在令人惊叹。这些遍布山区的土楼,以历史悠久、数量众多、造型奇异、风格独特而闻名于世,被誉为“神话般的山区建筑”。</h3> <h3>南靖县的土楼——裕昌楼。</h3><h3><br></h3><h3><br></h3><h3>走进南靖县的下坂村,四周风景极好。茶园遍布、绿意盎然、溪流欢畅,你感觉自己仿佛在烟斜雾横的仙境之中遨游。</h3><h3><br></h3><h3>远山影影倬倬的藏着真面,天空是如同水洗一般的干净。用力深呼吸一口,鼻端所闻都是草木的芳香,让人不由得心胸开阔起来。</h3><h3><br></h3><h3>12座土楼井然有序地散布在溪流两岸,其中最大、最瞩目的一座便是裕昌楼。</h3> <h3>裕昌楼,位于漳州市南靖县书洋镇下版村寮村上节社,建于元末明初(约1368年),是目前已知最古老又最大的圆楼。高5层18.2米,每层54间,共有房270间,占地2289平方米,建筑面积6358.2平方米,土木结构,通廊式圆楼;第一层墙厚1.8米,往上逐层减缩10厘米。楼内墙体均以杉木筑建。坐西朝东,呼形为观音坐莲花,右水环抱上堂倒左。</h3> <h3>远远地就看见一座土黄色的圆楼,虽然看着有些其貌不扬,但不知怎么,总觉得有种特别的吸引力。</h3><h3><br></h3><h3>一条溪石小道从这头连着那头,延伸在浅浅的水中,指引着人们迈入土楼的内部。从上游一路欢腾跌落下来的水流,竟然形成了一道小瀑布,哗哗的水声。</h3><h3><br></h3><h3>从楼下往上看,一间一间挨在一起,很是壮观。</h3><h3><br></h3><h3>而头顶的天空,是一种圆满的圆形。</h3><h3><br></h3><h3>裕昌楼的故事很特别,最早是由刘、罗、张、唐、范五姓族人共同出资建造的。后来罗、张、唐、范四姓搬走,到今天裕昌楼中的居民都是刘姓族人。</h3><h3><br></h3><h3>细细看来,很明显能看到三楼四楼的回廊支柱朝着顺时针的方向倾斜,而五楼的支柱则是朝着相反方向倾斜。最大的倾斜角足足有15度。</h3><h3><br></h3><h3>难以置信,这样的构造,仿佛一阵稍微猛烈一点的风就能刮倒。而裕昌楼,稳稳站立了几百年。即使遇到地震、风雨,也是稳如泰山。</h3><h3><br></h3><h3>大概是有什么神灵在守护这方神奇的土地吧。</h3> <h3>最初是五姓族人一起兴建的,</h3><h3>数一数,外墙有五个瞭望台、楼体五层结构、五个单元、五行排列,设计者是在寓意安居于此的人们五谷丰登、五福临门。</h3><h3>和其他土楼不同,裕昌楼没有把祖堂放在大门对面的土楼一层,而是选择了天井的中心。这样无论从土楼的哪个角度来看,祖堂都在视野的中央。</h3><h3>祖堂的建筑风格和土楼如出一辙。更为特别的是,在祖堂外围有一圈河卵石铺地。据当地人说,这也是根据金木水火土五行来等分五格的,别的地方很少见。</h3><h3>裕昌楼有五层,五层的功能都是不同的。</h3><h3>一层是灶间,也就是厨房;二层是粮仓,用于存储粮食;</h3><h3>三层是老人居住;</h3><h3>四层则是年轻人居住。</h3><h3>五层是用来存放棺材的。</h3><h3>简单来说,在裕昌楼里,可以度过整个一生。</h3><h3>裕昌楼除了中央天井有水井之外,后半楼每家每户的一楼灶间,都有一口水井。即使这么多年过去了,水井仍然没有枯竭。只要拿起水勺、水桶就能打水。</h3><h3>打上来的泉水清冽、甘甜,滋养了世世代代居于此的人们。</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