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民国四合院——纪念我的六一儿童节随笔

单色彩虹

<p>  尽管我知道儿童节已与我这个年龄没有关系,但在这一天我还是想做些有纪念意义的事情。</p> <p>  37年前我在这个四合院里上学。那时候叫铁路小学。这是梦开始的地方。在那个美好的年代,我穿着漂亮的衣服背着书包,走进教室。学起了a,o,e,算会了1+1。知道了要尊敬老师,关心同学,孝敬父母,热爱劳动。知道了国旗是红色的,那是无数革命烈士的鲜血染成的。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我们是光荣的少先队员。</p> <p>  37年后我重新走进了这个四合院。它已在2014年成为了吉林省文物保护单位。青砖高墙,教室还是那间教室,我仿佛看到了老师在黑板前认真的讲课,而我们在下边有认真听讲的,有搞小动作的。耳边似乎听到了眼保健操的声音:"为革命,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眼保健操,现在开始……"四合院里西边的一排教室是老师办公室。我记得当年我经常去老师办公室,因为我是学习委员,课代表,所以和老师打交道的比较多。东面原来有个小出口,顺着出口就和我家有不到100米的距离,所以当时上学很近,住的按现在话讲,那就是学区房。</p> <p>  走出四合院儿,还有一个院子和一排平房。那也是教室和做广播体操的操场。操场上三两人一伙儿,跳皮筋儿,捉迷藏,弹琉溜……那几棵大树已经不知多大年纪了,还在看守着这所院子。一切看着都是那么亲切,儿时的记忆历历在目。</p> <p>  听说这个四合院,曾经住着张作相。他曾经是张学良的辅帅,在奉系集团决策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曾任吉林省省长。这个四合院,也被称为"张作相府",也被称为"辉南民国四合院"。</p> <p>  当年那个三好学生现在已人到中年。当年的铁路小学也已成为了现在的第二实验小学。这座四合院也被称为了文物保护单位。时代在进步,我们也随着改革的步伐,住了高楼,有了信息通讯的高智能。但历史的见证我们要爱护,要去追寻。文物承载灿烂的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保护文化"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这八个字凝结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文物保护工作意义的认知。也让我们更加懂得呵护千古文明,才能共享和谐社会。</p> <p>  在这个年轻的节日,我选择了这种方式来纪念,来回忆。暮然回首,依稀是童年,这也是一种幸福。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愿孩子们永葆纯真的笑容,茁壮成长。也愿曾经属于过这个节日的我们,童心恒久远,幸福永流传。</p>

四合院

教室

儿童节

老师

这个

张作相

我们

文物保护

纪念

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