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今天是第四个“全国科技工作日”,最热新闻就是习近平给袁隆平、钟南山、叶培建等25位科技工作者代表的诚挚问候。</p><p> 在浏览微信读书,无意中看到这篇“人物:世间若有真男神,那也该是袁隆平”,再次阅读了袁隆平有关杂交水稻的发明历程,也让我想起我的故乡和一些有关袁隆平的事情。</p> <p> 袁隆平发明杂交水稻的黔阳安江,就是我出生、成长的地方,在当今外人看来,可能是湘西雪峰山下偏远落后的南蛮之地,而1995年发现的安江高庙新石器文化遗址告诉我们:安江是具有8000年历史的上古文明之地。 </p><p> 对于生活在那里的我而言,当时是一个很美丽的地区级县(怀化市前身),除了雪峰山、鸡公界山等,湖南四大支流的沅江像飘带似的穿城而过,风光秀丽,有世外桃源之感。</p> <p> 安江,曾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我上中学的黔阳一中,为省重点中学,当时云集了许多从清华、复旦、师大、教会等毕业后、受政治影响下放过来的教师,我们真是有福气,受益于这批老师。在此,对黔阳一中所有教过我的老师,深表感激!</p> <p> 从我家到学校,只有一条镇里最长的主路,约3公里,周围都是水稻和果树,每天家里-学校来回。春天里,油菜花、桃花、梨花等花似乎在欢迎和送别我们,橘子、橙子、柚子、梨、杨梅、李子等水果似乎从来不缺。</p><p>尤其是冰糖柑,是我老家的特产,也是我的最爱。但因为交通不便,大都自产自销。一年四季,家里总有几筐冰糖柑和各种水果,有父母买的也有农村亲戚送的,我和老弟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要吃几个冰糖柑和其它水果,如果不吃,比不吃饭还难受,直到现在这种习惯还是没有改变,老妈称我们“水果大王”。</p><p> 2017年袁隆平上中央电视,不谈水稻,特地为黔阳的冰糖柑代言。最近几年在北方终于可以看到冰糖柑的身影了。记得第一次在北方看到冰糖柑,那个激动啊!我一气买了2箱,尝尝,还是过去的味道。这都得感谢袁老啊!没有他的代言,北方人哪里认这种好吃的橙子啊!</p> <p> 袁隆平所在的农校环境也很美,离我就读的黔阳一中只有1公里左右,在学校外马路斜对过,坐落在安江镇郊溪边村的胜觉寺旧址(胜觉寺为明代湘西三大古寺庙之一,文革前毁),1941年1月更名为湖南省第十职业学校。1950年2月定名为湖南安江农林技术学校。</p><p> 农校里面道路两旁都是水果树,绿绿葱葱的,除了教室和宿舍,里面有很多实验田,有瓜果、树木、水稻等等,当然,水稻田占大部分。但对于绿色习以为常的我们,当时觉得只是一个学校而已。</p> <p> 1953年,23岁的袁隆平从西南农学院毕业,被分配来到安江农校,从事教学及杂交水稻研究长达37年之久。</p> <p> 在我上中学时,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已经很成功了,在南方和东南亚基本普及,周围田里都是杂交水稻。</p><p> 当时只知道杂交水稻有父系和母系,农民要将这2种水稻秧苗并排种在一起,才能长出稻子出来。随着后来热衷于生物学,才明白袁隆平最厉害的是发现野生水稻的雄性不育系(野败),利用了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多样性,将野生水稻与普通栽培水稻多次杂交,培育出高产杂交稻新品种。</p><p> 前几年转基因食品之战,有不少所谓大咖对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提出了质疑,对于从事生物专业的我们,一笑了之。杂交和转基因概念都没有弄清楚,就信口雌黄。呵呵,小样!没有袁老的杂交水稻,不说别的,你们这些大咖们能否出生长大还是一个问题呢!</p> <p> 最初杂交水稻的大米属于籼米,条形状,米粒大,有早稻和晚稻,甚至还有中稻,其本质上营养不足,口感不好,但至少可以吃饱。</p><p> 从小就一直吃杂交水稻大米长大的我们,也没有感觉到口感问题,以为除了很香的糯米外,全世界大米都是这个味道。直到长大后到北方读书,吃到了东北大米,才知道还有如此好吃的大米,才知道原来的杂交水稻只是饱腹而已,以至于第一年回家过年就是带2斤东北大米。</p><p> 当然现在的杂交水稻经过不断改良,口感已经非常好了。</p> <p> 在当时粮食不足、都是供给制的情况下,尽管杂交稻米不好吃,但能让广大老百姓能吃上大米,能饱腹,就是一件实在了不起的事情。 </p><p> 我们从小也没有挨饿过,甚至可以说粮食无忧。记得小时候每年总有河南等地的人逃荒到我们那里讨饭。</p><p> 不像北方餐厅的米饭是按碗来记账的,在湖南一般餐厅,总是一盆米饭,管吃饱。</p><p> 可见,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真是我们的“主食男神”。</p> <p> 记得在上初三时,我与2个同学,利用中午休息时间,跑到袁隆平家去拜访他,可惜他已去海南育种了,只有他母亲在院子里摘菜。她母亲气质非常好,说的一口流利英语,小小的我们都很惊奇啊!</p><p> 老妈后来告诉我:1982年她和袁老的母亲同在安江疗养院住院,袁老经常去看他妈妈,他们之间用英文讲话的,很难想象吧!袁隆平如此卓越,原来他有如此知性的母亲和父亲!当88岁的袁老用流利的英语向世界介绍杂交水稻,你还觉得奇怪吗?</p><p><br></p> <p> 这位培养出神农的智慧母亲,在一个中秋节走了,永远留在了袁老为之奉献青春的安江。袁老因在长沙开会,匆匆赶回来也没有来得及见到母亲最后一面,成为他的终生遗憾。</p> <p> 然而,一首可以流芳百世的歌曲《我有一个梦》诞生了,这首由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作词、真正90后的音乐人杨柠豪(安江人)作曲的歌,诠释了袁老对母亲深深想念和一个种子之梦的来源。</p><p> 报道说:89岁袁老以家信改词,一气呵成。</p><p><br></p><p><br></p><p><br></p><p><br></p> <p> 那个时候,我们经常可以见到袁隆平的身影,但没有近距离接触。那天的拜访,也没有见到袁隆平,成为遗憾。当时他母亲说的一些话,给忘了,估计是要好好学习科学之类的。</p><p> 那时的风气就是努力学习,崇尚科学,人人争当科学家。我也梦想当科学家,也许受袁隆平故事的影响,现在科学之梦是实现了,一直走在科研的路上,才明白:做科研是多么清苦的一项工作!如果没有足够的热爱,很难维持对一个科学问题的深究。</p><p> 光阴似箭,我更能深刻体会到袁隆平发明杂交水稻的不易和艰辛,越来越钦佩90岁的袁隆平院士用五十余载春秋践行“让世界远离饥饿”的志向以及不断自我突破、老当益壮的雄心。</p> <p> 袁隆平有3个儿子,分别取名袁安定、袁定江、袁定阳,寓意是扎根于黔阳安江的意思。可见袁隆平院士对工作和生活37年的安江农校的热爱和眷念。 </p><p> 当时其儿子(应该是老二)和我们同在黔阳一中,比我们低几届,也和小时候的他一样,很顽皮,偶尔看到袁隆平骑着一辆轻型摩托车到学校找老师。现在想来估计是老师找家长的。 有一次在学校袁老与老师交流时,我从他身边路过,只是傻傻地向他笑了笑。</p><p> 后来看报道,3个儿子都从事了与农业有关的工作,个个都出类拔萃,事业有成。</p> <p> 在当时骑自行车都是一种奢侈的年代,袁隆平的摩托车是安江唯一的,很拉风的。 </p><p> 据说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奖励他的。因为他的杂交水稻广泛推广,在中国南方、东南亚一带甚至非洲都大面积种植,解决了世界粮食不足的问题,养活了世界上三分之一的人。 </p><p> 当时还传袁隆平会得诺贝尔奖,但因杂交水稻的方法,他丝毫没有保留,也没有申请专利。他忙于一批批办学习班,不分国家和种族,全部传授给所需要粮食的人和国家。而后期的院士评选,也是经历了不少风波。 </p><p> 对于袁老这种放眼全球、为天下苍生的伟人,诺贝尔只是一个奖项,院士只是一个头衔而已!</p> <p> 但是,作为丈夫和父亲,年轻的袁隆平并不合格。他不顾家啊,整日往田里跑,一年到头基本都在田野,家务事不会做,衣服袜子只穿不洗,重复穿,连他母亲也有怨言。 </p><p> 有幸的是,34岁的袁隆平,娶了他的学生、安江妹子邓哲。这位勤劳坚韧、任劳任怨的安江女子默默地扛起了家里的重任,风风雨雨,不离不弃,56年来,一直是家庭顶梁柱和袁老的精神支柱,让袁老一心一意从事自己的水稻事业,从发现水稻的野败株、繁殖、失败、成功,改良、丰收、增产....,不断刷新高产纪录,如今又探索出高产高质的“海水稻”新品种。</p><p> 他们相濡以沫的浪漫故事,袁老用琴声慢慢叙说,直至天老地荒。</p><p> 一个人,有知性的父母教育,有一个知心伴侣相随,其人生注定是与众不同的。</p> <p class="ql-block"> 后来,袁隆平名气越来越大,农校也搬到怀化。1990年袁老也去长沙就任国家杂交水稻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从此离开他工作生活37年事业发祥地安江。安江农校只做为杂交水稻发源地保留。</p><p class="ql-block"> 安江,7400多年前,高庙神农氏在此发明种植粳稻,7400多年后,当代神农袁隆平在此发明杂交水稻。</p><p class="ql-block"> 安江,我可爱的家乡,注定载入世界历史,成为人们对世界稻作文明和世界杂交水稻追终溯源的朝圣之地。</p> <p> 17岁的我,离开了安江,到相隔万里的北方求学、工作。随着父母搬到怀化,除了抽空回怀化看看父母,很少回安江了。前几年因班主任罗老师回国,中学同学聚会,回到阔别20多年的安江。</p><p> 时过境迁,安江风光已不再。 因交通不便,地区重心转移到怀化,如今虽然高铁也通了,在日新月异的时代,具有2000多年的城镇显得有些陈旧。校园依然葱绿,农校只留下纪念园,也许只有那条长长的、有些破烂的马路,依稀还记得我5年的青春脚步......</p> <p> 一个女子,背着行囊,离开安江山城,来到北方平原大城市,跌跌撞撞,闯入神经生物,在错综复杂的神经迷宫中到处寻觅,至今还不知路在何方!虽然偶尔也拾到一些惊喜,也得过国家科技二等奖,但终归只是一个小小的科技工作者,淹没在浩大的科研队伍中。</p> <p> 一个莘莘学子,背着小提琴,来到黔阳安江山城,行走在田野里,在金色稻田里耕耘梦想,挑战世界难题,几经风雨,终于让杂交水稻走向世界,成为当代神农!成为历史不可磨灭的伟人!</p> <p>一个人,一辈子,一件事,做成并发扬光大,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科学家!</p><p><br></p><p>但是,一个人,一辈子,一件事,一粒种子,几亿人吃饱,全世界受益,在历史记载上,除了袁隆平,还有谁? </p><p><br></p><p>大师胸怀,百姓心态,这才是真正的国家栋梁!</p><p><br></p><p>行走田间,撒播梦想,耕耘希望,这才是当代最伟大的90后“国民男神”!</p><p><br></p><p>致敬,袁隆平院士!</p><p>祝福,伟大的神农!</p><p><br></p> <p>附录:</p><p><br></p><p>《我有一个梦》</p><p>作词:袁隆平 作曲:杨柠豪</p><p><br></p><p>我有着一个梦</p><p>埋在泥土中深信它不同</p><p>光给了它希望</p><p>雨给了它滋养</p><p>它陪种子成长</p><p><br></p><p>我有着一个梦</p><p>走在田埂上</p><p>它同我一般高</p><p>我拉着我最亲爱的朋友</p><p>坐在稻穗下乘凉</p><p><br></p><p>妈妈我来看您了</p><p>你看这晚霞洒满小山村</p><p>妈妈我陪您说说话</p><p>这种子是您亲手种下</p><p>在我心里发芽</p><p><br></p><p>(童谣):</p><p><br></p><p>风吹起稻浪</p><p>稻芒划过手掌</p><p>稻草在场上堆成垛</p><p>谷子迎着阳光哔啵作响</p><p>水田泛出一片橙黄</p>