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又是一个周末,天气预报中的大雨并没有出现,我们一行四人又约了去晃荡,按计划是要去古田的前洋村和闽侯的崇圣寺。在途中百度了下,崇圣寺好像没开放,就决定随便晃,走到哪算哪。</p><p>第一站到了古田的临水宫。眼前的临水宫和前年来时完成大不同了,建起了宽大的广场。只是广场却见不到几个人。这场席卷全世界的疫情在中国虽然逐渐退去,但是影响还在。即使是神通广大的神仙有时候也无能为力啊,就当人类有此劫吧,命啊!</p><p>临水宫,坐落在古田大桥镇中村,祀典"顺天圣母"陈靖姑, 是一座风格别致的仿唐代宫殿 建筑,始建于唐贞元八年(公元792年),后经元明清历代重修扩建,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是分布国内外各地临水宫的祖殿。</p> <p>如此巨大的广场可以看出来陈太后的影响力。</p> <p>陈靖姑得道后,受历代帝王敕封甚多。南宋淳佑元年(公元1241年),理宗加封陈靖姑为"崇福昭惠慈济夫人",亲颁"顺懿"新额,淳佑六年(公元1246年),复由福州知事徐清叟奏请,加封"天仙圣母青灵普化碧霞元君"。元统初年(公元1333年)追封"淑靖";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皇后宣封"天仙圣母";咸丰年间加封"顺天圣母"等。民间俗称"临水夫人"、"临水奶"等等。清道光皇帝因皇后难产求女神灵验,直呼再生父母,故又有"陈太后"之称。但是在周宁许多地方都建祠都是叫“通天圣母”,好像也有这个称呼,但是在临水宫却见不到,奇怪!</p> <p>“五朝齐列一村落,一眼望穿千百年”说的便是前洋村的古民居。位于古田县卓洋乡,宋代即有先民在此居住,明清时期发展至鼎盛。古村落格局历经数百年,仍较好地保持了原始风貌。目前,尚存明、清、民国时期的传统建筑70余幢,祠堂、古街、炮楼、廊桥、石桥、水圳等古建遍布全村,</p> <p>余家大院建于明朝中期,是前洋村最古老的民居之一,三进六扇门,距今已有400年以上的历史。</p><p>古建筑见多了,余家大院的木雕还是亮晃了我们的眼。窗棂门楣、几桌、浮雕、透雕、镂空雕典雅华美,屋顶和墙壁则是立体感十足的泥雕,栩栩如生;柱础上造型古朴的花鸟虫鱼也给大宅添了几分匠气。精美的窗雕不仅代表了余氏古民居祖先的富庶,斗拱众多,装饰精美,显得相当豪华,透露出当年屋主人的富贵,也是如今难得见到的明代古民居代表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在前洋我们偶遇了卓洋乡书记带着几位专家在考究前洋古村文化,为申报国家3A景区做准备。我们紧随着专家们,听村里的老干部对人才辈出的前洋的介绍,使我们的前洋之行不至于两眼抓瞎,收获满满。在前洋呆的时间超过了我们以前瞎逛的任何一个古村落。对于到有文化底蕴的地方游览还是需要有向导的。</p> 村子很安静,没什么人,也许等旅游振兴了,会有人返乡创业吧 老街的柜台,明清时期的柴米油盐大抵就是在这卖吧,突然想着酤2两老酒,倚着这柜台是不是有孔乙己的感觉 <p>明清老街上并排着好4栋古宅,有整修开放的是两栋。其中一栋是官至赣州知府,工部、户部郎中的余文龙祖宅。走进这两栋才知道,这寂静的乡村也是耕读传家,难怪说历史文脉传承有序。</p> 书记说村里还有一栋元朝建筑,可惜专家没空我们自己怎么都找不到。在准备离开时一个炮楼吸引了我们,决定去看看。炮楼的主人不在家,炮楼没上去,我们却有了意外的收获:居然到了余作铭故居。<div>余作铭,前洋的革命烈士。余作铭故居是前洋最大的古建筑。精致不亚于余家大院,浮雕更具特色。但整栋建筑却未做任何整修。和房子的主人搭讪,交谈中主人怨气不小,大体上知道了这房子为什么没有整修,我们笑笑而已,木有应和。这块简介牌是主人从屋内拿出来的。<br></div> <div>喜寿福禄。只拍了一块。这个在古民居基本没见到。<br></div> <p>墙上的浮雕精致,寓意深刻。</p> <p>镇宅之宝</p> 老部件,有点磨损了,但还是依稀能看出来是2个门神。 <p>离开前洋已是一点多,确定去北斗村——前乾。途中偶遇美丽的古廊桥——田地桥。下车后才知道这桥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35年重修,东西走向,贯木拱廊屋桥。桥长40.75米,宽5.85米,单孔,拱跨32.8米。两端直接架在两岸岩石上。桥屋16间,64柱,桥面呈弧形,铺以青砖,两桥头以石阶向下,东端61阶,西端111阶。原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曾为该桥题名:“公心桥”。来去匆匆,来不及细细品味,车上百度了下,这桥的主绳居然是俺周宁秀坑村的张鹤昶,小自豪了一下。</p> <p>走过屏南百祥桥之后,就想着什么时候到古田找找“公心桥”。这一场不期而遇,真是惊喜。</p> <p>前乾村并没有给我们多少惊喜,或许是这次没遇到专家解读古村落吧,导览图上列的景点小而陋。北斗七星井也就抖音航拍的漂亮。</p> <p>古井,看不出啥呢</p> 看到这想起一句歌词:你的酒馆对我打了烊。。。。。。 <p>晃晃荡荡的瞎逛,我们到了白溪。传说中的万亩草场风景还是不错的。但是心里落差有点大啊,说好的绵延2万多公里呢,还被赞誉为"瑞士风光"。在哪呢?</p><p>以为能见到天苍苍,野茫茫呢。</p> <p>白溪村的布置还是有点特色的,看到老酒忍不住划两拳,谁输了谁喝一坛</p> 空空如也,这个闽东独立师驻地简陋啊 树包石,有点长的怪吧 <p>蓝田书院,位于福建古田县杉洋镇北一公里处。是八闽最早的书院之一,后毁于兵火。宋乾道二年(1166年)由余端卿发起重建。南宋庆元三年(1197)朱熹避伪学之谤,于此继续讲学,并题"蓝田书院"四大字勒于石,后人为之立墨迹亭纪念。当年学子云集,盛极一时,蓍名的朱子十八门人就是此时形成,并为蓝田奠定了丰厚的文化沉淀。南宋以后,蓝田杉洋得益于朱文公的遗风,贤人济济,聚居杉洋的余李林彭四大姓氏簪缨辈出,二贤相、一状元、四尚书和七十多位进士使杉洋名闻遐迩,杉洋李氏后裔李蕤乃古田开科进士,而杉洋余氏后裔余伧即是罗源县的开科进士。杉洋故有"先贤过化之乡"和"过化名区"的美誉。蓝田书院曾多次修缮,在1975年毁于当地的一次失火,令人欣慰的是,2011年,蓝田书院的创办人余仁椿的第33代孙余云辉博士筹资重建了这座书香四溢的书院。</p><p><br></p> <p>终于来到了心心念的蓝田书院,可惜疫情进不去,留个影,总算来过了。</p> 回到杉洋镇,天已经完全黑了,但还有一个地方不能不去,那就是文昌阁。运气好,我们在门口徘徊的时候,正好被好心管理员看见,开门给我们参观。见识了杉洋的千年文化积淀。印象最深的是一句话:“一状元九十进士”。据说周宁有史可查的是出过8个进士。有名有姓的汤耳、魏敬中。 特地留着肚子到洋中吃名小吃,猪脚冻。洋中米粉 <p>有来过,不错过。到了洋中,老街还是要逛逛的。</p> 打道回府了,对于人文荟萃的古田县忍不住又百度了下,原来这是个没落贵族。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年),就已经建县,属福州都督府,历史悠久的很,现在是老树逢春焕新枝。难怪这么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