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中教师的家国情怀(文/图)

丹凤朝阳

<p>  时维腊月,岁在庚子。新冠疫情吞噬荆楚儿女,蔓延肆虐遍及华夏大地。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团结一心,打响一场没有硝烟的人民战争。灾难虽巨大,但压不垮英勇的中国人民。寒冬再漫长,也阻挡不了春天的脚步。春暖花开,燕子归来,孤竹四月艳阳天,潘中师生返校园。2020年4月23日,学校一声令下,全体高三教师就像疫情爆发之时那些请缨逆行的白衣战士一样,用实际行动普写了一首“众志成城家国情”的抗疫战歌。</p><p><br></p> <p>  由校长副校长,年级主任,高三教师以及后勤保障工作人员共56人组成的战斗集体。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原则;秉承“个人服从集体,听从指挥,服从分配”的全局观念。所有教职员工做到了:撇家舍子,拖家带口,舍小家顾大家,不分昼夜,争分夺秒,团结奋战,奋力拼搏。所有的教学老师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还当管理员,陪学生学习,打水吃饭,休息锻炼,披星戴月,辛苦挥汗,决心激战75天,陪伴高三学子顺利走向考场。</p> <p>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我们的队伍有力量。在我们的队伍里,每个人的背后都有一段感人的故事,每个故事里面都有一种深厚的家国情怀,每个家人也都深明大义,全力支持学校的工作,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家庭的理解与支持是学校工作的坚强后盾,更是老师安心教学的力量源泉。</p> <p>  我们队伍年龄跨度很大,从50后到90后,是个老中青结合的枣核形的队伍,其中以70后至80后的人数居多,他们是上有老下有小,又是学校的骨干,为了学校工作,都做出了很大牺牲。在这里先不说领导干部如何起早贪晚,身先士卒;老教师如何老当益壮,率先垂范;也不说班主任老师如何听从指挥,冲锋在前;单说那些“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勇挑重担,普通而又平凡的中年教师们。他们真的很不容易,既得照顾学生又得照顾孩子和家庭,既当爹又当娘,忙里忙外,超负荷运转!比如赵明、白丽艳和刘月颖老师的孩子都不大,需要母亲的呵护与陪伴,但她们接到学校通知后丢下孩子按时来校报道。刘月颖的儿子在家想妈妈上火,不爱吃饭,就来学校趴着门缝看她,母子相会的场面令人泪目。还有年级主任薛小英和赵玉秋、王巍、赵晓影老师的孩子有的读高中,有的上大学,也需要她们照看,可是她们也都以学校工作为重,毅然决然来到了学校,尤其是薛主任一心铺在教育教学工作上,时时处处都想在前面,走在前面,配合校长抓好各方面的工作。在她的带领下,那些带着孩子和保姆一起住校的老师们都做到了舍小家顾大家:马丹、徐爱华、付玉凤、解翠萍老师,她们的孩子都很小,离不开妈妈的怀抱,她们为了不耽误教学,每天都是很早就起来备课,很晚才睡觉,其辛苦程度可想而知。</p> <p>  英语老师付玉凤是两个女儿的妈妈,两个孩子的年龄间隔不大,小姐俩经常因为抢一个玩具打架,操心费力不得休息。丈夫又常年在外地工作,生活的重担全都落在她一个人的肩上,既当爹又当妈,一天到晚忙乎不开。尤其是当孩子有病时,更是顾这儿顾不了那儿,身如陀螺转个不停。这次返校她也是以大局为重,克服重重困难,为了不耽误教学工作她说服自己的母亲,来帮她带孩子以解其燃眉之急,这种舍己为校的家国情怀值得我们学习!</p> <p>  数学老师解翠萍也是两个孩子母亲,孩子的间隔比较大,大女儿已经上小学四年级了,小儿子还没有进幼儿园。丈夫是小学校长,整天忙于学校工作,每天很晚才回家,基本上帮不了啥忙。公婆身体不好,不能帮她带孩子,她的弟弟也是两个孩子,也需要人带,没办法,父母只得分开来帮他们,母亲去了弟弟家,父亲跟她和孩子一起住进了学校。其实她家就在学校后面,仅一墙之隔,但学校封闭管理不能回家,用她自己的话说“这真是咫尺天涯啊”!大女儿每天要上网课,困难很多,学校的宿舍是临时安排的简易床铺,没有书房,没有桌椅,没有电脑,每次上网学习或考试只能用她的手机来完成,个中滋味只有她自己知道。她已将自己的感受记录在她的美篇里了,我欣赏过很是感人。</p> <p>  白丽艳老师的孩子刚上幼儿园,每天需要大人的接送,晚上睡觉也都离不开她,但为了学生她狠心将孩子托付给婆婆,自己按时返校。令她没想到的是,学校还有更重要的任务等着她,高三(3)班的班主任回家生产,学校领导把这个重要的任务交给了她。尽管她从没当过班主任,但她想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要让党旗在这个特殊时期,关键时刻高高飘扬,所以她无条件服从学校的安排,带领学生打水打饭,学习锻炼。整天和学生摸爬滚打在一起,她的热情诚恳,耐心细致的工作精神受到领导老师和学生的交口称赞。她关心学生胜过关心自己的孩子:班里的学生孙楠扁桃体发炎,导致身体不适,她耐心呵护,寻医找药,打水送饭,日夜陪伴,无微不至,连和儿子丈夫视频说话的时间都没有。开学月余,她本来不壮实的身体更加削瘦了,看着让人心疼。</p> <p>  事实上,女老师遇到的困难男老师也同样有,张福长老师的岳母生病,需要妻子照顾,刚上五年级的儿子每天需要上网课,也需要家长的陪伴与配合。实在没办法,只好带着儿子一起住进了学校,住校期间,他既当爹又当妈,还当辅导老师,工作中他既是两个班的数学老师,又是高三(5)班的班主任,每天还得组织学生完成上课,打水,打饭,锻炼,睡觉,测体温,发口罩等等一切流程的事情。所以人们都说:“张老师既是个好爸爸,又是个好班妈。学生能够轻松学习,只因有这样一个好班妈在负重前行啊!</p> <p>  李金老师面对返校也是困难重重:寒假期间,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女人——母亲和妻子先后摔伤,她们的脚踝严重骨折不能行走。一家两个重要的女人都卧病在床,确实需要有人照顾,儿子还很小也需要人照看。幸好假期延长了,他在家里都忙得不可开交。那学校要开学了,他是英语老师,担负着两个班的英语教学任务;他还是班主任,得管着一个班孩子的吃喝拉撒睡学的事情,岂不更是袄袖子失火——胡拉不开?此时此刻,他恨不得自己能像孙悟空那样,会分身术,既尽到做儿子的孝心,又尽到做丈夫和父亲的爱心,还能具有一颗敬业之心。怎么办呢?作为一名教师理应完成学校的教学工作,学校的利益高于一切,学生考学最重要!开学当天他毫不犹豫地按时到校,开始跑前跑后地接待学生。张赢丽同学患有严重的胃病,吃不了学校食堂的饭菜,他就每天给她做小米粥,老师们知道后都说:“李老师真是一个好班妈呀,比她自己的父母照顾得还周到啊!”</p> <p>  肖汇忠主任是高一年级的领导,因为疫情防控期间高三年级缺地理老师,他作为替补队员,临时调到高三年级,接到通知后,他二话没说,推掉了家里的一切事情,前来报到,可谁又知道他的母亲因患脑血栓,岳母也因患唐糖尿病双双进了医院呢?其实他也想留在两位母亲的身边,伺候两位老人家,直到康复出院。但是他更明白学校工作的重要,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学校的通知就是命令,身为领导更应该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为高三学子能顺利参加高考,他只有对不起自己的两位母亲了。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他在封校前后的心历路程都记录在他的美篇里,他写了一系列的美篇,其中他写的《庚子纪实》最为感人,请大家到他的美篇里仔细体味吧!</p> <p>  大家都知道,我们的队伍中除了肖主任外还有三位替补队员,他们是赵晓影老师、郑智勇老师和郑倩老师,他们有的是高一年级的,有的是高二年级的。但是为了学校整体利益,他们都舍弃了个人的利益得失,为了配合学校领导下好高三高考这盘棋,他们都无条件地服从学校的安排。赵晓影老师原是高二年级的物理老师,由于高三的需要来到高三年级,当她接到学校通知时,她和女儿正在治牙病,还得需要几个的疗程才能完成,但为了了顾全大局,她只好中断了治疗。住校后她吃不了硬饭,每天只能喝点儿稀粥,但是她没有向领导提出任何要求,硬是自己偷偷地挺过来了。郑智勇老师的女儿今年也上高三,也需要家长的陪伴和关怀,为了大家的孩子他毫不犹豫地舍弃了自己的小家。郑倩老师也是高一年级的政治老师兼班主任,家在秦皇岛市抚宁区,距离学校很远,为了配合学校的整体工作,她也是二话没说欣然前来。他们这种顾全大局,为校忘家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p> <p>  封校以来,学校的工作得以顺利展开,还有一个人不能不说,他就是名不在封校之列,却干着封校之事的教务主任张继国,他虽已年近花甲,身体欠佳,患有高血压病,心脏还做了支架,学校实行封闭管理,老师们不能出校,一些食品衣物,医药快递等购买取送都不方便,于是他在去潘庄办事时就在微信群里问老师们谁用帮忙不?他就顺便给老师们带回来。就这样他没经学校批准,就自愿承担了给老师们义务采买和取快递的后勤服务工作。他除了把自己采来的野菜,家里的蔬菜等送给老师们品尝外,还为老师们到潘庄市场或快递站采买生活用品或取送快递,几乎每天一次,有时他刚回家,又看到有人在微信群里呼他,他又二话不说开车去办,直到老师满意为止。有一次,付玉凤老师的女儿由于封校上火,排泄不畅,不吃不喝,一直哭闹,校医看后说用开塞露就会好的,但校医那里还没有这种药,急得付老师直打转,后来她想到了张主任,就打电话说明情况,张主任又立即开车去潘庄医院买来药送给付老师,孩子用后很快就好了,付老师心宽一大片,一再表示感谢,又见他一个人忙得还没空做饭,就把自家做的包子送给他吃。一直以来,他就是这样不图名利助人为乐,被老师们称之为“热心为人的革命老同志”!</p> <p>  学校开学月余,一切运转正常,这与校长年级主任的正确领导,老师们的昼夜奋战分不开,更与学校的后勤保障,家庭的理解关爱与支持,志愿者的义务服务分不开。这正是:众志成城抗疫情,为校忘我家国情!</p> <p class="ql-block">领导团队:张建华(校长)</p><p class="ql-block"> 邸 鹏(副校长)</p><p class="ql-block"> 毛东华(副校长)</p><p class="ql-block"> 薛小英(年级主任)</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 张文韬(年级副主任)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 肖汇忠(政教处副主任)</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李小明(政教处副主任)</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孙建红(后勤主任)</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王 生(食堂管理员)</p><p class="ql-block">班主任团队:李 金 薛小英 </p><p class="ql-block"> 白丽艳 张文韬 </p><p class="ql-block"> 张福长 张 岚 </p><p class="ql-block"> 付仁达 刘光辉</p> <p class="ql-block">教职工团队</p><p class="ql-block">语文:王玉凤 邹宝华 郑智勇 </p><p class="ql-block"> 肖俊杰</p><p class="ql-block">数学:秦宝宏 张福长 徐爱华 </p><p class="ql-block"> 解翠萍</p><p class="ql-block">英语:赵玉秋 李金 白丽艳 付玉凤</p><p class="ql-block">政治:马 丹 刘光辉 郑 倩 </p><p class="ql-block">历史:刘月颖 付仁达 赵 明</p><p class="ql-block">地理:肖汇忠 王 巍 张 岚</p><p class="ql-block">物理:赵晓影 顾宏伟</p><p class="ql-block">化学:毛东华 张文韬</p><p class="ql-block">生物:薛小英 宋 程</p><p class="ql-block">体育:孙宏伟 万铁力 吴卫国 </p><p class="ql-block"> 张 跃</p><p class="ql-block">宿管:李天聪 谢彤辉 刘小凤</p><p class="ql-block">消毒:王金山</p><p class="ql-block">门卫:沈师傅 张师傅</p><p class="ql-block">校医:卢院长 张金燕</p><p class="ql-block">还有食堂工作人员</p>

老师

学校

高三

年级

孩子

学生

主任

工作

班主任

封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